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造影剂的安全性比较对于造影剂我们关注些什么?造影剂的副反应造影剂的安全性造影剂的造影效果造影剂的价格对比剂不良反应的机理(一)---物理化学反应物理化学反应(剂量相关反应)–渗透压–水溶性–电荷–粘稠度–化学毒性常见的症状–红斑、荨麻疹、呕吐、全身皮疹、血管性疼痛等可预见注射速度使用剂量溶解性粘性渗透压亲水性电荷综合考虑,整体评价水溶性X线对比剂五项重要性质溶解性提供性质稳定的最大浓度保证临床对显影质量的要求粘滞性不损害病人的微循环可以满足快速注射、输注的要求协助螺旋CT、快速CT实现其功能;提高靶器官的显影质量(峰值浓度);细导管、细针头时实现快速注射;在血管弯曲处存留时间短。渗透压血管疼痛、内皮损伤;血栓形成及血栓性静脉炎血脑屏障失调;肺循环压力增高;心动过缓(心血管造影时)渗透压mosm/kgH2O人体正常血浆渗透压3002100-76%复方泛影葡胺600~700-非离子型单体1500-60%泛影葡胺亲水性-OH;-CONH-O-临床关注点:较少的蛋白结合率较少的组胺释放电荷改善溶解性增加亲水性致惊厥、致癫痫对比剂不良反应的机理(二)---类过敏反应类过敏反应(非剂量相关反应)–抗原抗体反应(半抗原+白蛋白+抗体)–细胞介质释放(组胺的释放)–激活补体系统,凝血系统活性和纤溶素的升高–精神性反应(迷走神经的机制引起)类过敏反应的分级–轻度:局部荨麻疹、瘙痒、红斑、–中度:弥漫性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重度:过敏性休克、呼吸停止、心跳骤停不可预见使用剂量注射速度对比剂不良反应的机理(三)给药剂量与途径方式速度温度X线对比剂的一般用药原则严格的病人筛选恰当的适应症坦诚全面的病人预知适宜的预防给药谨慎地注射对比剂专业及时的抢救治疗处理不良反应的一些建议1.对症治疗2.保持与急诊室/麻醉科的快速联系3.熟知抢救操作分秒必争对症处理准备充足时刻准备好应对措施经常检查--急救箱:是否所有东西具备?是否可用?--氧气供应:是否满瓶?责任到人--遇到紧急情况,应该与谁联系,如何处理??--如何使用必要的设备(如氧气瓶、气管插管等)与剂量有关的药物因素有:①造影剂的高渗性与所带的电荷。②造影剂所致低血钙。③造影剂的化学毒性。与药物剂量无关因素:与剂量无关的不良反应指仅注射1ml~2ml或更少剂量就发生的反应,如严重低血压、支气管痉挛、荨麻疹、喉部水肿和突然死亡等。在高危因素过敏反应发生率增高:肾功能不佳、糖尿病、哮喘、枯草热、荨麻疹、其他过敏性疾病、心脏病、其他药物过敏史、小儿或老年人。文献报道血管内注射造影剂的检查中,冠状动脉造影、肺动脉造影、心脏造影和脑血管造影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应被视为高危检查方法。临床常用对比剂不良反应对比根据报道,低渗性非离子碘对比剂发生轻型和重型不良反应的几率分别为3.1%和0.04%,日本Toho大学Ohashi医学中心放射科前瞻性的比较了在CT检查中5种不同的低渗性非离子碘对比剂出现急性不良反应的几率范围:年龄0-100岁,平均65岁随机分为5组:A组:碘美普尔300mgI/ml,1751例;B组:碘帕醇300mgI/ml,1697例;C组:碘海醇300mgI/ml,1792例;D组:碘普罗胺300mgI/ml,1805例;E组:碘佛醇320mgI/ml,1886例方法:使用高压注射装置将对比剂(10-100ml,2ml/kg)以1-2ml/s的速度从前臂静脉注射;排除标准:肾功能不全患者,妊娠患者,临床不稳定者,已接受注射100ml或更多对比剂的患者等五种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率碘美普尔碘帕醇碘海醇碘普罗胺碘佛醇总计iomeproliopamidoliohexoliopromideioversol例数175116971792180518868931急性不良反应发生例数6938366434241百分数3.92.22.13.51.82.7在不同的注射剂量组发生急性不良反应几率不同,69ml以下组最高,80ml以上其次,70ml-79ml最少三种不同剂量不良反应发生率69ml以下70-79ml80ml碘美普尔16.7%0%3.9%碘帕醇9.1%5.6%2.2%碘海醇14.3%051.9%碘普罗胺12.5%16.7%3.4%碘佛醇8.3%0%1.8%结论:碘美普尔是最常发生急性不良反应的对比剂,尤其是轻型反应。碘普罗胺的发生率也较高,总体来说安全性都没有问题,但在年轻患者中建议使用碘帕醇、碘海醇和碘佛醇等低风险对比剂另一项12492例患儿大规模数据的回顾性荟萃分析(美国Boston儿童医院)6600例男性,5894例女性年龄范围1-21岁所有患儿常规静脉注射碘佛醇(ioversol)最大剂量是2.0ml/kg结果显示:12494例患者中,共有57例出现非离子碘对比剂副反应,发生几率为0.46%(57/12494);轻度对比剂副反应发生率为0.38%(47/12494);中度对比剂副反应发生率为0.08%(10/12494),无重度对比剂副反应发生因此该研究者建议在临床实践中广泛使用碘佛醇,尤其对于儿童患者不良反应的预防1.采用低渗透压对比剂低渗透压对比剂静脉注射产生的不适较小,动脉注射产生的疼痛较少,与高渗透压对比剂相比,生理和血液紊乱,不良反应较少。2.鉴别高危病人鉴别高危病人可以将注射对比剂产生的不可预知的并发症降低到最小。高敏性病人或对碘化对比剂有过敏史的病人在注射对比剂前,应该询问病人的过敏史(如对海鲜、花粉、蜜蜂过敏),对碘或放射造影对比剂的敏感性。可以考虑预防性用药如抗组胺药或糖皮质激素。如果在注射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不良反应或疑似过敏反应,并且注射中断后没有消失,或进一步恶化,有可能病人具有超敏性,必须放弃检查。如皮肤骚痒、流嚏、困倦、喉咙发痒、声嘶、咳嗽等症状也有可能是严重不良反应的前期征兆,因此需要给予密切关注。过敏3.检查后短暂留观注射造影剂时病人应该躺下。注射后15分钟必须严密观察病人因为大多数的严重不良反应是在这个时候发生的。在注射完成后病人应该在医院内滞留1小时(不一定要在放射科内),如果发生任何症状应该返回放射科。【急救处理】1、凡遇药物过敏性休克病人,必须立即停用致敏药物,测量血压和触摸脉搏及观察呼吸等,立即注射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升压药、脱敏等,休克常能得到及时的恢复。(1)、肾上腺素:发现过敏性休克时,立即注射肾上腺素,小儿每次用1/1000浓度0.02~0.05ml/kg,成人用0.5~1mg,肌注,也可在原来注射药物处肌内注射,以减少致敏药物的吸收,同时又有抗过敏作用。肾上腺素的作用短暂,如首次注射后不见效果,可考虑10~15分钟内重复注射。(2)、肾上腺皮质激素:此药对抗过敏及升血压甚为有效。可用地塞米松10~20mg/次,或氢化可的松100~200mg/次,或甲基强地松龙40~80mg/次静脉注射或加入5%葡萄糖盐水静脉点滴。(3)、升压药:常用阿拉明10~20mg,多巴胺20~40mg静注或肌注。经过上述治疗后血压仍不回升者,则可用去甲肾上腺素1mg稀释10ml静注,或用2~4mg去甲肾上腺素加入5%葡萄糖盐水250ml静脉滴注。但切勿肌内注射、皮下注射,以免注射局部发生缺血而坏死。2、氧气吸入:氧气吸入甚为必要,尤其对病情严重的病例,对改善呼吸衰竭有良好的效果。3、输液问题:由于外周血管麻痹扩张,输液量加大加快,有改善全身及局部循环的作用,同时促进过敏物质的排泄,一般以1000ml的5%葡萄糖盐水为宜。如患者有肺水肿表现则应减慢输液,以免加重病情。肾上腺素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其疗效确切,机制明确,剂量不应过大,常用剂量0.5-lmg,可肌注0.1%肾上腺素0.5-lml,并略加按摩以促进迅速吸收,病情严重者可重复使用或缓慢静注。研究表明小剂量反复静脉给药(0.1-0.3mg,稀释10倍)极其有利于改善病人自觉症状,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抢救成功率。但是禁忌剂量过大:大剂量患者血压回升后常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心悸、烦燥、焦虑、恐惧、震颤、皮肤苍白、濒死感,并可出现心绞痛、心律失常,虽血压回升但病人自觉症状无明显改善。肾上腺素剂量过大可引起血压骤升骤降,对脑血氧供应极其不利,甚至可诱发脑出血危险,也易引起心律失常,可发展为窒颤。尤其对于已有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缺血性心脏病、甲亢、糖尿病以及老年病人发生过敏性休克时更应慎用。肌注肾上腺素:不必行皮下注射。因肌内注射后,肾上腺素的吸收速度远较皮下注射快。关于静脉注射问题:在患者发病时若没有静脉通道,不必事先去建立,特别是在抢救护士较少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为休克患者的血管有时很难在短时间内成功穿刺。即使发病时患者有现成的静脉通道,也不必去静脉注射,因为静脉注射肾上腺素要用液体稀释,配制时要“浪费”一定时间。静注时要缓慢,若速度太快,易使血压在短时间内陡升,造成“脑溢血”或诱发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小剂量反复静脉注射迅速发挥作用,作用时间短.不易储留,能达到疗效,又避免造成严重不良反应,目前认为肾上腺素加压反应峰值在用药后2-3分钟,5分钟消失。--抬高患肢--国内经验建议先冷敷,4-6小时后再热敷(硫酸镁或利多卡因)局部注射封闭,用地塞米松和利多卡因患部周围注射。--制动可改善和加快吸收对比剂注射到血管外的处理机体对非离子型对比剂具有更好的耐受性对比剂诱发肾病Contrastinducednephropathy,CIN无危险因素普通人群1.2-1.6%肾功能不全及其他危险因素人群25-60%美国:CIN15万人/年CIN定义血管内使用造影后发生急性肾功能障碍或原有的肾功能障碍加重(排除其他因素)。CIN要素1:肾功能急性恶化血清肌酐(SCr)较基线值升高≥0.5mg/dLSCr较基线值升高≥25%CIN要素2:与CM注射的时间关联性与基线相比,SCr绝对值升高≥0.5mg/dL或相对值升高≥25%发生在:–给药后最初24小时内(80%的病例)–或给药后48-72小时内(20%的病例)CIN发病机制–要点所有含碘对比剂都可以引起CIN发生,通过–极高的渗透压–高粘滞度–内在的化学毒性CIN可由以下任一因素引起:–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细胞毒作用–肾髓质缺血•对比剂诱发肾髓质缺血•直接细胞毒作用使用对比剂后出现急性肾小管坏死CIN发病机制CIN发病的影响因素肾小球滤过率(GFR)60mL/min/1.73m2的慢性肾脏病患者–3期:GFR介于30~59mL/min/1.73m2m2–4期:GFR介于15~29mL/min/1.73m2–5期:GFR15mL/min/1.73m2(正在透析)急性肾脏病患者(即使GFR60mL/min/1.73m2)有CIN发病风险的患者CIN高危患者肾功能损害较严重的患者(GFR40或30mL/min/1.73m2)同时患有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病的患者(GFR60mL/min/1.73m2)对比剂用量140mL、且GFR60mL/min/1.73m2的患者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s)、且GFR60mL/min/1.73m2的患者有心衰(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III级或IV级)、肺水肿、或既有心衰又有肺水肿,且GFR60mL/min/1.73m2的患者其它危险因素年龄75岁长期使用肾毒性药物近期(7天内)使用过X-ray对比剂充血性心衰(LVEF40%)低白蛋白血症(35g/L)贫血CM用量分类高渗(HOCM)非离子单体低渗(LOCM)离子型二聚体等渗(IOCM)高渗对比剂(HOCM)常规使用的浓度渗透压比人血浆高5-6倍但粘度比较低造影剂诱发肾损害的机理对比剂的直接细胞毒性作用渗透压实验证明高渗造影剂可导致肾上皮细胞DNA断裂,断裂程度与渗透压成比例,渗透压在CIN中起重要作用。NEPHRICStudyRECOVERStudy这些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渗透压是CIN发生决定因素,甚至是唯一因素。对比剂粘度增加肾小管内液体粘度增加液体流动阻力加大停留时间延长肾小管受损肾小
本文标题:造影剂安全性比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845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