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2020/2/161《骨科学总论》第七章骨科康复医学第二节骨科康复方法2020/2/162一、运动疗法(一)基本概念应用各种形式的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进行具体操练,以促使患者康复的一类疗法,又称为体育疗法或体疗。运动疗法以医学科学和运动科学为基础,是医学和运动学科的结合。2020/2/163(二)运动疗法的特点主动疗法全身疗法功能恢复疗法自然疗法综合疗法2020/2/164(三)运动疗法的作用运动对骨骼肌的影响——肌萎缩运动对骨骼的影响——骨质疏松运动对关节的影响——关节挛缩和关节粘连2020/2/1651.肌肉的收缩形式等长收缩(isometriccontraction)等张收缩(isotoniccontraction)–向心性收缩(concentriccontraction)–离心性收缩(eccentriccontraction)控制肢体坠落速度(四)运动疗法的基本类型2020/2/1662020/2/1672.完成动作的主动用力程度被动运动助力运动主动运动抗阻运动2020/2/168(五)医疗体操2020/2/1692020/2/1610准备姿势:两脚分开站立与肩同宽,双手叉腰,全身放松,两眼平视,均匀呼吸。颈椎病功能锻炼2020/2/1611颈椎病功能锻炼welcometousethesePowerPointtemplates,NewContentdesign,10yearsexperience一、前屈后伸法动作要领:缓慢而匀速,每次动作间隔2秒,重复20次。2020/2/1612二、左下右上、右下左上法(又称犀牛望月)头用力看向左下2020/2/1613犀牛望月全套动作:①头用力看向左下,再沿45度角方向向右上斜望5秒②头用力看向右下,再沿45度角方向向左上斜望5秒2020/2/1614双手抱枕,前屈后仰法全套动作双手抱枕部,颈部前屈,双手施以向前的作用力,使颈椎前屈达到最大程度3秒,而后头用力后仰,双手向前施以对抗颈后仰的作用力5秒。动作要领:缓慢而匀速,每次动作间隔2秒,重复20-30次。2020/2/1615(六)其它运动疗法1.牵引治疗牵引疗法是将外力施加于患者身体一定部位,通过牵拉作用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治疗方法。牵引疗法可用于脊柱和肢体,其中不同关节的牵引术需按不同关节的结构和生理需要分别设计和实施。2020/2/1616脊柱牵引包括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腰椎牵引和用于颈椎病的颈椎牵引2020/2/1617牵引的作用机制(1)减轻椎间盘压力促使髓核不同程度地回纳,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2)解除肌肉痉挛(3)促进炎症消退(4)解除脊柱小关节负载2020/2/1618胸廓牵引带固定第8、9、10肋下缘2020/2/16192.手法治疗2020/2/1620(七)运动疗法的应用原则1.持之以恒2.循序渐进3.个体化4.密切观察2020/2/16212020/2/16222020/2/16232020/2/16242020/2/16252020/2/16262020/2/16272020/2/16282020/2/16292020/2/16302020/2/16312020/2/16322020/2/16332020/2/16342020/2/16352020/2/16362020/2/16372020/2/16382020/2/16392020/2/16402020/2/16412020/2/16422020/2/1643三、中国传统康复技术《素问·痹论》所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并分为行痹(风痹)、痛痹(寒痹)、着痹(湿痹)中国传统康复技术主要包括:按摩、针灸、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2020/2/1644(一)按摩疗法1.按摩的主要作用(1)调节神经系统和内脏的功能:按摩太阳穴,抑制神经反射,消除疲劳。按摩腹部,使胃部蠕动增强,揉推足三里使胃蠕动减弱。2020/2/1645(2)改善血液与淋巴循环:(3)修复创伤组织:(4)整骨、复位:“筋出槽”(5)松解粘连与挛缩的组织:肌腱缝合术后(6)改善肌肉状态、消除疲劳:(7)增强体质及抗病能力:白细胞数量增加、吞噬能力增强2020/2/16462.按摩的基本手法(1)推揉类(2)摩檫类(3)按拿类(4)拍振类(5)摇动类2020/2/16473.按摩的操作顺序和规律顺序: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前再后,勿遗漏!手法规律①由面到点,再由点到面②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③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④由浅入深,再由深入浅2020/2/16484.按摩手法的选择(1)调节神经和减轻疼痛:穴位按摩,阿是穴(2)改善组织循环:摩法、揉法(3)改善关节活动度:摇法、抖法(4)松解粘连:弹拨法2020/2/16495.按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症:术后关节活动障碍、慢性劳损如颈椎病、肩周炎等禁忌症:恶性肿瘤、结核、皮肤病、妇女怀孕及月经期间的腰腹部及下肢2020/2/1650(二)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在经络学说等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运用针刺和艾灸等对人地的穴位进行刺激,防止疾病的治疗方法。2020/2/1651针刺:应用针具刺入人体的某些穴位,使之产生酸、麻、胀、重的感觉而治疗疾病的方法2020/2/1652灸法:用艾叶制成艾柱或艾条,点燃后对人体的一定穴位进行温灼的治疗方法2020/2/16531.针灸的主要作用(1)调节机体功能腹泻和便秘都可用中脘来调节2020/2/1654(2)提高机体免疫力2020/2/1655(3)镇痛机理:促进中枢释放阿片类神经介质该疗法创始于1958年,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用以进行扁桃体摘除术取得满意效果,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首度访华时提出要求参观针刺麻醉手术,形成了至今仍风靡欧美的“针灸热”。2020/2/1656针刺麻醉开胸手术2020/2/1657目前针麻和针药复合麻醉效好的手术有:甲状腺摘除手术、颞顶枕区及后颅窝手术、前颅凹颅脑手术、颈椎前路骨科手术、肺叶切除术、剖腹产、腹式子宫全切除术、输卵管结扎术、胃大部切除术、全喉切除术、颌窦根治术、斜视矫正术、拔牙术等。针刺麻醉术对于心、肺、肝、肾等功能不良以及年老体弱、病情危重,特别是对麻醉药物过敏而不能采用药物麻醉的患者,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2020/2/16584.电针疗法电针疗法是针刺得气后,配合不同频率的电流,加强对腧穴的刺激从而治疗疾病的方法。2020/2/16595.水针疗法水针疗法又称“穴位注射”疗法,是在穴位或相应部位进行药物注射,通过针刺和药液的刺激来防治疾病的方法。常用的药物:维生素、利多卡因、普鲁卡因、葡萄糖注射液、生理盐水、红花、当归等重要注射液2020/2/1660(三)拔罐疗法1.拔罐的作用中医学:祛风散寒、温经通络、活血化瘀、舒筋止痛现代医学:①负压吸引作用②温热作用2020/2/16612.常用的拔罐方法(1)火罐(2)排罐(3)走罐(4)刺络拔罐2020/2/16623.拔罐的应用及注意事项应用:软组织损伤、劳损,局部风湿痛。出血性疾病、水肿不宜应用。注意事项:①防止烫伤②轻巧取罐③胸肋间及腹部不宜用大罐④时间勿太长2020/2/1663(四)传统运动疗法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2020/2/1664四、康复医学工程在骨科康复中的运用康复医学工程是为了补偿、矫正或恢复残疾人因损伤造成的肢体、器官缺损或功能障碍,使残疾人在可能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恢复或代偿功能和独立生活而应用的现代工程技术。2020/2/1665(二)矫形器矫形器是为了矫正四肢或躯干畸形或增强其正常的支撑能力而制作的改善功能的器具,亦称为支具。2020/2/16662020/2/16672020/2/16682020/2/16692020/2/16702020/2/16712020/2/16722020/2/16732020/2/16742020/2/16752020/2/16762020/2/16772020/2/16782020/2/16792020/2/1680(三)假肢假肢是为了恢复截肢者原有的四肢的形态或功能,以补偿截肢造成的肢体部分缺损而制作和装配的人工手、足,使截肢者恢复一定的生活自理和工作能力。上肢假肢目的是恢复手的功能,制作难度大。下肢假肢目的是恢复负重和行走。2020/2/1681二、假肢的历史与发展早期:公元前1世纪,人们很早就使用木棍等来替代失去的下肢行走近代: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战后现代:1970年以后未来发展:今后几年甚至几十年2020/2/1682早期假肢2020/2/1683近代假肢→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是以符合生理解剖原理的接受腔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以德国奥托博克公司为代表,推出了具有革命性变革的组件式下肢假肢2020/2/1684现代假肢→在20世纪70年代,各工业发达国家都相继推出了各自的组件式假肢,,还把电子、气动、液压等技术引入假肢领域→进入20世纪80年代,人们开始把大量的新技术和新材料引入假肢领域,实现了假肢的钛合金化、碳纤维化和计算机智能化控制→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人们开始针对肢残者的年龄、性别、体重和活动度等因素制定了假肢产品的分类标准2020/2/1685上肢2020/2/1686四、现代假肢的基本结构接受腔假肢关节连接件假脚2020/2/1687七、假肢的装配程序367821452020/2/1688早期假肢——临时假肢①在伤口愈合后2-4周进行。②消除水肿,促进肌肉萎缩和定型2020/2/1689正式假肢正式假肢是指为长期正常使用而制作的定型假肢,也称为永久性假肢。安装正式性假肢的条件;是经过包括安装临时假肢在内的各种截肢术处理、残肢已基本定型后安装的假肢。这种假肢安装完毕后一般不再需要过多的修改和调整。除材料选用、制作工艺、接受腔适合以及对线调整均需达到一定要求外,还具有较好的外观。2020/2/1690五、CPM在骨科康复中的应用CPM(continuouspassivemotion)理论,利用机械装置对关节进行持续性的伸展性被动活动,即滑膜关节持续被动活动理论。2020/2/16912020/2/1692起源20世纪70年代初,加拿大骨科医师Salter提出CPM即滑膜关节持续被动活动理论2020/2/1693CPM理论提出(一)在此理论提出之前,绝大多数人,主张病损肢体应以制动为主,以利于修复20世纪70年代后,发现长期制动造成诸多有害于关节功能的作用(关节粘连、僵硬、废用性肌萎缩、骨质疏松)骨损伤可通过骨组织自身修复,而关节软骨损伤自身修复能力很有限2020/2/1694CPM理论提出(二)大量的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兔膝关节制动6周,软骨基质即可出现纤维化、软骨表面裂隙及溃疡,软骨坏死,滑膜与软骨粘连如有间断主动活动,关节软骨则为纤维软骨修复,如果是持续的被动活动则为透明软骨修复2020/2/1695CPM理论提出(三)1970年,Salter等人就软骨再生及关节周围组织的修复而言,早期间断活动效果优于制动,而连续被动活动又优于间断活动由于骨骼肌易疲劳,不能坚持长时间的主动活动故提出了持续被动运动2020/2/1696CPM作用机制增加关节软骨的营养和代谢活动加速关节软骨和关节周围组织(韧带、肌腱)的损伤修复刺激具有双重分化能力的细胞向关节软骨转化缓解关节损伤或术后引起的疼痛-“痛觉阀门学说”2020/2/1697CPM装置的适应症(1)四肢骨折内固定后(2)关节囊切除或关节松解术后(3)关节成形、人工假体置换术后(4)关节软骨大面积缺损、自体游离骨膜或软骨膜移植术后2020/2/1698CPM装置的使用注意事项(1)关节手术使用CPM者,手术切口应采用纵行切口,半屈曲位缝合(2)活动角度依手术部位、类型、要求而定,一般应用时从小角度到最大角度(3)停止CPM的时间一般在手术伤口愈合、主动活动关节内无疼痛、肿胀停止时(4)肢体要确实固定在CPM装置上
本文标题:第二节骨科康复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017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