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范明水主讲电话:13976809030邮箱:fms0914@163.com2010年12月制作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第1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第三节邓小平理论第四节三个代表第五节科学发展观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和进程及意义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1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曾经提出过,没有形成统一认识。1935年遵义会议后开始重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1938年,毛泽东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经过延安整风,刘少奇的修改党章报告后“七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的共识。第1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毛泽东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第1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相结合。第1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理解一:关于“基本原理”和“普遍真理”这里用“基本原理”,是重在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那些最基本的东西,那些称得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东西”;防止人们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所有的内容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也都认为是“普遍真理”。第1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理解二:关于“实际”和“实践”••“实际”这一个概念,按照中国文字,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真实的情况,一种是指人们的行动(也即一般人所说的实践)。•“实践”是指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广泛、更一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命题的含义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内容。第1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理解三: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预期目标••A.毛泽东强调“根据中国的特点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具体化)•B.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民族化)•C.强调“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三结合)•D.(两个目标:“解决中国问题”、“创造出新的东西”)第1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和进程及意义1、历史必然性2、历史进程3、重要意义第1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历史必然性:任何伟大理论的创立都不是偶然的,都有着理论的和历史的渊源、时代的需要和深刻的实践基础。第1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首先,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其次,这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再次,这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最后,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实践需要★为什么要提出并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党在幼年时期(走俄国人的道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毛泽东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邓小平理论)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以来(胡锦涛-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第1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第1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胜利与挫折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引导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第1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从而继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第1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深入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第1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历史进程三次飞跃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第三次飞跃的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1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三次飞跃的共同点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它们之间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它们是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第1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新时期以来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问题•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旗帜问题至关紧要第二节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内涵和产生的历史条件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及评价第2节毛泽东思想一、毛泽东思想的内涵及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二)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第2节毛泽东思想•内涵: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理解: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第二、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第三、毛泽东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同志更是功不可没。(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第2节毛泽东思想1、时代背景☆二十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二)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虎门沙角炮台俄国十月革命第2节毛泽东思想2、理论思想渊源☆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马克思恩格斯(雕塑)列宁(二)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第2节毛泽东思想3、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日本投降(二)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第2节毛泽东思想4、物质基础和阶级条件中国社会新的生产力的增长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二)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一二·九运动第2节毛泽东思想5、主观条件毛泽东代表的共产党人的个人因素,坚持了正确的思想方向:1)坚信马克思主义2)了解中国国情3)注重调查研究4)精通中国历史(二)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第2节毛泽东思想二、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1、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2、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特点3、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特征第2节毛泽东思想1、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萌芽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开始形成---土地革命战争前期●走向成熟---遵义会议至抗日战争时期●继续发展---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第2节毛泽东思想2、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特点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的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第2节毛泽东思想3、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特征第一、科学性。第二、独创性。第三、完整性。第四、发展性。第2节毛泽东思想三、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和活的灵魂1、“毛泽东思想”概念的演变2、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独创性发展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第2节毛泽东思想1、“毛泽东思想”概念表述的演变过程1943年7月王稼祥首次使用1945年4月刘少奇正式阐述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完整概括1997年9月十五大党章科学表述第2节毛泽东思想2、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独创性发展——理论内容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第2节毛泽东思想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立场、观点、方法)1)实事求是2)群众路线3)独立自主第2节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基本要求前提:一切从实际出发途径和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毛泽东手迹1941年毛泽东为中央党校题词第2节毛泽东思想四、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及评价1、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2)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3)毛泽东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走向胜利争取全国胜利(油画)第2节毛泽东思想2、毛泽东及其思想的评价•毛泽东的历史贡献:•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立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创建者,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者,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对祖国统一、国家独立、人民解放、民族团结乃至世界和平与发展、人类的进步事业等都做出了重要贡献。第2节毛泽东思想•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将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同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区别开来,为我们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指明了方向。•——《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2、毛泽东及其思想的评价第三节邓小平理论一、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含义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三、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四、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第3节邓小平理论一、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含义1、“邓小平理论”概念的提出2、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含义3、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特点第3节邓小平理论1、“邓小平理论”概念的提出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三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十四大: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十五大:明确提出和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第3节邓小平理论2、邓小平理论科学的含义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
本文标题:毛概课件第一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826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