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食用藥草的安全性王鳳英副教授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飲食之原則維持健康生活台灣漸入高齡化時代,需更多養身資訊維持健康,降低疾病罹患率,享受優質的人生。更年期中年人,在飲食調配得當,減少生活上損害或功能性失調。如:中風、心血管疾病、癌症、骨質疏鬆症均與飲食有密切相關。新飲食之原則,除採均衡的飲食並少食油脂,遵守金字塔型飲食,宜多吃蔬菜水果。新飲食之原則重點每人每天油脂佔總熱量<30﹪每天需要2000大卡為例,則需要600大卡來自油脂,約只能吃少於65克油脂。飽和脂肪酸應佔總熱量的10﹪以下,膽固醇含量每份食物不得超過100毫克。亞麻油酸(Linolenicacid)是人類的必需脂肪酸,並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及罹患癌症的機率,於植物性油脂與魚油含量最豐富。植物性油脂一般植物性油脂在室溫下呈液體,含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易於防治心臟血管疾病。不飽和脂肪酸並不適合過度的煎油或炸的調理方式。像橄欖油這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的油脂,最好能用於涼拌的烹調方式,保持高的營養價值。沙拉油.葵花油.橄欖油最常用台灣在民國85年時調查,食用油品的消費,60%沙拉油、12%葵花油、13%豬油。沙拉油、葵花油和橄欖油,是現今最常用的烹飪油,橄欖油尤其炒得很熱,使用率大幅提升。食用豬油卻越來越少用了。油的冒煙點每一種油的冒煙點都不盡相同,油脂達到冒煙點以上,就會開始變質,甚至起火燃燒。很多液態植物油,例如菜籽油和葵花油,冒煙點都在107℃,通常大火一炒就會超過冒煙點,開始變質,吃這種變質油,對身體有害。各種油脂的冒煙點各種油脂冒煙點適合的烹飪法葵花油、紅花油107℃涼拌、水炒亞麻仁油、菜籽油107℃涼拌、水炒大豆油、玉米油160℃涼拌、水炒、中火炒橄欖油、花生油160℃涼拌、水炒、中火炒芝麻油、奶油177℃涼拌、水炒、中火炒豬油182℃水炒、中火炒傳統藥草另類療法傳統藥草在人類歷史上遠比現代醫學長久,人們早就使用藥草來治病,國人最推崇這種另類療法。數千年前神農嚐百草,在西方古代西伯萊人俗諺說:上帝自土地創造出藥方,智者必不輕視它,藥草有時候效果還非常好。當夏天燥熱時來杯苦茶、青草茶,頓時有消暑的感覺,傳統藥草是不容忽視的。藥草(herb)藥草(herb),被視為一種營養補充品(nutritionalsupplement),就是健康食品,但廠商不得宣稱療效。藥草雖然在不同國家被歸類為食品、食品添加物、營養補充品或藥(drug),但藥草並非是所有疾病的百靈丹。健康的生活,規律的運動與良好的心理衛生才能促進健康,延年益壽的最好方法。重視藥草的安全性美國FDA於2008年5月27日特別呼籲人們重視藥草的安全性。因為中藥草歸類為食品,不像西藥品有GMP嚴格管制。雖然政府開始重視較便宜的「另類保健」與「預防醫學」,並呼籲人們重視日常保健來減少疾病的發生,由此自然減少政府的支出。天然藥草萃取物進行臨床研究現代人追求健康的風潮,藥草產品市場在美國被認為是下一世紀最有前途的工業。藥廠對於天然藥草萃取物,進行臨床研究。1997年起美國FDA新規定,傳統藥典固有成方藥草可以不經過繁雜的動物毒性研究,可直接進入第一期臨床(phase1)研究,可比照藥品一樣申請新藥上市。經過科學與安全的証明藥草或是任何另類療法應經過科學與安全的証明,否則都要審慎評估目前的藥草新科學研究也為下世紀的醫學開啟一扇窗,很多新的研究陸續出爐,解決很多現代醫學的難題,如:冬蟲夏草、靈芝,尤其在慢性病癌症與老化方面,值得期待。太平洋紫杉醇最近治療卵巢癌和乳癌的特效藥,太平洋紫杉醇(Taxol)是天然植物,藥廠由天然物中獲取靈感,藥草是天然資源,也人類的醫藥寶庫。最近美國醫學會期刊專文報導,由於主流醫學對於某些疾病(如癌症與多數慢性病)仍然無效,1990年代初期至今美國採行另類療法的民眾增加50%,藥草市場成長了380%。中草藥與西藥合併有加乘.干擾有些藥草的毒性極強,或對於兒童孕婦不適合使用,甚至有些會產生過敏,嚴重者會傷害肝臟。傳統藥草的功效與安全性,必須在專業醫療人員的指示下來進行藥草的選擇與服用,並且不可過量。過量食用也會產生急毒性,中草藥有可能會與西藥合併有加乘或干擾的效果。服用藥草要先閱讀說明書每個人所須的劑量均不同,依性別、體重、年齡、種族、生理狀態及個人體質而異。服用藥草要先閱讀說明書,依據指示由最小劑量開始服用,如果沒有不良反應,再嘗試增加劑量。大部份製成膠囊或錠狀的藥草產品都在餐後服用。藥草產品品質與安全第一在藥草產品選擇應以良好信譽的公司的產品為主,藥草產品品質與安全第一。不信誇大的廣告選擇清楚的標示,依照標示來服用有過敏反應或副作用,應該先停止服用最好能諮詢專業人員(如:中醫師)。中草藥竹筍的烹調的方法:麻竹筍與綠竹筍的烹調的方法大不同應注意事項:麻竹筍在夏天生長氣溫高,植物鹼生成多比較苦(白露過後氣溫變低再收成者,植物鹼生成較低比較不苦),需用切成薄片後,再以大量的水先行浸泡去除植物鹼,在水煮30分鐘後再做其他料理。桂竹筍也是需用切成薄片後,再以大量的水先行浸泡去除植物鹼。桂竹筍與綠竹筍桂竹筍與綠竹筍在梅雨季節生長很快,植物鹼生成較低,比較不苦。但出青的(出了土之後)竹筍比較苦。需用切成薄片後,再以大量的水先行浸泡去除苦味。水煮久一點(滾煮30分鐘)比較不苦。未行光合作用部分沒有苦味,可以鮮炒或水煮涼拌,筍肉很脆。如何選擇食物2005年3月加拿大溫哥華的史密絲(AlisaSmith)和麥金諾(J.B.MacKinnon)發起「一百哩飲食」(100MileDiet)運動,下定決心要讓自己日常生活的飲食材料,來自溫哥華周圍一百哩(相當160公里)所生產。「在地生產、在地消費」體驗食物如何從農場上到餐桌的低碳新食尚運動,在台灣各地發酵。減少農民與消費者之間中間商剝削。消費保護環境的具體展現低碳經濟為新一波的產業發展趨勢地產地銷的新食尚風潮,在世界各地蔓延開來。健康飲食與營養計算每人每天需要量需要有量的觀念天、時、地、利、人和新觀念民俗植物與生物多樣性的關係原住民和地方社區的傳統生活方式與生物資源有著極密切的依存關係當地世代留傳下來的傳統生活方式包含許多生態方面的知識,在生物資源最常被利用者為植物這些生態相關的知識是維持生物多樣性永續發展的最佳方法民俗植物為食用之寶貴植物早期農村因物資缺乏,常會在田埂邊、溪流旁或山林間,找尋摘取荒郊野外的野花、野草等植物,經過巧婦烹煮為美味佳餚,能吃飽又不必花買菜錢,有變化又口感與味道更勝於一般蔬菜。老祖宗利用民俗植物為食用是寶貴的植物文化智慧。銀杏銀杏,一直是中國古老的藥材。《本草綱目》記載,銀杏的果實(即白果),具有溫肺益氣、定喘止嗽的功效,銀杏葉可治療胸悶、心痛,改善血液循環。銀杏也成為日本人喜愛的草藥銀杏傳入日本後,成為日人喜愛的草藥之一。1970年代初,銀杏傳入了歐洲,在德國、法國掀起了研究熱潮。目前在德法兩國,銀杏葉萃取物已被製成錠,或以靜脈注射的方式成為醫師的臨床處方藥,用以改善周邊血管的疾病。例如間歇性跛足或腦血管血液循環障礙,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無精打采、焦慮、暈眩、耳鳴、頭疼等症狀。銀杏葉對過敏、氣喘等具成效美國則是在1980年代發現銀杏葉製劑對過敏、氣喘等免疫疾病的治療頗具成效。銀杏葉萃取物目前成為美國和日本保健食品市場中的熱門產品。銀杏葉萃取提煉的製劑,已獲德國醫政部門核准得以做為許多疾病的合法用藥。銀杏與降血壓藥物有加成效果銀杏與降血壓藥物有加成效果在德國,曾從銀杏葉內萃取成分,經試驗發現葉中所含黃酮體、雙黃酮體、銀杏內酯類化合物等物質,能活化血小板,避免血液凝結成塊,使血管擴張,促進動脈、靜脈的血液流動,預防心血管疾病、腦血栓與中風。黃酮體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可使身體免受自由基(Triphenylmethylradical)的干擾。銀杏24%類黃酮,黃酮配醣體國內外目前的銀杏藥製劑、保健食品製劑的成分,其比例都是採用標準製劑,也就是24%類黃酮銀杏─黃酮配醣體:6~7%的類(艸帖)烯。銀杏最獨特是在類(艸帖)烯中含有銀杏內酯,目前為止從未在任何其他的生物體中被發現,唯存在於銀杏葉萃取物中,類黃酮配醣體是抗氧化物,銀杏內酯則為血小板活化因子抑制劑。銀杏種子的,即是白果銀杏種子的外種皮係肉質化,熟時會變黃同時散發出一種辛辣、且帶有毒性的臭味;中果皮為白色硬殼,內果皮乃一層紅色薄膜,包覆著可以食用的種核,即是白果。白果具有斂肺益氣、剋治喘縮、擴張微血管、促進血液循環等療效,可使肌膚爽潤,整平面部皺紋。以白果做為藥膳用材,略含毒性,一餐最好不要超過10顆。應經中醫師診斷指示服用量。銀杏葉中Egb761減緩癡呆症美國紐約醫藥中心在1997年研究顯示,自銀杏葉中提煉的Egb761物質,可減緩老年癡呆症的惡化,並活化人體腦部功能,增強記憶力。實驗者分別用40mg、120mg與240mg的銀杏樹葉萃取物,再檢測其腦波反應,發現劑量越高的銀杏葉萃取物,所產生的認知能力、意識清晰程度皆愈明顯。銀杏可能與藥物像阿斯匹靈等產生作用而引致危險銀杏外種皮的毒素銀杏外種皮的毒素,會有嘔吐、腹痛、腹瀉、昏迷和呼吸困難等癥兆,繼而出現抽搐、神智不清的現象,嚴重者還會因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解毒方法有導瀉清胃,和以5%~10%葡萄糖液靜滴俾稀釋毒素、加速排泄等方法。銀杏葉萃取物的保健食品銀杏葉萃取物的保健食品有口服液、膠囊狀、錠劑等,處方錠劑的建議用法,應經中醫師診斷指示服用量。關於銀杏副作用的研究不多,但銀杏還有一些微量成分尚未被發現,攝取量建議量內應屬於安全範圍,雖較不會有毒性反應,但仍應謹慎服用。適量補充銀杏葉萃取物血小板功能異常、血癌患者、懷孕婦女皆不宜服用銀杏。老人、小孩在服用前,應先詢問醫師意見斟酌減量。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患者,應先詢問醫師意見適量補充銀杏葉萃取物,但仍不宜過量。身體健康的人,則不需要補充,直接從天然食物中攝取抗氧化劑即可。服用抗凝血藥物或阿斯匹靈的病患避免補充銀杏葉萃取物銀杏葉萃取物幾乎不與其他藥品或食品相衝突,正在服用抗凝血藥物或阿斯匹靈的病患,應避免補充銀杏葉萃取物。銀杏葉具有活血作用,如果正在吃抗凝血藥物,很可能產生加乘作用,使傷口難以癒合、流血不止,提高出血的危險性。蘆薈葉皮內蒽醌類瀉素葉皮內表面附近黃色黏液汁中的蒽醌類瀉素(laxative)是各國藥典中描述的蘆薈藥用成分。乾燥物為液汁的9-30%具有通便、利尿、殺菌、抑菌、殺蟲、防曬、排毒養顏、健胃、消炎、抗過敏促進傷口癒合、護肝、降血糖、抑制腫瘤等作用觀賞用蘆薈不具藥效不能食用中醫藥使用的蘆薈是葉子汁液乾燥物,並不包括皮;部分化妝品添加蘆薈。目前台灣常見的蘆薈,大部份是可吃可用的,葉片肥厚無花紋或是白點的窄葉蘆薈,均屬可食用種類。花市販賣的小盆栽蘆薈,屬於觀賞用,不具藥效也不能食用。蘆薈素--黃色膜中含有大黃素蘆薈使用注意事項:內服時,必將其葉皮與緊貼於葉皮內面的一層黃色膜徹底削掉,並留下葉肉和其汁。黃色膜中含有大黃素(蘆薈素)會導致嚴重腹瀉,故也有人取之作為瀉劑。蘆薈去皮使用雖可減少毒性蘆薈去皮使用雖可減少毒性,但大量使用仍會產生副作用。蘆薈使用量約9~15克就可能發生如腹痛、腹瀉或蛋白尿、心跳過緩,甚至流產等中毒現象。蘆薈在中藥屬性寒涼,容易造成腹瀉,不宜長期大量使用,孕婦及體質虛寒者不建議使用。蘆薈不適合天天吃蘆薈不適合天天吃,如果肝火旺盛,早晨起床覺得口苦、嘴臭或有便秘、消化不良或腹脹,可以吃點新鮮蘆薈汁清熱解毒,但症狀改善就應該停止。一次服用蘆薈過多:可能引起消化道不良反應,如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甚至出現血便。嚴重者還可能引起腎臟功能損傷。蘆薈過多腹痛腹瀉.腎功能損傷存在於葉肉凝膠中的多糖具有促進傷口癒合、組織再生、止痛殺菌、抗輻射、提高免疫力、保濕、潤膚、防皺及防曬美容作用蘆薈在體內分解後,產生的蘆薈大黃素苷對腸黏膜有較強的刺激
本文标题:食用药草的安全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85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