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第6章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
1第6章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知识要点仓储管理的基本知识。库存的分类及功能,零库存理论,ABC分类法与CVA分类法。定量订货法、定期订货法与需求驱动的精益供应系统的原理与应用。库存盘点知识。2四个概念仓储管理是指对仓库及其库存物的管理库存管理是指与库存物料计划与控制有关的业务仓储与库存虽然都是与物料存储活动相关的概念,但两者也是不同的概念仓储是指利用仓库存放、储存未即时使用的物品的行为。库存是指企业用于生产和/或服务所使用的,以及用于销售的储备物资,库存的形态主要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在制品,产成品和外购件等四大类。3仓储管理在物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一)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二)产品整合(三)支持企业的销售服务(四)调节供应和需求库存控制在物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需求的前提下,使库存量经常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掌握库存量动态,适时,适量提出订货,避免超储或缺货;减少库存空间占用,降低库存总费用;控制库存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4第一节仓储管理决策一、仓储管理的目标使仓库空间利用与库存货品的处置成本之间实现平衡。具体表现在:1.空间利用率最大化。2.人员及设备的有效使用。3.所有货品都能随时存取。4.货品的有效移动。5.保证货品的品质。6.良好的管理。5二、仓储系统的构成仓储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储存空间、货品、人员及设备等要素。1.储存空间储存空间即仓库内的保管空间。在进行储存空间规划时,必须考虑到空间大小、柱子排列、梁下高度、走道、设备回转半径等基本因素,再配合其他相关因素的分析,方可做出完善的设计。6(1)货品的特征。货品的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供应商。②货品特性。体积、重量、单位、包装、周转率快慢、季节性的分布,及物性(腐蚀或融化等)、温湿度的需求、气味的影响等。③数量。如生产量、进货量、安全库存量等。④采购前置时间。⑤品种。种类类别、规格大小等。2.货品货品是储存系统的重要组成要素。7(2)货品在储存空间的摆放状况。影响货品在储存空间摆放的因素包括:①货位单位:货位的单位是单品、箱,还是托盘;②货位策略的决定:定位储存、随机储存、分类储存,还是分类随机储存,或其他的分级、分区储存;③货位指派原则的运用;④货品特性;⑤补货的方便性;⑥单位在库时间;⑦订购频率等。83.人员规模较大的仓库中,人员分工比较细,可能包括仓管人员、搬运人员、理货拣货和补货人员等。仓管人员负责管理及盘点作业,拣货人员负责拣货作业,补货人员负责补货作业,搬运人员负责入库、出库搬运作业、翻堆作业(为了货品先进先出、通风、气味避免混合等目的)。而对于一般仓库,作业人员可以实行统一调配,不细分作业工种。9作业目标:仓库作业人员在存取搬运货品要求省时、高效。在照顾员工的前提下,讲求的是省力。为了存取效率高、省时、省力的目标,需要:作业流程合理化;货位配置及标示要简单、清楚,一目了然;货位上的货品要好放、好拿、好找。另外,库内货位分类要简单、统一、标准化。104.设备储存设备、搬运与输送设备如果货品不直接堆放在地面上,则必须考虑相关的托盘、货架等。如果不是仅仅依靠人力搬运,则必须考虑使用叉车、笼车、输送机等输送与搬运设备。11储存设备类型:型式种类繁多,因储存物品形状、重量、体积、包装型式等特性的不同,其使用的储存方式也不相同。例如流体使用桶装包装适用重力架,一般散品使用袋装或箱装包装适用轻型料架,而长形对象如钢材、木材则适用悬臂式料架。储存设备以储存单位分类,可大致区分为栈板、容器、单品及其它等四大类。每一类型因其设计结构之不同,又可分为很多种型式,如图--储存设备体系,介绍各型设备的功能规格与特点。1213实例一、栈板式料架14实例二、立体自动仓储高度可达40m,储位量可达10万余个栈板,适用大型的仓库。一般高度以6~15m,储位100~1,000个左右单元负载式自动仓储1516轻负载式自动仓储,以塑料篮容器为存取单位,重量在50~100kg。17搬运与输送设备轻型皮带输送机顶板链输送机18辊道输送机19托盘车油桶卸料车20三、仓储空间规划储存货品的空间叫做储存空间储存是仓库的核心功能和关键环节,储存区域规划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仓库的作业效率和储存能力。因此,储存空间的有效利用成为仓库改善的重要课题。21储存空间的构成储存空间即仓库中以保管为功能的空间。储存空间包括物理空间、潜在利用空间、作业空间和无用空间22储存空间规划的影响因素影响储存空间的主要因素是作业、货品和设备。23仓储空间的评价要素和评价方法评价要素仓储空间规划的成功与否,需要从仓储成本、空间效率、作业时间、货品流量、作业感觉等五个方面进行评价。24评价方法利用下面几个指标采衡量仓储空间的规划是否科学合理。①仓储成本指标。元/立方米②空间效率指标。空间效率的评估可由实际的保管容积率来判别。仓库空间效率=(实际仓储可利用容积/仓储空间容积)×100%③时间指标。作业时间主要用拣货时间加上在保管时因货位空间的调整而移动货品的时间来表示。④流量指标。流量的评估基准以月为单位,即以每月的入库量、出库量、库存量三项数值来计算,其值在0~1之间,越接近1说明库存的周转率越高。计算公式为:仓库流量:(入库货量十出库货量)/(入库货量+出库货量+存货量)⑤作业感觉指标。仓库可以自行定义该指标的级数,如:宽的、窄的、大的、小的、舒服的、不舒服的、整齐的、杂乱的、明亮的、暗的等,再采用问卷方式调查作业人员对其作业空间的感觉,由此可以得到这些感性指标。254.储存场所空间布局/*/**/*/只有综合考虑保管场所的平面和高度两方面因素,才能使仓储空间得到充分利用。储存场所的空间布局也称为仓库内部竖向布局,指货品在仓库垂直方向(高度)上的布置,其目的在于充分有效地利用仓库空间。储存场所的空间布局形式主要有:就地堆码、上货架存放、架上平台存放、空中悬挂等。26地面直接堆码。这是大批量货品的垂直布置形式。它是将货品的单位包装直接堆码在垛基上,层层堆码到一定高度。货品堆码可以利用原包装堆码或利用托盘和集装箱堆码。优点:适于形状不规则货品的储存适合大量可堆叠货品的储存只需简单的建筑即可堆叠尺寸能根据储存量调整通道的需求较小且容易改变缺点:不能兼顾先进先出堆叠边缘无法被保护,易损坏堆码不整齐,不适合小单位拣取不适于储存某些特殊货品----如易燃物,须置于一定高度。造成工作负荷27利用货架。货品进行竖向布置的主要手段是利用各种货架。货架的类型和高度决定了竖向布置的形式和高度。有些货品利用原包装直接存入货架,有的可装入货箱或码到托盘上再存入货架。货架的种类很多,常用的货架类型包括:托盘货架、格板货架、流动式货架、驶入式货架、移动式货架等。28货架储存货品的优点有:①可充分利用仓储空间。②存取方便。③可以实现先进先出或自由存取。④货品之间不会相互挤压。货架储存空间除适于多种规则性货品的储存外,也能用于不规则形状货品的储存,但不能超出货架的范围。29采用架上平台。在库房净空比较高和货架比较矮的情况下,可采用架上平台的方式充分利用有效空间。即在货架的顶部铺设一层承压板构成二层平台,这样可在平台上直接堆放货品,也可排布货架在不需要增加其他设备的条件下,仓库人员可较方便地到平台上进行收发作业。储存场所的空间布置潜力很大,在不增加仓库面积的情况下,向空间要货位,可成倍地扩大储存能力30四、货位管理仓库的主要作业是货品的入库、在库管理和出库作业。入库、出库作业时间一般较短,而货品在库时间较长。因此,货品的在库管理是仓库的重要工作。货位管理就是指货品进人仓库之后,对货品如何处理、如何放置、放置在何处等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和管理。货品如何处理,如何放置,主要由所采取的储存策略决定,而货品具体的存放位置,则要结合相关的货位分配原则来决定311.储存策略储存策略即决定货品在储存区域存放位置的方法或原则。良好的储存策略可以减少出人库移动的距离,缩短作业时间,保障货品品质,甚至能够充分利用储存空间。一般的储存方式有定位储存、随机储存、分类储存、分类随机储存和共同储存等。32(1)定位储存。定位储存是指每一储存货品都有固定货位,货品不能互用货位,因此,在规划时,每一项货品的货位容量不得小于其可能的最大在库量。定位储存的优点如下:①每种货品都有固定储存位置,拣货人员容易熟悉货品货位,从而方便存取。②货品的货位可按周转率大小或出货频率来安排,以缩短出入库搬运距离。③可针对各种货品的特性安排货位,将不同货品特性间的相互影响减至最小。定位储存的缺点主要是货位必须按各项货品的最大在库量设计,因此储区空间平时的使用效率较低。33定位储存适用的场合如下:①不适于随机储存的场合;②储存条件对货品储存非常重要时。例如,有些品项必须控制温度;③易燃货品,必须限制储存于一定高度以满足保险标准及防火法规;④根据货品特性,由管理或其他策略规定某些货品必须分开储存。如饼干和肥皂,化学原料和药品等;⑤重要货品,需要特别保护时;⑥库房空间较大;⑦多种少量货品的储存。总之,定位储存容易管理,所需的总搬运时间较少,但却需较多的储存空间。34(2)随机储存。随机储存是指每一种货品被指派储存的位置都是随机产生的,而且可以经常改变;也就是说,任何货品都可以被存放在任何可利用的位置。随机原则一般是由储存人员按习惯来确定储存位置,而且通常按货品入库的时间顺序储存于靠近出入口的货位。35随机储存的优点主要是由于货位可共用,因此只需按所有库存货品最大在库量设计即可,储区空间的使用效率较高。随机储存的缺点主要是:①货品的出入库管理及盘点工作的进行难度较大。②周转率高的货品可能被储存在离出入口较远的位置,增加了出入库的搬运距离。③具有相互影响特性的货品可能被相邻储存,造成货品的损害或发生危险。36根据模拟研究的结果,随机储存策略与定位储存相比,可节省35%的移动储存时间及增加30%的储存空间,但较不利于货品的拣取作业。随机储存适用的场合如下:①库房空间有限,需尽量利用储存空间;②种类少或体积较大的货品。如果能运用计算机协助进行随机储存,由计算机记录仓库中每项货品的储存位置,则不仅可以在进出货时查询货位,也可以借助计算机来调配进货储存的位置空间37878787898*/**/*//*/(3)分类储存。分类储存策略是指将所有货品按照一定特性加以分类,每一类货品都有固定存放的位置,而同属一类的不同货品又按一定的原则来指派货位。分类储存通常按产品相关性、流动性、产品尺寸、重量、产品特性等来分类。38分类储存的优点:①便于畅销品的存取,具有定位储存的各项优点;②各分类的储存区域可根据货品特性再作设计,有助于货品的储存管理。分类储存的缺点:①货位必须按各项货品最大在库量设计,因此储区空间的平均利用率较低;②分类储存较定位储存具有弹性,但也有与定位储存同样的缺点。适用的场合:①产品相关性大,经常被同时订购;②周转率差别大;③产品尺寸相差大等情况。(4)分类随机储存。39(5)共同储存。这种方法是当确切知道各货品进出仓库的时间时,不同的货品可以共用相同的货位。这在管理上会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是有助于减少货位空间,缩短搬运时间,有一定的经济性。402.货位分配原则事先确定储存策略是仓库入库作业控制的重要内容,只有配合货位分配原则才能决定储存作业实际运作的模式。(1)可与随机储存、共用储存策略相配合的原则。即靠近出口原则,指将刚到达的货品分配到离出入口最近的空货位上。41(2)可与定位储存、分类(随机)储存策略相配合的原则以周转率为基础原则42产品相关性原则产品同一性原则产品类似性原则产品互补性原则面对通道的原则产品相容性原则产品尺寸原则先进先出的原则重量特性原则产品特性原
本文标题:第6章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886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