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传统文化常识一、学制⒈明清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三十一年废止。⑴等级:①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②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③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④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⑵内容: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⒉连中三元三元: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称“连中三元”。二、节日民俗⒈天干地支天干地去简称“干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⒉十二生肖生肖也称“属相”,是中国民间计算年龄的方法,也是一种十分古老的纪年法。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呈现一一对应关系,分别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生肖时辰生肖时辰联记法代表意义生肖谣鼠子23-1老鼠趁着夜深人静,出来寻觅食物智慧老鼠牵牛去耕田牛丑1-3牛正在反刍,以消化之前吃下去的草勤奋虎寅3-5老虎出来寻觅食物,并大声咆哮勇猛虎在青山跟兔眠兔卯5-7天亮之后,兔子出窝找青草吃谨慎龙辰7-9早晨最容易起雾,龙喜欢腾云驾雾刚猛蛟龙跟着腾蛇走蛇巳9-11蛇开始出洞觅食柔韧马午11-13此时阳气正盛,野马四处奔跑嘶鸣勇往直前马羊吃草各一边羊未13-15中午过1点,正是放羊的时候和顺猴申15-17太阳渐偏西,猴子开始活跃起来灵活猴鸡出世同凳坐鸡酉17-19太阳落山了,鸡开始回自己的窝中恒定(鸡定时打鸣)狗戌19-21人们开始休息,忠实的狗仍守在门口忠诚狗猪出世大团圆猪亥21-23夜深人静,能听见猪的呼噜声随和⒊年龄称谓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指2-3岁的儿童;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称“弱冠”;而立之年:指三十岁;不惑之年:指四十岁;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称“知天命”“半百”花甲之年:指六十岁;古稀之年:指七十岁;耄耋之年:指老年,高龄。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耋:指七八十岁的年纪。期颐之年:指一百岁。节日来源习俗诗词春节桃符万户迎新年纪念神农捉拿“年”兽贴年画、贴门神、贴对联、放爆竹、拜年、吃年糕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王安石《元日》)元宵节流光溢彩闹花灯庆祝吕太后死后,刘氏重掌大权赏花灯、猜灯谜风茶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清明节寒食节有悲伤来也有乐纪念拒做官被烧死的介之推祭祖、扫墓、踏青、吃冷食、放风筝、禁火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端午节粽子龙舟祭屈原纪念屈原得知秦军灭楚后,投泪罗江以身殉国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文秀《端午》)七夕节牛郎织女会佳期七月初七、乞巧节、女儿节来源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乞手巧、乞姻缘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宋]秦观《鹊桥仙》)中秋节远隔千里共明月嫦娥吃长生不老药后奔月成仙祭月、祭兔爷、赏月、吃月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重阳节登高赏菊敬老人九月初九东汉驱“瘟魔”的传说插茱萸、登高、赏菊花、敬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住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莱黄少一人。三、学术典籍1.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2.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3.四大名著: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曹雪芹《红楼梦》。四、敬辞与谦辞敬辞类令令尊、令堂、令郎、令爱惠惠顾、惠存、惠赠垂垂问、垂询、垂念、垂爱赐赐教、赐复高高见、高论、高寿、高龄、高就、高朋、高邻贤贤弟、贤侄奉奉送、奉还、奉劝、奉陪其他久仰、劳驾、赏光、赏脸、贵姓、贵庚、大作、大驾1.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谦辞类家家父、家严、家君、家母、家慈舍舍弟、舍妹小小弟、小儿、小女、小店愚愚兄、愚见拙拙作、拙著、拙见敝敝人、敝姓、敝校鄙鄙人、鄙见其他寒舍、见教、见谅、斧正2.其他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请人批评说指教;请人原谅说包涵;请人帮忙说劳驾;求给方便说借光;麻烦别人说打扰;向人祝贺说恭贺;求人看稿说赐教;求人解答用请教;盼人指点用赐教;请人办事用拜托;赞人见解说高见;看望别人称拜访;宾客到来称光临;陪伴朋友用奉陪;无暇陪客说失陪;等候客人用恭候;请人别送用留步;欢迎购买说光顾;归还原物说奉还。五、关于汉字⒈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一般说来,汉字的造字方法有以下四种: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象形,指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例如:日、月、马、鱼、龟等。指事,是说字由象征性的符号组成。例如:“刃”字是在“刀”的锋利处加上一点,以作标示。形声:字体有形旁和声旁。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例如:“楼”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例如:“樱”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婴”,表示它的发音与“婴”字一样。会意: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例如:“鸣”指鸟的叫声,于是用“口”和“鸟”组合而成。(“六书”中的转注和假借,严格来说应属于用字的方法。)⒉汉字演变汉字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商周秦汉魏晋六、关于对联1.来历:相传起于五代后蜀孟昶。他在寝室门门板桃符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对联。2.别称:门联、联语、对子、楹联。3.分类与特点(写作要求)节令联(节日、节令)爆竹声声辞旧岁,岁岁贺佳节;瑞雪飘飘迎新年,年年庆元春。1.字数相同,断句一致喜庆联/贺联(结婚、寿、升迁)百年恩爱双心结;千里姻缘一线牵。2.平仄相合,音调和谐哀挽联正气留千古;丹心照万年。3.词性相对,位置相同行业联只三间老屋时宜清风时宜月;唯一道小味半如尘世半如仙。(全聚德)4.句法整齐,结构相称名胜联白云黄鹤传千古;汉水长江会一楼。5.内容相关,上下衔接题赠联从容乎疆场之上;沉潜乎仁义之中。(孙中山赠蒋介石)趣巧联琴棋书画诗酒花;柴米油盐酱醋茶。4.经典名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山海关姜女庙)住山住水佳风住月,千秋佳地;痴声痴色痴梦痴情,几辈痴人。(秦淮河畔)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变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枪然涕下;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气爽,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岳阳楼)七、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歌》节气民谚节气歌节气民谚节气歌立春立春阳气转东风解冻鱼上冰立秋立秋忙打垫寒风飘叶寒蝉鸣雨水雨水沿河边冰雪融化桃花开处暑处暑动刀镰葵花添衣遍地黄惊蛰惊蛰乌鸦叫草木萌动鸿雁来白露白露快割地秋雨降露白如银春分春分滴水干压茬播种燕飞舞秋分秋分无生田桂花收获香满园清明清明忙种粟细雨芳菲柳飘絮寒露寒露不算冷鸿雁南飞蟹正肥谷雨谷雨种大田雨生百谷春盎然霜降霜降变了天芙蓉花落叶满天立夏立夏鹅毛住桑枣灌溉遍地谷立冬立冬先封地收葱修剪地始冻小满小满雀来全蚕丝畜养麦起身小雪小雪河封严生炉白雾鹅毛飘芒种芒种大家乐收割播种鹭助兴大雪大雪交冬月冰凌河封腊梅开夏至夏至不着棉棉花现蕾照眼明冬至冬至数九天瑞雪防冻兆丰年小暑小暑不算热知了风轻汗如雨小寒小寒忙买办冷气积久迎腊月大暑大暑在伏天骤雨孕育赏红莲大寒大寒要过年岁末辞旧过大年八、戏曲知识1.我国的戏曲,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据统计,全国现有的戏曲剧种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很多剧种,都有其独特的演变过程。如大家都知道的京剧,就是由安徽的徽调和湖北的汉调及昆曲、秦腔糅合发展而来的;东北的吉剧,是由民间说唱艺术衍化而来的。2.中国戏曲的主要特点戏曲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每一种行当内又有进一步的细致分工。“生”是除了大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统称。“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净”又分为以唱工为主的大花脸,如包拯;以唱工为主的二花脸,如曹操。“丑”,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我国戏曲的又一特点是“虚拟——没有实物的表演”,尽管舞台上没有崇山峻岭、河流湖泊,没有狂风骤雨、似火骄阳,但是演员可以凭借虚拟的表演,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3.京剧脸谱在人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这个人的性格和品质、角色和命运,是京剧的一大特点,可以帮助理解剧情。简单地讲,红脸含代表忠勇,如关羽;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如张飞;绿脸和蓝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如空窦尔敦;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如曹操;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脸谱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宗教和舞蹈面具,今天许多地方戏中都保留了这种传统。4.精彩唱段(1)黄梅戏《天仙配》选段: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洗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受苦也甜,/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2)京剧《玉堂春》选段: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未曾开言心内惨,/过往的君子听我言:/哪一位去往南京转,/与我那三郎把信传。/言说苏三把命断,/来生变犬马我当报还。(3)豫剧《花木兰》选段:刘大哥讲(啊)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将士们才能有这吃和穿。你要不相信(哪)请往这身上看,/咱们的鞋和袜,/还有衣和衫,/千针万线可都是她们连哪!/有许多女英雄,/也把功劳建,/为国杀敌是代代出英贤,/这女子们哪一点儿不如儿男。九、关于别称中国:九州、华夏、神州;南京:建康、金陵;扬州:广陵;苏州:姑苏;成都:锦官城;学生:桃李;妇女:巾帼;兄弟:手足;诗人:骚人;菊花:黄花;杜鹃:子规;家乡:桑梓;国家:社稷;史册:汗青;平民:布衣;战争:烽烟;音乐:丝竹;文学才华:风骚;月亮:婵娟、玉兔;医生:杏林;荷花:莲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莲、菡萏。十、其他岁寒三友:松、竹、梅。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四库全书:经、史、子、集。五行:金、木、水、火、土。表示降职的词语:谪、左迁。表示免官的词语:罢、黜。古代兄弟排行:伯、仲、叔、季。社稷: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神。阴阳:古时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溢号:古代王侯、名臣、将相、高级官吏、文士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生前的德行给予的称号。十一、儒家经典儒家:创始人是孔子。中心思想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仁”。以“四书五经”为经典(“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大学》提出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纲五常:“三纲”指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十三经:《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
本文标题:传统文化常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030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