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恐龙无处不在》PPT
之恐龙无处不在异齿龙三角龙鸭嘴龙霸王龙恐龙化石本文选自《新疆域》,作者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著名的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他发表的科幻小说和科普作品至今已有300多部,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家的泰斗。骨骼(gé)鸟臀目(tún)漂移(piāo)岛屿链(yǔliàn)深渊(yuān)驮着(tuó)褶皱(zhězhòu)携带(xié)两栖(qī)地壳(qiào)字词解释1、恐龙:是生活在距今大约2亿3500万年至6500万年前的、能以后肢支撑身体直立行走的的一类动物,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2褶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弯曲。3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比喻事物没有一定破绽。4携带:随身带着。5两栖: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如青蛙、蟾蜍)。比喻工作或活动在两种领域。初读课文,独立思考:课文标题是《恐龙无处不在》,那么它的说明对象是否就是恐龙呢?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证明了“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解题•“恐龙无处不在”,初看标题,我们可能以为这篇短文要向人们描绘恐龙家族繁衍生息、遍布世界的盛况,但读了全文,我们才明白这是一篇通过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学说的科普论文。製作者:陳重霖顏志融陳孝勇指導老師:王宜莉板塊構造學說什么是“板块构造”理论?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移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个板块下面俯冲。分析文章结构:全文共15个自然段,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用一个科学观点引出说明内容。第二部分(2—14):阐述说明内容。第三部分(15):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总分总什么是“泛大陆”?复述“泛大陆”分离成七大洲的过程。约2.25亿年前——完整的泛大陆约2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到6500万年以前——完全分开阅读课文,分组讨论:•讨论一:课文说明的对象涉及哪两个学科?从中我们可以明白一个什么道理?•讨论二:思考作者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找出作者思考问题的轨迹。恐龙板块理论生物学地质学紧密联系相互影响不同科学领域“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议论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阅读课文,分组讨论:•讨论一:课文说明的对象涉及哪两个学科?从中我们可以明白一个什么道理?•讨论二:思考作者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找出作者思考问题的轨迹。发现问题找出答案得出结论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恐龙并不适应南极气候——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提出大陆板块构造理论——“泛大陆”形成时,恐龙在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后来“泛大陆”又分成四个部分——所以每一块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恐龙无处不在”是支持“板块构造理论”的新的强有力的证据。说明顺序:逻辑揣摩句子说明方法举例1、列数字“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十分之九的冰在南极。那里的冰有数英里厚,覆盖着丰富的化石。”2、举例子“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3、作诠释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4、打比方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想一想:(一)以本文为例,说说科学家们在科学研究中发挥了哪些创造性思维?(二)由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式,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
本文标题:《恐龙无处不在》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952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