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溥仪的宫廷生活溥仪出生的时代正处于世纪之始、朝代更迭、社会变迁、西风渐进的大变革、大动荡时代。他的特殊身份和经历的丰富、复杂、畸形。都是中国历史上各朝的帝王无法相比的。本文作者是伪满皇宫博物院的研究员,他向读者详细地介绍了这位末代皇帝的衣食住行等轶事。服饰从袍到服1908年,按照慈禧太后的懿旨,三岁的溥仪被抱进紫禁城,承继清朝大统,成为清朝的第十代皇帝。尽管社会动荡,朝代更替,但溥仪的童年、少年时代仍然过的是帝王生活,锦衣玉食。紫禁城时期,溥仪的服饰较为复杂多样,即便是后来身为退位皇帝,也遵循的是大清皇帝服饰的规定,服有衮服、朝服、行服、雨服、常服等。衣服的质地,在不同季节也不相同,衣着的颜色则是皇帝独有的明黄色。在宫中举行庆典仪式时,如元旦、万岁节,溥仪都要穿上黄色的龙袍,端坐在宝座上,接受百官的朝贺。在大典时,则要穿上朝服,戴上朝冠。据溥仪在《我的前半生》里讲:“每当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我脑子里便浮起一层黄色,琉璃瓦顶是黄的,轿子是黄的,椅垫子是黄的,衣服帽子的里面、腰上系的带子、吃饭喝茶的瓷制碗碟、包盖稀饭锅子的棉套、裹书的包袱皮、窗帘、马缰……无一不是黄的。”在衣服的数量上,更是多得数不清,据溥仪自己回忆,一年到头都在做衣服,总是穿新的,一个月就做了十件皮袄,六件皮褂,二件皮紧身,三十件棉衣裤和紧身。服饰的种类也很复杂,仅一项平常穿的袍褂,一年就要更换二十八种。由于当时社会处于转型的大变革时期,西风渐进,在清朝遗老和民国官员中,有穿清朝袍褂的,有穿西式大礼服的,而在宫中,随着英文老师庄士敦的到来,给溥仪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他的思想也活跃起来,开始崇尚西洋文明,醉心于西洋生活,他带头剪掉了辫子,脱掉长袍,学着老师穿起了西装。此后,西装几乎成了溥仪必备的服饰,从未离开过他的生活。天津时期,溥仪离开紫禁城,走下金銮殿,脱下龙袍,摆脱了宫中的清规戒律,在天津过着更加舒适和随意的寓公生活,在服饰上也更加开放和西化。除了穿长袍马褂外,更多的时间是穿西服,并且对领带也十分讲究,其花色条纹一定要与西服相符。“为了把我自己打扮得像个西洋人,我尽量利用惠罗公司、隆茂洋行等等外国商店里的衣饰、钻石,把自己装点成《老爷杂志》上的外国贵族模样。”对西服、皮鞋和眼镜是买了又买,连夹克、军服、猎装、燕尾服,甚至各式运动服无所不穿。溥仪十五岁时开始戴眼镜,那时庄士敦发现他眼睛可能近视,建议请外国眼科医生给检查一下,但却遭到了太妃们的强烈反对,后来在溥仪的再三坚持下,还是检查了。从此以后,他就戴上了眼镜。据《眼镜簿》记载:他共有四十三副眼镜,浅黑十七副,白光十七副,蓝光八副,黄光一副。平时他还喜欢戴墨镜。伪满洲国初期,溥仪大多时候是穿黄色军装,也常常穿西服,西服一般是米色或白色等浅颜色,偶尔也穿中式袍褂。但在举行典礼时,是穿军服或西式大礼服,在宫中祭祀时,则穿清朝服饰。1932年3月1日,在日本关东军的导演下,伪满洲国成立,3月9日,溥仪身着西式早礼服,在长春道尹衙门就任“执政”。1932年9月15日,在《日满议定书》签字仪式后的宴会上,溥仪身着燕尾服发表讲话。1934年3月1日,溥仪第三次登极,当上伪满洲国皇帝,在长春郊外杏花村举行告天即位古礼,溥仪穿上了梦寐以求的龙袍,这是从北京荣惠太妃那里取来,保存了二十二年光绪皇帝穿过的龙袍。但好梦太短,龙袍还没有捂热,回到伪宫内府,就立刻按日本关东军的要求,换上了由奉天被服厂特制的“满洲国海陆空军大元帅正装”,进行登极典礼。现在我们看到的当年溥仪伪满洲国皇帝登极照,穿的就是这身不伦不类的皇帝服。溥仪当上伪满洲国皇帝后,每年都有一两次去外省市“巡幸”,或是在市内出席各种庆典活动,以及在他接见人或办公时,基本是穿军服。每年新年,溥仪都要在宫内府勤民楼接受在京的特任官和简任官的觐贺,这时溥仪穿的是西式早礼服。但溥仪的皇帝身份只是日本关东军的一个道具,在他们需要皇帝露面的时候,他才出来摆摆样子,更多的时候,他是无公可办。在政治上,溥仪既无奈,又无聊,所以,只好在自己的伪宫中施展其理想和抱负,他亲自给在伪宫中学习的侄子们设计服装,他设计的一套学生装,立领,四个兜,七个扣,还有一种是翻领,系领带的,上衣为草绿色,裤子为黑色,学生们在过年节和溥仪生日时穿,他自己有时也穿。他还仿效德国法西斯的帽徽,设计了一种船形帽子和标有一个圆球,下面带有几个棍子的帽徽,梦想让这些学生团结在他的周围,实现其复辟梦。溥仪穿衣特别讲究,有时一天要换四五次衣服,衬衣要天天换洗,且都要洗烫平整。从当时留下的历史照片看,伪满后期,溥仪更多的时候是穿陆军军服,穿西服的时候反而少了。御膳由中到西民以食为天,食在历代宫廷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皇帝吃饭称进膳,皇帝的厨房称作御茶膳房,是专为皇帝做饭菜、糕点和饮品的。清朝的御茶膳房最初设在中和殿东围房内,在乾隆十三年以后就改设在了故宫内的箭亭东外库之中,其机构设有内膳房、外膳房、肉房、干肉库。紫禁城时期,溥仪虽然已为退位皇帝,但仍住在紫禁城内,生活费用由民国政府拨给,照旧过着皇帝的生活,其御茶膳房仍保留。所以,在用膳的奢侈、排场程度上毫不逊色从前的皇帝生活。溥佳曾到宫中给溥仪做了五年的伴读,曾与溥仪同桌吃饭,目睹了溥仪用膳的排场。据他回忆:溥仪用膳在东暖阁,每餐的饭菜总要摆三四张八仙桌,菜有六七十种之多,另外还有四位太妃送来的二十几种家常菜,米饭有三四种,小菜有十几种,粥有五六种。尽管摆了这么多菜,但溥仪只吃他前面的几样。溥佳的说法可能有些夸张。据溥仪自己讲·隆裕太后每餐菜肴有百样左右,他的也有三十种上下。如1920年阴历正月十四的早、晚膳单,早膳:大碗清蒸驴肉、大碗熬白菜、小碗溜鸡丝、小碗溜海参、五寸碟烹紫盖、五寸碟酥火烧、五寸碟酱肉、五寸碟素炒白菜、豇豆粥一罐。晚膳:大碗炖樱桃肉、大碗熬冻豆腐、小碗萝卜、小碗油爆肚、五寸碟炒芽韭、五寸碟炒疙瘩缨。此外,还备有各种水果、点心,如一次果桌就有二十四样,糖大扁、糖桃占、花生占、大西瓜子、金糕、金丝枣、沙果脯、杏脯、芝麻研奶卷、蜜糕奶卷、豌豆糕、绿豆糕、蜜柑、广梨、苹果、鸭梨、如意苹果、水仙梨花、南荠、温朴、蜜饯海棠、蜜饯橙子、佛手青梅、蜜饯蜜柑。这些只是供排场的,溥仪并不喜欢吃,太妃们每餐还送来二十来样菜,溥仪只吃这些。皇宫里一般吃两顿正餐,早饭在十一点左右,晚饭在下午五点,早餐或午后只吃一些点心。溥仪吃饭并无固定的时间,他想什么时候吃,就吩咐传膳,御前太监立刻喊传膳,几十名太监浩浩荡荡地抬着膳桌直奔养心殿,在东暖阁摆好御膳,每个菜上都有一个银牌,这是为了试毒用的,其实在菜送来之前,都要先由一个太监尝膳,当小太监把菜上的银牌取下后,溥仪方开始用膳。自溥仪的英文老师庄士敦进入紫禁城后,溥仪的饮食生活也开始西化,对吃西餐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在宫里设置了西膳房,请了四位西餐厨师。每天早饭开始吃西餐,一般是面包、汽水、咖啡、奶油、冰激凌、麦片、牛奶之类。溥仪饮用的水也非同一般,自乾隆朝起,宫中的饮用水都是专门取自北京西郊玉泉山的水。在北京城,每天下午都有一辆插着黄旗的运水毛驴车畅通无阻地通过西直门,甚至在夜里,北京的城门都专门为这辆运水车开启。在溥仪被逐出宫的前几年,溥仪已感到御膳房的日常耗费巨大,让小朝廷越来越吃不消,所以,他决定裁减御膳房的规模,把厨师由200人减至37人,每餐的种类也减少了,最后把西膳房也裁掉了,饮食也日趋简单。天津时期,溥仪的饮食生活趋于西化。丰富的日用品,华贵的奢侈品,活跃的游乐场,都是紫禁城里前所未见的,随着其眼界的扩大,其饮食习惯也更偏向西化。这个时期,溥仪常吃的是西餐,他常常携带皇后婉容和妹妹到启士林西餐厅就餐,因为喜欢这里的西餐,后来他到长春做傀儡皇帝时,专门把这里的西餐厨师王丰年、于清和请到长春继续为他做西餐。在他的御膳房有六个专门给他做西餐的厨师,而且还有一个专门做日本菜的厨师,可见他对西餐的偏爱。伪满洲国时期,溥仪虽然做成了皇帝梦,但恢复大清的愿望却没有实现,只是一个在日本关东军操纵下的傀儡皇帝。伪满皇宫是原吉黑榷运局及盐仓所在地,溥仪办公和居住就在这弹丸之地,其权力也仅限于自己的小小宫廷内,这时溥仪的饮食标准远不可与紫禁城时期相比。在伪宫内府内廷有一圈群房,其西侧有一栋青砖平房,这里是专供溥仪饮食的茶房和膳房。茶房顾名思义是烧茶水的,溥仪平时喝茶并不多,要喝茶了,就由茶房现沏,他喝蒸馏水,茶房还能自制各种饮料。他喜欢喝梨汁、苹果汁、橘子汁,山楂汤、藕汤、柠檬汤、杏仁茶、豌豆黄等,这些都是用水果现榨的,有时也喝咖啡。每天吃过晚饭,溥仪都问陪他就餐的人,“喝点什么吗?”这些人就可以向茶房要些饮料。茶房还负责做糖葫芦,准备些瓜子、梨等小吃。伪皇宫的膳房也分中膳房和西膳房,中膳房有白案和红案,白案专做各种主食,如米饭、面点;红案专做副食,如煎、炒、熏、烤、炖等。这个时期,溥仪的御膳排场远非紫禁城时期可比,但对饮食的要求上却毫不逊色。他吃的菜、鱼、肉、鸡蛋都是现吃现买,新鲜的。厨房要事先把菜准备好,且要多准备几份,因为他说不定要吃什么,吃不好,还要重做,他说传膳,就开始现炒。吃的青菜必须要洗五次,先用凉水洗,再用凉开水洗,最后用蒸馏水洗。肉也要纯瘦肉,一斤肉收拾好,也就只剩下四两左右。多买的东西,即便一点没动,也绝不允许用,每个厨师做一个菜。每到年节时,都要从北平购买一批鲜货和酱菜。溥仪的御膳都由大厨房做,皇后婉容及后来进宫的贵人谭玉龄、李玉琴都由她们自己的小厨房做。如果让大厨房做,得事先经溥仪允许,才能用。伪宫中用的餐具都是江西景德镇产的御用瓷,黄色,底部印有大清字样,后来还有了印有伪满洲国国花兰花的餐具,筷子是沿用银筷子,伪宫中的中西餐具各有几百套之多。溥仪生活起居无规律,经常是午夜一两点钟睡觉,早上十点钟才起床,十一二点吃早饭,下午六七点,甚至晚十点才吃晚饭,一天吃二顿饭,而且是没有固定时间,固定地点,游击式的吃饭。阳台上,过道里,院子中,什么时候他想吃饭了,一声传膳,厨房开始做饭,然后,随侍到厨房尝膳,随侍尝过认为不好吃,就要重做,凡是溥仪说不好吃的,做这个菜的厨师就要自己全部吃了。随侍尝过认为可以了,把菜装入食盒,贴上封条,由伪宫里勤务班的孩子提过去,当面开封,上菜时每个菜里都有一个银牌子,是用来检测是否有毒的。随侍从提盒中每取出一个菜,就喊一下菜名,以及是哪个厨师做的。溥仪喜欢和家人在一起吃饭,常陪他吃饭的有他的弟妹和侄子们,他还喜欢和大家一起抢菜,先抢一个菜,然后再抢第二个菜,直到把菜抢完为止。每顿饭六七个菜,或十来个菜,偶尔吃鸡鱼肉,主食是大米和小米,荷叶饼、蒸饼、喜字馒头等,以及各种米合在一起煮的粥。由于溥仪长年信佛,伪满后期,他开始吃素,连葱蒜都不让放。他还喜欢吃溜豆腐、菠菜汤、银耳汤、土豆泥、索炸丸子、鸡蛋、细粉等,他吃的豆腐都是由伪宫里自己做的,黄豆都是一粒一粒挑选的,吃的米也是要一粒粒挑选,他还喜欢吃茄子馅的饺子,发现茄子馅是黑的,就问为什么黑了,厨房吃给他看,他才敢吃。溥仪疑心重,而且有洁癖,他特意备了一台几千倍的显微镜来检查饭菜的卫生,每当发现菜、点心上有黑点,厨师就要遭殃了,不是打,就是罚,但他如果觉得好吃,也给厨师发赏钱。还把吃剩下的菜赏给下人。伪满时期,溥仪还保留着吃西餐的习惯。在伪宫中专设了一个西膳房,为其做西餐。他还把在天津时给他做西餐的厨师王丰年、于清和带到长春,继续给他做西餐。他吃的西餐,一般是两个菜一个汤,一个点心,再加上面包、水果。先是上前菜,或是小吃,有时上一杯鸡尾酒,然后是一道汤,两道菜,一般是牛肉配上一些菜,最后再上一道甜点、咖啡、水果。溥仪吃西餐的时候有时喝一点葡萄酒或白兰地。溥仪对西餐比较喜欢,有时候,一个月要连续半个月都吃西餐,少的时候一个月也要吃上十天八天的,就是不吃西餐的时候,也要让王丰年给他做一个汤。他吃饭的时间不固定,但吃西餐时较固定,而且,溥仪外出巡幸,都要带上西餐厨师。溥仪在伪宫中常进行赐宴,举行宴会,这时都是吃西餐,伪宫里的西膳房只给溥仪单独做一份西餐,其他人的西餐都是由新京大和旅馆的厨师来做。而且,每次宴会都要由伪宫廷乐队演奏西洋乐助兴。溥仪喜欢喝酒,但
本文标题:溥仪的宫廷生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866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