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史载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这主要得益于A.郑国渠的修建B.都江堰的修建C.灵渠的开凿D.井渠的出现【答案】B【解析】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所以本题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古代水利工程。2.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A.经济严重衰退B.土地政策调整C.坊市制度崩溃D.政府管理失控【答案】B【解析】宋代的土地政策和其他的朝代有很大的不同。土地兼并作为毒瘤一直都存在,而宋代却放任不管。这样的土地政策也创造出题中所阐释的现象。因此本题B选项正确。A选项不符合历史事实,宋代的经济空前繁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高峰;C选项与材料无关,坊和市之间的关系是商业的内容,不是农业的内容;D选项没有明白这种政策的内涵,这种政策并不是通过严格的管理来控制土地兼并,而是顺其自然,自然而然的产生稳定的秩序。【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时间“宋代”、“主户”、“客户”,结合所学可知考查的是宋代的土地兼并。3.“巷陌路口,桥门市井,皆卖各种时令水果、吃食饮品”,这一现象说明A.“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B.“交子”广泛使用C.“市”突破了空间的限制D.出现了雇佣关系【答案】C【解析】从材料内容来看“巷陌路口,桥门市井”说的是卖东西的地点,可见材料所说的是“市”突破了空间的限制,因此选择C项;材料中并未涉及管理机构,因此A项错误;交子在材料中也未提到,因此C项错误;雇佣关系也没有出现,故D项错误。点睛:中国古代的市发展的过程是逐步在打破时间空间上的限制。根据材料内容可知经商活动的区域并不是限定的,而是在路口、街面。因此可以推断出打破空间限制的结论。4.下图是近代中国经济示意图,读图后可知近代中国①自然经济逐步解体②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③官僚资本的兴衰④商品经济开始出现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可知近代中国各种经济成分的发展演变过程。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经济成分,进入近代以后在冲击下逐渐解题,所以①正确;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在各种夹击之下曲折发展。所以②正确;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后官僚资本主义兴起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被消灭,因此③正确;商品经济在中国古代就已出现,并不是近代才有的。所以④错误。由此可以得出正确选项为D项。点睛:根据坐标图可以推断出近代中国经济成分主要有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四种。然后据此判断可知商品经济并不在坐标图中。5.根据南京国民政府经济部的报告,在国统区3700余家工业中,官营占资本总额的69%,民营只占31%。在宋家控制下的雍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到1942年,它的已开工纱锭占大后方全部纱锭的1/4强。这反映出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A.封建主义B.帝国主义C.官僚资本主义D.政局动荡【答案】C【解析】国民政府的官营资本其实就是官僚资本主义。从材料中可知官僚资本占据国统区经济的大部分,因而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选择C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民国时期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三座大山,而材料中主要讲官僚资本的影响,所以A、B两项错误;政局动荡在材料中并未体现,因此D项错误。点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沉重的捐税负担、官僚资本的压迫、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以及政府的政策等。国民政府的官营经济指的就是官僚资本,因此可以做出判断。6.从世界发展的角度看,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最大价值是A.使人类首次进入美洲大陆B.打破了美洲与世界隔绝的状态C.发现了美洲独有的农作物D.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考查哥伦布发现美洲的价值。世界发展的角度指的是世界一体化进程,而哥伦布发现美洲,打破了美洲与世界隔绝的状态,开始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则是从世界发展的角度看,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最大价值,A、C、D均不是从世界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哥伦布发现美洲的价值的,是均不能选的,本题答案只能是B。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最大价值7.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互动的整体化趋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为论证该观点,你将选择的证据是①垄断组织的出现加速了世界市场的形成②电力推动下的交通运输,密切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③网络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各地商业信息的交流④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新殖民主义促进了世界经济联系的紧密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D【解析】注意时间“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表现,网络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各地商业信息的交流,出现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排除含有③的选项,答案选A。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8.《四友斋丛说》记载:“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者,又十之二三矣。”材料中的“游手趁食者”指的是A.富裕大商人B.雇佣劳动者C.封建大地主D.手工作坊主【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可以看出此时工商业得到了发展,使“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者,又十之二三矣”,由此判读出“游手趁食者”是指雇佣劳动者。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雇佣劳动者9.电视机以前体积大、质量重,大多数都放在电视机柜里,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电视机迅速实现瘦身,很多普通家庭都把它挂在墙上,电视机没了以往的“厚重”,以往的“厚重”机型几乎无人问津。这可以反映出A.新时期国人逐渐倾向于高消费B.“厚重”机型已无其观看意义C.中国电视制造已走在世界前列D.“时尚”成为国人的一种追求【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电视机迅速实现瘦身,很多普通家庭都把它挂在墙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时尚”成为国人的一种追求,故D项正确。ABC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考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表现10.“这次会议的伟大功绩,就在于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这次会议是A.中共八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四大【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可以判断出这次会议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以选择B项。中共八大是在1956年召开的不存在“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因此A项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在建国后的一次伟大转折,而十二届三中全会没有这样的意义,所以C项错误;中共十四大的主要议题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与材料不符。因此D项错误。11.英国塞缪·肯纳德建立了一条横越大西洋的定期航运线……宣扬它已经取代了帆船时代的航线,成为“海洋铁路”。这一条“海洋铁路”形成是由于A.新航路的开辟B.汽船的应用C.蒸汽机车发明D.内燃机的发明应用【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它已经取代了帆船时代的航线”可知应该为汽船的应用,选择B项。能取代帆船时代的是工业革命后的汽船,因此新航路开辟时代更早,因此A项错误;蒸汽机车是火车,C项错误;内燃机取代蒸汽机而不是帆船,D项错误。12.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石油化学工业发展的推到力主要是源于A.发电机和发动机的问世B.内燃机的发明C.新通讯手段的发明D.垄断组织的产生【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内燃机的发明成为石油化学工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故B项正确;ABD项错误。点睛:解题关键信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石油化学工业发展”。13.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人获得的工资占他们所生产商品总价值的17.5%。在个入收入方面,1920-1929年,占美国人口总数1%的最高收入人群的平均可自由支配的年收入从7492美元提高到13114美元。上述现象A.有利于增加对工业企业的投资B.是凯恩斯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C.能够促进美国经济的持续繁荣D.反映了美国经济存在潜在危机【解析】材料反映出美国个人收入相差悬殊,但最高收入人群不一定增加对工业企业的投资,故A项错误;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标志着凯恩斯主义的诞生,与材料中“1920-1929年”不符,故B项错误;一战后,美国经济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此期的经济繁荣恰逢总统柯立芝任内,被称为“柯立芝繁荣”,但经济繁荣的背后隐藏着严重的危机,后来直接导致了1929-1933世界经济大萧条,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美国个人收入悬殊,非消费主体却是高收入群体,这势必导致社会购买力下降,直接导致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为危机的爆发埋下了种子,故D项正确。【答案】D14.二战后苏联实际上并没有加入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苏联经济主要还是在苏联和东欧那个小范围里循环,经济慢慢停滞下来。苏联在全球化浪潮中并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相反被边缘化了。苏联被边缘化A.根源于两极对峙格局B.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瓦解C.西方和平演变的结果D.苏联改革的失误所导致【解析】苏联长期游离于世界大市场之外是由于其长期推行高度集中和排斥市场货币关系的“斯大林体制”,而非根源于两极对峙,故A项错误;材料中反映苏联被边缘化主要是经济发展停滞,与社会阵营的瓦解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故B项错误;西方的“和平演变”是导致苏东剧变重要的外部因素,但并非是苏联被边缘化的原因,故C项错误;1953年斯大林去世,其后多位苏联领导人对僵化的“斯大林体制”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改革,但都未能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致使苏联在经济体制上与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趋势相背离,最终被日益边缘化,故D项正确。【答案】D15.《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痛陈其主张:“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中国)但能于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忧贫之事哉!”由此可见,张謇认为A.实现民族独立是工业建设的重要前提B.兴办实业是实现富国御侮根本C.中国应该农、工、商业同步发展D.兴办商务是西方富民强国之根本所在【答案】B【解析】从材料“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中国)但能于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忧贫之事哉”,说明张謇认为西方富强的根本在于兴办实业,因此倡导实业救国。故答案为D项。A项所述兴办实业与民族独立之间的关系与材料中张謇的观点相反,排除A项;“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说明B项与材料观点不符,排除B项;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实业救国思想【名师点睛】实业救国思想是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宣扬的、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作为救国救民主要途径的观点。实业救国思想在19世纪末开始出现,在辛亥革命(1911)前后成了一种颇为流行的论调。20世纪初,宣扬实业救国思想的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代表人物,如张謇、汤震等。他们宣扬实业救国,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企图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发展资本主义生产的幻想。而实际上在中国没有取得真正独立的情况下,是不可能通过实业救国使中国强大的。16.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占领日本,采取削弱日本的政策。1948年,美国改行扶植日本的政策,力图将日本建成冷战的前哨阵地这一政策转变()A.成为日本长期推行仇视中国政策的开端B.促使美国承认美
本文标题: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866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