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网络背景下县域学科主题式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研究结题研究报告
“网络背景下县域学科主题式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研究报告肥城市“网络背景下县域学科主题式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组【内容提要】: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多媒体与网络逐渐走进课堂,使教学手段、教学观念和教学策略发生了转变。教学资源从单一的教材转变为丰富的数字化信息;教学过程师生的角色扮演也发生较大的转变,教师由传统的讲授者转变为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自主探究。本课题根据县域实际教学情况,在教学中尝试构建基于网络的主题式学习资源,在开发与应用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也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我们围绕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设想。【关键词】:县域主题式学习资源教学开发与应用研究一、问题的提出美国教育与传播协会(AECT)在AECT1994定义中指出,学习资源是指支持学习的资源,具体包括支持系统、教学材料与环境,甚至可以包括能帮助个人有效学习和操作的任何东西。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逐渐趋向于多样性,传统意义上的学校教育、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方式较为单一,学生学习兴趣逐渐下降,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教基[2000]33号)中要求“高度重视信息技术教育资源的开发建设。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建设要以媒体素材和网络课程为主要内容,体现素质教育要求。”把基础教育学习资源的建设摆在中小学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目前,县域范围内基础教育存在的学科教育资源单一,教材资源、网络资源、实践资源等各种学习资源缺乏整合,过多局限于书面文本资源,不利于进行学习资源的交流、共享。许多中小学投入大量资金的校园网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效益,造成设备的闲置和浪费。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进入寻常百姓家的今天,生活的网络化越来越明显,网络购物,网络交易,网上银行,网络游戏,空中课堂等基于网络背景下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冲击着目前传统的生活、学习方式,但目前,学生对网络异常喜爱却仅局限于网络游戏,许多家长教师因为担心学生上网玩游戏,而拒绝学生接触网络,明显有悖于时代发展的趋势。借鉴大禹治水,采用疏导方式,进行网络背景下县域学科主题式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能丰富学生学习方式,迁移学生网游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自主创新能力。该课题针对县域基础教育存在的教育资源单一,教材资源、网络资源、实践资源等各种学习资源缺乏整合等问题,运用网络环境整合学习资源,构建主题,运用网络实施主题式互动教学,搭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学习资源平台。促进教育资源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中学教育的现代化程度。建立有效的机制使参与建设的学校和教师、学生获取一定的效益。完善与可行的系统规划吸引全社会的积极参与,使资源的受益者同时也成为资源的开发者、评价者。通过对课题的研究探索教育教学学习资源的整合及二次开发的模式及方法,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提高教师现代教育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促进教师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二、课题实验的理论依据和假设(一)课题实验的理论依据网络背景下县域学科主题式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以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理论为灵魂,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研究方向,以达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以课题研究带动县域范围内各学校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以课题研究方法促进课程改革的思路,促进学校、教师、学生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1、认知构建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换句话说,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积极主动,不断深化的建构过程。2、强调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的指导,主要包括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创新教育、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知识管理理论、教育管理等思想等。3、网络背景下德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有着深厚的教育学基础。杜威首先提出“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这两个概念,他在《民主主义与教育》和《学校与社会》等著作中,把“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作了“保守”与“进步”的划分,并把赫尔巴特作为“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把他自己作为“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区分出重教与重学、重视教师传授知识与重视学生自我活动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这样在教学论中就形成了以书本知识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主和教师起主导作用的“三中心”的“传统教育”体系和以学生为中心,以个人经验为主及进行活动教学的又一个“三中心”的“现代教育”体系。“现代教育”认为,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开始极端地重视人的智能的开发,“传统教育”这种以书本知识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主和教师起主导作用的“三中心”的“传统教育”体系已经不能担负起培养现代人才的需要,而“尊重学生的需要,培养有个性的学生,强调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从而形成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特别是学生主动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的现代教育思想跟能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探索网络背景下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更好地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转化。4、教学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理论体系。新的学科教学及课程标准指出,教学,需要通过学科主干问题的分析解决,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利用互动的方式提高协作能力和适应能力。(二)理论假设通过网络背景下县域学科主题式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课题研究,形成以小课题研究为载体,以县域范围内的区域推进为手段,扩充县域内的学习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整个教育教学质量,力求达到以下目标:1、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以及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能力。教师在从事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细致分析县域学习资源的现状,搜集,整合,开发新的学习资源,反思常规教学方式,掌握一种研究技能,把握一种研究思路,提升教师的科研素质,提高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力。2、丰富学生学习方式,迁移学生网络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网络背景下的学习资源的开发,给学生提供了更开放,更广阔,更具有人性化的自我学习平台,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需要进行的学习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网络游戏的兴趣转移到网络学习上来。3、形成“网络背景下县域学科主题式学习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理论和实践。三、研究的主要问题与目标(一)课题的界定1、课题界定:美国教育与传播协会(AECT)在AECT1994定义中指出,学习资源是指支持学习的资源,具体包括支持系统、教学材料与环境,甚至可以包括能帮助个人有效学习和操作的任何东西。随着科学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对学习资源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从而导致对其认识的不断深化,学习资源呈现方式出现了多样化。网络背景下的学科主题式学习资源指为学习者提供以学科分类的以探究性主题为基本模式的,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的,利于展开网络化学习活动的各种网络信息化资源,这种信息资源定位于县域范围内,为广大师生进行互动交流、学习应用搭建网络平台,并作为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学习的必要补充。本课题属于实践应用研究。2、学科范围:中学各学科和小学部分学科。3、研究对象的界定:中小学教师、中学生、小学高年级学生。(二)研究目标课题的研究目标(包括目标的分解与具体化:(1)制定县域学科主题式学习资源库建设方案;(2)制定县域学科主题式学习资源建设技术规范;(3)设计县域学科主题式学习资源库管理平台方案;(4)探索县域学科主题式学习资源库建设的途经、方法。(5)探索县域学科主题式学习资源库的应用推广模式。(6)探索县域学科主题式学习资源的整合及二次开发的模式及方法。(三)实验过程所遵循的原则⒈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活动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⒉主导性原则。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⒊实践性原则。教师要积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⒋整体性原则。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⒌创新性原则。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四、实验方法、步骤及内容(一)研究的框架和思路学科主题式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旨在改变师生的教学行为。通过多种学习资源的整合,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在互动中摩擦出火花,在互动中实现脑资源和知识资源的共享。这种学习资源的开发是以师生主动全面参与为前提,改变传统讲练式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善学生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以及合作创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乃至社会交往能力的形成。(二)研究内容研究内容设计(包括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的设计,(1)关于县域学科主题式学习资源库建设的研究。(2)关于县域学科主题式学习资源库硬件环境建设的需求研究。(3)关于县域学科主题式学习资源库软件资源建设的需求研究。(4)关于县域学科主题式学习资源库管理平台的功能及技术设计方案的研究。(5)关于县域学科主题式学习学资源应用情况的调查及分析。(6)关于教育教学资源分类的研究。(7)关于教育教学资源评价的研究。(8)关于教学资源整合应用平台的研究。(三)研究方法与过程1、研究方法(1)网络学习资源的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信息总结法。探求互联网信息的利用,面对大量网站、数据库、电子书籍、期刊、分类新闻、论坛、电子邮件等,如何选择、整理、利用的研究。(2)图书资料学习资源的研究运用调查法、文献法。面对众多图书馆、资料室包括文本、图片、音像制品、视频剪辑等,如何开发、利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研究。(3)实验学习资源的研究,运用实验法、总结文献法。(4)教师潜在的学习资源研究,运用调查法、评价法、分析法。对如何梳理教师的特殊才能、兴趣、爱好,并利用其讲座、培训、当辅导员,进行探讨和研究。2、研究过程设计(包括时间阶段的划分、各阶段的研究内容、达成的目标、阶段性成果形式,)本课题的研究周期是三年,即从2006年9月至2009年9月,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培训准备阶段,(2006年6月-2006年8月)负责人李玉民、秦红玲本阶段是在确定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的基础上,收集理论依据,确定实验教师,制定实验方案,添置实验所必备的硬件设备和配套的软件资料,对实验教师进行专项培训,围绕专题开展试验。具体任务是组织学习理论;成立课题研究机构;制订计划,开展网络背景下学生探究学习探索课,撰写心得。此阶段组织人员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授课的基本模式、学习目标、课堂效益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了解。调查结果如下表:课堂教学情况调查表(实验前期教师131人次,学生334人次)调查内容参与人数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及内容目标的可操作性3520教学目标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结果,轻过程,忽视了情感教育。教学内容呆板,脱离学生实际,课堂容量相对较小内容的容量和生活化教师的教教法的灵活性2056教法欠灵活,千课一法,多人一法,创新性不强;教法的选择不符合学生特点、教材特点教法选择的适度性学生的学学习兴趣的高低14165学生学习兴趣普遍较低,部分学生有厌学倾向;很多学生没有找到好的、效果比较好的学习方法,单纯依靠教材,知识面较窄,没有丰富的学习资源辅助学习。学习方式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课堂效益教学质量的高低3675部分教
本文标题:网络背景下县域学科主题式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研究结题研究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867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