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文档 > 军事理论--中日关系 (原创)
中日关系10行政4班林漫钿叶淑美王晓欣廖剑映熊师旗中日交往绵延交流两千多年,两个一衣带水的邻邦,走过惨痛历史恩怨之后,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经过曲折的交往历程,走上了贸易合作伙伴的道路。在此期间,两个本该友好往来的国家却走过了一段并不平整的发展史,甚至还要进行长达8年倾全国之力的全面战争,这段历史也成了中国民众心头一块不会愈合的伤疤。当抗战结束后,日军的暴行一直是中国人民心头的创痛。这其中日本军国主义残余始终得不到彻底肃清,反而愈演愈烈。东海石油气争端、钓鱼岛争端、教科书事件、慰安妇索赔事件、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事件等都是具体体现,而且政策表现得亲中的日本首相执政历史都不长。但总体而言,中日关系是正面为主负面为次,曲折向前发展的。从冷战结束到二十一世纪前半期,中日两国关系可以总结为:调整期的中日关系、竞争摩擦期的中日关系调整期的中日关系冷战结束后,随着内外环境发生变化,中日关系进入了重新调整、重新定位的新阶段。纵观世纪的中日关系,合作与竞争并存,摩擦不可避免,但是大的趋势还是相对平稳的向前发展。中日古代关系中日近代关系中日现代关系我们分三个时期分析:总结两汉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西汉:汉武帝,日本有30多个小国与汉朝来往东汉初:日本倭奴国王谴使来汉,光武帝赐赠“汉倭奴国王”金印中国的铸铜和制铁技术在汉代传入日本全方位交往(互谴使节、仿照唐制、学习建筑、教授儒教、贸易往来)著名人物:日—吉备真备;中—鉴真南宋和日本交往频繁元代海船直通日本明:倭寇侵犯我国东南沿海清:闭关锁国,中日交往基本断绝1、清政府统治时期1874年,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侵略台湾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904—1905年,日俄战争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4年,入侵中国山东1915年,提出“二十一条”3、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1937年,全面侵华日本成为侵华主凶,大大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与美国争夺,逐渐形成独霸中国的局面从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阴谋破产1900—1901年,加入八国联军侵华1、新中国成立后2、20世纪70年代中日建交——日本追随美国仇视中国——和平友好交往。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3、在90年代冷战后——中日关系摩擦不断,逐步丛局部矛盾转化为现实的、多方面的磨檫。中日关系在今天激化中日古代关系:和平友好交往是主流。中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进行友好交往。古代中国国家实力的强大,先进的科技文化对日本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近代中日关系:战争日本战争侵略,经济掠夺,奴化教育,扶植代理人。中日关系恶化和平友好交往战争邦交正常化1972年建交后:和平友好交往是主流,但在历史遗留问题上日本不能正确对待。“摩擦中求发展”历史问题是中日关系中敏感的政治问题。中方历来主张“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愿意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发展两国人民世代友好。但前提是必须正视和承认历史。1998年江泽民访日时,全面、深入、系统地阐述了中方原则立场。日方首次承认对中国的侵略并表示反省和道歉,并与中方共同确认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是发展中日关系的重要基础。但是另一方面,日本极少数右翼势力否定、美化侵略历史的活动仍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右翼势力通过炮制历史教科书宣传反动史观、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等。中日历史问题的方案1:增进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扩大互利合作。对日本未来的走向我们还不能完全准确地把握,但我们可以通过双方战略利益的互惠与互动引导日本向着有利于中日两国以及亚洲各国利益的方向发展2:两国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国家利益的实现往往是在与对方国家的互动中进行的,中日首脑之间确立的“战略互惠关系”就体现了这一原则。台湾问题涉及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二次大战后,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日本将台湾及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日在追随美国承认台蒋的同时,实际上一直把“台湾归属未定论”作为对华政策的一项基本原则。经过反复谈判,1972年9月29日签署的《中日联合声明》第三条载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并坚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条的立场”。1和平解决(一国两制)2拖而不决(维持现状)3非和平方式解决(武力解决)钓鱼岛问题钓鱼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是日本却一直与中国争。鉴于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有不同主张,我国政府从发展中日关系出发,在坚持我一贯立场的前提下,与日方达成了此问题留待以后解决,不采取单方面行动,避免这一问题干扰两国关系大局的谅解。钓鱼岛事件解决办法1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坚定捍卫本国主权和领土完整。2我方已在外交部声明中全面阐述了严正立场。我愿重申,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日方的行径严重侵犯了中国领土主权和中国公民的人身权利,中方当然有权要求日方作出道歉和赔偿。我们希望日方拿出充实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实际行动。日美同盟新一轮强化问题日美联合插手台湾问题,中方希望美日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大局出发,务必在台湾问题上慎重行事,不要向台独势力发出错误信息。中方看待日美同盟新一轮强化问题的解决办法中方认为日美同盟是一种双边安排,其作用应控制在双边范围之内,不应有损第三国的安全利益。台海局势复杂敏感,中方希望美日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大局出发,务必在台湾问题上慎重行事,不要向台独势力发出错误信息。关于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问题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是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犯下的严重罪行之一,也是中日间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日遗化武对中国有关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和危害。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问题措施1处理日本遗弃化学武器工作正在稳步有序地推进。中日签署《备忘录》以来,两国政府有关部门就如何尽快销毁日本遗弃化武具体事宜多次进行磋商,已就选定销毁技术及销毁设施场址等达成一致,双方目前正在为建设销毁设施进行前期准备。2在中方敦促和协助下,日方对在中国发现的日本遗弃化学武器进行确认调查、挖掘回收及鉴定包装等各类现场作业共计60余次,挖掘回收日本遗弃化学武器近四万件。这些日遗化武暂时存放在专用仓库内,待日后统一销毁。在中日两国两千多年的交往史中,既有密切的现实联系,又有历史的恩怨,两国关系中的曲折变迁对各自国运兴衰都产生过重要影响,中日那段痛苦的历史,也只是中日交流两千年里的一段阴影,不是全部。未来,更长。国耻我们当然永远不能忘记,也不会忘。但是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应该不是一次又一次的揭开陈年的伤疤,更不是去种下仇恨,传播仇恨。我们要以伟大的胸怀对待日本,而我们要做的不是去报仇,仇恨只能生出更多的仇恨。我不想看到仇恨。最重要的是——强壮自己。要自强不息,自身的强大才是最硬的道理。虽然日本对中国犯下了不可磨灭的滔天罪行,这是中华民族永远永远不会忘记的,也是日本必须永远铭记在心的。我们决不允许任何人篡改这段历史,颠倒是非黑白。王晓欣同学认为:林漫钿同学认为:中日的关系一直以来都不理想,反反复复,时好时坏。历史遗留的问题太多了,想要在短时间内解决是不可能的。但是,当今世界逐渐全球化,和平越来越重要。中日关系应该走向和睦,才符合规律。我亦相信,慢慢的,在两国人民的努力下,中日关系会好起来的!叶淑美同学认为:我们对待中日关系要在日本尊重历史、承认历史事实的前提下与之正常对话,广大的青年学生谈爱国也应正确认识中日之间的交往史,正确认识日本政府、日本人民与日本右翼势力的关系;要充分相信我们的党和政府处理中日关系的能力,相信党的政策和方针,要把伟大的爱国热情转化到学习、生活中去,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只有国家强大了,才能在世界舞台上拥有发言权,才能掷地有声。我相信,中日关系未来的趋势必定是和谐发展的,一直都会是友好的邻国关系。廖剑映同学认为:对于日本,我们是又爱又恨。中日甲午战争、侵华战争、南京大屠杀……给我们带来的痛是刻苦铭心的。而且我们这一代由于长辈的影响,我们从小对日本是很恨得。日本对中国的做法,我们是非常气愤的,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我们并不希望我们对日太过友好。但是,我们却不能感情用事,因为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当今世界的大局。在此大背景下,中日关系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大局。中日关系既是重要的双边关系,又是重要的国际关系,既影响着双方,又影响着世界,必须慎重处理。熊师旗同学认为:我们很气愤也很迷茫,中日关系如此僵化让当代大学生不知怎么办才好,努力学习以改变现状是每个中国大学生都想做的,可是单单这样就够了吗?日方呢?是不是也该做些什么?这是中日双方的问题啊!中国单方是解决不了的。我们多希望,日方可以直面历史,直面现实这样拒绝难道就带给中日两国人民某些好处了吗?王晓欣同学认为: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不仅要有一腔爱国热情,而且,还要有冷静分析和判断形势的能力和理性。我们只有认真学习,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我们才能在国际舞台有发言权,才能避免挨打,为振兴中华而努力。我们应该汲取日本民族的优秀素质和先进的科技,文化等,现代管理经验也值得我们借鉴,为我所用。平时多关心一下时事政治类新闻,报纸等。我认为日本在战后未能彻底清算军国主义者所犯下的侵略罪行,也没有对年轻一代进行正确、全面的历史教育。恶化的中日关系今后能否按中日两国人民的愿望长期稳定地发展下去,关键在日本政府的态度和政策。他们必须了解他们自己的过错,没有正确认识历史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和破坏了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参拜靖国神社,这伤害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人民的感情;领土摩擦,主要是钓鱼岛问题,日本右翼不断制造事端,把问题上升到军事、战略层面摩擦;防卫摩擦,90年代初期日本制造“中国威胁论”,其目的是离间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并为其扩军找借口,在台湾问题上日本也在暗中采取行动支持“台独”。我们大学生不仅要了解中日关系的历史,明白如何理解和看待中日关系史,并从中找到可供借鉴的经验教训。中日关系从历史的角度看,友好是长期的,对立是短暂的;友好是历史主流,对立是历史主流中的“艰难和辛酸”的一页。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以和平方式正确看待和解决中日关系,理性表达爱国热情,坚实发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将自己的一切服务于大局和国家利益。林漫钿同学认为:我们应该多关心国家大事,了解中日的真正关系,正确看待中日关系,而不是盲目地排斥日本。我们应牢记这段惨痛的历史。同时应该看到,发动这场战争的责任主要是少数军国主义分子,广大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我们党和政府历来主张把少数军国主义分子与广大人民区分开来。最最重要的是,我们首先要爱自己的国家!叶淑美同学认为:广大青年学生要认真学习历史,寻找规律,正确认识中日交往史的本质。中日两国只有在正确承认历史的前提下继续推进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才有利于两国的发展,有利于地区和平和发展。小组分工指导老师:周苗老师查阅资料以及整合:林漫钿叶淑美王晓欣廖剑映熊师旗ppt制作:叶淑美
本文标题:军事理论--中日关系 (原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998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