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精益生产方式之《标准作业》
蒋功科目录1.标准作业的产生背景2.标准作业的推行目的3.标准作业的相关名词4.标准作业的三要素5.标准作业的三件套6.标准作业的制定程序7.标准作业改善的实施方法实施的工具、方针物-----同期化人-----多能工化设备--按工序顺序配置标准作业KANBAN方式出现异常停机显示异常将人和机械的工作分开基本原则1.工序的流畅化2.以需要数决定T.T3.后工序领取1.在工序内造就品质2.省人化精益生产方式的两大支柱JUSTINTIME自働化A型是一般意义上的标准作业!!类型不同,调查、改善、标准化方面也会不同C型ANDON作业全自动生产线、搬运、检验1天工作量负荷表B型传送带作业用传送带的组装处要素作业积成表A型巡回作业用于加工、组装处大家经常说“标准作业”,然而大家了解不,去标准作业其实有3种,各自有各自不同的使用内容标准作业票关于标准作业B型·C型的概略说明B型传送带作业公司内没有C型ANDON作业呼叫后工作一天工作量负荷表T.TD组装C组装B组装A组装AB(秒)根据内容作成组装作业的纸片A组装30秒纸片的宽度表示秒用于工作分配(分割)5070140AB470480分(检验作业)硬度完成抽样(分)定时内(8H)调节工作的比例改善省人化260要素作业积成表简言之:通过有效率的劳动提高生产效率目的一:使用必要的、最小数量的作业人员进行生产——省人化;目的二:实现与适时生产有关的各工序的同步化——JIT之同期化;目的三:把在制品的“标准手持量”限制在必要的最小数量——标准手持;标准作业的根本目的目的一:明确安全的、低成本的生产优良产品所必须的制造方法。目的二:将标准作业作为改善的工具使用。标准作业的直接目的标准作业以人的动作为中心,把工序集中起来,以没有MUDA的操作顺序有效的进行生产的方法。标准工时(T.T)生产一件产品应该使用的时间值。循环时间(C.T)作业者一个人进行标准作业时,毫不困难的、最快的、一个循环的实际作业时间(包括步行时间),但不包括空手等待时间。标准中间在库(标准手持)按照标准作业规定的作业顺序进行操作时,为了能够反以相同的循序、动作操作生产而在工序内持有的最少限度的待加工品。(入料口和成品货店的在库不属于标准手持)T.T=1班的运转时间(定时)1班的必需生产量工序能力:各工序在加工零件时的生产能力。即各工序(设备)进行生产时,考虑到手动作业时间、设备的加工时间、更换刀具的时间,单班所能加工的最大数量。标准作业组合图:明确各工序的手工作业时间及步行时间,用于考察T.T内一个作业者能够承担的工序的范围是多大。标准作业表用图表示每个作业者的作业范围,应填入标准作业的三要素及检查品质和注意安全等记号。(原则是一个流作业)。加工能力=1班的运转时间(定时)完成时间/件+交换刀具时间/件1.标准作业概要以人的动作为中心,把工序集中起来,以没有MUDA的操作顺序有效的进行生产的方法,由:T.T作业顺序标准手持三要素组成。定义①应以人的动作为中心。②应是反复作业。前提条件①明确产品的制造方法它市制造方法和管理的根本,在考虑品质、数量、成本、安全的基础上,制定工作的方法。②改善的工具a)没有标准(没有正常、异常的区分)的地方就没有改善。b)发现MUDA。目的遵守标准作业可以保证品质也决定数量、成本标准作业2.标准作业三要素用最小限度的作业人员和在制品进行的所有工序之间的同步生产标准作业T.T(标准工时)作业顺序标准手持量标准作业三要素①.标准工时(T.T)T.T=1班的运转时间(定时)1班的必需生产量生产一件产品应该使用的时间值。发动机生产线的例子条件:☆月产5000台☆定时运转8H×2班(480分-休息时间20分)×2班5000台÷20工作日=3分40秒T.T的计算例②.作业顺序作业者能够效率最好的生产合格品的生产操作顺序这里需要区别“工序顺序”和“作业顺序”。工序顺序是工艺文件上规定的加工先后顺序。作业顺序是作业者的生产操作顺序。实际生产中作业顺序与工序顺序往往不相同的。③.标准手持标准手持的计算入料口、成品货店上的库存不算标准手持。标准手持包括生产线内设备上正在加工的零件数量和工序间滑道规定保持的零件个数标准手持的计算基本原则——顺流0,逆流1;手动0,自动1精车插齿剃齿~~~~~二档成品二档齿坯12345678910精车插齿剃齿~~~~~一档成品一档齿坯标准手持①.工序能力表加工能力=1班的运转时间(定时)完成时间/件+交换刀具时间/件作用:是用来核算生产线瓶颈工序在哪里,另外可以看出拖后退的是设备还是手动作业。说明:a)工序能力是核算生产线各道工序加工过程中,考虑到手动作业时间、设备的加工时间、更换刀具的时间,单班所能加工的最大数量。b)加工能力是与人的因素、设备的能力、刀具的换刀频次等因素相关联的,教材中没有考虑换夹具时间,原因可能是由于日本生产线混线生产的现象不多,基本上是专线生产。①.工序能力表工序能力表的制作步聚(1)记录加工工序的编号及作业顺序。(2)记录加工的零部件的工序的名称(1.当没有标明设备能力,同一工序中有2台以上的机械时,要记录每台机械所发生的变化2.1台机械一次生产2个,3个,但是,为了缩短机械周期时间,应尽量改善为加工1个)。(3)机械型号:记录机械型号。(4)基本时间:4-1)手工作业时间:测定操作人员在机械或工序是进行的手工作业(人的作业)的时间,不含步行时间。4-2)自动加工时间:测定记录从按下机械的开关开始,机械加工工件,到回到位置停止下来之间的时间(机械的工作)。4-3)完成时间;在机械(工序)中加工完成1个工件所须的时间,一般有记录3种类型-----完成时间=手工作业时间+自动加工时间,这里的完成时间是指机械周期时间。4-4)步行时间:记录进入下一个工序或机台时放置移动零部件,工具等走动时需要的时间,没有步行将此栏空着。(5)刀具:5-1)转换个数:加工一定数量的工件后,需要转换刀具,磨具等,每转换一次都要进行记录。5-2)转换刀具,磨具等需要几秒可以完成,在每次记录转换个数时都要记载转换时间。5-3)生产一个工件时,转换刀具的时间=交换时间/交换数量。①.工序能力表工序能力表的制作步聚(6)加工能力:确定工作时间内能够生产的最大量,由以下公式计算出来。加工能力=一定工作时间/(完成1个工件的时间+完成1个工件交换刀具需要的时间)(7)手工作业时间的总合。(8)步行时间的总和。(9)人的作业时间的总和:手工作业时间的总各+步行时间的总和。(10)最高生产数量:加工能力栏的最小数量。(11)a.加工最高数量的产品所必要的人工由以下的公式计算出来。必要人数=人的作业时间的总和/(最高生产数量的完成时间+1个工件的刀具转换时间)b.必要人数=人的作业时间的综合/T.T(12)其它A~G的各项必要的事项①.工序能力表工序能力表样板1(1)(2)(3)(4-4)(4-1)(4-2)(4-3)(5-1)(5-2)(5-3)(6)(8)(7)(9)(10)(11)(A)(B)(C)(D)(E)(F)(G)1.最大生产数=个必要人工=人工2.必要数生产时=个2节拍时间=秒必要人数=人工①.工序能力表工序能力表样板2取材料取材料安装面切削外径志削开气孔加工螺丝品质检查(检查螺丝及外径)完成品放置M110L210D310T42012345672222222245436228292712232343115626050100300.60.250.340.0758468058801830100200300400142640蒋功科陈明123-456主液压缸805主液压缸加工1.16690282927121.最大生产数=805个必要人工=1.16人工2.必要数生产时=(690个)2节拍时间=40秒必要人数=1.00人工②.标准作业组合图作用:考察标准作业中每个作业者承担的作业范围。说明:制定的前提条件是现场测量出C.T和已经核算出T.T。标准作业组合图的填写步骤1步骤内容说明1每日目标产量:每天或每班的排工数2节拍时间:记录依照公式(一定工作时间/每日必要生产数值,小数点舍掉。3在作业时间的时间轴上用红色笔画上T.T时间值的线。4作业内容:估计一个人承担的作业范围从工序能力表的手动合计栏中的时间值将步行时间也加进去,与T.T比较,来估计作业者的作业范围。并在作业组合图中的作业内容栏中将手工作业的内容逐项填写上。5时间:在时间栏里填写上手动作业时间、设备自动加工时间和步行时间,数据从时间观测表传记而来。总记出手工作业时间,步行时间,等待时间并真上②.标准作业组合图标准作业组合图的填写步骤2步骤内容说明6作业时间:手动作业用实线、设备自动加工时间用点划线、步行时间用波折线在时间轴上依次画出。7作业顺序:用编号记录作业者进行的作业的顺序。8型号、品名:记录型号,品名。9工程:记录工序(生产线名称)。10制作年月日:记录制作或修改的年月日。11部门:记录工序所属部门的名称。12检查作业组合的可行性,决定作业顺序②.标准作业组合图标准作业组合图样板②.标准作业组合图标准作业组合图样板②.标准作业组合图制作标准作业组合图时的注意事项项目说明制作图例自动加工的返回方法自动加工时间的返回方法如下表示1.实际时间小于或等于节拍时间:自动时间线碰到T.T线向起始点返回。2.实际时间大于生产节拍时间:自动时间是从周期时间向起始点返回。3.返回时和手工作业时间重叠时:这种作业组合是不成立的,要重新选择作业。等待等待时间如下表示4.实际时间小于生产节拍时间时:作业量小的时候,返回起始点会发生等待时间5.在作业中途发生等待时:象C那样手工作业和自动加工的线重叠时,就会发生等待②.标准作业组合图制作标准作业组合图时的注意事项项目说明制作图例步行中作业步行中的作业如下所示6.步行启动(同时启动)在各工序间一边走动,一边启动开关键=在波浪线上做O标记。7.步行中作业在各工序间一边走动,一边将手中的零部件进行组装,检查=在波浪线上画实线(作业时间),这时候在作业时间的数字上加(),不记入总时间内同时启动8.2台以上的机械用一个开关同时启动=按下开关后同时画虚线返回作业9.回到前一个工序的作业返回到最初记录的作业顺序的栏目内进行记录。这时,作业顺序的编号、作业时间要分别进行记录、面而且,进行不同的手工作业时,要依据作业内容分别进行记录连续加工中的手工作业10机械在连续自动的加工时的手工作业(清洗机、干燥机,多轴盘)=手工作业部分用实线记录②.标准作业组合图制作标准作业组合图时的注意事项项目说明制作图例共同作业11.必须要两人以上作业=有作业内容栏内记录(同B一起),(庞大物体的搬运,安装等)尽量改善为1人就能够进行作业同一场所的作业12.在同一场所不移动而能进行多种作业=尽量详细划分记录作业内容,步行记录0状态。不要象右图那样归纳记录③.标准作业表要求:a)应将标准作业表挂在生产线旁最明显的地方。b)原则上一人一张作用:a)成为各作业者遵守作业的准则。b)起到监督人员目视管理的检查表的作用。c)上级人员评价现场监督人员能力的依据。因为标准作业票应该在不断的改善后也在不断的修订,一成不变的标准作业票说明现场没有进行改善。③.标准作业表标准作业表的填写步骤1步骤内容说明1作业内容:记录标准作业组合表的最初的作业(上排的右侧)和最终作业(下排的右侧2机械配置:画出机械配置图,记录机械编号,在配置图上实际的位置上画出缩小了尺寸的物体3作业顺序:根据标准作业组合表上显示的作业顺序标注编号,并用朴实线连接。从最张作业返回到最初作业时,不用实线而用虚线连接。4标准WIP数量:进行重复作业时,无论如何必须将WIP有相对应的机械工序们置上标注出来用标记)。5标准WIP数量:将机械配置图上显示的标准手头的存货的数量进行合计,并记录在下排相应的栏内。6检查品质:在有必要进行品质检查的机械(工序)中必要的位置记录标记。7安全注意:在必要注意安全的机械(工序)中标注绿色安全标记()8生产节拍时间:将标准作业组合图中计算出来的完成时间填入相对应的栏内。9时
本文标题:精益生产方式之《标准作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821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