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建议--课件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建议一.近几年高考试题命题特点_____从试题出处中看命题思路1.从考核的知识目标上看.在坚持代谢、遗传与变异、稳态与环境为重点考核目标的同时,动物生命活动调节与免疫部分的考核有上升趋势,同时,对实验技能和实验能力的考察正逐年加强。高考考查重点主要集中在中学阶段学习的重点内容和与将来继续学习、生活实践有密切联系的内容上。如:在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生物体的结构基础上:重点考查了蛋白质和核酸、细胞增殖过程中的染色体的变化规律等;特异性免疫和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等内容;在生物的新陈代谢上:重点考查了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三大类物质的代谢及微生物的代谢特点等内容;在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上:重点考查了激素调节及与生活相关的免疫知识上在遗传和进化上:重点考查从基因水平上分析遗传学问题以及遗传育种和遗传谱系上。在生物与环境上:重点考查了应用生态学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从考核的能力目标上看:考试仍侧重对考生识图、析图能力,图文转化能力、应用能力、推理能力的考核,逻辑推理是理科学生必备的素质,,能考出学生的理科思维能力。3.从全国各试卷综合来看,加强了对实验的考查。试卷中考查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分析实验过程和原理,设计简单实验等试题所占比例有增大的趋势。因此,在学习中,应注重对生物学实验的复习,关注生命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精神。4.试卷中很少单纯就知识问知识的题目,多数试题都引入了一些实际情景,注重理论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尤其重视社会热点和现代生物学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关注社会热点、新科技及重视理论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应用题;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答实际问题。如食品安全、生态农业、粮食的贮存问题、SARA、禽流感等都密切联系实际。5.体现了试题的选拔功能。试题总体感觉是:看似不难,但仔细分析发现,要正确作答需要仔细斟酌思考,需要综合所学知识和方法,需要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得分率并不高。6.无偏题怪题.注重新情境命题,但也有从原有陈题中改变角度设问.从双纲要求来看没有过难的试题.7.另外05年生物高考中,对文字表达能力和审题能力的考核有所加重。二、现阶段高三生物应怎样复习跳06年考纲2006年考纲能力要求:能力要求1.理解能力(1)能阐述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2)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返回2.实验与探究能力(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见下表)所列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返回3.获取信息的能力(1)会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2)能用文字、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3)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4.综合运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返回(一)、结合《考纲》谈高三生物复习策略1.注重三基,突出主干,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状元谈基础复习)高考命题所涉及的知识多是被理性化了的知识,包括概念、原理、理论、模型。这些抽象化了的知识在考题中借一定的情景出现,要求考生用生物学概念、原理、规律等做出说明。这就要求我们做到:准确把握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规律,要搞清楚它的内涵和外延,分析和提取关键词,掌握其准确含义,对概念的提出、建立要有一定的了解,对概念内容的各种表达形式(文字和数字的)有清晰的认识,能理解它们的确切含义,理解它们的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如基因突变)考纲例如:自然界中一种生物某一基因及其三种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顺序如下:根据上述氨基酸排列顺序确定这三种突变基因DNA分子的改变是()A.突变基因1和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B.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增添C.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D.突变基因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正常基因精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突变基因1精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突变基因2精氨酸亮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突变基因3精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酪氨酸丙氨酸以“基因突变”为例,关于其概念,课本的表述是“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就叫做“基因突变”。这个概念给我们的信息是,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而这种改变的原因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这是对基因突变概念的表层的理解。如何深化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呢?我们可以进行如下的思考:●基因与DNA、染色体、碱基间有什么样的关系?●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的含义是什么?碱基替换是否一定导致性状的改变?如果不是,什么情况下性状会发生改变,什么情况下不发生性状的改变?(有没有考虑到编码序列和非编码序列的改变?有没有考虑到遗传密码具有兼并性?)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可能有哪些类型?分别可能带来什么结果?(有没有考虑到增添或缺失的数目以及位点可能带来的不同结果?)●什么时候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哪些细胞可能发生突变?突变后的基因哪些可能传递到子代,哪些不可能传递到子代?●为什么基因会发生突变呢?这能够给你什么启示?●基因突变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的?这些特点可以解释自然界的哪些现象?●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什么?有哪些理论与实践的意义?●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有什么区别与联系?2.准确把握、理解生物学知识,形成知识的迁移能力,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如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有哪些?不仅要知道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有温度、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水、矿质元素等。还要了解在生产实践中,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在生产中常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促进或抑制呼吸作用。在植物栽培中,中耕松土是为了保证根的正常呼吸。种子要晒干储存,是为了减弱呼吸作用,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在果实蔬菜的保鲜中,采取低温并降低氧气浓度,同样是为了减弱呼吸作用,使器官代谢水平降低。3.正确掌握科学实验一般原理和方法的,加强实验技能的训练,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整理能力,提高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考纲“实验”专题中的类型⑴、操作类⑵、观察类⑶、分析类⑷、评价类⑸、设计实验类了解实验程序:明确目的要求→联系基本原理→找出变量元素→设置实验对照→构思控制方法→选择实验器材→严格操作程序→获得实验事实→分析实验结果→规范表述结论常见错误1、混淆:验证--探究;定性--定量;实验--对照;假设--预期;结果--结论2.已知和未知、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把握不准,信息缺失;3.实验步骤关联性不强,方法不规范或不可操作;4.语言表述庸俗,罗嗦,逻辑混乱。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拓展;研究性课题;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与评价;对生物学事实、生物学现象的验证;简单探究性设计试验等。实验的选题例1.在A、B、C3个研钵中分别加2g剪碎的新鲜菠菜绿叶,并按下表所示添加试剂,经研磨、提取、过滤得到3种不同颜色的溶液,分别是深绿色、黄绿色(或褐色)几乎无色。处理ABCSiO2(少量)+++CaCO3(少量)-++95%乙(10mL)+-+蒸馏水(10ml)-+-注:“+”表示加“-”表示不加(1)教材中的实验的直接拓展(分析型)(2)选用新材料、新情景,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和概括。(分析型)例2新鲜叶类蔬菜常残留水溶性有机农药。人们一般认为:把蔬菜浸入清水中一段时间,即可大大减少蔬菜的农药残留量。对此,某研究机构做了以下实验:取同一新鲜蔬菜样本各1000g,用不同方法处理,结果如下:处理方法未作处理仅用纯净水冲洗1分钟后浸入纯水30分钟后1000克蔬菜农药残留量0.196mg0.086mg0.123mg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回答:对实验结果的解释是:用纯净水冲洗1min后,蔬菜农药残留量比未作处理减少了一半以上,这是因为____________。而浸入纯水30min后,蔬菜残留农药量反倒比仅用纯水冲洗1min的蔬菜农药残留量多,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实验二:取同一新鲜蔬菜若干浸入一定量纯水中,每隔一定时间,取出一小片菜叶,测定其细胞液浓度,所得数据可绘出如下曲线。BA从对实验二曲线的分析中可知,①从A--B点,植物细胞液浓度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而B--C点,细胞液浓度变化的原因则是_________________。②综合上述分析,可以说明,植物细胞吸收水分和可溶性有机农药的关系是____________。研究性学习的重点是通过课题研究活动,着重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包括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生物学高考实验设计题从研究性课题中取材,正是渗透了大纲的具体要求,落实了命题的基本原则——依据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题在书外,理在书内。(3)从研究性课题中取材(问题型)例如:用琼脂培养基培养微生物,它在加热后呈溶胶状态,在室温下又呈半透明的凝胶状态。在凝胶状态下其表面及内部不同部位可生长大量的不同代谢类型的肉眼可见的细菌菌落。请用下列材料和用具,设计一个实验来判定某种细菌异化作用类型。一、材料用具:某细菌种、含琼脂培养基试管2支,无菌接种设备,恒温箱,水浴锅二、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会有哪些结果?并对每一结果作出鉴定.(4)简单设计类的实验(设计预测型)可从以下六个步骤来确定解题的顺序及思路:1.了解题目要求—2.明确实验目的3.分析实验原理—4.确定实验思路5.设计实验步骤—6.分析实验结果如何解答实验设计类型的试题:首先,打草稿或腹稿。在草稿纸上画一个大致的流程图,拟一个纲要,排一排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认清实验中的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一般来讲,分三步走:分组(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处理、观察记录(或设计表格)。其次,组织语言。语言要言简意赅,不可拖泥带水。由于答题卷上的位置有限,实验组和对照组有的操作步骤是一样的,只需一句话概括即可。有的操作则不同,就要分别说明,要注意能体现“单一变量原则”的词语的准确使用,例如“等量”、“等温”、生长状况相同”等等。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应全部用上,不可遗漏,除非这道实验题是让你“选择使用”。必要的时候可以用图来表示,但应当加以必要文字说明。答案步骤:(1)将2支琼脂培养基试管编号后置于水浴锅中加热溶化。(2)待培养基冷却至凝固前,用无菌接种设备将某细菌接种于1试管的培养基中,搓动试管,使细菌均匀混于培养基内,2试管的培养基中不接种作对照。(3)将恒温箱内调至适宜的温度,等琼脂凝固后,将两试管置于恒温箱内培养,每天观察培养基的菌落并记录,连续观察几天,直至结果清晰为止。第三,分析实验结果。假如题目中出现了“有无”、“是否”、“能否”等语气不确定的词,在分析实验可能出现的结果时,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有时还得从不正不反,中立的方面分析。例如2003年春季高考“研究光对种子的萌发有无影响”,就可能出现3种情况:有促进作用、有抑制作用、没有影响。但是要提醒大家注意的一点是,如果题目要求写最可能的一种结果,则根据所学的知识确定一种即可。结果预测:(1)若某细菌菌落只生长在培养基表面,则其为。(2)若某细菌菌落只生长在培养基底部,则为。(3)若表面及内部培养基都有菌落生长,则其为。(4)对照管若无菌落出现,说明培养基;若对照管有菌落出现,。好氧性细菌厌氧型细菌兼性微生物灭菌等无菌操作符合要求灭菌和无菌操作等不符合要求,实验需要重
本文标题: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建议--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990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