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燃料电池 +基础理论动力学 + 热力学+研究方法
2020/2/161燃料电池热力学2020/2/162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1导热(热传导)(Conduction)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导热(热传导)、对流(热对流)和热辐射。(1)定义:指温度不同的物体各部分或温度不同的两物体间直接接触时,依靠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热运动而进行的热量传递现象(2)物质的属性: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发生(3)导热的特点:a必须有温差;b物体直接接触;c依靠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热运动而传递热量;d在引力场下单纯的导热只发生在密实固体中。2020/2/163(4)导热的基本定律:1822年,法国数学家Fourier:WddxtAΦ2mWddxtAΦq上式称为Fourier定律,号称导热基本定律,是一个一维稳态导热。其中::热流量,单位时间传递的热量[W];q:热流密度,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传递的热量;A:垂直于导热方向的截面积[m2];:导热系数(热导率)[W/(mK)]。图1-2一维稳态平板内导热t0xdxdtQ2020/2/164(1)定义:流体中(气体或液体)温度不同的各部分之间,由于发生相对的宏观运动而把热量由一处传递到另一处的现象。2对流(热对流)(Convection)(2)对流换热:当流体流过一个物体表面时的热量传递过程,他与单纯的对流不同,具有如下特点:a导热与热对流同时存在的复杂热传递过程b必须有直接接触(流体与壁面)和宏观运动;也必须有温差c壁面处会形成速度梯度很大的边界层(3)对流换热的分类无相变:强迫对流和自然对流有相变:沸腾换热和凝结换热2020/2/165W)(tthAΦw2mW)(fwtthAΦqConvectionheattransfercoefficient(4)对流换热的基本计算公式——牛顿冷却公式h—表面传热系数—热流量[W],单位时间传递的热量q2mW—热流密度K)(mW2A2m—与流体接触的壁面面积wtC—固体壁表面温度t—流体温度C2020/2/166(1)定义:有热运动产生的,以电磁波形式传递能量的现象3热辐射(Thermalradiation)(2)特点:a任何物体,只要温度高于0K,就会不停地向周围空间发出热辐射;b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伴随能量形式的转变;d具有强烈的方向性;e辐射能与温度和波长均有关;f发射辐射取决于温度的4次方。(3)生活中的例子:a当你靠近火的时候,会感到面向火的一面比背面热;b冬天的夜晚,呆在有窗帘的屋子内会感到比没有窗帘时要舒服;c太阳能传递到地面d冬天,蔬菜大棚内的空气温度在0℃以上,但地面却可能结冰。2020/2/167传热过程和传热系数1传热过程的定义:两流体间通过固体壁面进行的换热2传热过程包含的传热方式:导热、对流、热辐射辐射换热、对流换热、热传导图1-8墙壁的散热2020/2/168在导热体中取一微元体热力学第一定律:d时间内微元体中:[导入与导出净热量]+[内热源发热量]=[热力学能的增加]1、导入与导出微元体的净热量d时间内、沿x轴方向、经x表面导入的热量:[J]xxdQqdydzdQUW0,WQU2020/2/1694、边界条件说明导热体边界上过程进行的特点反映过程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条件边界条件一般可分为三类: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边界条件(1)第一类边界条件s—边界面;tw=f(x,y,z)—边界面上的温度已知任一瞬间导热体边界上温度值:稳态导热:tw=const非稳态导热:tw=f()(Boundaryconditions)wstt2020/2/1610(2)第二类边界条件根据傅里叶定律:已知物体边界上热流密度的分布及变化规律:第二类边界条件相当于已知任何时刻物体边界面法向的温度梯度值稳态导热:qw非稳态导热:特例:绝热边界面:(,)wsqqfrwqconst()wqf00()wntqn()wnqtn2020/2/1611(3)第三类边界条件傅里叶定律:当物体壁面与流体相接触进行对流换热时,已知任一时刻边界面周围流体的温度和表面传热系数导热微分方程式的求解方法导热微分方程+单值性条件+求解方法温度场积分法、杜哈美尔法、格林函数法、拉普拉斯变换法、分离变量法、积分变换法、数值计算法tf,hqw牛顿冷却定律:()wwfqhttwwqtn()wfwtnhtt2020/2/1612内能(U)广义地说,内能是由系统内部状况决定的能量。热力学系统由大量分子、原子组成,储存在系统内部的能量是全部微观粒子各种能量的总和,即微观粒子的动能、势能、化学能、电离能、核能等等的总和。由于在系统经历的热力学过程中,物质的分子、原子、原子核的结构一般都不发生变化,即分子的内部能量保持不变。2020/2/1613内能(U)系统的内能通常是指全部分子的动能以及分子间相互作用势能之和,前者包括分子平动、转动、振动的动能,后者是所有可能的分子对之间相互作用势能的总和。内能是态函数。真实气体的内能是温度和体积的函数。理想气体的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其内能只是温度的函数。2020/2/1614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也叫能量不灭原理,就是能量守恒定律。dU=dQ-dW对于机械功:dW=pdV所以:dU=dQ-pdV2020/2/1615熵(entropy)物理学上指热能除以温度所得的商,标志热量转化为功的程度。科学技术上用来描述、表征体系混乱度的函数。热力学中工质的热力状态参数之一。在可逆微变化过程中,熵的变化等于系统从热源吸收的热量与热源的热力学温度之比,可用于度量热量转变为功的程度。dS=dQ/T→dQ=T·dS2020/2/1616熵(entropy)S=k×lgΩ其中,Ω为系统分子的状态数,k为玻尔兹曼常数。由熵与热力学几率之间的关系,可以认为:系统的熵值直接反映了它所处状态的均匀程度,系统的熵值越小,它所处的状态越是有序;系统的熵值越大,它所处的状态越是无序。熵均大于等于零,dS≥0。2020/2/1617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一种常用的表达方式是,每一个自发的物理或化学过程总是向着熵增高的方向发展,熵增加原理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熵是一种不能转化为功的热能。熵的改变量等于热量的改变量除以绝对温度。热能不能完全转化为机械能,只能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2020/2/1618焓热力学中用来表示物质系统能量的一个状态函数,常用符号H表示。数值上等于系统的内能U加上压强p和体积V的乘积,即H=U+pV。焓的变化是系统在等压可逆过程中所吸收的热量的度量。2020/2/1619自由能自由能freeenergy:在热力学当中,自由能是指在某一个热力学过程中,系统减少的内能中可以转化为对外作功的部分。它衡量的是:在一个特定的热力学过程中,系统可对外输出的“有用能量”。可分为亥姆霍兹自由能和吉布斯自由能2020/2/1620自由能按照亥姆霍兹的定容自由能F与吉布斯的定压自由能G的定义,G=A+PV(p为压力,V为体积)。对于亥姆霍兹定容自由能F:dF=-SdT-VdP对于吉布斯定压自由能G:dG=-SdT+PdV2020/2/1621焓变dH=TdS+VdP化学过程中的焓变:△H=H产物-H反应物;△H称为焓变,△H具有H的特征,但可测定。2020/2/16221、标准条件:⑴、热力学标准态:温度298K、标准压力、且纯态。⑵、稳定单质:标态下,某元素以多种形式存在时,焓值最低,即最稳定的为稳定单质。⑶、人为指定标态下,稳定单质的标准生成焓规定为零。标准摩尔生成焓2020/2/1623化学反应热的热力学求算利用标准摩尔生成焓求算△H0由:Qp=△H=H2-H1产物反应物用于具体反应AB+CD=AD+BC△H0=(HAD+HBC)-(HAB+HCD)2020/2/1624盖斯定律恒压或恒容下,如果一个化学反应分几步进行,则总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各步反应热之和。即:321总ΔHΔHΔHΔH2020/2/1625熵与焓和温度的关系TTpTTpdTTTcssdTTchh00)()(00熵与温度的关系:焓与温度的关系:2020/2/1626反应焓和熵的计算BANMBANMbsasnsmsshbhahnhmhnNmMbBaA熵变计算焓变计算反应方程:2020/2/1627吉布斯自由能计算g电能关系:吉布斯自由能与电能的吉布斯自由能计算:sThg2020/2/1628吉布斯自由能与反应自发性及电压的关系△G>0,非自发;△G=0,平衡;△G<0,自发。nFgEnFEg0nFEEQ电能2020/2/1629标准电极电势任何温度下标准氢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值都为0,但其他电极电势值会受到温度影响。标准电极电势是可逆电极在标准状态及平衡态时的电势,也就是标准态时的电极电势。标准电极电势,就用该标准电极与氢标准电极串连,测得的电势值就作为该标准电极电势的值。2020/2/16302HPt|H()|H(1)pa规定:2(H|H)0标准氢电极用镀铂黑的金属铂导电212HH()H(1)epa1H1.0molkgm,H1.0m,H1.0ma2020/2/1631可逆电压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是负值。对大多数燃料电池,s随温度变温度00TTnFsEE的变化。表示反应气体总摩尔数随压力变化:gnnFpRTndpdEgT2020/2/1632Nernstequation在电化学中,能斯特方程用来计算电极上相对于标准电势(E)来说的指定氧化还原对的平衡电压(E)。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是在298K下,反应物的浓度为1mol·L-1(反应物为气态时,其分压为101kPa)时测得的,如果反应物的浓度和温度发生改变,则电对的电极电势也随着发生变化,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能斯特方程表示.2020/2/1633NernstequationiiiiiiiiiinPTiidnRTdndGRTnGijlnln00,,:系统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化学势和活度的关系:物质的化学势:2020/2/1634Nernstequation能斯特方程为:可逆电压:,得到:,由于简化为:化学势为:对于反应式:bBAnNmMbBAnNmMbBAnNmMBANMnFRTEEnFEgRTggRTbnmgnNmMbBA11010000lnˆlnˆˆlnˆ12020/2/1635Nernstequation2/102/102222221ln1,100lnOHOHOHOHppnFRTEECnFRTEE以下由于工作温度在池:对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2020/2/1636燃料电池效率燃料利用率可逆电势工作电压实际效率:理想效率:;;1ˆˆˆˆ,EVEVhghgrealFCthermo2020/2/1637燃料电池电化学动力学2020/2/1638燃料电池电化学动力学电化学反应都包含电极和化学物质之间的电荷转移。而化学反应中的电荷转移发生在两种化学物质之间。燃料电池的电化学反应中,氢气、质子和电子之间的反应必须发生在电极和电解质的交界处。2020/2/1639燃料电池电化学动力学电化学反应产生的电流是一种电化学反应速率的直接度量。ivAijnFNQidtdtdNnFit:单位面积上反应速率为电流:电流密度单位面积上的电荷量是一个总量:0nFjnFAiv单位面积反应速率为:2020/2/1640电势控制电子能量2020/2/1641电化学反应速率
本文标题:燃料电池 +基础理论动力学 + 热力学+研究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013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