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自考大学语文考纲归纳
自考大学语文考纲归纳寡人之于国也——孟轲1.(1)概括[3]反对兼并战争,提倡以仁政来统治下。(2)体会孟子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倡导‛以民为本,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反对暴政虐民,反对掠夺战争,重视后天的教化和环境对人的影响。2.(1)归纳文章的层次内容,理解3.指出文中的比喻,说明其比喻意义,理解孟子散文善用类比法说理的特点:这篇文章中孟子用了两个比喻来增加自己的观点的说服力。(1)用逃跑者‚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质的差别。(2)用拿刀杀了人却说‚非我也,兵也‛作比喻,来揭露统治者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观点。孟子通过这两个比喻生动形象的佐证自己的论点,使单纯的说理变得妙趣横生,收到了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非常形象、生动而深刻的效果。4.认知文中的排比句,说明其表达作用:孟子在这篇文章中大量的运用排比句式,或递进、或类比,使文章气势雄浑,使自己的论述的观点更加具有说服力。(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4)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秋水(节选)——庄周1.理解2.理解文章自始至终贯注着人的认识要受到空间、时间、后天教育限制的观点:作者分别用‚井蛙不可以语于海‛作比喻来说明人的知识受空间限制;用‚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来说明,人的知识受时间限制;用‚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来说明人的知识受后天教育限制,来分别论述3.认知具体可感的寓言形象中,不直说道理,而让读者自己从中去领悟,将深刻的哲理说得富有艺术趣味。4.说明文章开头景物描写对表达主旨所起的作用:文章开头对河水和海景的描写,就以具体景物的对比,隐喻了河伯与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了文章的主旨。5.认知文中的比喻句,说明其比喻意义,体会庄子散文善于援譬设喻的特点:运用比喻进行说理,化抽象为具体,使说理形象化。6.认知文中运用类比法、对比法、例证法进行说理的地方,理解例证与喻证的主要差别:有限的秋水暴涨和无限的大海,这两种景象之间的关系是对比。这个对比的直接作用:使河伯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转变7.认知文中的排比句,说明其表达作用,认知文中的反诘句,体会反诘是更有力的肯定:宏肆有力的语言气势。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1.识记2.理解文章“国家盛衰、兴亡的关键在人事”的中心论点:作者认为,国家的盛衰、事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人事,取决于执政者的思想行为。3.说明全文通过对比进行说理的方法:作者主要是通过对比的方法来体现并突出中心论点的。主要是历史事实的兴与衰、成与败的对比,结论就在事实的鲜明对比之中;其次是通过‚得之难而失之易‛与‚成败之迹皆自于人‛两种观点的对比,孰是孰非,‚成败之迹‛已和盘托出。4.认知文中的历史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第二自然段概述庄宗李存勖兴衰成败的历史事实是事实论据,用典型事例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所以前两段构成了归纳论证。第三自然段引用《尚书》中‚满招损,谦得益‛的名句是理论论据,为论证提供了大前提,有力地推出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推论。5.理解并记住“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等格言名句: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社会飞速发展,无论国家或个人,要想获得发展和成功,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常常以这些格言警示自己,要不断地努力拼搏,居安思危,不骄不躁,谦虚谨慎。论毅力——梁启超1.认知2.说明全文通过正反对比进行说理的方法:3.认知文中的层递句式,说明其表达作用:4.认知文中的比喻,理解其比喻意义:如操舟之喻、造山、填土之喻、掘井之喻,通过这些比喻生动表现了坚持到底的毅力对于成功的必要性,也因此突出文章的主题。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1.理解演说中“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三大教育思想:演说所阐发的‚三事‛,是蔡元培思想的重要内容,集中体现了他的办学理念。一曰抱定宗旨,强调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非为做官致富,其中渗透着精神独立、学术自由的理念。二曰砥砺德行,强调束身自爱,反对同乎流俗,蕴含着以德治校的思想。三曰敬爱师友,倡导以诚相待,道义相勖,继承并发展了中国传统的礼义观念。以上三事体现了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对大学精神的坚守,对道德品行与完善人格的追求。2.指出演说的针对性,体会其现实意义:演说中强调的几件事,都是有针对性的,含有匡正时弊的目的。当时北京大学校风颇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文中列举之各种腐败现象在校中确实存在。演讲中虽对‚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但对这类现象痛加针砭,大有催人猛醒之势。即使如今社会,在我们的大学中,这三个方面的腐败现象也是存在的,对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有着一定的影响,蔡先生的演说仍然具有现实意义。3.理解“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的内涵,体会精神独立、学术自由的理念:蔡元培提倡的‚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具有深刻的内涵,研究高深学问,非为升官致富,克服庸俗,正是为国家、民族发展,为科学进步,才是高尚的灵魂,体现着精神独立、学术自由的理念。现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大学生更应该具有这种精神。4.指出文中运用对比论证方法的地方,体会演说有破有立、观点鲜明的特点:文中始终贯穿着对比论证方法,有破有立、观点鲜明。‚研究高深学问‛和‚皆有做官发财思想‛形成对比,‚爱惜分阴,孜孜求学‛与‚放荡冶游‛、‚光阴虚度,学问毫无‛、‚误己误人‛形成对比;‚束身自爱‛、‚有以励人‛与‚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形成对比;‚敬爱师友‛、德国商店文明待客与‛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形成对比。演说中的对比论证方法,使得主旨突出,针对性强。5.体会6.认知容忍与自由——胡适1.认知2.理解”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是不能容忍的心理根源:不能容忍的心理根源是普辫认为自己‚不会错‛。‚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这是人性上的‚喜同恶异‛心理造成的。普辫的人性上的、心理上的习惯是人性和本能的体现,却是缺乏理智的,是低级的而非高级的人的品行。作者在这里所讲的是一种高级的儒雅的修养,是难能可贵的度量。3.理解”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是不正确的态度:‚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是不正确的政治态度。而不承认‚绝对之是‛的存在,则是建立在‚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理性观念基础之上的明智态度。在这些关于容忍的理念、度量和态度中,渗透着~个精神内核,那就是和而不同。政治上经常辬榜的‚绝对之是‛,正是人性的愚昧、知识上的贫乏、道德上的低俗,从而充分显示出容忍度量的难能可贵。4.认知文中的主要事实论据,说明其所证明的论点:作者选用了三个典型事实论据:以年少时援引《王制》专制律条痛骂《西游记》和《封神榜》的事例,证明了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以宗教史上宗教改革派的高尔文活活烧死了敢独立思想、批评高尔文的教条的学者等科学家的事例,证明了心理上认为自己‚不会错‛是不能容忍的根源;以提倡白话文时陈独秀‚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的事例,证明了‚绝对之是‛根本不存在。这些事例都具有十分鲜明而强劲的启示力和说服力,作者无需多说,读者就能从事例本身悟出诸多至理深意。5.体会咬文嚼字——朱光潜1.认知2.认知文中的实例论据及其所证明的观点,理解3.认知文中的理论论据及其所证明的“文贵创新”论点,理解4.认知文中“月轮”、“月晕”的比喻意义,体会文字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的不同特点和作用:‚月轮‛比喻文字的直指意义,‚月晕‛比喻文字的联想意义,文字的‚直指意义‛是直接、明显而确实、易懂的,是一般文章中常见的;而文字的‚联想意义‛是在了解了原事物特点的基础上通过相似、相关联想而派生的意义,与作者当时所处的状况、情感相一致的,迷离而不易理解,但是在文学作品中却含蓄地表达一种意境美和情感美。吃饭——钱钟书1.概括各段的中心旨意:第一段以‛吃饭有时很像结婚‛为喻,说明了其中心旨意是: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嘲讽了政治家的虚伪;第二段通过古罗马诗人波西蔼斯的感叹入手,表述了其中心旨意是:人类所有的创造和活动,不仅表示头脑的充实,并且证明肠胃的空虚,嘲讽了吃菜者的自讨苦吃;第三段通过论述音乐和烹调,表达的中心旨意是:提倡‛和而不同‛的社会思想;第四段通过论述吃饭的社交功用,表达的中心旨意是:提示隐藏在‛吃饭‛背后的名实背离、相互掩饰的人情世态。理解文章的总论点是揭示、嘲讽隐藏在”吃饭”背后的名实背离、相互掩饰的人情世态:作者从‛吃饭‛的实质变成了‛吃菜‛,看出其中名实不符现象所掩盖的本质,由此联想到生活中一系列名实错位的矛盾现象,得出了‛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的哲学性结论。2.认知3.认知文中将吃饭、艺术、政治连类生发的地方,体会爱财不爱人的金钱婚姻观;想到某些人研究艺术,总说是为了真和美,实际上是为了利用艺术达到另外的目的,嘲讽了某些学者的虚伪嘴脸;想到最巧妙的政治家知道怎样来敷衍民众,把自己的野心装点成民众的意志和福利,嘲弄了政客心口不一和以公权谋私利的不良世风。这种类比联想和巧妙比喻,闪烁着活泼的思想和智慧的光芒,体现了作者机智隽永的独特风格。4.认知文中的比喻句及其比喻意义:5.认知文中的引证论据及其含义:文章主要采用了类比论证方法。用吃饭与吃菜的名实错位类比结婚、艺术、政治的名不符实;用肠胃和头脑的关系类比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强调物质生活的基础地位、作用和精神生活的派生地位和反作用;用音乐和烹调的和谐类比和而不同的社会。体会我的世界观——爱因斯坦1.体会”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人生观的深刻意义:‚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是他的人生基本理念,自己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的劳动‛、‚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是这一人生观产生的原因,体现着他对人的短暂生命价值的透彻感悟。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对俭朴生活方式的向往,对别人的足够宽容,则是这一人生理念的具体体现,是他的真情流露。对‚善、美和真‛的追求是他的生活理想,是这一人生理念的辬准。对科学的热爱、对真理的执著追求是他对社会正义和社会责任感的强烈而具体的体现,是他报偿别人的劳动的最好方式。作者从多个角度深刻阐述了自己的人生观。身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如此平淡,如此谦虚,如此真诚,正体现了作者深邃的见识、坦荡的胸怀和高尚的人格,实在难能可贵。2.理解”人虽然能够做他所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这句话的自律和宽容内涵:自律和宽容是‚人为别人而生存‛的具体表现,更体现了人为别人而生存‚的具体、深刻、丰富的内涵。3.体会作者献身于科学、艺术奥秘的”深挚宗教情感”:他的‚宗教感情‛,指的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奥秘‛的虔诚心态,是对‚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的追求和坚守,而决不相信有万能上帝和死后灵魂的存在。他探索‚奥秘‛、探索‚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的‚宗教感情‛,是基于‚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理念的献身精神,同时也说明科学和艺术确有相通的底蕴。4.体会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罗素1.理解主观臆断、自我中心主义和狂妄自大是产生愚蠢见识的根源:2.理解坚持科学认知态度和善于听取不同意见是避免愚蠢见识的基本方法:文章认为要避免愚蠢的见解,首先要有科学的认知态度。对凭观察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可用经验加以检验;不能用经验加以检验的,就要有充分的证据其次要听取不同意见,‚兼听则明‛,可以克服认识上的片面性,还可以发挥‚心理想象力‛,用‚假想的论敌‛来反驳自己,以防止自以为是。再次,客观世界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有些问题‚本来就根本无法解决‛,有些问题‚没有明显正确的答案‛,必须采取谦虚慎重的态度,才能克服自高自大。3.
本文标题:自考大学语文考纲归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838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