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上面的那幅图形是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RogerShepard所绘制。在这幅图形中,你可能看到的是两个女人的剖面图,也可能是一张烛台后模糊不清的脸孔。在此处,通常人们更多的看到的是一张脸而非两张脸。在这幅图像中,一个大个子正在追赶一个小个子,对不对?其实,这两个人完全是一模一样的!(不信?用尺子量量看!)你所看见的并不一定总是你所感知的。这是怎么回事?!对于这种错觉,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RogerShepard认为它与三维图像的适当的深度知觉有关。与这有关的是,后面的那个人看起来比前面的那个人离你远些,但是,不管怎样,后面的那个人在实际尺寸上与前面那个人是一样大的。通常一个东西离你越远,它就显得越小,换句话说,它的视角变小了。在这幅图里,后面的图形与前面的图形有着相同的尺寸(和相同的视角〕。由于两个图形的视觉相同而距离不同,因此,你的视觉系统就会认为后面的那个人一定比前面的大。这个例子说明了你所看见的并不一定是你所感知的。你的视觉系统常常依据从视觉环境中得出规则来作出推论。你可以通过改变这个例子来发现一些通常隐藏着的视知觉规律,比方说,如果你把后面的图形移到与前面的图形相同的位置,这种视觉的大小错觉便会消失。这是因为,在水平面上,随着物体往后退,不仅视角变小了,而且它们在视野中相对于水平线的位置也升高了。视力检查表?由于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影距离中央小窝(fovea)越远,分辨率(acuity)会减低许多。在这张经过设计的图中,凝视图中央的黑点时,图上的每个字母都能清楚的辨认出来。由此可见,中央小窝与其周围区域的辨识能力的不同.(这是因为视网膜上的神经受器的数目及密度在各个地方不相同的缘故.)(选自HarveyRichardSchiffman,1996,p.102)落在我们眼底的景象这是一张利用眼底镜来重现人类眼睛视网膜前的血管分布情况,将光线打入眼睛,计算光线的吸收与反射情形,将可还原眼睛底部血管的分布情形。因此,利用每个人的眼睛微血管的分布不同来当作一种辨识身份的方法,将不再是科幻电影的情节喔!(选自Saulkassin,1995,p.79)这是电视机屏幕上一小块区域的放大图,显示出电视机上只有红蓝绿三种光点。而我们平常所看到的各种生动鲜明的色彩,便是这三种光点依不同亮度所融合(fusion)而成。虽然在这图上三种颜色的光点并不在同一个位置上,不过随着距离的拉大,我们的眼睛也就区辨不出是否这三个光点是在同一个位置上,而把来自三处的光组合起来。(选自HarveyRichardSchiffman,1996,colorplate5)小小图素万千组合这是一张会产生有运动知觉的后像(MovementAftereffect,MAE)的图片。仔细注视着这张图片20秒,然后把目光移到白纸上,看能看到什么。(选自HarveyRichardSchiffman,1996,p.211)当你在看这张图的时候,你将会看到数个大小不同的圆显现出来,而且有时候一个圆的某一部份会变成另外一个圆的一部份,这种变动似乎停不下来,这表示我们的大脑正在找寻最适当的解释,由于有许多可能,于是我们的大脑也就停不下来,无法找到一个最合适的解释.(选自MargaretW.Matlin,HughJ.Foley,1992,p.142)仔细注视这张图,你看到了多大的圆?一个愿望曾经有人说:在图上选一条螺旋线,沿着它走下去,如果走到图形的中心,我就帮你达成一个愿望。(选自MargaretW.Matlin,HughJ.Foley,1992,p.152)谁说并行线永不相交的?这是线性透视(linearperspective)的例子之一。虽然铁轨的间隔距离固定,但是它在视网膜上的投影随着距离的变大而缩小,相对的,铁轨间距在网膜上的投影也变小了。所以才会有并行线相交的错觉。(选自HarveyRichardSchiffman,1996,p.220)美女或海豚?我们的知觉其实容易受到先前经验的影响(top-down),看这8张图,如果我们从1图看到8图,则中间较仿真两可的图形我们会看成是美女,相反的,若从8图看到1图,则会看到一只海豚。(选自DrewWesten,1996,p.166)美女与帅哥情境效应(ContextEffects)你觉得正中间的字是13还是B?(选自Saulkassin,1995,p.121)倒立的撒切尔夫人把图倒过来看,就知道其中暗藏玄机喔!我们习惯了人们正立的脸,当脸正立的时候,我们可以很轻易的察觉细微的差异,例如表情等变化。但当脸倒立时,变化就不太容易被发现,看撒切尔夫人的眼睛和嘴巴都倒过来了,在倒立的图形中我们却没有发现,这是由于先前经验会影响我们的知觉。(选自MargaretW.Matlin,HughJ.Foley,1992,p.155)暗夜里恐怖的脸孔看看这两张面具,是否觉得有些阴森呢?是否因为光线从下面打上来呢?再看看中间的两个小圆点,右边的凸起来,左边的凹下去,光线似乎是由上往下照下来的…有些矛盾…其实这两个面具是凹的,也就是说鼻子的部份是凸向另外一边的,而光线是由上往下照的。因为经验的缘故,我们都认为脸是往外凸的,所以我们会自动地假设光线是由下往上照。但也由于经验的关系,在看中间的小圆点时我们会假设光是由上往下照的。(选自MargaretW.Matlin,HughJ.Foley,1992,p.170)奇怪颜色的花咦?这朵花颜色怎么这么奇怪呢?凝视此图一、两分钟之后,再去看白纸,就会出现正常的花了。这种现象称为负后像(negativeafterimage),后像的成因其中一是视网膜的适应,当凝视红色时,网膜中受红色刺激反应较其它地方刺激强,转凝视白纸时,刚才深受刺激之处,现在的反应就减弱了(因为细胞产生适应),所以我们就觉得出现了红色的互补色--绿色。而称为负后像,是因为其颜色是原来的互补色,亮度是原来的相反的缘故。氤氲飘渺的山峦由于大气透视(atmosphericperspective)的作用,空气中的尘埃和水气会使得光线被折射,使得越远的山看起来会越模糊。(选自Saulkassin,1995,p.117)上面的红线比底下的较长吗?其实两个是一样长的!这是当有深度线索时,所产生的错觉。因为两个一样大的物体,放在远方的物体看起来较小,所以当给深度线索使我们产生远近观念时,在网膜投影上一样的两个物体,在感觉较远处的物体看起来较大。(选自RobertJ.Sternberg,1995,p.185)不合理的图形这是由于我们的大脑无法产生完整、稳定不变的知觉;因为每次当我们看这张图时,图中一部份形成稳定的知觉,但图形的其它部份却推翻了这个知觉现象,告诉我们其它部份是不合理的图形。这张图是M.C.Escher所做,图名为Concave&Convex。(选自DrewWesten,1996,p.157)没有轮廓的三角形你看的到由三个紫色小精灵围成的三角形吗?根据完形心理学派(Gestaltpsychology)的封闭性的原则,我们倾向察觉完整封闭的图形,所以尽管事实上没有真实轮廓存在,在我们的心里还是有心理实存性(psychologicalreality)的。(选自RobertJ.Sternberg,1995,p.169)Muller-LyerIllusiona或b线段哪一个较长呢?日常生活中,d是在屋内看到的景象,c是在屋外看到的景象。而d图代表房间中较远的角落,c图代表较近的角落。而a.b图事实上即分别为c.d图的变形,而由于日常的生活经验,我们倾向将b图看成较长的线段。(选自RobertJ.Sternberg,1995,p.186)大小恒常错觉(sizecostancyillsion)a.b两图中心的圆形哪一个比较大?测量一下吧!在中心圆形的周围物体大小有差异,所以造成我们以为中心圆形的大小不一致的错觉。(选自RobertJ.Sternberg,1995,p.187)奇怪的大狗,还是奇怪的大小孩?在这两张照片中的主角都一样,一只狗和一个男孩,但是他们的大小却因站的位置不同而有所不同,这是为什么呢?(选自StanleyCoren,LawrenceM.Ward,1989,p.478)奇怪的人,奇怪的对比?当观察者由小孔看这个房间时,就会看到这么奇怪的大小对比景象。AdelbertAmes设计了一个实验来示范如何扭曲大小的恒常性。事实上这个房间并不是个长方形,右边的角落距离观察者的小孔近,而且天花板较低,因为这个情形下失去了深度的线索,所以看起来右边角落的人相对地变得很大。奇怪的人,奇怪的对比?当观察者由小孔看这个房间时,就会看到这么奇怪的大小对比景象。AdelbertAmes设计了一个实验来示范如何扭曲大小的恒常性。事实上这个房间并不是个长方形,右边的角落距离观察者的小孔近,而且天花板较低,因为这个情形下失去了深度的线索,所以看起来右边角落的人相对地变得很大。花瓶或脸孔?这是根据完形心理学派Figure-ground原则,当我们看东西时,会选择主题或背景;当我们选择白色的轮廓围成的物体为主体(figure),黑色的部份就是背景(ground),所以看到的是一只花瓶。反之,选择黑色的轮廓为主体,则看到两张脸孔。(选自RobertJ.Sternberg,1995,p.176)亮度对比看看中间四个小灰色方块,有没有觉得最左边的颜色最深,最右边的颜色最浅。其实,它们是四个一模一样的方块呢!这是由于亮度对比(birghtnesscontrast)的关系,同样一块灰色,在黑色的背景里比在白色的背景里来得亮,两对比色之间差异越大,效果越强。(选自DrewWesten,1996,p.132)白色线条中怎么好象有小灰点的存在?这是因为每一条白线都被黑色方块包围,这个黑色跟它对比的结果使他看起来更白,但在交叉的十字路口中,因为交点只有接触到方块的角落,交点中央的对比较少,所以看起来不这么白,于是交点的中央就出现了灰点了。同样的道理,黑线的中央看来好象有一个白点一样。(选自DrewWesten,1996,p.130)视觉悬崖(VisualCliff)人类在婴儿的时候,就已经发展出深度知觉的能力.实验者设计了一个台子,左右半边有高度的落差,在台子上铺一层透明玻璃,让婴儿在上面爬行,婴儿爬到中间时,即使他手摸得到前方的透明玻璃,仍然不敢再向前爬过去,证明人类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对深度有了警觉心,这种能力具有帮助物种生存的作用光的飨宴哗!好美的一幅画,走近一看,怎么颜色全变了,散成了一块块不同的颜色,原本的黄色竟然变成了红色和绿色,真神奇。印象派画家利用色彩加成的方法,用许多不同颜色的小点作画,从远方看时分辨率变低,各小点就溶成了新的颜色,这种方法称为点画法,这和电视机的原理是一样的。再来,我们把图的下半部遮住,只留下最上方树枝的部份,这时你还分的出哪一棵树在前面吗?往下移一点,是不是比较清楚了?因为我们看到了一些重叠的线索,在平面上,这样的线索可以帮助我们分辨深度,产生深度知觉。所以只有单眼视觉的人利用重叠线索也可以分辨远近喔!暗藏玄机的黑森林数数看,森林中浮现了多少张黑夜的脸孔?正确答案:13张HermannvonHelmholtz(1821-1894)这位可是在视觉研究方面大名鼎鼎的专家喔!他和ThomasYoung共同发表了色彩视觉三色论(Trichromaticthoeryofcolorvision),提出色彩视觉是由三类角锥细胞(conereceptors)组成,每一类各自对不同光谱波长敏感度不同。美国总统和副总统?乍看之下,图中的两个人似乎是柯林顿与高尔。但是再仔细的看,其实那两个人都是柯林顿,只是发型与衣着不同罢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那是因为平时我们看东西会先看其外廓,而不太注意它的特别细节的缘故。且图中后方那个「柯林顿」的发型、衣着与姿势都跟平常高尔给人的印像相似,如此就更加深了此错觉的作用了。你看到什么英文字母?你第一眼看到的是E还是F呢?人类的左脑通常会注意到图形比较细节的地方,而右脑则会处理图形的轮廓,说不定可以从第一眼是看到E或是F而知道你的
本文标题:心理学知觉图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941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