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大道至简的养生原则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黄帝内经灵枢●本神》智者之养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懂得养生之道的人,必定要顺应春夏秋冬的季节交替,适应寒来暑往的气候变化;调节喜怒哀乐等情志活动,有规律地起居作息;节制房事以调和人身阴阳。这样就可以增强正气,抗御病邪,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从五运来说,木为初运,相当于每年的春季。由于木在天为风,在脏为肝,故每年春季气候变化以风气变化较大,在人体以肝气变化为著,肝病较多为其特点相当于每年的夏季,由于火在天为热,在脏为心,故每年夏季在气候变化以火热变化较大,在人体以心气变化为著,心病较多为其特点相当于每年夏秋之季,由于土在天为湿,在脏为脾,故每年夏秋之间,在气候变化上雨水较多,湿气较重,在人体以脾气变化为著;脾病较多为其特点相当于每年的秋季,由于金在天为燥,在脏为肺,故每年秋季气候变化以燥气变化较大,在人体以肺气变化为著,肺病较多为其特点相当于每年的冬季,由于水在天为寒,在脏为肾,故每年冬季气候比较寒冷,在人体肾气变化为著,肾病、关节疾病较多为其特点火为二运,土为三运,金为四运,水为五运,春风、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春季病肝,夏季病心,长夏病脾,秋季病肺,冬季病肾初之气厥阴(风)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和煦万物生二之气少阴(热)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温暖万物荣三之气少阳(火)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炎热万物养四之气太阴(湿)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温润万物化五之气阳明(燥)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凉爽万物收六之气太阳(寒)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寒冷万物闭主气的初之气为厥阴风木,相当于每年的初春,气候变化多风,以肝病居多二之气为少阴君热,相当于每年的暮春初夏,气候逐渐转热,以肝心病居多三之气为少阳相火,相当于每年的夏季,气候炎热,以心病、暑病居多四之气为太阴湿土,相当于每年的暮夏初秋,气候以湿气为重,以脾病居多五之气为阳明燥金,相当于每年秋冬之间,气候以燥气较重,以肺病居多终之气为太阳寒水,相当于每年的严冬,气候严寒,以关节病和感冒居多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一年中的变化,实际上就是阴阳的变化,是阴胜阳衰和阳胜阴衰的过程。一天中的变化也是如此。根据阴阳的变化,调整我们的阴阳平衡夏三月是指从立夏到立秋前,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夏季阳光充足,雨水丰沛,是万物繁荣秀丽的时节。虽然气候炎热,人们也应夜卧早起,不要厌恶夏天昼长天热,应该心情愉快,精神饱满旺盛,使体内的阳气宣发于外。好象是“所爱在外”,以与夏天阳盛的环境相适应,这就是夏天的养生之道5月6日立夏日,是夏天的开始6月21日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之后气温逐渐上升到体感炎热的夏季清代之前的夏至日全国放假一天,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礼记》中也记载了自然界有关夏至节气的明显现象:“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说明这一时节可以开始割鹿角,蝉儿开始鸣叫,半夏、木槿两种植物逐渐繁盛开花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长”字夏季人体新陈代谢加快,气候又多湿热,本身消耗已经很大,因此不建议此时剧烈运动,以免给身体带来额外负担深呼吸,慢运动!清晨或傍晚在环境优美之处散步是最佳的运动方式,舒活一身经络的同时亦能愉悦心情,缓解压力起居上要注意晚睡早起白天过长会导致人体感觉困乏和效率低下。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在午时(11am-1pm)之间小睡一刻钟至半小时,或闭目养神,能有效地缓解身心疲劳状态做好六个方面的预防经络调养重点在于少阴心、肾经;太阳膀胱、小肠经;太阴肺、脾经防脱水夏季是最易发生脱水的季节。脱水会对人生理功能造成极大危害,容易诱发中暑,造成呼吸道、泌尿系统、心血管、白内障等多种疾病饮水以少量多次为好。特别是自己感到口干、尿比较少时,更应及时补水。在炎热的夏天,除正常饮食外,每天补水量不应少于1500毫升,若出汗太多,还应多补一些。夏季补水,除白开水、淡热茶、矿泉水外,各类瓜汁和菜汤汁都是最佳来源防伤湿夏季多雨,人喜欢冷食冷饮,或大汗之后用冷水洗浴,或久卧阴寒潮湿之地,或涉水淋雨等,均容易导致伤湿。湿邪内伤脾胃之阳,则易产生伤食泄泻;湿邪外伤关节肌肉,则会出现头昏身困、关节肌肉沉重疼痛等症。人在夏季应特别注意防止淋雨,不可久坐阴寒潮湿之地,不可多食冷饮与生冷瓜果等防中暑盛夏,在高温环境下活动,或在烈日下远行,或室内不通风,当外界温度超过36摄氏度、机体又散热不良时,极易发生中暑。人在夏季应避免在烈日下活动,12时至16时最好不要外出,并应常饮些绿豆汤、菊花茶、金银花露等有消暑作用的饮料夏季伤暑有阴阳之分,“动而得之者为阳暑”,“静而得之者为阴暑”。明代张景岳指出:阴暑者,因暑而受寒者也。寒邪袭于肌表;此以暑月受寒,故名阴暑”。特别是老人、儿童、孕产妇、体弱及患有慢性病者应提高警惕,避免夏季感受寒邪防伤风俗语说“大将最怕卸甲风”、“避风如避箭”夏天,人若在室外坐卧当风,或在室内睡卧于过堂风口处,特别是电风扇、空调等若使用不当,降温过低最易伤风受凉。天热时,老年人最好使用摇扇。使用电风扇不可开高档对吹,最好使用低档并摇头吹,躺卧时腹部应盖上毛巾被,且不可直吹头而部;在睡眠后,最好不用。使用空调室内外不宜调的温差过大,以免受风受凉,引起热伤风、头痛、身痛、腹痛、泄泻以及面神经麻痹等症人若多吹东风,易头痛和加重心力衰竭;若多吹南风,易脑中风;若多吹西风,易患呼吸系统疾病;若多吹北风,易使人血压增高防暴怒俗语说“心静自然凉”。在夏季应特别注意保持平和宁静的心态,避免焦虑、紧张、特别是防止暴怒等发生,以免因不良情绪变化,影响平时的正常生活,甚至诱发各种疾病发生防疫病夏天天气潮湿炎热,适合细菌及各种致病微生物的生长,注意环境和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诱发各种疾病或使旧病复发。在夏天一定要重视注意饮食卫生。夏季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之疾。要多食杂粮,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化火;生冷瓜果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经络养生原则阴阳双调,表里对应。引火归元,排寒升阳。五行相生,周流不息。六位乘时,变动不居。亚健康内在的机理分析虚实之分:虚证多属气血不足,心脑失其所养;实证为火盛扰心,或痰瘀阻滞。感受外邪:邪气客于人体,内扰脏腑之气,扰动神明,神气不得内守。饮食不节:肠胃受伤,宿食停滞,酿为痰热,壅遏于中,痰热上扰。情志之伤,影响脏腑气血,致脑神不安,使人不寐,尤以过喜、过怒、过思、过悲为甚。素体虚弱或年老久病,肾阴不能上奉于心,水不济火,则心阳独亢,或因营血亏虚无以养心,致心血亏虚,神不守舍。经络补虚要针对人体因亏虚引起的诸证,根本在于肺、肾、脾。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是性命之本。按照这个原则,调理虚症的方向就不会偏差。调理方法在于循经补气,疏泻淤堵,从而达到减轻病痛,提高活力,延年益寿。实践中对气虚、血弱,体力衰退或者肢体寒冷木胀,退行性老年综合症的效果明显。心与小肠互为表里心包与三焦互为表里肺与大肠互为表里肾与膀胱互为表里肝与胆互为表里脾与胃互为表里阳虚证。其主要表现除有气虚的表现外,还有畏寒肢冷、尿清便溏、白带清稀、阳痿早泄等症状。阴虚证。其主要表现除有血虚的症状外,尚有午后潮热、手足心热、颧红盗汗、男子遗精、女子经量少等症状。气虚证。其主要表现为少气乏力、语言低微、呼吸微弱、食欲不振、食后腹胀、腹泻或便溏、脱肛、易出汗、怕风寒、易感冒、脉虚或无力等症状。血虚证。其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妇女行经量少、延期甚至经闭等。快速判断虚症1、头皮油腻多垢,头发脱落稀疏、焦黄、提前变白,表明肾气亏虚2、两眼无神,眼下清瘀,眼圈发黑。“肝开窍于目”,肝肾同源,肾气不足,肾水便不能滋养肝木,两眼便无神,眼圈发黑3、耳鸣、耳聋,“肾开窍于耳”,肾气亏虚容易导致耳鸣耳聋,尤其是耳鸣声音像蝉鸣,是比较典型的肾虚4、口臭,牙齿松动、稀疏暗黄,齿龈渗血。“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的精华不仅体现在头发上,还体现在牙齿上,肾气足的人牙齿坚硬晶莹而密实,肾气虚的人牙齿容易松动,其实是肾精不足的外在体现,提示其身体的内在的衰败。固肾补精的效果非常好,简单来说就是咬牙叩齿的方法,牙齿与肾相通5、面色苍白,没有光泽,青春痘多。肾气充足的人脸上放光,神采奕奕,相反,如果肾气亏虚,虚火上炎,脸上就容易长痤疮,色泽比较暗,根比较深,尤其在下颏部。反复不愈的顽固性痤疮,大多是因为脾胃的湿气和肾的寒气导致的祛寒湿委中穴、承山属于膀胱经;天宗穴、听宫属于小肠经。太阳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祛湿通道,如果侵入体内的风、寒、湿等外邪淤在这里排不出去,就会在体内淤化成寒凝热毒,会导致各种疾病夏季,人的胃纳和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则阳明气弱,元气耗伤,精神不佳。足三里、天枢穴属于胃经;三阴交、血海属于脾经。每天揉按这几个穴位可以改善肠胃机能,提高脾的运化升清功能健脾胃固肾法在起床后和入睡前仰卧于床上,做仰卧起坐运动,每日做10~30个。早晚摩少腹和搓擦腰眼各五分钟,左右提耳60次如果出现咽喉肿痛、气喘咳嗽、心烦心热、口腔溃疡等现象,那就是肠毒肺火严重。尺泽和鱼际是肺经的重要穴位,可以有效排除肺热除肺火安心法心为阳脏而主阳气。也就是说心为阳中之太阳,心的阳气能推动血液循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使之生机不息。心与夏气相通应。即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活动是相互关联、相互通应的。心通于夏气,是说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如果平时容易犯急、暴躁,这是心火大的表现。极泉穴和少海是心经的重要穴位,揉一揉这两个穴位,可以祛除心火郁毒,人就平静下来了感冒(大椎、合谷、液门、外关、足三里、涌泉)咳嗽(三间、肺俞、涌泉、极泉、少海)发热(百会、曲池、液门、涌泉)气管炎(膻中、天突、足三里、涌泉)哮喘(神阙、膻中、鱼际、少商、三间、曲池、翳风、足三里、肺俞)心悸(内关)心绞痛(内关、至阳、心俞、涌泉、隔俞)急性心梗(内关、膻中、腰阳关、至阳)胃液反酸(膻中、公孙、内关)高血压调理高血压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临床特征,并伴行血管、心、脑、肾等器官病理性改变的全身疾病。常伴有头晕、头痛、眼花、耳鸣、烦躁、失眠、眼底动脉普遍或局部变窄,心室肥大,严重者可致左心衰竭,脑出血,高血压脑病,肾功能衰竭,视网膜出血等。调理:(1)头部(百会)(2)背部(督脉)(3)肺经(云门、中府)(4)胃经(足三里)(5)三阴交、悬钟、太冲三阴交穴是肝、脾、肾三经的交汇点,有显著的降压效果。腰椎间盘突出是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性以后,因某种原因致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连同髓核一并向外膨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而引起以坐骨神经痛为主的临床综合症群。临床表现为腰痛及腰痛向下肢放射,咳嗽排便时加重,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前突消失,腰部僵直,腰部活动多为不对称性受限。SPA疗法:(1)腰部痛点(2)膀胱经从痛点至承山穴(3)胆经(4)八髎、委中腰椎调理颈椎调理颈椎病是颈椎及其周围的软组织发生病理改变,导致颈神经根,颈脊髓,椎动脉及交感神经爱到压迫或刺激,从而产生各种症状。临床表现轻者为持续性酸痛;重者为阵发性剧烈疼痛,多数出现沿颈神经根串痛,伴有针刺样或触电样麻痛感。SPA疗法:(1)后发际整个肩颈部(2)脊背部(整个脊椎)(3)大肠经(合谷)和三焦经(外关、中渚)(4)脾经(血海)
本文标题:夏季养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945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