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点精解A教育学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点精解第一部分教育学第一章绪论一、常见考试知识点考点一:教育学各发展阶段的代表人物、著作及主要观点。考点二:教育学发展中逐渐形成的理论派别。考点三: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如教育学的概念、教育规律的含义以及教育学与教育科学体系的关系。二、常见考试题与解题技巧考点一:教育学各发展阶段的代表人物、著作及主要观点。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例1(2001年统考试题)“教学相长”“及时而教”等教育思想最早出自于我国的()。A.《学记》B.《论语》C.《大学》D.《中庸》【答案】A【解析】“教学相长”和“及时而教”都出自《学记》,除此之外,还有“不陵节而施…‘学不躐等”“长善而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禁于未发”等。【错误防范】对于《学记》中的这些论述,有两个要求:第一,知道这些话出自《学记》;第二,把这些话与当今的有些教学原则等结合起来,如“不陵节而施”和“学不躐等”,它们都体现了当今的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则体现了当今的启发性的教学原则。例2(2011年统考试题)西方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A.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B.柏拉图的《理想国》C.拉伯雷的《巨人传》D.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答案】A【解析】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被译成《雄辩术原理》。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建立(1)夸美纽斯例3(2003年统考试题)在现代教育理论形成的过程中,明确提出“泛智”进步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洛克C.卢梭D.裴斯泰洛齐【答案】A【解析】夸美纽斯的“泛智”思想是指他提出的把一切知识传给一切人类,这是普及教育的思想,他是外国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家。例4(2006年统考试题)首次从理论上论证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洛克C.赫尔巴特D.卢梭【答案】A【解析】夸美纽斯为了实现他的“泛智”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例5(2008年统考试题)明确提出“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的近代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洛克C.乌申斯基D.第斯多惠【答案】A【错误防范】夸美纽斯的著作《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2)杜威例6(2001年统考试题)“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等命题的提出者是()。A.夸美纽斯B.洛克C.杜威D.赫尔巴特【答案】C【解析】“教育即生活”和“教育即生长”仅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两个教育主张,他的其他的经验主张也需要掌握,如“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和“教育无目的”等。【错误防范】在教育史上,有两个重要的流派:传统教育派和现代教育派,它们的代表人物分别为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和美国教育家杜威。他们都强调“三个中心”,但内容不同。赫尔巴特强调“教师中心”“书本中心”(或“间接经验为中心”)和“课堂中心”;而杜威强调“学生中心”(或“直接经验为中心”)、“活动中心”,其中,杜威的“做中学”必须记住。(3)赫尔巴特例7(2011年统考试题)传统教育派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倡导的“三个中心”是指()。A.教师、活动、经验B.学生、活动、教材C.教师、书本、课堂教学D.学生、经验、活动【答案】C例8(2007年统考试题)试图在心理学基础之上建立教育方法论,并提出了著名的阶段教学法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斯宾塞C.赫尔巴特D.杜威【答案】C【错误防范】这是一个易考的地方。与此相关的还有如下一些内容:第一,赫尔巴特的著作为《普通教育学》;第二,赫尔巴特在西方教育史里被称为“科学教育学之父”:第三,赫尔巴特提出了“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第四,在“教学”一章提到了“教学为主”的含义,‘‘教学为主’’含义的记忆可以与赫尔巴特的“三个中心”结合起来掌握,即将赫尔巴特的“三个中心’’(即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变为“三个为主”——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以课堂为主,再加一句:大部分时间用于教学。例9(2002年统考试题)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代表作是()。A·《爱弥儿》B.《人的教育》C.《教育漫话》D.《教育论》【答案】D例10(2005年统考试题)著名学前教育家的代表作是()。A.《教育漫话》B.《爱弥儿》C.《人的教育》D.《教育论》【答案】C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例11(2004年统考试题)我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A.《普通教育学》B.《新教育大纲》C.《论共产主义教育》D.《教育过程》【答案】B【错误防范】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例12(2009年统考试题)凯洛夫《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更侧重于哪一个教育流派?()A.形式教育派B.实质教育派C.传统教育派D.现代教育派【答案】C【解析】传统教育派的观点是:教师中心、书本中心(间接经验中心)、课堂中心。代表人物是德国的赫尔巴特等。现代教育派的观点是:学生中心、直接经验中心、活动中心。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等。【错误防范】在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方面也存在两大派别:形式教育派和实质教育派。形式教育派的观点是:重视智力,忽视知识。实质教育派的观点是:重视知识,忽视智力。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例13(2010年统考试题)主要从事流浪犯罪儿童教育并著有《教育诗》等论著的教育家是()。A.加里宁B.克鲁普斯卡娅C.凯洛夫D.马卡连柯【答案】D4.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例14(2001年统考试题)《给教师的建议》的作者是苏联著名教育家;结构主义学说的倡导者是美国著名教育家。【答案】苏霍姆林斯基布鲁纳【解析】目前的考试没有填空题,上述考点可以以选择题等形式出现。例15(2002年统考试题)“教学与发展”理论的倡导者是()。A.赞可夫B.皮亚杰C.布鲁纳D.瓦·根舍因【答案】A例16(2004年统考试题)下列哪一条教学原则是教育家赞可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的?()A.程序编排的原则B.激发动机的原则C.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D.结构主义的原则【答案】C【错误防范】赞可夫进行了18年的教学与发展的改革实验,他实验的理论基础之一是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他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大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以及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例17(2003年统考试题)在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中,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提出了()。A.结构主义教学理论B.儿童智力发展阶段理论C.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理论D.范例方式教学理论【答案】D例18(2007年统考试题)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提出了合作教育学的理论。合作教育学的核心是()。A.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B.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合作C.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D.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答案】A例19(2005年统考试题)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教育家是()。A.巴班斯基B.皮亚杰C.布鲁纳D.瓦·根舍因【答案】A例20(2009年统考试题)在教育学理论发展中,提出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与教学关系理论的教育家是()。A.赞可夫B.皮亚杰C.布鲁纳D.瓦·根舍因【答案】B考点二:教育学发展中逐渐形成的理论派别。例21(2005年统考试题)教育学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流派。其中杜威倡导的是()。A.实用主义教育学B.实验教育学C.文化教育学D.批判教育学【答案】A例22(2006年统考试题)在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派别,其中美国的鲍尔斯与金蒂斯倡导的是()。A.实验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实用主义教育学D.批判教育学【答案】D例23(2008年统考试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兴起了批判教育学理论,其代表作之一是()。A.斯普朗格的《教育与文化》B.阿普尔的《教育与权力》C.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D.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答案】B例24(2009年统考试题)20世纪以后产生的资产阶级“儿童学”的理论基础之一是()。A.实验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实用主义教育学D.批判教育学【答案】A例25(2010年统考试题)持有“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儿童中心论”等观点的理论派别属于()。A.实验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实用主义教育学D.批判教育学【答案】C【错误防范】2005年、2006年、2008年、2009年和2010年都考查了这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易采用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因此,对于这部分内容,考生需掌握以下几点:第一,掌握四个派别的名称: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和批判教育学。第二,了解每个派别的主要观点。第三,记住每个派别的代表人物和著作。考点三: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如教育学的概念、教育规律的含义以及教育学与教育科学体系的关系。例26(2002年统考试题)教育学研究的教育现象主要包括教育的现象和现象。【答案】社会认识【解析】目前已没有填空题,但是这是一个考点,可以用其他形式进行考查。例27(2004年统考试题)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一般为()。A.教育现象及规律B.教育政策与法规C.教育理论与实践D.教育历史与现实【答案】A例28(2008年统考试题)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称为()。A.教育规律B.教育法规C.教育原则D.教育政策【答案】A【解析】教育规律是客观的,题中提到的“内在的”“必然的”是客观性的具体表现。教育法规、教育原则、教育政策三者都是人制定的,有人的主观愿望在里面,它们具有主观性的特点,而它们又都是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被制定出来的,因此,它们都具有客观性的特点,即它们是主观性和客观性有机结合的产物。【错误防范】这道题还容易出成辨析题。如教育规律就是指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又如教育规律就是指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这种表述都不全面,教育规律不仅要揭示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要揭示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如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与教育的关系等。例29(2007年统考试题)教育科学现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科学体系,这个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A.教育学B.教育哲学C.教育心理学D.教育生理学【答案】A【解析】教育学作为一门具体的学科,它的发展有两大趋势:一是教育学自身的分化,产生了很多新的学科;二是教育学在不断与其他学科结合,形成了许多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所产生的这些新学科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教育科学体系,而教育学是这个体系中的基础学科。这是一道经常考的选择题。第二章教育的本质、功能和基本规律一、常见考试知识点考点一:教育的属性(包括教育的本质属性和教育的社会属性)。考点二:教育的四种起源论(神话起源论、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和劳动起源论)。考点三:教育的发展(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社会的教育)。考点四:影响人发展的因素(遗传、环境、教育和主观能动性)。考点五: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规律。考点六: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二、常见考试题与解题技巧考点一:教育的属性(包括教育的本质属性和教育的社会属性)。例1(2011年统考试题)教育的本质属性是()。A.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B.增进人的知识技能的活动C.培养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D.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的活动【答案】A例2(2003年统考试题)简答题:教育受制于社会生产方式,同时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表现为哪几个方面?请简述。【参考答案】(1)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它并不会随政治经济制度的改变而立即改变。(2)教育受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哲学、宗教等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教育观点和教育内容上。(3)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可能落后于政治经济的发展,对新的政治经济制度起阻碍作用;教育也可能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水平,对新的政治经济起着催生作用。例3(2008年统考试题)在旧的社会制度下,可能会出现新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新的社会制度建立后,旧的教育思想和理论还将继续存在。这说明了()。A.教育超前于政治
本文标题: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点精解A教育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989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