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专题三 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
第三章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第一节战后苏联的历史进程第二节东欧国家的曲折道路第一节战后苏联的历史进程一、战后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二、战后斯大林模式“僵化”的表现三、苏共领导权的过渡四、赫鲁晓夫执政及其改革五、勃列日涅夫时期参考书目一、战后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背景“四五计划”(1946~1950)基本任务指导思想成就与问题1、通过政治清洗强化“斯大林模式”的权威◆“领袖意志”即“国家意志”,国家的发展路线完全取决于斯大林的个人决策;◆在意识形态领域发动对所谓“资产阶级思潮”和“反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批判运动;◆1950年,制造“列宁格勒案件”。二、战后斯大林模式“僵化”的表现1949年秋,苏联保安机关在斯大林指示下突然逮捕了一批高级干部,其中包括沃兹涅辛斯基等苏联重要领导人。因这些人大多在列宁格勒担任过领导工作,所以被称作“列宁格勒案件”。这些人之所以被捕,都是因为思想问题。沃兹涅辛斯基时任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和国家计委主席,他针对经济建设中存在的种种弊端,提出了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和产业结构的建议,主张重视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要求扩大地方和企业的权利。这引起了斯大林的不满。“列宁格勒案件”2、以经典著作的方式确定理论教条1952年,斯大林发表了他的最后一部理论著作《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在这部著作中,斯大林以不容商榷、下定义式的语句对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生产的特殊性、计划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支配地位和资本主义总危机等问题作了论断,从而构建了以“斯大林模式”为范本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并下令以此作为编写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基础。二、战后斯大林模式“僵化”的表现导致实践的封闭和盲目过高估计苏联社会的发展阶段,提出脱离实际的超阶段发展目标。斯大林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缺乏前瞻,仍然固守战前提出的资本主义总危机观点,并以此设定与资本主义竞赛的指标。3、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权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战争时期把党和国家的所有最高职务集中在自己手中;战后党和政府正常的议事程序迟迟不予恢复;“医生间谍案”(1953年)二、战后斯大林模式“僵化”的表现“医生间谍案”1953年1月,苏联保安机关破获了一个由15名克里姆林宫医生组成的反革命间谍集团,这些医生受帝国主义情报机关和国际犹太民族主义组织的指使,企图用有损于健康的医疗方法谋害苏联领导人。案件没有任何事实根据,是保安机关迎合斯大林的病态心理而蓄意制造的。它表明斯大林模式的运行已经偏离常态。1、通过政治清洗强化“斯大林模式”的权威2、以经典著作的方式确定理论教条3、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权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二、战后斯大林模式“僵化”的表现斯大林去世贝利亚马林科夫赫鲁晓夫三、苏共领导权的过渡四、赫鲁晓夫执政及其改革(1953-1964)1.赫鲁晓夫上台2.赫鲁晓夫的改革3.赫鲁晓夫下台1.赫鲁晓夫上台清除贝利亚马林科夫被迫辞职贝利亚(1899~1953)1917年加入俄共(布);1938年任内务人民委员;从1938年到1953年,他屠杀了无数苏联人民;1946年起为党的决策机构(原为政治局,后为主席团)的委员。在斯大林逝世前后曾多次因“大清洗”是否错误地扩大化以及社会主义市场问题提出不同意见,在党内威望甚高。1953年3月任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和内务部长。同年7月被捕,解除党政一切职务,被指控“充当帝国主义的代理人”和“进行反党和反国家的罪恶活动”。12月23日被处决。马林科夫(1902-1988)1920年加入苏共,后成为斯大林心腹;20世纪30年代,与贝利亚共同进行对苏联党政军的大清洗;1946年成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是形成斯大林决策的核心人物;1953年斯大林死后,马林科夫成为苏联部长会议主席,一度兼苏联共产党总书记,而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1956年在赫鲁晓夫、莫洛托夫、布尔加宁等人的联合之下,马林科夫被逐出政治局。2.赫鲁晓夫的改革苏共二十大的召开秘密报告《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以加强法制为主的政治体制改革以农业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评价赫鲁晓夫改革苏共二十大的召开(1956年)国际方面:强调两种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及资本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国内方面:恢复和加强法制,为“列宁格勒案件”等冤案平反,改变保安机关权力不受制约的非正常状态;党建方面:批判“个人崇拜”,恢复“集体领导原则”。发表秘密报告集中批判斯大林。《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秘密报告”从破坏集体领导原则、破坏革命法制、破坏民族关系、导致苏德战争初期失利、制造个人崇拜等方面,列举大量事实和案例对斯大林的错误和罪行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批判。报告长达4个多小时,在代表中引起强烈反响。以加强法制为主的政治体制改革对30年代以来的政治性案件作了全面的重新审查,平反冤案,释放了90%以上在押的政治犯,西伯利亚2/3的劳改营被取消。撤销原内务部直属的“特别会议”,内务部只负责社会治安。缩小保安机关的权力,国家安全事务由新设立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负责。调整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恢复党代会和中央全会定期召开的正常制度,地方苏维埃的权限也有所扩大。对各级领导干部(中央最高层除外)的任期和定期更新也作了规定。以农业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取消义务交售制和拖拉机站的实物报酬制。放宽对个人经营副业的限制,扩大集体农庄的生产自主权。大力提倡垦荒运动,在中亚、西西伯利亚、伏尔加河流域和北高加索地区组织了大规模的垦荒。评价赫鲁晓夫改革作为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第一步,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从总体上看,改革是浅层次的,形式的变化远大于内容。它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基本框架,也没有形成系统的改革理论。政策的调整和改革措施的选择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赫鲁晓夫的个人意志起着重要作用。3.赫鲁晓夫下台1961年10月召开的苏共二十二大是赫鲁晓夫政治生涯的转折点;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中的冒险举动和妥协退让,严重损害了苏联的国际威望;1963年粮荒危机,宣告农业政策的失败和“共产主义建设”的落空;1964年10月14日,苏共中央举行全会,正式解除赫鲁晓夫的一切职务。五、勃列日涅夫时期(1964-1982)1.勃列日涅夫上台后的政策调整2.“新经济体制”3.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领域的保守倾向4.简评勃列日涅夫改革1.勃列日涅夫上台后的政策调整政治方面,稳定政局,基本恢复高度集中的党政领导体制:“三驾马车”和取消“干部更新制”。理论和意识形态方面,部分恢复了斯大林的名誉。外交方面,奉行霸权主义,提出“有限主权论”。2.“新经济体制”指导苏联新经济体制改革的几个基本原则是:(1)在不改变集中管理体制的前提下,扩大企业经营管理的自主权,以提高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在管理经济的方式上,一方面维持原有的行政方法,另一方面又突出经济方法,即加强经济杠杆的作用;(3)贯彻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利益相结合的方针,使工人从物质利益上关心企业的生产成果。3.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领域的保守倾向干部队伍从稳定走向老化国家机关日益膨胀决策权力再度向个人集中1)经济改革止步不前导致国家实力衰落2)拒绝政治体制改革致使弊端丛生3)“持不同政见者”的影响日益壮大4)霸权主义既损害了形象又拖垮了经济存在的问题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第二节东欧国家的曲折道路“东欧”作为政治地理概念,是指位于欧洲东南部和中部地区、苏联西侧的8个国家,它们是: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南斯拉夫。(二)波兹南事件(三)匈牙利事件(四)苏联入侵捷克(五)勃列日涅夫主义(一)苏南冲突苏南冲突关于起因问题的各种观点:苏联:“南斯拉夫在国内外政策的主要问题上执行的是一条错误路线,是脱离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的路线”南斯拉夫:苏南冲突的根源至少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而冲突的原因在于斯大林对南共执行的与莫斯科方针相抵触的独立政策不满。“冷战的发生使斯大林改变对西方及东欧各国的政策,而铁托对这一政策性变化的误解造成了苏南之间的重大分歧,苏南冲突的焦点在巴尔干,即南保联邦、南阿关系及希腊革命问题;斯大林要求社会主义阵营绝对服从莫斯科统一指挥和铁托坚持要保证南共在巴尔干的特殊地位导致苏南最终分裂。”——《对1948年苏南冲突起因的历史考察》“苏南冲突实际上是苏联领导人为了冷战的需要而对集团内部进行清理和整肃的产物…苏南冲突的主要原因是双方在对外关系方面和双边关系中存在着深刻的分歧和矛盾。”——《1948-1949年苏南冲突原因新探》学者观点历史问题:二战期间的分歧及战后初期双边关系不平等。主要原因:双方在巴尔干问题特别是巴尔干联邦问题上的分歧与矛盾。根本原因:斯大林要求社会主义阵营绝对服从莫斯科统一指挥的大国利益和铁托坚持要保证南共在巴尔干的特殊地位的国家利益的冲突。影响:一方面给南斯拉夫造成了严重的困难,另一方面也迫使南斯拉夫冲破苏联模式的束缚,率先走上改革的道路。原因分析哥穆尔卡波兹南事件1956年6月28日,波兹南斯大林机车车辆厂工人因不满工资下降,在通过正常途径未得到解决的情况下,上街游行,要求增加工资,并且喊出了“要面包、要民主、要自由”和“俄国佬滚回去”的口号。为提高工资而举行的和平示威最终在谣言蛊惑下演变成为政治骚乱。波兰政府立即派出保安部队进行平息,次日秩序恢复。在事件中,共有53人死亡,200多人受伤。这就是“波兹南事件”。匈牙利事件1.裴多菲俱乐部2.匈牙利事件3.卡达尔改革1.裴多菲俱乐部1956年3月17日,布达佩斯的一批新闻界、文学艺术界和教育界人士(包括部分党员干部)成立以爱国诗人裴多菲命名的俱乐部;批评以拉科西为首的党和政府所推行照搬苏联模式的路线和政策;要求恢复前总理纳吉的职务,在经济和政治领域实行全面改革。呼吁为被指控为“铁托分子”而遭清洗、迫害乃至处死的前外交部长拉伊克等人平反。纳吉(1896~1958)一战时应征入伍,被俄军俘虏,后参加共产党,在红军中作战。1944年底回到匈牙利,1948年与拉科西为首的领导集团在农业集体化等方面公开发生矛盾,1949年9月被从政治局除名。1953年7月出任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政府总理。由于施政纲领与拉科西等人的政治主张发生尖锐冲突,1955年先后被撤职和开除出党。1956年10月恢复党籍,重新当选为党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委员。匈牙利事件期间,重任政府总理,公开宣布要苏军立即撤退,匈牙利政府废止华沙条约并实行中立,请求联合国干预。1958年以组织推翻匈牙利人民民主国家制度罪和叛国罪,被判处死刑。2.匈牙利事件1956年10月23日,布达佩斯的大学生举行示威游行,各界人士纷纷加入,聚集在市中心广场的群众达20余万。示威者冲击电台,推到斯大林铜像,纳吉上台。苏联的第一次干预:“行动波”(10月24日)事态扩大苏联的第二次干预:“强风”(11月1日)卡达尔工人革命政府成立向布达佩斯行进的苏联坦克布达佩斯市中心的斯大林像被推倒事件的结果给匈牙利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员伤亡。(1991年匈牙利当局公布了一份当年的绝密报告:事件中死亡人数共计2700人,其中体力劳动者1330人,大专院校学生44名,中学生196人。约13000人受伤,另有约20余万匈牙利人成为难民。而苏联方面也付出了722人死亡、1251人受伤的惨重代价。)11月23日,纳吉被送至罗马尼亚,软禁在靠近布加勒斯特的斯那科夫政府别墅。1958年1月28日,纳吉被指控犯有“发动并领导阴谋推翻人民民主制度的罪行和叛国罪”。事件的评价西方认为这是一场革命,是匈牙利人民对苏联的控制和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反抗,是为了实现从“集权制度”向“民主制度”的回归;社会主义国家则认为,事件是匈牙利国内敌视社会主义制度的反革命势力与国际帝国主义相互勾结、里应外合的结果,目的是要颠覆社会主义制度,
本文标题:专题三 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857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