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第七章演示文稿201110
第七章农业竞争力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主要内容:农业产业结构基础理论;农业比较优势与竞争力;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知识测验:1.产业结构的基本含义?2.一个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标准?3.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含义?第一节农业产业结构基础理论各国经济发展往往伴随着旧产业逐步衰亡或者退居次要地位,而新产业则不断产生、占居主要地位。结构调整与优化既是国内外自然、经济、社会、科技、需求以及市场主体等多种因素作用的自然、选择、发展和演进过程;也是人类有意识干预、引导、创新的结果。结构决定功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可以产生“结构效应”,即“1+12”的功能效应。结构包含产业、行业、产品以及布局等多层次含义,根据资源、需求等主动率先调整结构能够获取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抢占市场先机和产业利润最高期,形成规模、品牌信誉等多重效应。结构反映的是资源在各部门、产业、产品等方面配置状况,调整产业结构就是优化资源配置。一、产业结构的内涵与特征1、产业产业: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经济活动的集合。产业的含义具有多层次性。从需求角度:指具有同类或相互密切竞争关系和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的集合;从供给角度:具有类似生产技术、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等特征的物质生产活动或类似经济性质的服务活动的集合。2.产业分类(1)战略地位分类主导产业:能够依靠科技进步等创新,通过快于其他产品的“不合比例增长”的作用有效地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支柱产业:占有重要战略地位,产业规模占有较大份额,并起支撑作用。重点产业: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并在规划中需要重点发展的产业。(2)生产要素分类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2、产业结构的内涵及特征结构:各要素在某一事物内部相互结合的有规则的组织体系。经济结构:组成经济系统的各要素的组织体系。成份、比例关系及组合方式是结构的三要素。产业结构: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联系。农业产业结构: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农业产业整体中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联系。产业结构的丰富内容:产业结构层次性的表现。行业结构,产品项目结构,产品结构,品质结构。产业结构的四大特性(1)层次性(2)相关性(3)相对性(动态性)(4)区域性二、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变动的一般条件(影响因素)产业结构影响因素:供给因素;需求因素;国际贸易因素;国际投资因素;政府经济政策和市场等因素。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变动的主要因素:1.生产力发展水平。2.需求。3.地理环境及其自然资源禀赋。4.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人力资本)。5.资金投入(资本形成)。6.科学技术(科技进步、技术创新)7、产业创新和关联产业发展水平。8.其他因素。产业基础与习惯(生产的地区集中度),价格、信贷、产业政策等经济政策,政府的行为或支持的状况等。三、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并最终达到高效化,从而提高产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产业竞争力的过程。1.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与产业之间以及产业内部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各产业之间在生产规模上的比例关系;产业之间的关联作用程度。要解决的问题: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相互适应问题;各产业之间以及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发展的协调问题;产业结构效应如何充分发挥问题。核心:解决不协调的问题。2、产业结构(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志(标准)能根据区位优势和发展的内外部条件,按照分工原则建立起优势产业或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能够形成相对完整和独立的产业链条,拥有几个能带动一批上、下游企业的主导或支柱产业。能促进技术进步和创新扩散能始终保持产业结构的先进性。具备自组织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具体评价指标(1)比例指标:各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重。产值比例、产量比例、就业比例、资金投入比例、占用土地比例、播种面积比例等。标准: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的结构水平、国家或国际标准要求、消费需求的要求等。(2)产业素质或质量指标:投入产出水平、盈利能力、竞争力、产业链延伸、品牌等。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资金产出率、附加值的大小、农产品加工率、农产品加工增值率、优质产品比例(如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特色产品、新品种等所占比例)、产业化经营程度(农户数量、规模、产值等比例)等。3.产业结构高度化通过创新和产业政策调整等途径实现结构由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的动态演化过程。产业结构高度化是通过产业间优势地位的更迭实现。3条规律: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第二次、第三次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资金密集型、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产业的优势地位衡量标准主要有3种:附加价值高低(利润率等),产业产值比重大小(产值规模),产业关联效应大小(产业影响力)。几个案例案例1:中国果农培育出人参果09-09-16《北京日报》据《每日邮报》近日报道:果农蒿现章(音译)用6年时间在今年成功培育出1万个“人参果”。这些梨是在一个个模具中长大的。一个“人参果”计划出口英国售价5英镑。案例2:罗马红宝石创日本葡萄拍卖最高纪录08-08-14人民网-人民日报日本石川县金泽市一个农业试验基地的新品种优质葡萄“罗马红宝石”11日在日本市场首次推出,其中重700克、有35粒的一串葡萄以10万日元(约合910美元)的价格创下日本葡萄拍卖最高纪录。山核桃涨价一斤卖出9000元“天价”2010年10月08日《钱江晚报》昨天,中国杭州临安山核桃文化节在吴山广场举行,市民们听到的、看到的都是和山核桃有关的话题。最吸引眼球的还是山核桃拍卖,一斤山核桃拍出了9000元的“天价”一颗开价1000元黎城“天价”核桃出深山08-08-25《山西日报》在黎城县正在开发的太行山旅游景区的一个山巅,临时搭起的帐篷里住着一家3口人,他们是西井镇一户农民。他们每天在这里看守的只是自家承包山上的6棵核桃树。由于这些树上所结的核桃,其形状像狮子头,近年来在市场上十分受宠。据主人介绍,这些核桃按个头大小,一般核桃在1000元以上,最高者可要到3000元,最低者也在100元。对于这种核桃为什么受追捧,主人说是因其形状特殊可以促进掌心内的血液循环,而徒步到这里求购的河北客人却说是用于雕刻。主人向记者介绍,他们这6棵树收入不是个小数,其中最大的一棵树今年收入五六万元。(记者杨天闻无锡现160元1斤天价猪肉听音乐喝山泉吃野果长大2011年05月07日扬子晚报有“华北第一猪”之称的黑猪,每斤五花肉售价86元,里脊肉每斤要达到160元每天仅供应一头猪,“卖不完就销毁”四、农业产业区域集群(集聚)理论产业集群: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紧密的生产经营者以及相关支撑服务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影响因素:资源、市场、区位、技术、环境、政策是主要影响因素。农业产业区域集群的发展规律:形成期一资源优势的推动→扩张期一产业规模化的推动→整合期一产业链条延伸和产业集聚的推动→提升期一技术创新推动。农业产业区域集群的聚合扩张效应:要素集聚效应;内部分工效应;竞争效应;区域发展效应;品牌效益。降低成本增强创新能力等农业产业集群农业区域品牌农业企业品牌通过知名度、美誉度、诚信度增强集聚效应和市场影响力图农业产业集群、农业区域品牌、农业企业品牌三者间的互动关系案例: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群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发布的“2008中国百佳产业集群”之一。全国改革开放30周年18个重大典型之一。全国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名列第49位。“中国蔬菜之乡”,全国重要的蔬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中国蔬菜市场的“晴雨表”。1、基本情况2072平方公里,辖9镇,5个街道办事处,975个行政村(居委会),人口102万。蔬菜面积8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0%,蔬菜产量占全国的1.3%。形成了万亩辣椒、万亩韭菜、万亩芹菜等十几个蔬菜生产基地;冬暖式蔬菜大棚达到40多万个,实现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涌现出了“中国韭菜第一乡”、“中国胡萝卜第一镇”、“中国香瓜第一镇”等专业镇、村587个。仅蔬菜一项,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多元。2、蔬菜批发市场及体系从1984年开始建设的十几亩不断扩建发展到目前占地3000多亩的寿光农产品物流园。2003年深圳市农产品股份公司接手后投资扩建到680亩;2009年香港旺益集团投资兴建物流园占地3000亩,总投资超过20亿元,全部建成后将实现100亿公斤的年成交量和近百亿元的年交易额,成为国内“航母级”综合性农产品物流园。各乡镇相应建立了与之功能互补的“卫星市场”,全市有34处大型专业市场和3000多个田头市场。3、相关产业集聚1998年组建集蔬菜批发市场管理、生产流通、种苗繁育、加工出口、技术研究、国际交流与合作于一体的龙头企业——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农业龙头企业380家,以蔬菜为主、规模较大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有100多家,年加工能力达200万吨,年出口蔬菜20多万吨。山东双星农药有限公司、山东自康塑料有限公司、山东联盟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瑞士先正达(Syn-genta)种子公司、荷兰瑞克斯旺种子公司等企业集聚。蔬菜购销公司达510家.4、科研机构集聚1991年1月16日,全国13位院士和农业专家被聘为农业科技顾问。建立蔬菜高科技示范园,先后与山东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农学院、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山东省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农业大学博士生实践基地,3个博士生实践基地,2个研究生实践基地和10个大学生实践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企业技术中心2家,市级(潍坊市)工程中心19家、技术中心12家。全民科研事业单位6家、民办科研机构42家和众多涉农企业科研开发中心。5、人力资本培育效应农民运销专业户达2万多个,蔬菜运输大军11万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120个,有70%的农户进入产业化经营体系。8.9万名农民取得“绿色证书”,2.4万名农民取得农民技术员资格,130多人获得“农民科技专家”称号。6、品牌形象及影响力1989年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在本村试种植了17个大棚,第二年发展到了144个,并很快扩展到全市。创立了“乐义”蔬菜、“王婆”香瓜等一大批特色蔬菜品牌,共有322个农产品品种获得国家优质农产品品种认证,有128种涉农产品注册了商标。200多个品种通过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乐义”牌黄瓜评为中国名牌农产品。2000年起,每年举办蔬菜博览会,使“寿光蔬菜”品牌响遍全国,走向世界。举办10届来,参会者近千万人次。2010年第十一届展会,参展企业达2000多家,其中境外企业120多家。国内外种子、贸易等涉农机构纷纷在菜博会上设立展位、抢占市场。先后开通了寿光至北京、哈尔滨、湛江三条“绿色通道”;在北京、天津、哈尔滨等大中城市设立了寿光“无农药残留放心菜”专营区,与全国50多个大中城市农产品市场及国家机关、大型企业开展了直供直销、连锁经营和配送业务;开通了面向国际市场的农产品海上“蓝色通道”、空中走廊、网上通道,在周边国家和地区设立了“专营店”,蔬菜销售范围辐射到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出口到10多个国家和地区。五、农业产业结构变化的基本趋势(3方面)1、市场需求变化的基本趋势:需求结构高级化。提供高蛋白的养殖业产品消费需求比例增加,种植业产品比例相对稳定,增长幅度不大;产品质量要求提高,趋向优质、营养、保健、方便,名特优新稀产品、绿色食品消费需求增加;对农产品的文化等附加价值要求。2、农业产业关联变化的基本趋势: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加工流通产业加快发展,并逐步一体化。3、区域农业结构与布局变化趋势:地区专业化,依据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形成各
本文标题:第七章演示文稿201110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814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