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
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推广技术肃州区卫生局概述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慢性的、非特异性的、以脓血便为主要表现的炎症性肠病。根据其主要症状,可归属于中医学的“久泄”、“肠癖”、“久痢”等范畴。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癌前病变慢性复发迁延难愈发病率增高>10年病程,癌变风险增加0.5-1%主要症状•通常是隐匿性发病,临床主要症见程度不同的粘液脓血便、腹痛、腹泻等;•发病形式可以是急性发病,出现急性腹泻,高热,腹膜炎的表现及毒血症等;有一些病例是在急性感染(如阿米巴病,杆菌性痢疾等)后发病。主要症状若溃疡仅局限于直肠乙状结肠部位,大便可表现为脓血便或基本正常,可夹杂有粘液、红细胞及白细胞等,但没有全身性的表现。若病变向近端发展,患者出现水样泻或脓血便(10次/日),严重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同时伴有全身不适,发热、贫血厌食、体重减轻等。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现代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中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病机的认识现代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UC的病因病机未明,证据显示与遗传、环境、饮食及感染等有关的肠道异常的免疫反应,但迄今没有发现特异的抗原物质。临床以20~40岁年龄者多见,男女发病率差别不明显。UC在欧美常见。感染机体免疫过敏精神与神经因素遗传目前认为任何一种单独存在都不足以致病,本病是受到免疫遗传影响的宿主反应及外源性刺激交叉互相作用而发生的多因素疾病。现代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诊断标准:按照2000年全国炎症性肠病学术研讨会(成都)修订的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主要病理改变:可见粘膜表层糜烂、溃疡形成和肉芽组织增生,隐窝脓肿或隐窝炎,上皮坏死,粘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间有炎性细胞浸润等。该病通常从直肠乙状结肠开始,逐渐向近端发展,可扩展至降结肠、横结肠,少数可累及全结肠。现代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临床类型:分为初发型、慢性复发型、慢性持续型和暴发型。初发型:症状轻重程度不同,可转变为慢性复发型或慢性持续型。慢性复发型:多见,反复发作,一般历时3-10周。每日腹泻3-5次,粘液便、脓便、间或有血便。该型可转入慢性持续型。慢性持续型:初次发作后,常可持续轻重不等的腹泻、间断血便、腹痛及全身症状,病程常在6个月以上;病变广泛,常累及全结肠,有多数溃疡及假息肉形成,且多伴有贫血、消瘦等全身症状。暴发型:较罕见,起病急,全身和局部症状严重,高热可达40`C,脓血便或血便每天可达20次以上,多伴有毒血症症状,且易发生中毒性结肠扩张、肠穿孔等并发症。现代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临床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患者腹泻每日4次,便血轻或无,无发热、脉搏加快或贫血,血沉正常;中度: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重度:腹泻每日6次,明显粘液血便;体温37.5℃;脉搏90次/分;血红蛋白(Hb)l00g/L;血沉30mm/h。中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病机的认识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病机复杂多样,病因多为六淫外邪、饮食所伤、七情内伤、先天禀赋不足等;病机总体表现为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整体正虚与肠腑局部邪实并见的本虚标实复杂证候,但以脾气亏虚为本,湿热邪毒留滞为标,血瘀肠络、内疡形成为其局部病理变化。中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病机的认识感受外邪(以湿邪为甚),或饮食不节,而致脾胃损伤,运化失职,引起大肠失司而致泄泻;情志失调,忧思恼怒,肝气横逆,乘脾犯胃,脾胃受制,运化功能失常而腹泻;脾胃虚弱,不能受纳水谷,运化精微,水谷停滞,清浊不分,混杂而下,遂成腹泻;肾阳虚衰,命门之火不能温煦脾土,脾虚则不能腐熟水谷,因而泄泻。常见的中医证型湿热内蕴肝郁脾虚脾胃虚弱脾肾阳虚阴血亏虚气滞血瘀湿热内蕴型临床表现:腹泻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伴肛门灼热,身热,下腹坠痛或灼痛,小便短赤口干烦躁,手足汗出等。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肠镜检查粘膜充血糜烂及出血明显;肠粘膜溃疡、周边红肿,表面布满脓性物。治则:清热利湿,通腑导滞肝郁脾虚型临床表现:腹痛欲泄,泻后痛减,大便稀烂或粘液便,腹泻前有情绪紧张或抑郁恼怒等诱因,胸胁胀闷,喜长叹息,嗳气不爽,食少腹胀,矢气较频。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或脉细。结肠镜检查肠粘膜轻度充血、水肿或有少许粘液,D-木糖排泄率正常或偏低。治则:疏肝健脾,和中止泄脾胃虚弱型临床表现:腹泻便溏,粪有粘液或少量脓血,食后腹胀,腹胀肠鸣,腹部隐痛喜按,肢体倦怠,面色萎黄,神疲懒言。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或濡缓。结肠镜检查肠粘膜水肿较充血明显;肠粘膜溃疡表浅,周边红肿不明显,表面为白色分泌物;肠粘膜粗燥呈颗粒;D-木糖排泄率明显下降。治则:健脾益气,和胃化湿脾肾阳虚型临床表现:久泻不愈,大便清稀或伴有顽固不化,或五更泻或黎明前泻,脐中腹痛,喜温喜按,形寒肢冷,腹胀肠鸣,腰膝酸软,食少纳差,少气懒言。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润,脉沉细或尺弱。结肠镜检查肠粘膜水肿较充血明显;肠粘膜溃疡表浅,周边红肿不明显,表面为白色分泌物;D-木糖排泄率降低;尿17-羟皮质类固醇、尿-17酮类固醇排出量降低。治则:温补脾肾,固肠止泻隔药灸治疗方法•腧穴处方:主穴:中脘、天枢、气海;配穴:湿热蕴结型加上巨虚;肝郁脾虚型加肝俞;脾胃虚弱型加足三里;脾肾阳虚型加关元。隔药灸疗法•药饼配方:附子、肉桂、丹参、红花、木香、黄连等药研成细粉密藏备用。湿热蕴结型以黄连、丹参、红花等为主药,配以适量木香粉。其它各型均以附子为主药,配以适量肉桂、红花、丹参、木香等药粉。每只药饼含药粉2.5克,加黄酒3克调拌成厚糊状,用药饼模具按压成直径2.3Cm,厚度O.5cm大小。隔药灸疗法•艾炷:以门诊常用之清艾条,剪取1.5cm左右。•施灸壮数:轻度每日灸1-2壮,重者灸2-3壮。•疗程:每日1次,12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继下一疗程,共治疗5个疗程为疗效观察阶段。隔药灸临床研究一•对照组治疗方法:口服柳氮磺胺吡啶(SASP),初期剂量每日4次,每次lg,巩固剂量每日4次,每次O.5g,3个月为疗效观察时间。•结果:隔药灸组:治愈17例,好转12例,无效1例。西药对照组:治愈5例,好转17例,无效4例。隔药灸临床研究二•对照组治疗方法:隔麸灸疗法,即采用米麸粉制饼进行灸治,其取穴、方法、疗程均同隔药灸疗法。•结果:隔药灸组:近期治愈率48.81%,总有效率为91.67%;隔麸灸组:近期治愈率18.63%,总有效率为77.45%;隔药灸机理研究•本研究提示隔药灸具有温阳、行气活血的作用,能够改善病变部位血液循环,有利于止血及促进炎症的吸收,从而达到溃疡部位肉芽组织的新生、粘膜上皮修复的目的。•粘蛋白观察结果亦提示,隔药灸治疗不仅能有效地纠正结肠粘膜病变,而且能消除各种刺激因素,从而使结肠粘膜的分泌功能恢复正常。隔药灸机理研究•临床研究证实,隔药灸能调节溃结患者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以纠正患者的自身免疫异常状态,从而使肠粘膜病变得以有效的纠正。•实验研究证实,隔药灸对细胞因子、蛋白和基因表达等均有调节作用,可从多层次、多环节上发挥治疗作用,使其在调节肠道局部功能的同时,调节机体多个脏腑的功能,通过激发机体自身多环节的内在调节作用达到其治疗目的。护理•四时节气更变的调护•生活起居劳逸护理•饮食护理•陶冶性情四时节气更变的调护•春季:除用食物药物补阳之外,应注意防止风邪侵袭。初春需有防寒措施,春末气候转暖,多做户外活动。•夏季:不要食凉,夜露,或湿地濡衣,但要通风降温;切勿恣食生冷瓜果,或误食腐败食物,前者可导致脾阳被遏,运化失常;后者伤食中毒,发生胃肠道疾病。四时节气更变的调护•秋季调护:可用石斛或荸荠代茶,食白木耳、百合、萝卜等,达到生津润肺止咳,少食辛辣之品,衣着不宜太厚,做好防蚊防蝇,以防泄泻发生。•冬季调护:多食胡桃肉、红枣、阿胶之类补益精气,平时防寒保暖,在室内活动为妥,预防风寒外感。在冬季风和日丽之际,背日而坐晒太阳以补体阳,因督脉为阳脉之海。生活起居劳逸护理•冬季应早卧晚起,春夏季应晚卧早起,延长午休,秋季就早卧早起。•适当散步,活动锻炼,情志要开达,使机体处于蓬勃生机状态。•老年人,气血两虚的慢性病或病后恢复期患者,可进行太极拳、气功等柔和的锻炼形式。•平时按摩四肢,用手心(劳宫穴)摩擦足底涌泉穴,每日2次,每次左右足各100下。•睡前用热水泡双足10分钟,可活络气血。饮食护理•一般情况下,高热量、高维生素、富有营养、易消化而柔软饮食较好,并主张少量多餐。•忌食半乳品和乳制品。•急性发作期,吃无渣半流质饮食,避免冷饮、水果、多纤维素蔬菜,及其它刺激性食物。•虚寒体质的人,宜补气温中,可食牛、羊、猪、狗、鸡、鸽等家禽,及鲫鱼、青鱼等各种鱼类。洋葱、芥菜、南瓜、茄子、丝瓜、马铃薯、竹笋等。陶冶性情•运用观赏,种养花卉,栽培盆景等,练习书法作画,下棋等等,以达到陶治情志,解除烦闷忧虑的目的。•音乐的旋律、节奏,音调的高低强弱,对人体产生不同的效应。高亢激昂的歌曲,可以焕发精神,鼓舞斗志;悠扬明快的歌曲,使人心旷神怡,胸怀开朗;低沉凄婉的歌曲,使人心情抑郁,情志萧条;洪亮和缓的歌曲,使人神情舒畅,怡然自乐。
本文标题: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83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