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中级财务会计学(下)-18
1第二十章财务报告第六节附注一、附注的重要性附注是财务报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相对于报表而言,同样具有重要性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应当全面阅读附注二、附注的结构应当按照一定的结构进行系统合理的排列和分类,有顺序地披露信息2第二十章财务报告三、附注的主要项目1、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2、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3、重要会计政策的说明,包括财务报表项目的计量基础和会计政策的确定依据等。4、重要会计估计的说明,包括下一会计期间内很可能导致资产、负债账面价值重大调整的会计估计的确定依据等。3第二十章财务报告5、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6、对已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列示的重要项目的进一步说明,包括终止经营税后利润的金额及其构成情况等。7、或有和承诺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等需要说明的事项。其他有助于理解和分析报表项目的重要事项,如:企业合并和分立、重要资产转让和出售。4第二十章财务报告8、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前提议或宣布发放的股利总额和每股股利金额(或向投资者分配的利润总额)。9、下列各项未在与财务报表一起公布的其他信息中披露的,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1)企业注册地、组织形式和总部地址。(2)企业的业务性质和主要经营活动。(3)母公司以及集团最终母公司的名称。5第二十章财务报告第七节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概述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会计处理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披露6第二十章财务报告一、相关概念1、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有利或不利事项。2、资产负债表日或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会计年度末或会计中期末。3、财务报告批准日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财务报告报出的日期。4、有利或不利事项预期会给企业财务状况或经营成果带来有利或不利影响的事项。7第二十章财务报告二、资产负债表调整事项(一)资产负债表调整事项涵盖的期间资产负债表次日起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止。(二)资产负债表调整事项涵盖的内容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是指对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情况提供了新的或进一步证据的事项。(1)资产负债表日后诉讼案件结案,法院判决证实了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现时义务,需要调整原先确认的与该诉讼案件相关的预计负债,或确认一项新负债。8第二十章财务报告(2)资产负债表日后取得确凿证据,表明某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了减值或者需要调整该项资产原先确认的减值金额。(3)资产负债表日后进一步确定了资产负债表日前购入资产的成本或售出资产的收入。(4)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了财务报表舞弊或差错。9第二十章财务报告三、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是指表明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情况的事项。(1)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重大诉讼、仲裁、承诺。(2)资产负债表日后资产价格、税收政策、外汇汇率发生重大变化。(3)资产负债表日后因自然灾害导致资产发生重大损失。10第二十章财务报告(4)资产负债表日后发行股票和债券以及其他巨额举债。(5)资产负债表日后资本公积转增资本。(6)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巨额亏损。(7)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企业合并或处置子公司。11第二十章财务报告(四)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1、涉及损益的事项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2、涉及利润分配的调整事项直接在“利润分配”科目中核算3、不涉及损益或利润分配的调整事项调整相关科目4、涉及报表附注的内容调整附注有关数字。12第二十章财务报告例:甲公司因违约于2007年12月被一公司搞上法庭,要求家公司赔偿80万元,2007年12月31日尚未判决,家公司确认预计负债50万元。2008年3月10日,经判决,甲赔乙60万元,立即支付,2007年所得税与2008年4月10毁损清缴,该项预计负债产生的损失补允许在税前扣除。甲公司的账务处理:1、2007年12月预计负债借:营业外支出500000贷:预计负债50000013第二十章财务报告同时:借:递延所得税资产165000贷:应缴税费-应缴所得税1650002、2008年3月10日调整及付款分录(1)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00000贷:其他应付款100000(2)借:应缴税费-应缴所得税3300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300014第二十章财务报告(3)借:应缴税费-应缴所得税16500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65000(4)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65000贷:递延所得税资产165000(5)借:预计负债500000贷:其他应付款500000(6)借:其他应付款600000贷:银行存款60000015第二十章财务报告3、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转入未分配利润,并作其他相应调整(1)借:利润分配-为分配利润6700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67000(2)借:盈余公积6700贷:利润分配-为分配利润6700乙公司的账务处理:(1)借:银行存款60000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60000016第二十章财务报告(2)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98000贷:应缴税费-应缴所得税198000(3)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40200贷:利润分配-为分配利润4020(4)借:利润分配-为分配利润40200贷:盈余公积4020017第二十章财务报告五、会计披露1、批准报出者和批准报出日企业应披露财务报告的批准报出者和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等规定,企业所有者或其他方面有权对报出的财务报告进行修改的,应当披露这一情况。2、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每项重要的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性质、内容,及其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3、资产负债表日后披露调整事项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取得了影响资产负债表日存在情况的新的或进一步的证据,应当调整与之相关的披露信息。18第二十章财务报告—中期财务报告第八节中期财务报告相关概念主要内容编制原则确认和计量中期合并报表的编制要求附注19第二十章财务报告—中期财务报告一、相关概念1、中期财务报告,是指以中期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告。2、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二、主要内容中期财务报告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附注。三、编制原则1、一致性原则2、重要性原则3、及时性原则4、可比性原则20第二十章财务报告—中期财务报告1、一致性原则企业在中期财务报表中应当采用与年度财务报表相一致的会计政策。中期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应当是完整报表,其格式和内容应当与上年度财务报表相一致。要素一致、政策一致;2、重要性原则企业应当确保所提供的中期财务报告包括了相关的重要信息。21第二十章财务报告—中期财务报告重要性概念的使用:(1)应当以中期财务数据为基础(重要性的确定基础)企业在确认、计量和报告各中期财务报表项目时,对项目重要性程度的判断,应当以中期财务数据为基础,不应以年度财务数据为基础。(2)避免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重要性的确定标准)企业在应用重要性原则时,应当避免在中期财务报告中由于不确认、不披露、或忽略某些信息而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3)重要性程度的判断学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和职业判断22第二十章财务报告—中期财务报告3、及时性原则中期会计计量与年度财务数据相比,可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估计企业取得的季节性、周期性或者偶然性收入,应当在发生时予以确认和计量,不应在中期财务报表中预计或者递延,但会计年度末允许预计或者递延的除外。企业在会计年度中不均匀发生的费用,应当在发生时予以确认和计量,不应(为了均衡收益而)在中期财务报表中预提或者待摊,但会计年度末允许预提或者待摊的除外。23第二十章财务报告—中期财务报告4、可比性原则中期财务报告应当按照下列规定提供比较财务报表:(1)本中期末的资产负债表和上年度末的资产负债表。(2)本中期的利润表、年初至本中期末的利润表以及上年度可比期间的利润表。(3)年初至本中期末的现金流量表和上年度年初至可比本中期末的现金流量表。24第二十章财务报告—中期财务报告六、附注中期财务报告中的附注至少应当包括下列信息:1、中期财务报表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与上年度财务报表相一致的声明。会计政策发生变更的,应当说明会计政策变更的性质、内容、原因及其影响数;无法进行追溯调整的,应当说明原因。2、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原因及其影响数;影响数不能确定的,应当说明原因。3、前期差错的性质及其更正金额;无法进行追溯重述的,应当说明原因。注:年度报表附注的基本内容:(1)企业基本情况;(2)编制基础;(3)声明;(4)会计政策;(5)会计估计;(6)重要变更;(6)或有事项;(7)日后事项;(8)关联方;(9)其他重大事项。25第二十章财务报告—中期财务报告4、企业经营的季节性或者周期性特征。5、存在控制关系的关联方发生变化的情况;关联方之间发生交易的,应当披露关联方关系的性质、交易类型和交易要素。6、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发生变化的情况。7、对性质特别或者金额异常的财务报表项目的说明。8、证券发行、回购和偿还情况。26第二十章财务报告—中期财务报告9、所有者分配利润的情况,包括在中期内实施的利润分配和已提出或者已批准但尚未实施的利润分配情况。10、应当披露分部报告信息的,应当披露主要报告形式的分部收入与分部利润(亏损)。11、中期资产负债表日至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非调整事项。12、上年度资产负债表日以后所发生的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的变化情况。13、企业结构变化情况,包括企业合并,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共同控制或者控制关系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购买或者处置,终止经营等。14、其他重大交易或者事项,包括重大的长期资产转让及其出售情况、重大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取得情况、重大的研究和开发支出、重大的资产减值损失情况等。27第二十章财务报告-关联方披露第九节关联方披露概述关联方的认定关联方交易关联方披露28财务报告-关联方披露一、关联方披露概述(一)相关概念1、关联方: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以及两方或两方以上同受一方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构成关联方。2、控制:是指有权决定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50%)3、共同控制:是指按照合同约定对某项经济活动所共有的控制,仅在与该项经济活动相关的重要财务和经营决策需要分享控制权的投资方一致同意时存在。(通常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持股比例相当的持股比例≥20%的投资方)4、重大影响:是指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能够控制或者与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这些政策的制定。(通常为控股方以外的持股比例≥20%的投资方)29财务报告-关联方披露关联方关系图:报告企业母公司或控股人重大影响企业或个人共同控制企业或个人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其他关键管理人员下属控股联营合营企业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下属控股联营合营企业下属控股联营合营企业下属控股联营合营企业下属控股联营合营企业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下属控股联营合营企业下属控股、联营合营企业下属控股联营合营企业30财务报告-关联方披露二、关联方的认定(一)基本认定标准下列各方构成企业的关联方:1、该企业的母公司。2、该企业的子公司。3、与该企业受同一母公司控制的其他企业。4、对该企业实施共同控制的投资方。5、对该企业施加重大影响的投资方。6、该企业的合营企业。7、该企业的联营企业。31财务报告-关联方披露8、该企业的主要投资者个人及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9、该企业或其母公司的关键管理人员及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10、该企业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控制、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其他企业。注1:主要投资者个人,是指能够控制、共同控制一个企业或者对一个企业施加重大影响的个人投资者。注2:关键管理人员:有权力负责计划、指挥和控制企业活动的人员。包括董事长、董事、董事会秘书、总经理、总会计
本文标题:中级财务会计学(下)-18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913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