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CH3-运动系统6-_体育动作解剖学分析
第三章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内容提要•一.动作分析的基本理论•※(一)肌群的分工与协作•※(二)肌肉工作形式分类•※(三)多关节肌的工作特点•(四)肌肉工作的杠杆原理•(五)肌肉力量性和伸展性练习的解剖学依据•二.动作分析的内容和方法•※三.动力性动作分析※四.静力性动作分析第六章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第一节动作分析的基本理论•※一.肌群的分工与协作•人体动作,即使是最简单的体育动作,也是许多肌肉在神经系统支配下共同活动的结果。••根据肌肉在同一活动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把它分为••原动肌对抗肌固定肌中和肌(一)原动肌定义:以主动收缩直接完成动作的肌肉。按原动肌在完成动作中效率的不同,主动肌又可将原动肌分为副动肌例如,握哑铃或负重弯举中的肱肌、肱二头肌为主动肌,肱桡肌、旋前圆肌为副动肌(图6~1)。(二)对抗肌定义:与原动肌作用相反的肌肉。例如“弯举”动作中,肱三头肌。在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原动肌和拮抗肌共同参与的结果原动肌拮抗肌原动肌拮抗肌(三)固定肌定义:将原动肌定点骨加以固定的肌肉。如上述动作中的三角肌、胸大肌、背阔肌等肌肉。(四)中和肌•1.当原动肌对动点骨有两种以上的功能时:•为了有效地发挥其中一种功能,需借助其他肌肉抑制另外•的功能,这里其他肌肉就叫中和肌。起着抵消(中和)某种功•能的作用。如上述动作中,旋前圆肌“紧张”起着抵消肱二头•肌屈肘同时使前臂旋后的作用。2.在完成一个动作时:不同的肌肉起着不同的作用,这就是分工:(1)参与工作的肌肉所起的作用都不可能单独存在,而只能•在互相配合中表现出来,这就是协作。离开或缺乏这种协作•关系,体育动作将很难完成,或者极不协调。(2)肌肉的分工和协作的关系不是固定不变。随着动作的变,也是会引起变化的。•例如:屈腕动作时,屈肌是原动肌,伸肌是对抗肌;内收动作时,尺侧肌是原动肌,桡侧肌是对抗肌。※二.肌肉工作形式分类根据肌肉用力方式和效果的不同,可将肌肉工作动力工作分•静力工作(一)动力工作或等张收缩•肌肉收缩产生的力使环节位置改变,肌肉长度有变化,这类工作称为动力工作。又分向心和离心工作。1.向心工作(又叫克制工作)•肌力矩大于阻力矩;•环节朝肌拉力方向运动;肌肉变短、变粗(肌腹隆起)、变硬。如握哑铃弯举中肱二头肌、肱肌所做的工作(图6~2),又如仰卧举腿,腹直肌做向心工作。2.离心工作(又叫退让工作)肌力矩小于阻力矩;环节朝肌拉力相反方向运动;肌肉变长、变细、变硬。如握哑铃前臂弯举结束后缓慢放下动作中肱二头肌、肱肌所做的工作(图6~3)。※(二)静力工作或等长收缩•肌肉持续收缩,长度不变,使环节在某种位置上固定,维持一定姿势,称为静力工作。•支持工作•它又可分为加固工作•固定工作1.支持工作指位于关节某一侧的肌肉持续收缩,以平衡阻力矩,使环节保持一定姿势工作。•如肋木悬垂举腿动作中腹肌、骼腰肌所做的工作。•2.加固工作:指位于关节周围的肌肉同时持续收缩,以对抗•关节由于外力牵拉作用而分离的工作。如肋木悬垂时肩、•肘、腕关节周围肌肉所做的工作。•3.固定工作:指关节运动轴两侧相互对抗的肌肉同时持续收•缩,使环节保持固定的工作。如手倒立时,屈肘肌群和伸肘•肌群所做的工作。※三.多关节肌的工作特点•1.仅跨过一个关节的肌肉叫做单关节肌。如喙肱肌、肘肌等。••2.跨过两个或更多关节的肌肉叫做多关肌。如肱二头肌、股直肌、股二头肌等。•3.多关节肌由于跨过多个关节,多关节肌工作时有功能性“主动不足”和“被动不足”工作特点。(一)多关节肌“主动不足”•多关节肌在一个环节运•动时已经缩短,在另一个•环节运动时,再继续缩短•有困难称之。如伸大腿以后,再屈小腿感到费力的原用之一,是股后肌群出现功能性“主动不”(图6~5)。(二)多关节肌“被动不足”•多关节肌在一个环节运•动时已经被拉长,在另一•个环节运动时不能再继续•拉长,这种现象称之。•如伸直膝关节后再屈髋•(直膝前摆),腿难以摆得•高,这就是股后肌群“被•动不足”现象(图6~6)。针对多关节肌工作特点•1.在运动实践中加以利用。例如,调整身体位置,避•免出现“主动不足”或“被动不足”;•2.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助练习。加强肌肉力量发展,以•克服或减轻“主动不足”;•3.加强肌肉伸展性练习。可避免或减轻多关节肌的•“被动不足”。例如,在武术的擒拿术中,可用力弯•曲对手的腕节,使其握不紧手中器物,被迫放下武器,•就是利用伸肌的“被动不足”;又如踢定位球时,为便于•小腿发力,支撑腿脚应落在球横轴稍前方,以避免股直•肌出现“主动不足”。四.肌肉工作的杠杆原理•人体在运动中的动作,都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肌肉收缩为动力来完成的。从力学的角度说,肌肉工作是完全遵循杠杆原理的.(一)肌力矩和阻力矩1.人体杠杆具有三个点支点:关节中心(O)是支点;力点:作用肌在骨上附着面的中心(F)是力点(图6~78);阻力点:环节与重物的总重心作用点是(R)阻力点。•2.由支点至肌拉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OA)称拉力臂。•支点至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OR)为阻力臂。•3.肌拉力与拉力臂的乘积为肌力矩;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为阻力矩。•4.肌力矩和阻力矩分别表示肌力和阻力对骨杠杆所产•生转动作用的大小。•5.在肌肉工作中,肌力矩和阻力矩的关系大致有了3种•情况:•①.肌力矩等于阻力矩——肌肉做静力工作;•②.肌力矩大于阻力矩——肌肉做向心工作;•③.肌力矩小于阻力矩——肌肉做离心工作。(二)骨杠杆类别•按照支点、力点和阻力点•在杠杆上位置的不同,可将•骨杠杆区分为3种类型:•平衡杠、省力杠杆、速度杠杆1.第一类杠杆——平衡杠杆平衡杠杆的特点:支点在力点和阻力点之间。例如头在颈部的平衡动作。原理:①支点位于颅与脊柱的连结处——寰枕关节;•②力点(使头伸的斜方肌等的作用点)在支点冠状轴的后方;•③阻力点(头的重心)位于支点冠状轴的前方。作用:主要是保持平衡、维持姿势。人体内很少。2.第二类杠杆——省力杠杆特点:阻力点在支点和力点之间。例如,直立提踵动作(6~10)原理:①人体重力作用线通过距骨,跖趾关节为支点;•②力点则为小腿三头肌附着处——跟结节。作用:阻力臂小于力臂,用较小的肌拉力就能克服很大的阻力故省力。3.第三类杠杆——速度杠杆特点:力点在支点和阻力点之间。例如负重弯举动作。原理:①此时屈肘肌拉力点在肘关节冠轴前,前臂骨近端;②肘关节中心为支点,阻力点为重物的重力作用点。③当杠杆绕轴转动时,杠杆上各点均作圆弧运动,各点移动的速度同该点到轴心距离成正比,即杠杆各点的转动速度,离轴越远者越快。(三)杠杆原理的应用•1.省力•当阻力一定时通过缩短•阻力臂来减少阻力矩,可以达•到省力的目的。例如,提拉杠•铃时(图6~12),若想省力,•杠铃尽量贴近身体。又例如,弯举时两个人屈肘肌相同,但其中一个人前臂较长,另一人前臂较短,那么前臂短者阻力臂较短,可比前臂长者举起更大的重量。可见.前臂和小腿相对较短的运动员,在举重时身体的杠杆效率占有一定优势。•2.增速(1)在做投掷或击打动作时:为了提高肢体未端的运动速度,应当尽量伸展肢体(图6~13)。通过增大阻力臂来增加肢端速度。(2)当杠杆转动角速度一定时:离转动中心越远处,线速度(V=WR)越大在棒垒球、曲棍球、网球、冰球等运动中,球棒、球杆、球拍等都起着增长阻力臂的作用。•3.发展肌力•在发展肌肉力量的练习•中,为增大肌肉所承受的•负荷,既可用增加阻力•(负荷重量)的方法,也可•用延长阻力臂的手段。•比如在“仰卧起坐”锻炼腹•肌力量的练习中(图6~•14),将手臂放在不同位•置,腹肌承受的负荷是不•同的。五.肌肉力量性和伸展性练习的解剖学依据(一)肛肉力量性练习的解剖学原理原则和方法肌肉的生理特性: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力一般均表现为肌肉收缩——肌肉附着点彼此接近或有接近趋势。动力性力量:肌肉克服阻力并引起环节运动的能力;静力性力量:肌肉以持续性收缩,承受或对抗外力作用保持环节静止不动的能力;爆发力量:肌肉在一瞬间突然、快速发挥最大收缩能量,并引起环节快速运动的能力。1.练习的原则•(1)超负荷原则;•(2)强度原则;•(3)频率原则;•(4)渐进原则2.练习方法•发展肌肉力量的练习方法甚多,若以解剖学角度。•基本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近固定练习与远固定练习(2)动力性练习与静力性练习(3)向心收缩练习与离心收缩练习。(4)大肌肉力量练习与小肌肉力量练习。(5)等动练习(图6~15)。(6)超等长练习。(7)全幅练习(图6~16)。(二)肌肉伸展练习的解剖学原理原则和方法肌肉的伸展性:就是肌肉(包括肌腹、肌腱)及肌肉周围的筋膜、韧带及软组织被拉长的能力。1.练习原则•(1)幅度、力度和持续时间结合•(2)主动、被动相结合2.练习方法(1)静力拉伸法:是指通过缓慢的动作,并较长时间使某些环节固定于一种姿势,拉伸肌腹、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练习方法。(2)动力拉伸法:是指依靠练习者自身动作,原动肌有节奏地、较块并多次重复的收缩,使与环节运动相反一侧的对抗肌反复被拉伸的练习方法。复习思考题•1.解释原动肌、对抗肌、固定肌、中和肌,并举例说明。•2.肌肉做向心工作和离心工作时各有何特点?并举例说明。•3.什么叫肌肉的支持工作、加固工作和固定工作?并举例说明。•4.什么叫多关节肌?举例说明多关节肌的“主动不足”和“被动不足”现象。•5.什么是肌力矩和阻力矩?举例说明杠杆原理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6.肌肉力量性练习的解剖学原理和原则是什么?有哪几种基本练习方法?各举例说明。•7.肌肉伸展性练习的解剖学原理和原则是什么?有哪几种练习方法?各举例说明。•教学内容:第二节动作分析的内容和方法•一.动作分析的内容•二.动作分析的方法•第三节动力动作分析•一.动力性动作的分析•二.动力性动作分析示例•第四节静力性动作分析•一.静力性动作分析步骤•二.静力性动作分析示•教学重点:1.动作分析的内容•2.动作分析的方法•3.动作划分阶段•4.动作分析举例第二节动作分析的内容和方法•一.动作分析的内容•(一)分析运动动作的发展变化1.人体内众多肌肉以复杂的协同工作使环节构成不同的运动,而众多环节运动又以复杂的排列组合使人体运动形式千变万化,并在速度、幅度、力量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运动特征。例如,分析跑步时下肢“后蹬”动作。2.对运动动作进行解剖学分析,不仅仅局限于找出环节运动的作用肌,而应该更全面地分析作用肌的工作形式、工作状态、工作条件。对环节运动则应更多地了解其运动形式(动态或静态)等情况。例如,推铅球的“最后用力”•动作前,人体是否巳做”超越器械”动作。(二)判定动作技术的质量水平1对动作技术进行解剖学析,也可判定动作技术的质量或指导纠正错误动作。例如,评定踢足球动作,对于“踢”动作之前踢球……(三)评定运动动作的练习效果•在体育实践中,常见的是为增强某块(群)肌肉力量而做•某种练习。应对练习动作解析清楚:有三种情况……(四)设计动作技术的学习方法•体育运动中一套完整的运动动作基本上都是由若干个动作部分(动作单位)组成,即可分为几个动作阶段。•例如,急行跳远运动可分为助跑、起跳、腾空、着地4个阶•段。二.动作分析的方法•1.在动力性动作分析中,找出完成动作的原动肌;•2.在静力性动作分析中,找出完成支特工作的原动肌外,还要找出完成加固,固定工作的作用肌。•(一)环节运动方向与重力矩方向相反特点:重力矩为阻力矩,肌力矩为动力矩。在运动过程中,肌力矩大于重力矩,使环节运动方向与重力矩方向相反。在这种运动中,环节绕支点关节轴作何种运动,其作用肌也就是该关节处具有这种运动功能的肌肉(群)亦即为原动肌。例如,侧平举动作…(二)环节运动方向与重力矩方向相同•当环节运动方向与重力矩方向相同时,环节的运•环节自然运动•动可有3种状态环节快速运动•环节慢速运动。(三)环节运动趋势与重力矩方向相同•此类动作为静力性动作。在这种情况下,人体环节位置虽然不变,但重外力矩欲使其运动,即有运动趋势且与重力矩同向。因此,作用肌的拉力矩与重力矩平衡来维持环节位置的稳定状态。这
本文标题:CH3-运动系统6-_体育动作解剖学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839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