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第七章标准成本会计制度
第七章標準成本會計制度資料來源:林蕙貞、李宗黎著證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本章綱要壹、標準成本之性質貳、標準之訂定參、成本差異之分析及會計處理肆、期末對成本差異之處理伍、特殊情況下標準成本之應用壹、標準成本之性質一、標準成本之意義二、標準成本之功能三、標準成本制度之適用範圍四、標準成本與預算之比較一、標準成本之意義•標準成本:為達成某一目標預計應耗用之資源的成本。–理想標準:在企業營運過程中,不允許任何浪費或無效率產生,所設定的標準。又稱理論標準。–現行可達成標準:通常經合理之努力及較高之效率即可達成的標準。「現行」二字,指其可隨外在因素的變動而作必要之修正。–過去績效標準:以上期或過去若干期平均之實際資料為依據所設定之標準。•理想標準過於嚴苛,而過去績效標準則可能傾向過於寬鬆,現行可達成標準則為較適合作為與實際比較的標準。二、標準成本之功能•設定標準成本,可使員工具有成本意識而達控制成本或抑減成本之目的。•以實際成本與標準成本比較,可評估員工之工作績效,作為獎懲之依據。•實際成本與標準成本差異之分析,有助於管理人員實施例外管理,就其營運缺失迅速採取改善措施。•利用標準成本可就各種決策對企業整體之財務影響作較佳之預測,有助於決定之釐定及預算之編製。三、標準成本制度之適用範圍•應視其產品之性質及生產之過程而定。•一般而言,採用分步成本制度之企業,標準設定之後可重覆使用,偶因環境因素之變動需作修正,其成本亦較低,因此配合施行標準成本制度較符合經濟原則。•採用分批制度之企業,則因其產品規格及成本常因訂單而異,實施標準成本制度較不值得或不可行,惟對某些標準操作或需經分攤之間接成本則可部分予以標準化。四、標準成本與預算之比較標準成本成本預算應該發生之成本未來可能發生之成本單位的觀念總數的觀念產品的成本設定標準範圍不限於產品成本貳、標準之訂定一、直接原料標準之訂定二、直接人工標準之訂定三、製造費用標準之訂定一、直接原料標準之訂定•原料數量標準–在正常生產過程中每單位產品所需耗用原料之標準數量。–訂定時,應先實地了解產品之成份,透過工程人員或產品設計人員協助分析,儘可能將製造過程中之正常損耗亦予考慮。•原料價格標準–每單位直接原料之標準價格。–價格包括自訂購起至達到可使用狀態為止之一切必要合理支出,應由各相關部門商定品質之要求,根據過去之採購經驗計算經濟訂購量,經各廠商報價比價結果而訂定。二、直接人工標準之訂定•人工效率標準–完成每單位產品所需花費之標準工時,為一種數量標準。–應將工人疲乏、機器修理等不可避免的非生產性時間亦予考慮。•人工工資率標準–人工工資率標準係指每直接人工小時之標準工資,為一種價格標準。–工廠中之工人常因技術水準、工作性質及年資等之不同而其工資率亦有異,而實際生產時各等級工人之組合不同亦將對平均工資率造成影響。【釋例一】•產品每單位之標準工時為10小時,其中需要工資率$200之工人工作5小時,工資率$150及$120之工人分別工作2小時及3小時,則標準工資率宜如何訂定?•又若工資率$200與$150之工人其工作性質相同,但前者工作年資較長,對工作較熟練故效率較高,其產量可提高20%,故某主管在實際生產時使用7小時工資率$200及3小時工資率$120之工時組合方式派工生產,則其功過如何?【解析】•標準工資率宜採加權平均工資率計算之,其計算如下($200×5+$150×2+$120×3)÷10=$166•在實際生產時若各類工時之組合與標準組合不同,則即使每個工人之工資均依照原先之約定支付,亦會產生工資率差異。事實上,在每個工人之工資率事先均已約定之情況下,仍需要再訂定人工工資率標準,其意義即在此。生產部門之主管能否指派適當人員作適當的工作,為成本能否控制的重大因素。•惟不同的人工組合,除影響每直接人工小時之平均工資率外,對人工之效率亦將同時造成影響,此為標準成本之應用不可不慎之處。上述不同組合方式之平均工資率為($200×7+$120×3)÷10=$176高於標準$166,但因產量提高20%,故每單位產品之實際直接人工成本$176÷1.2=$147將低於標準值,故在未深入全面探討之前,其功過尚難論定。三、製造費用標準之訂定•變動製造費用率標準–考慮組成變動製造費用之各項目每單位成本動因應發生之金額•固定製造費用率標準–訂定固定製造費用總數之標準–選定分攤固定製造費用之標準產能(通常是正常產能)•製造費用率標準–標準製造費用分攤率=標準變動製造費用率+正常產能標準固定製造費用總數參、成本差異之分析及會計處理一、原料成本差異分析二、人工成本差異分析三、製造費用差異分析成本差異之分類成本差異總數原料成本差異人工成本差異製造費用差異價格差異數量差異工資率差異效率差異費用差異效率差異能量差異可控差異不可控差異(預算差異)(能量差異)標準成本實際成本與生產狀況直接原料(3磅,每磅$20)$60實際銷量8,000單位直接人工(2小時,每小時$100)200實際產量9,000單位製造費用購料成本(28,000磅,每磅$22)$616,000變動*(2小時,每小時$40)$80用料成本(26,800磅,每磅$22)$589,600固定**(2小時,每小時$30)60140直接人工(18,200小時,每小時$100)1,820,000標準成本$400製造費用*製造費用之發生與直接人工小時有高度相關,故以之為分攤基礎。變動$732,500固定591,6001,324,100**每月固定製造費用總數之標準為$3,733,700$600,000,正常產能20,000人工小時【釋例二】寶華公司採用標準成本制,其所產之某一產品之標準成本及X7年8月份之實際成本與生產狀況如下表所示:【釋例二】•試計算下列各項成本差異:–原料數量差異–用料價格差異–購料價格差異–人工工資率差異–人工效率差異–製造費用二項差異(預算及能量差異)–製造費用三項差異(費用、效率及能量差異)一、用料成本差異分析4,000有利原料數量差異(53,600)不利用料價格差異標準單價×標準用量20x(9,000x3)=540,000標準單價×實際用量20x26,800=536,000實際單價×實際用量22x26,800=589,600標準單價×實際購量20x28,000=560,000實際單價×實際購量22x28,000=616,000(56,000)不利購料價格差異直接原料之記錄–購入原料時•以所購原料之標準成本借記原料存貨帳戶•標準成本與實際應付價款間之差額即不利差異或有利差異原料價格差異–領用原料時•按標準用量之標準成本借記「在製品」•實際用量之標準成本貸記原料帳戶,二者之差額則借記或貸記原料數量差異,用料成本差異之會計處理購入原料(以標準成本入帳)原料560,000購料價格差異56,000應付帳款616,000領用原料在製品540,000原料數量差異4,000原料536,000用料成本差異之會計處理購入原料(以實際成本入帳)原料616,000應付帳款616,000領用原料在製品540,000用料價格差異53,600原料數量差異4,000原料589,600二、人工成本差異分析標準工資率×實際工時100x18,200=1,820,000實際工資率×實際工時100x18,200=1,820,000(20,000)不利人工效率差異0人工工資率差異標準工資率×標準工時100x(9,000x2)=1,800,000直接人工之記錄•僱用人工支付薪資按實際成本借記「薪工」–薪工分配至各產品時按標準成本結轉在製品–實際人工成本與標準人工成本差額記入「人工效率差異」與「人工工資率差異」科目支付薪資薪工1,820,000應付薪工1,820,000分配直接人工在製品1,800,000人工效率差異20,000薪工1,820,000三、製造費用差異分析•製造費用差異:實際發生之製造費用與實際產量應分攤之標準製造費用二者間之差額。1.二項差異分析法2.三項差異分析法•應分攤之標準製造費用:指正常產能下之製造費用標準。標準工時18,000小時實際工時18,200小時正常產能20,000小時變動製造費用(每小時$40)$720,000$728,000$800,000固定製造費用600,000600,000600,000製造費用預算$1,320,000$1,328,000$1,400,000•試使用釋例二關於製造費用之資料,編製18,000小時、18,200小時及20,000小時之相關之製造費用彈性預算。製造費用二項及三項差異分析法實率x實時實率x實時732,500591,600=1,324,100(60,000)不利能量(不可控)差異(4,100)不利預算(可控)差異變動:標率x標時固定:標率x標時變動:40x(9,000x2)固定:30x(9,000x2)=1,260,000製造費用差異總數標率x標時標率x正時40x18,00030x20,000=1,320,000標率x實時標率x正時40x18,20030x20,000=1,328,000(8,000)不利效率差異(60,000)不利能量(不可控)差異3,900有利費用差異製造費用之記錄–製造費用於發生時按實際金額入帳–結轉在製品時按標準製造費用率攤計–其間差額則記入製造費用能量差異、效率差異及費用差異等帳戶發生製造費用製造費用1,324,100各貸項1,324,100分攤製造費用(三項)在製品1,260,000製造費用能量差異60,000製造費用效率差異8,000製造費用費用差異3,900製造費用1,324,100可控、不可控差異•不可控差異:因實際產量之標準產能與正常產能不一致所致,故又稱能量差異。–當實際產量之標準產能低於正常產能時,即產生閒置產能,閒置之產能對生產無益,但仍必須分攤固定製造費用,因而產生不利差異。–若實際產量之標準產能大於正常產能,則超出之產能有助於生產,但卻不導致固定製造費用之增加,因而造成有利之能量差異。•可控差異與能量無關,多因實際開銷金額與預計有差異而導致,亦即為實際費用與預算費用之差額,故又稱預算差異,多可經由生產部門績效之提高而避免。可控、不可控差異•不可控差異發生原因–產品之需求減少或有季節性變化–原料或工人供應不足或訓練欠佳–機器故障或增添改良•可控差異發生原因–實際使用之產能異於標準應耗產能–實際變動製造費用率異於預計變動製造費用率–實際固定製造費用總數異於預算數
本文标题:第七章标准成本会计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935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