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章插花基本知识第一节插花材料及用具•一、插花容器•供插花使用的容器比较广泛,除花瓶外,凡能容纳一定水量,满足切花水养要求的容器均可选用。•质地•陶瓷容器•玻璃容器•金属容器•木制容器•竹编容器•漆制容器•形状可归纳为两类:•高身小口瓶类容器:不用花插或花泥,而将花枝直接插入瓶内,稍加扶持固定即可•浅身阔口的浅盆类容器:必须使用花插或花泥固定和支持花材。•容器选择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容器的底部应平稳,易于放置•2.容器开口不可太小•3.容器的形状、色泽、质地应与花材及周围的环境协调统一。•二、配件•配件是插花作品的点缀物,我国古代插花中常见应用。为了突出主题或烘托意境,常增添一些小型工艺品,如造型奇特优美的小动物、小玩具和其它小装饰品。一般配件选用不宜过多,色彩也不宜太艳丽,以免喧宾夺主,破坏原有的主题和意境。•清代厅堂供花花材:茶花、梅、石榴实、芭蕉叶、画卷花器:铜壸、香炉、画筒、墨舔、铜盘花型:民间文人式格花•此类插花盛行于清代富贵人家。一般言于众多乌黑老旧的古董摆饰之间,安插几枝上着鲜白小花的老屈梅干,及两朵艳红茶花,顿觉眼帘生光,生气昂然,•三、垫座•中国传统的古典插花十分讲究花几、花架。插花作品配上几架、垫座,不仅增加美感,而且显得高贵雅致,往往还能起到均衡作用,使作品具有统一协调的美感。•四、插花工具•制作插花的工具一般比较简单,必备的有刀、剪(枝剪、普通剪)、花插、花泥、金属丝及水桶、喷壶等。制作较大型插花,最好备有小手锯、小钳子及剑筒等。•1.花插•又叫剑山、插花器。•作用:主要用于浅盆、浅盘等容器插花,以固定和支持花材•材质:一般由锡、铝、铜等金属材料制成。•要求体量重,底部平整,最好下面贴上一层软胶垫;上部的刷针要尖细而密,浸入水中不易生锈,花茎可直接插在这些铜针上或针间缝隙加以定位。2.花泉以合成树脂制成,份量很轻特点:不仅上面,各个侧面都能插花,同时大小不拘,有吸水性,花泉胶带是一种湿了也不会剥落的胶带。花网是用于固定花的,可缠在花泉上,亦可揉成一团放入花器。•园艺小刀和剪刀在插花中,茎部切口是很重要的。斜剪的尖头容易插入花泉,吸水面积大,花也较能持久。园艺小刀切花、茎、枝。剪花刀这是用于插花的剪刀,在剪粗的枝叶时有用。园艺剪刀剪刀口有齿,可以剪断铁丝。用前段剪缎带、薄纱。去刺器在处理玫瑰等有刺的花材时使用非常方便。花材的基本知识•四、花材的种类•凡插花所用的植物材料统称花材,•线状花材•团块状花材•特殊形状的花材•散状花材。•1.线状花材•是构成花型轮廓和基本构架的主要花材。各类木本植物的枝条、根、长形叶、芽以及蔓性植物和具有长条状枝叶、花序的草花如唐菖蒲、金鱼草等都属线形花材。•2.团块状花材•一般花朵多呈团块状,如茶花、玫瑰、牡丹。菊花、香石竹等,还有些是由许多小花组成的一团,如绣球花、天竺葵等。这类花材花容美丽,色彩鲜艳,可单独插,也可与线状花材配合作焦点花。西式插花多以草花为主,有些呈平展状态的叶片如龟背竹、野芋叶、鹅掌柴等,也是很好的造型材料。3.特殊形状花材•花形奇特,形体较大,1~2朵便能引起人们的注意,适宜插在作品显眼之处作为焦点花。如火鹤、卡特兰、鹤望兰等•4.散状花材•花形细小,一茎多花,给人以娇小玲珑或梦幻的感觉。适宜插在大花之间填空,增加层次感,如满天星、勿忘我、补血草、小菊、文竹、天门冬、波斯顿蕨、肾蕨等。第二节插花的基本技能•一件好的插花作品,除了好的构思外,还需有熟练的技能。插花者必须掌握修剪、弯曲、固定三个基本技能。第二节花材的处理3.1花材的采集、选购与处理•3.1.1采集与整理•花枝叶剪切应以清晨露水未干时为佳,傍晚次之。9:00-16:00避免剪切活动。花朵开放度,五六成至七八成开放最好。•根据造型需要,配带一些花苞。•插前整理花材,茎秆有刺的用专用工具除去叶片及刺,去破损花瓣,焦边。还可以人工催开方法?•3.1.2花材选购•选花材健壮,花枝长的新鲜花材。•新鲜:色鲜艳,叶光亮,花瓣有弹力。•花枝尾部用手触摸有滑溜感,说明已存放多日•同一花材有蕾,有花大的,花形过小、花蕾太实不宜购买•选购后,用塑料薄膜包裹成束,回去剪裁处理,及时插入水中。•3.1.3剪切时的处理•1.水中剪:将枝条弯曲后置于存有水的大口容器内进行剪切。•作用:避免空气进入导管,阻止水分运输,•方法:水中剪除茎枝末端•对桔梗、大丽花夏季花卉效果显著。•花材修剪:开→最后都剪不离手•注意:1)顺其自然。仔细审视枝条,哪个枝条表现力强,哪个枝条最有优点,其余剪掉。•2)同方向平行的枝条只留一枝,其余剪去,避免单调。•3)从正面看,近距离的重叠枝,交叉枝要适当剪去。•4)枝条的长短,视环境花器大小和构图需要而定。•5)有碍于构图创意表达的多余枝条一律剪除•6)草花用刃尖剪,在节下剪易插,木本要斜剪,不要留下刀口?•7)除刺•8)去残•2扩大剖面•剪切时尽量使鲜花茎枝末端剪切的剖面大些,增加吸水面。•草本和茎杆较细的木本常斜向剪切或用手折断花枝,茎杆粗的木本花卉宜从纵向剪切,将其茎末端劈成2-4份,•以达到扩大剖面的目的,或击碎枝条末端,或末端表皮剥除,如碧桃、李、绣球。•这种方法只适于瓶插,剑山则难以插牢•3烫炙末端•木本花卉处理分烫和炙两种•烫:花枝末端浸入80℃左右的开水中浸烫十几秒钟。•炙:用火炙烧起末端一分钟以上烧焦为止。•目的:高温使茎末端细胞组织死伤,起到封口作用,防止植物本身细胞组织液外泄。用于剪切后流出乳汁浆的植物,如一品红、夹竹桃、橡皮树等必须用火炙烧才能止乳浆外流,防止剪切处梗塞及腐水浸染的效果。•4浸泡急救•花枝严重失水、萎蔫时,剪除花茎或花枝末端,全株浸泡在冷水中,注意花头置于水面上,浸泡1-2小时后,取出放置阴凉处,即可恢复。•5注灌水分•草本类植物萎蔫后,可采取强行灌水的办法。一种是注射器吸水后刺入花茎末端,水注入茎内。如马蹄莲、朱顶红、唐菖蒲。•6倒淋复鲜•萎蔫花材倒置用喷壶从上往下喷洒清水,直到花和枝叶全部淋上水后,放置10-15分钟,再从上至下喷淋一次;•反复3-5次,用湿毛巾、湿布或吸足水的报纸等把花材包扎好,横放或倒挂在阴凉无风湿度较大的地方,经数小时至一夜,后基本回到原来的新鲜状态。•7化学处理•选适当的化学试剂对剪切口进行处理。•目的:刺激吸水和防止微生物的侵入•方法:1)用酒精涂抹剪切口处,或将火炙过的花枝末端放在酒精液中浸泡几分钟,水仙、波斯菊、牵牛花、紫藤、枫树等。•2)用醋酸、稀盐酸涂抹剪切口•美人蕉、芭蕉、紫薇剪切口处擦揉试验、硫磺粉、睡莲、桔梗、向日葵。•3.2花材加工技艺•3.2.1枝材的加工•1剪裁修枝•对花、枝、叶进行剪裁时,要根据植物的类型及器皿的具体情况来决定。•2整形弯枝•弯曲不够时,弯枝处理三种方法:•1)枝条不太粗:两手捏住弯曲部位,两大拇指顶住内侧,3-5分钟后即可。•2)枝条粗且硬,不易弯曲,需弯曲部位背面,用刀浅切割二三处,一只手捏住枝条,手臂紧贴身体,便于使劲,另一只手抓住枝条,弯曲部位并用大拇指顶住内侧,慢慢使劲向内弯曲,促使就范。•3)个别粗枝退火的细铁丝从分枝基部开始缠绕到枝条中部,手臂和另一只手使劲强行弯曲,以获得理想的弯曲。注在插花操作时,尽量用花、叶挡住铁丝。•3.2.2花与花茎(草本)的加工技艺•1.金属丝缠绕法•22号铁丝在花枝上螺旋状缠绕,外包绿胶带或用绿铁丝,如康乃馨、扶郎、玫瑰、红掌等。•2.金属丝穿茎法•扶郎、水仙、大丽花花茎中心时空的易折断,可用22号铁丝从花蕊中心下插孔茎中,也可反之。•3.穿心法•瓣易脱落者,或为保持初开花形,控制固定花朵开放程度,防止花瓣脱落,如月季。用细铁丝对花瓣基部作十字穿刺,屈折剪断铁丝即可。•4.花托法•花径大,花头易低垂的,22号铁丝绕在花径上低垂的花朵托起,茎杆随之硬挺。•5.花梗捋弯法•花梗含水量高的,如马蹄莲、水仙、睡莲、鸢尾。•6.锁花•绕在香石竹花萼、子房处,抽紧后另一端绕在花茎上,托起花朵,起控制开放程度和固定花瓣的作用。•7.分花法•常作胸花,大花分成两朵小花,纵切后用透明胶带或铁丝绕萼筒部。•3.2.3叶材的加工技艺•1)卷叶法•2)圈叶法•3)附贴法•4)摩叶法•5)拉丝法•6)修叶法•7)折叶法•3.3花材插置固定技法•1.花插固定•2花泥固定法•按花器口大小切成小块,花泥应高出花器3-4cm浸入水中,让其自然下沉。•3瓶插固定法•1瓶口隔小法•2接枝法•3弯枝法•4铁丝网固定法枝条的剪切与造型•木本枝条在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中应用极为广泛,通过不同花卉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来体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并用枝条完成作品的主要轮廓与构图•枝条的剪切与造型分如下步骤•1、分清枝条的阴阳面,确定枝条的主观面。插花时,应将枝条的阳面向外,还要确定枝条的最佳观赏度。•2、根据容器的大小高低及所要插作的作品体量来确定枝条的高度与长度,然后进行修剪。同时要注意去掉病枯枝、交叉枝、平行枝、垂直向前枝、过密及姿态不美的枝条。•另外,还要考虑不同植物的分枝习性,如对生的枝条要避免左右的枝条等长显得呆板,应短截或去掉其中的一枝;先端分叉的枝条应从主视面考虑短截其一,避免两者并头而削弱了枝条的走势。•3、造型时应尽量顺其自然。如梅枝应表现其苍劲之感,而柳枝则应该是柔软下垂、婀娜多姿。但现代插花中也有仅从构图需要出发将枝条作成各种特殊形状的。•进行枝条造型时有如下常用的方法:•1、对于柔软或较嫩的枝条,握于掌中,通过掌心的温度慢慢使其弯曲;•2、细软的枝条可以用细铁丝缠绕后再根据所需形状造型。在作品露出的茎段要用绿铁丝缠绕,以免有碍观瞻;•3、粗硬的枝条可将局部茎段在热水中浸泡,稍软后在作弯曲,或在要弯曲的部位剪一切口,再行按压。太硬的枝条可再切口处插上从硬木上剪出来的小木片,帮助造型。花材固定花材固定花材固定
本文标题:插花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983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