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课件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课件》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曾志耕课程简介及学习要求(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课程的性质1、是金融学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6门核心课程之一)。2、是宏观经济学的分支,属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范畴(见附录)。(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课程的研究对象1、研究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中央银行的起源,发展,性质,职能。2、研究中央银行的运行机制及其调节宏观经济、监督管理金融业的一般原理和规律。3、研究如何完善我国的中央银行制度,使其更好的发挥宏观调控和稳定金融、服务金融业、监督管理好金融业的职能,尽快建设成为我国“真正的中央银行”。(什么是?为什么不是?怎么样才能是?)(三)、学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目的与任务1、系统地掌握现代中央银行的基本理论,业务管理以及调节宏观经济、监督管理金融业的基本方法。2、培养从事基层中央银行工作的实际业务能力。3、培养分析和解决我国中央宏观调控和稳定金融、服务金融业、监督管理金融业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方向之一)。(四)、学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方法1、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回顾历史,分析现实,预测未来。2、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既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吸收现代《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研究的最新成果,分析研究我国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和稳定金融、服务金融业、监督管理金融业和金融国际合作等职能中所面临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如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3、对比研究的方法。“洋为中用”,借鉴外国中央银行的操作经验,吸收外国中央银行有益的地方,探讨我国中央银行的制度建设,运行机制,调控和管理方法。4,互动、讨论的方法!(重点)(五)、《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内容简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共有四个单元,16(章或专题)。1、一单元有5章,主要讲述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性质与职能,类型与结构,相对独立性、中央银行理论的最新发展。2、二单元有5章,主要讲述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包括货币政策概述,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货币政策传导与效果,我国货币政策实践。3、三单元有3章,主要讲述中央银行的服务职能,包括中央银行的负债业与资产业务,会计与统计业务,对外金融关系协调与服务,人民银行的新职能(金融稳定、反洗钱、社会征信、金融生态建设)。4,四单位有3章:金融监管及其理论、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金融监管比较与启示。(六)、《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学习要求与学习对象1、在学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之前应先学过《货币金融学》,《西方经济学》,《国际金融学》等基本课程。2、要学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必须理论联系我国金融实际,紧密结合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来思考和理解相关内容。3、《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学习对象广泛,因为中央银行是金融和经济的核心,各类财经人才都应学好她。(七)学习纪律和要求:要求同学们:(1)认真听讲,认真做好笔记;(2)理论联系实际,对于上课所讲的案例要深入分析、细心体会并能举一反三;(3)复习所学的金融基础课程、补充相关金融知识;(4)不准随便讲话、不准开手机等通讯工具、不准迟到早退、不准无故不来上课、凡违反以上任何一条,平时成绩扣5分。(5)期末考试题很活,只有真正学到了相关知识,达到了要求,才可能拿到学分(考试方式:开卷、5:5的比例)(听听大家的意见!?)(八)参考书目:1,刘锡良:《现代中央银行学》2,王广谦:《中央银行学》3,黄达:《金融学》4,解川波:《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5,《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反洗钱法》等注意:三周内关于教学范式、关于教学内容等提出建议发我邮箱!)附录:(自学)关于《中央银行学》学科发展与课程建议的几点想法《中央银行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特别是在金融学专业教学中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来建设,时间并不长。它不但与《货币银行学》这类发展历史已很久远,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学科内容基本成熟的学科相比属于新的学科,而且与近几十年来获得很大发展的其他有关金融的学科,如《金融市场》、《银行经营管理》、《国际金融》、《投资学》等相比,也属于后起的一个学科。但经济发展的客观实践已经把这一学科推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它都处于迅速的发展之中。如何把这门学科建设好,如何使金融教学更加适应及指导日新月异、千变万化的现实宏观经济运行,就成为广大理论工作者,特别是金融专业教学人员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一、《中央银行学》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研究学科的简要历程《中央银行学》是在中央银行制度高度发达、中央银行在经济社会中地位极为突出的背景下,从《经济学》特别是《货币银行学》学科中独立出来的一个学科。▲在中央银行形成与发展的初期,对中央银行的研究主要在经济学的范畴内。▲20世纪初在金本位制度逐步解体和中央银行地位日益重要的过程中,有关中央银行的研究逐渐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主体内容之一,更成为货币银行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二战以后,中央银行学己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新中国成立之后,在计划经济和“大一统”的银行体制下,中央银行的地位和作用并不突出,对中央银行的研究进展不大,少量研究成果主要反映在“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货币流通与信用”、“银行计划与管理”、“社会主义银行信贷与管理”等教材中。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中央银行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特别是1984年我国确立中央银行体制以后,对中央银行的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西方关于中央银行研究的著作类型大致有:关于中央银行的业务运作;关于中央银行的分类职能;关于中央银行与宏观经济;关于中央银行的发展历史。新中国成立前有关中央银行的著作和译作主要有:陈天表著:《中央银行的理论与实务》(1934年出版)崔晓岑著:《中央银行论》(1935年出版);陈行、钟金恩合著:《中央银行概论》;陈清华译:克胥、爱尔金著《中央银行概论》;谭寿清译:《中央银行经营论》(1947年出版);的高潮。二、从《中央银行学》的研究内容看,目前己基本上形成了比较独立的学科体系。目前,《中央银行学》的研究内容包括5个基本组成部分:1、中央银行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地位等基本理论;2、中央银行的业务运作,包括形成中央银行资金来源与运用的资产负债业务和与货币资金运动相关但不进入资产负债表的银行性业务的操作原理与操作方法;3、中央银行作为一国最高金融管理当局和宏观经济调控部门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方面的理论与操作;4、中央银行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保证经济和金融稳健运行的原则与方法;5、中央银行对外金融关系与国际协作。目前国内开设的课程中有关中央银行研究内容的大致分布图:三、关于《中央银行学》的发展前景●随着现代货币信用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化程度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的基本理论中央银行的业务运作货币政策理论与操作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中央银行的国际金融协作货币银行学货币与货币制度、利率与汇率、金融市场、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货币供求与均衡、通货膨胀与紧缩、货币政策理论、金融与经济发经济学货币基本理论货币政策理金融市场学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商业银行学存款货币的创造中央银行外部监管国际金融学外汇与汇率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监的提高,金融已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的作用力和影响面都在加大。●现代中央银行处于金融运行的核心,中央银行的地位与作用空前提高,其活动和影响己超出了一般“机构”或“部门”的范畴,而与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从宏观视角研究现代经济社会运行的规律,探讨经济与金融稳健发展机制的《中央银行学》会越来越重要。●现代经济和金融运行的复杂性,使《中央银行学》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更加突出,研究内容日益丰富,研究的理论课题中技术性问题也越来越多,《中央银行学》将会日益充实与完善。●从“经济学”与“金融学”的发展趋势看,《中央银行学》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四、对《中央银行学》学科及课程建设的几点想法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指坚持马克思主义研究经济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理论框架,在这个框架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赋予我们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为我们提供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正确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框架、学科体系和思想体系与西方经济学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研究方法,才能保证《中央银行学》发展的科学性和社会主义方向。当然,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不等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简单引用,特别是在《中央银行学》的学科建设上。因为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中央银行远没有像今天这样在经济生活中发挥这么巨大的作用,因此,《中央银行学》的建设应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加以发展和创新。2、借鉴吸收西方学者对中央银行问题的研究成果和西方国家中央银行的成功实践。中央银行在西方已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而中国的中央银行制度建设较晚,在中央银行的运作上,西方国家己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中央银行的具体运作和组织管理与社会制度的关系并不很明显,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中央银行面临的任务和承担的社会责任与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并无质的区别,这就意味着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和吸收西方国家中央银行的成功经验,为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服务。3、必须坚持以研究中国的中央银行为主。在研究中央银行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理论方面,需要在全球的视角内进行,但在中央银行的业务运作、货币政策操作、金融监管框架与方法等方面,必须立足国情,实事求是,在结合中国实际的过程中来研究。不能以研究西方的中央银行为主,再以西方中央银行的模式套在中国的中央银行身上。如果说在改革开放之初这样做有一定的必要性,但在改革开放20多年后的今天再采用这样的方法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研究《中央银行学》的目的是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服务,不能本末倒置。4、必须以创新的思想和创新的方法来研究《中央银行学》。由于《中央银行学》发展的历史较短,这门学科和课程尚处于发展过程中,要使该学科和课程日益完善并走向成熟,没有创新是不行的;由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时间不长,要切合中国经济体制利金融体制转轨时期及其新体制的特点履行职能,照搬西方中央银行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因此,对于中国《中央银行学》的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来说,思想上的创新和方法上的创新是至关重要的。5、必须坚持学科建设的开放性。任何学科都是随研究对象的发展而发展的,现代经济的发展使中央银行的职能作用日益突出,现代经济运行的复杂性使中央银行履行其职责的技术性越来越强,因此,中央银行学的学科也应该处于不断发展之中,试图把课程体系和研究内容固定化是不可取的,应该保持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包括教学方式方法的开放性,使之不断充实、发展与完善。6、必须坚持学术自由的方针,形成良好的研究氛围。近十几年来《中央银行学》学科和课程建设之所以取得很大进展,就是因为坚持了学术自由的方针,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批《中央银行学》研究的专家,出版了一大批高水平的教材和专著。今后仍要坚持这一方针。同时,要把《中央银行学》这门学科和课程建设好,需要广大理论工作者、经济和金融教学人员特别是从事《中央银行学》教学的教师认真研究和积极参与。能形成一支强大的研究队伍和教学队伍,《中央银行学》这门学科和课程就一定能建设好。第一章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第一章的学习主要要求同学们了解中央银行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和主要背景与原因,深刻认识到中央银行是商品货币经济,信用制度以及金融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全面把握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单独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客观必然性。知识要点:1、中央银行制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2、中央银行制度发展的三个阶段与原因。3、早期和现代中央银行的特征。
本文标题: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945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