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國佛教史(通選)地點:理教113時間:周一12:30-2:20教師:周學農Email:zhouxn@phil.pku.edu.cn課程目的:介紹佛教在中國傳播和發展的歷史,包括重要的歷史事件、人物思想、宗派源流以及相關理論問題。逐步培養對宗教現象的分析、理解能力,並引起進一步研究的興趣。教學大綱緒論:印度佛教源流略講一、原始佛教概論二、佛教的發展與傳播第一講:佛教在中國的初傳第二講:五胡十六國佛教第三講:東晉佛教第四講:南北朝佛教第五講:隋唐、五代佛教第六講:宋元明佛教第七講:藏傳佛教第八講:近現代佛教第一講:佛教在中國的初傳一、佛教的傳入二、漢晉佛教的基本特點附:《牟子理惑論》與三教關係第二講:五胡十六國佛教一、佛圖澄與道安教團的活動二、鳩摩羅什及其門下附:《般若經》與中觀學第三講:東晉佛教一、名士與佛教二、慧遠與禮儀之爭附:《維摩詰經》與居士佛教第四講:南北朝佛教一、佛教與社會政治二、各家師說附:《大般涅槃經》與佛性論第五講:隋唐、五代佛教一、佛教的社會性發展二、主要宗派:天台、華嚴、禪、淨土附:法相唯識學第六講:宋元明佛教一、諸宗的展開(禪宗專題)二、三教融合的趨勢附:大藏經的刊刻與民間教派的發展第七講:藏傳佛教一、佛教在西藏的傳播二、教派的繁榮與宗喀巴改革三、政教制度第八講:近現代佛教一、晚清佛教復興運動二、民國佛教佛法亦宗教,亦哲學。宗教情緒,深存人心,往往以莫須有之史實為象徵,發揮神妙之作用。故僅憑陳跡之蒐討,而無同情之默認,必不能得其真。哲學精微,悟入實相,古哲慧發天真,慎思明辨,往往言約旨遠,取譬雖近,而見道深弘。故如徒於文字考證上尋求,而乏心性之體會,則所獲者其糟粕而已。——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關於期末作業的原則要求(一)請根據自己學習、觀察、研究、思考所得,自選題目,寫作論文一篇。篇幅、體裁不限。(二)論文是每個人基本素質和品格的體現,請認真對待。(三)期末成績隨論文品質而有差別,各自隨緣,請勿強求。(四)希望表現個人的真實見解,避免堆砌他人既有資料,嚴格杜絕抄襲行為。參考書目《佛教史》任繼愈主編《印度佛學源流略講》呂澂著《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呂澂著《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湯用彤著《中國佛教史》(1-3卷)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思想史》(1-3卷)郭朋著《中國佛教近代史》釋東初編著《西藏佛教發展史略》王森著《中國佛教》(1—5冊)中國佛教協會編《佛教經籍選編》任繼愈主編《中國宗教名著導讀(佛道教卷)》王宗昱等編著《中國佛教思想資料選編》(1—3卷)石峻樓宇烈等編《佛教常識答問》趙朴初著《法苑談叢》周叔迦著工具書《佛光大辭典》《佛教大辭典》《佛學大辭典》《實用佛學辭典》《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宗教辭典》《中國大百科全書•宗教卷》相關網站佛教導航:中華佛典寶庫:漢文大藏經:中華電子佛典協會:佛學數字圖書館暨博物館:中華佛學研究所:緒論:印度佛學源流略講第一節:原始佛教概論一、釋迦牟尼生平二、原始佛學理論第二節:佛教的發展與傳播一、部派佛教略說二、大乘佛教的發展三、佛教的對外傳播第一節:原始佛教概論一、釋迦牟尼生平(B.C.566-486)年曆與出生——出家與成道傳教與組織——晚年生活與涅槃天上天下,唯我為尊;三界皆苦,吾當安之。——《修行本起經》佛誕問題:農曆四月初八四門出游——沙門思潮——苦行林——覺悟我今若不證,無上大菩提,寧可碎是身,終不起此坐。——《方廣大莊嚴經》稱號:佛陀、釋迦牟尼、如來僧伽制度: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出家五眾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在家二眾汝等比丘,勿懷悲惱,若我住世,一切會亦當滅,會而不離,終不可得。自利利人,法皆具足,若我久住,更無所益。……是故當知,世皆無常,會必有離,勿懷憂惱,世相如是,當勤精進,早求解脫,以智慧明,滅諸癡闇。世實危脆無牢強者,我今得滅,如除惡病,此是應捨罪惡之物,假名為身,沒在老病生死大海,何有智者得除滅之,如殺怨賊而不歡喜?——《佛遺教經》
本文标题:中国佛教史(通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942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