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一讲、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文化产业的关系1、马克思: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划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这个模式中:“文化”的位置?何为“文化”,“文化”应该放在哪个位置?经济基础还是上层建筑?任何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现代理解都必须从考察关于决定性的基础和被决定的上层建筑的命题开始。---威廉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的基础和上层建筑》2、“文化”的概念;(1)《简明哲学辞典》对文化概念的基本定义: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具有广义和狭义两个定义。从广义上讲,“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反映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上技术进步、生产经验和人们的劳动技能方面,教育、科学、文化、艺术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机构方面所达到的水平。”从狭义上讲,“文化就是在一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社会精神生活形式的总和。因此社会在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哲学、道德等等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机构的发展中所达到的水平都属于文化。”《简明哲学辞典》依据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模式对文化的本质、发展规律进行了阐释:“马克思列宁主义在确定作为社会现象的文化的本质时,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为出发的,按照这个原理,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以及精神生活的全部过程。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发展同样决定着一种社会制度及其文化向另一种更高级的社会制度及其所产生的文化的过渡。因此文化是一种历史的现象,发展着的现象。生产方式发展的规律,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就是社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发展的基础。可见,文化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文化的发展不是由人们任意决定的,不是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新文化只有当产生它的客观条件成熟的时候才会产生,同时任何新文化和过去的文化都有历史的联系。物质生产发展中的历史继承性就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发展中历史继承性的基础。”2、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和定义“文化产业”这一命名,由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瓦尔特·本雅明在其1926年著写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一书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到了20世纪4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的另两位学者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1947年出版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中,提出了CultureIndustry这个词。CultureIndustry可以译为文化工业,也可以译为文化产业。在当时一开始写作时,阿多诺用的是“大众文化”一词,后来又改为“文化工业”,这其中还是有其深意。在《文化工业的再思考》中,是阿多诺对这次改动的原因作了交待:“在草稿中我们用‘大众文化’。我们之所以用‘文化工业’取代‘大众文化’是为了从一开始就排除与它的鼓吹者相一致的那种解释:这里有点像从大众本身自发产生的文化问题,即现代大众艺术形式的问题。文化工业必定和后者有别。”以“文化工业”取代“大众文化”,体现的是阿多诺在斟酌这个词的深刻用意和否定性色彩。“文化工业”意在强调这种“文化”根本就与大众无关,并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操纵人民的意识形态工具。阿多诺提出的文化工业体现着两层含义。一是指现代文化的商品化生产的制度化机制,它代表的是商业模式的文化活动的操作的方式,是指商业原则下的不同种类的知识产品的生产。这种“商品形式的文化”与传统上层阶级或精英主义对艺术的认知形成鲜明的对照,精英主义认为艺术应当避免实用目的,独立,自足;排斥任何工具目的。艺术形成一个自足的世界,是19世纪为艺术而艺术论者所倡导的那种纯粹的艺术世界。第二层意思是指文化的生产是具有物质性实体性的产业基础,包括电影制作、录音设施、工厂、报纸的高速印刷线,覆盖全球的广播电视台,甚至剧院,俱乐部和舞台表演等云集的大型场所。这两层意思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文化产业”的概念更多指向“商品形式或商业模式的文化”。传统文化与大众流行文化比较文化的理想状态本应是自主、自律的艺术,这是人类创造能力特殊而卓越的形态,可以给对现实之批判提供乌托邦或规范性之判准,因而成为解放潜力的泉源。但作为文化产业化之表征的大众流行文化,其商品化、标准化、理性化的特征,不仅在生产过程同时也在消费过程中抹煞了个人的创造性及个体性。同时这种文化通过对大众群体的消费,刺激并膨胀群众的(假)需要,使得到处充满了假的、虚幻的个体性(pseudo—individuality)需求。文化工业使个人越来越屈服于资本主义的绝对权力,具有了社会异化于自身的强制本性。每个人在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控制之下,丧失了思想和否定的能力。因此,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产业”的态度更多是从艺术和哲学价值批判的双重角度予以否定性批判,文化工业只肯定效益,破坏作品本身应该具有的反叛性,无法作为人类行为的一面镜子。这种文化工业新现象的兴起会导致什么结果呢?阿多诺:商品拜物教把文化商品的使用价值转化为一种抽象的祟拜价值。大众文化因此呈现出无所不在的物化趋势,具有了商品拜物教的特性。阿多诺进一步举例,去欣赏一场音乐会可能只是出于对一位有名的指挥家的仰慕,去看一场电影也只是因为对某一明星的着迷。因此,“文化工业”兴起之后,文化艺术同工商业进一步溶为一体了。商品价值规律统摄着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并将其纳入市场运作的轨道。获取高额的交换价值已经成为文化工业运行的唯一动力。在文化工业反复宣传与灌输的文化产品攻势之下,个性是无处安身的,成为一种盲从的、虚假的个体性和奴化的意识。文化工业的商品化导致了人的创造性和超越性的消失和被消解。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霍尔进一步从理论上分析文化生产的复杂性过程,认为审美是一种权力交锋的表意实践,大众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过程不是一个既定意义上的、简单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意义选择和重新架构的复杂过程。如果观众看不懂,无法获得“意义”,那么观众就没有真正实现“消费”,“意义”就没有进入流通领域。(3)英国马克思主义对“文化”概念的重新反思和定义:来自威廉斯的批判威廉斯在这里批评了两种相连的理论现象:一是浪漫主义以来,传统的文化观念视文化与物质相对立,是一种精神的、思想的东西;二是部分马克思主义者沿用了浪漫主义的文化概念,然后套用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公式,使“文化”处于从属于并往往是机械地“反映”基础的位置,完全扼杀了“文化”概念的活力和复杂性。英国有着悠久的文化研究传统,在马克思主义文化传统的影响下,霍加特、威廉斯、汤普森等英国马克思主义者从50年代中期开始陆续进军文化研究领域,对18世纪以来英国的平民文化、无产阶级文化进行了成果卓著的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概念严重冲突甚至截然相反的观念。文化就此成为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反思、批判斯大林主义的一个主要切入点,因而具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早在《关键词》中,威廉斯指出“文化”这个词是英文里两三个比较复杂的词之一。文化(culture)—词出自拉丁文cultura,原指农作物或动物等的耕种、培育、照料、练习、注意、敬神等,后被比喻性地反过来用于精神生活,转为培育、教养和修养等等意涵。“文化”成为一个问题并引发人们研究的兴趣是在工业革命之后。威廉斯通过考察发现,伴随着工业革命和民主革命的进程,“文化”的概念大约经历过四个大的转变。第一个转化是通过类比形成的,“文化(culture)”从对自然生长的照管类推为对人类思维的训导过程;第二个转化,即“文化”是“整个社会智性发展的普遍状态”;第三个意思即文化指“艺术的整体状况”;十九世纪后期二十世纪初期,“文化”开始派生出第四个概念,即泛指一整套包括物质、智性和精神等各个层面的整体生活方式。威廉斯最看重最后一种,他摒弃了狭义的文化概念,认为文化不应该仅仅是一个时代高级的精神和艺术产品。“文化是日常的,它就在每一个社会和每一个头脑中。”文化融入到看不见的日常行为和经验当中,而文化分析就是要将这种特殊的生活方式及其或隐或显在其中的意义和价值揭示出来。在将文化与各种新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联结起来之后,威廉斯适时地提出了文化是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唯物主义的重要理论观点,从而确立了“文化是普通的”这一典型的威廉斯式立论。威廉斯把“文化”定义为“整个生活方式”,强调文化的整体性。汤普森进一步修正威廉斯“文化是整体的生活方式”定义,加强了其中的冲突性和斗争性,并提出了“文化是整体的斗争方式”的文化概念。在伊格尔顿看来,“文化一词的当代用法似乎主要有三个意义,而且最重要的是三个意义相互关联。第一,文化可以指价值得到认同的具体的思想和艺术作品以及制作和分享该作品的过程。第二,由此扩展开去,可以指一个社会的所谓‘情感结构’,是社会的生活方式、习俗、道德、价值观等组成的不断变迁但无法触摸的综合体,是习得行为和信念所形成的渗透性氛围,它将自己相当含混地记在社会意识里,即躲躲闪闪地、辩证融入所谓‘看不见的日常生活本身的颜色’。第三,进一步扩展开去,文化当然可以指制度意义上的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包括艺术、经济、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等相互作用的所有成分,它们构成生活经验的总体,决定了这样而不是那样的社会”。总结:文化本来是浪漫主义所理解的纯粹精神性和思想性存在,是马克思归入的上层建筑范畴,如今却已成了一种生动具体的社会实践,并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生产相互交融。文化作为一种产业变得可能。由此导致:在当下知识经济社会中,经济活动与文化活动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文化因素不断渗透到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从而形成一种以经济为依托的新的文化形态,或一种以文化为内涵的新的经济形态。文化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受重视。3、文化何以能够作为产业蓬勃?(1)原因:如果要追溯其原因,还是与人类的现代性危机有关。进入到现代社会之后,随着商品经济和消费对人的欲望的刺激膨胀,人类逐渐迷失了自己。战争、自然灾害、暴力冲突、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生存的焦虑与惶恐,使得人类之间的关系从来没有过这么紧张。人类现代生存的异化状态让他们逐渐认识到,自现代化以来、资本主义曾经被认为是“文明”与“进步”之榜样的旧有经济模式和物质生产难以为继,对新的产业模式急切寻找已成为当下最迫切的选择。而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规定性在于其社会性和文化性。人是世界上唯一的文化动物,是文化传统塑造出的独特生物,因此,要使人从精神的、现代的压抑中解放出来,使现代人性得到完全的恢复,就必须依靠文化。文化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纽带,文化意味着我们可以与其他人建立更加密切的亲情关系,意味着可以把我们从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危机中拯救出来的救赎方式。2、文化产业的特殊性;2011年10月22日,以创想·力·值为主题的首届云南文化创意周在云南陆军讲武堂隆重开幕。当我在现场看到一个公司以龙的符号为其创意的图腾,在现场的挥写被一个台湾人花巨额买走时,不禁会想:“这个公司的龙的符号图腾以各种形式存在的图片太多,在现场他们也带来了很多,价格非常便宜。这个台湾人为什么单单要求现场制作,而且耗上如此巨额的花费。既然图案是一样的,那么这个作品因何确定它如此高昂的价格,他们之间的交换杠杆是什么呢?”一般而言,商品的基本逻辑在于交换,因为商品价值的存在,产品交换以及买卖才有可能。商品有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之分,使
本文标题:第一讲、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819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