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荷叶母亲中坪中学:姚明刚2010年11月25日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听读释题,以题目为切入口整体感知课文。2、过程与方法品读感悟,品味散文诗的语言,掌握朗读技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扩读悟情,体会诗歌中饱含的温馨的浓浓的母爱。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读,让学生“读入”(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2、教学难点通过读,让学生“读出”(将文本语言内化为学生的情感)。作者简介冰心(1900-199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家。原名谢婉莹。原籍福建长乐,1900年10月生于福州。代表作有诗集《繁星》和《春水》等。导入新课母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它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便蒙上岁月的风尘仍然清澈纯净。“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的这首《游子吟》可说是古人对母爱赞美的千古绝唱。怎样写母爱才有新意?是写冷暖问候,还是写病痛关爱?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荷叶母亲》这篇优美的散文诗为我们做出了回答。下面我们一起来寻找吧!听读释题我读课文,同学们认真想一想!你怎样理解标题?这篇文章写了什么?作者看得见一个大荷叶覆盖在红莲上面,为红莲遮拦雨点,受到感动,想到:母亲就是荷叶,我就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只有母亲给我荫蔽。品读感悟1、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红莲?从这两缸红莲回想起九年前在故乡的园院里的红莲,为下文写雨中的莲花作铺垫。2、这一朵红莲正是在这勇敢慈怜的荷叶的庇护之下,安全地成长着,如果没有了荷叶的荫蔽,红莲会怎样呢?花瓣凋零、枯萎;被风吹倒了,压断了3、这段最后一句描写红莲开了,作者又是怎样的心情呢?惊喜中又有隐隐的担心,担心红莲会像白莲一般凋谢!4、你低着头,我看不见你的表情,但我猜想你的眉头是微缩着的,是吗?为什么?是的作者心情烦闷5、文章写莲,先作平平淡淡的叙述,“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通过爷爷的话,写出家庭的和睦,写出家庭对孩子的爱。6、文章是如何写出下雨的过程、荷花和作者的感情?雨中的荷花作者的感情下雨的过程半夜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白莲已经谢了……亭亭的绿叶中间立着。烦闷,不适意窗外雷声大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来愈大。红莲被打得左右唇倚斜无法可想雨势并不减退,雨点不住的打着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深受感动7“我”心中深深地爱了感动,这是为什么?因为作者看到繁密的雨中,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的上面。由此联想到母亲对孩子的爱,母亲就象那荷叶,“我”就像那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只有母亲给“我”荫蔽。所以心中受到了深深的感动。8、文中心中的雨点指什么?指心中的烦恼、生活中的不顺意、遇到困难和挫折等。9文章赞美了什么?赞美了母爱情感体验1、你觉得在生活中你会是风雨中的那一朵红莲,还是那一朵白莲呢?红莲——因为我们也有母亲的时刻关怀和安慰2、那请你说说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这个场景让你联想到生活中妈妈的什么动作?3、当我们联想到妈妈在生活中对我们的种种爱护,似乎就更能体会作者的情感了,当作者看到风雨中荷叶护莲的情景,想到母亲,深深地受到了感动,文章最后两段情不自禁地发出感慨,当人们想要表达强烈的感情时,怎么办?课堂小结:这是一篇借物抒情的美文,文章借繁密的雨中,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的上面。从而联想到母亲对孩子的爱,母亲就像那荷叶,“我”就像那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只有母亲为“我”荫蔽。赞美了母亲伟大、无私的爱。课后赠言母亲就是一条河,河是伟大的母亲,淌过痛苦之河的母亲们终会见到彩虹。让我们奋发图强,努力学习,终成德才兼备的儿女,去孝敬生我养我的母亲、报效家乡,报效祖国。作业认真阅读课文,深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文标题:荷叶 母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972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