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务礼仪 > 第八讲 态度与人际交往
第一节态度概述一、态度的含义与构成要素态度的含义:目前一般认为,态度是指个人指向一定对象,具有一定观念基础的评价性反应倾向。·态度的构成要素:弗里德曼吸收了认知论与学习论的要素,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1)认知成分:指个人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它包含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等。认知成分是个人知觉和判断的参考,也是态度的其余部分的基础。(2)情感成分:表明人对某一事物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或情感。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3)行为倾向成分:指个人对外界的人或物所预备采取的反应或行动倾向。二、态度的基本特征(1)态度的社会性:态度是后天社会生活中习得的心理状态;(2)态度的对象性:态度有具体的指向对象;(3)态度的稳定性与持续性:(4)态度的内隐性:态度是一种内在的结构(5)态度的系统性:个体具有态度群(6)态度的简单性与复杂性:(7)价值是态度的基础:事物具有的基本价值是态度形成的基础——理论的价值、实用的价值、审美的价值、社会的价值、权力的价值、宗教的价值三、态度的维度·指向:即态度的方向,对于态度对象具有肯定还是否定的指向。·强度:指一种特定态度倾向于某一指向的程度。·深度:指态度主体在一种态度对象上的卷入水平。·向中度:指一种态度在个人态度系统和相关的价值系统中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外显度:指态度主体在一种态度上所表现的外露程度。四、态度在社会交往中的作用(一)态度在社会交往中的一般作用态度决定着对外界信息的判断和选择:影响社会理解;导致记忆过滤效应;态度预定着个人对事物和他人的反应模式态度影响人的社会交往行为的取向和水平其他作用:具有自我价值保护作用;具有激励作用等(二)态度与社会交往行为的关系1.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民意测验的证明”·具体态度与具体行为的对应性(S·佩因罗德):·总态度预言总的行为·具体态度预言具体行为·态度测量与行为的时间愈短,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越高2.态度与行为的不一致性:“拉皮埃尔挑战”(R·T·拉皮埃尔,1934)第二节态度的形成与改变一、态度形成与改变的理论1、态度分阶段变化理论(H·C·凯尔曼):态度形成与变化的三阶段(1)依从:是指人们为了获得奖励和避免惩罚而采取的与他人要求在表面上相一致的行为。(2)认同:是个体自愿地接受心目中榜样人物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们相一致。(3)内化:是态度形成中最重要的阶段。2、行为主义理论(强化理论):态度形成是社会环境重复刺激作用的结果,强化在其中起着积极作用。3、学习论(霍夫兰德):提出的学习论的基本假设是:态度与其他习惯一样,都是后天习得的。联想、强化、模仿是态度学习的主要机制。4、诱因论:诱因论把态度的形成看成是对利益或损失的衡量过程,并在衡量的基础上选择最佳方案。诱因论的具体形式有:认知反应论和预期价值论。5、观察学习理论(班杜拉):模仿性的观察学习,是人们态度获得的重要途径。6、认知反应论:最早由格林沃德提出,后被布若克发展。假设人们对某种报道可能产生正性或负性思考,这些思考决定了他是否会因这种报道而改变。7、预期价值论:由爱德华提出,人们尽量从各种可能的预期结果中选择价值最大的一种态度。8、认知一致性理论:①平衡理论:海德1958提出的平衡理论的假设主要有两个。a.强调我们的认知结构中存在着“趋向平衡的压力”。b.不平衡结构趋向于转变成平衡结构,这个假设是平衡理论的核心。平衡状态模式(下述例子)不平衡状态模式(下述例子)P++OX+P——OX+P—+OX—P+—OX+P++OX—P—+OX+②认知——情感一致性理论:认为人们都在努力使自己的认知和情感相一致。③认知失调理论:·为了维持与外显行为间的一致性,态度会随行为而改变。认知失调理论首先是由费斯汀格1957提出的,成为以后许多理论的基础,他指出如果一个认知与另一个认知相对立,这两个认知的关系就叫作失调。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一般情况下,个体的态度与行为是相协调的,因此不需要改变态度与行为。假如两者出现了不一致,比如做了一些与态度相违背的事,或没做想做的事,这时就产生了认知失调。认知失调会产生一种心理紧张,个体会力图解除这种紧张,以重新恢复平衡。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通常有四种:(1)改变认知:如果两个认知相互矛盾,我们可以改变其中一个认知,使它与另一个相一致。(2)增加新的认知:如果两个不一致的认知导致了失调,那么失调程度可由增加更多的协调认知来减少。(3)改变认知的相对重要性:因为一致和不一致的认知必须根据其重要性来加权,因此可以通过改变认知的重要性来减少失调。(4)改变行为:认知失调也可通过改变行为来减少,但一般情况下,行为比态度更难改变。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对最终选择的评估来减少决策后失调。例如,增加对我们所选择的事物的正向评估,或贬低对所放弃的事物的评估都能减少失调。人们在决策后常倾向于增加对所选事物的喜爱程度,而减少对没选择事物的喜爱。随着选择与放弃的方案之间的主观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失调也随之减少。④归因理论:由贝姆1972年提出,人们并不是通过检查或反省自己的内部来了解自己的态度,而是从自己的行为及对当时情境的知觉推论自己的态度。9、功能理论(丹尼尔·卡兹,1960):态度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支持这种态度的需求是什么。态度的功能主要有:功利性功能;自我防御功能;认识和评价功能;价值表达功能,等。二、影响态度形成与改变的因素(一)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需要的满足和情绪性经验·知识·家庭·群体参照·文化因素·遗传因素与性别作用(二)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1.态度系统的自身特性:态度强度;态度向中度;态度深度2.态度主体特性:个体差异(性别与智力、人格特征、认知需要、自我防卫倾向等);好心情;承诺;态度主体与群体的关系。3.劝导说服力:劝导传达者的特点(传达者的可信性、传达者的吸引力、传达者与态度主体的相似性);说服信息的特点(信息的差异、信息唤起的恐惧情绪);信息呈现方式;重复;论点的有效性,等。4.劝导情境的作用:分心;情境的强化作用等。第三节社会交往中的偏见一、偏见和偏见的特征1.偏见:指个人对某一群体或该群体成员所持有的缺乏以充分事实为根据的态度。2.偏见的特征:·以有限的或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偏见的认知成分是刻板印象·偏见有过度类化的倾向·偏见含有先入为主的判断二、偏见产生与持续的原因·主体的动机因素:挫折导致的情感发泄、个体对社会同一性的渴求·社会文化因素:社会群体间的利益冲突、社会化的影响(个体的经验或特点、社会化情境、榜样)、人格(投射、挫折)·认知因素:消极刻板印象的影响三、偏见的不良后果·导致负向自我实现的预言·造成角色获得偏差·降低偏见对象自尊心·诱发社会交往冲突四、偏见的消除与建立正确的社会交往态度·消除不良的刻板印象·体验共同的命运与采用合作性奖励·平等地位的接触·熟悉对方的特性·确立正确的与其他群体接触的社会规范·创造消除偏见的环境·其他方法:输送新知识、积极参加有关的活动、多交往、多接触、进行卓有成效的宣传教育等。本讲结束谢谢
本文标题:第八讲 态度与人际交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973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