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节概述一、尺寸链的定义及特点二、尺寸链的基本术语三、尺寸链的分类一、尺寸链的定义及特点(1)封闭性组成尺寸链的各个尺寸应按一定顺序构成一个封闭系统。(2)相关性(制约性)其中一个尺寸变动将影响其他尺寸变动。图11-1尺寸链二、尺寸链的基本术语1.环2.封闭环3.组成环4.传递系数3.组成环(1)增环与封闭环同向变动的组成环称为增环,即当其他组成环尺寸不变时,该组成环尺寸增大(或减小)而封闭环尺寸也随之增大(或减小),如图11-1a中的D,图的B3。(2)减环与封闭环反向变动的组成环称为减环,即当其他组成环尺寸不变时,该组成环尺寸增大(或减小)而封闭环的尺寸却随之减小(或增大),如图11-1a中的d,图11-1b中的B1、B2。图11-2平面尺寸链图三、尺寸链的分类1.按应用场合分2.按各环所在空间位置分3.按各环尺寸的几何特性分1.按应用场合分(1)装配尺寸链全部组成环为不同零件设计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见图11-1a)。(2)零件尺寸链全部组成环为同一零件的设计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见图11-1b)。(3)工艺尺寸链全部组成环为同一零件工艺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见图11-1c)。2.按各环所在空间位置分(1)直线(线性)尺寸链全部组成环都平行于封闭环的尺寸链(见图11-1)。(2)平面尺寸链全部组成环位于一个或几个平行平面内,但某些组成环不平行于封闭环(见图11-2)。(3)空间尺寸链组成环位于几个不平行的平面内。图11-3角度尺寸链图3.按各环尺寸的几何特性分(1)长度尺寸链链中各环均为长度尺寸(见图11-1、图11-2)。(2)角度尺寸链链中各环为角度尺寸(见图)。第二节尺寸链的建立与分析一、尺寸链的建立二、分析计算尺寸链的任务和方法一、尺寸链的建立1.确定封闭环2.查找组成环3.画尺寸链图、判断增减环图11-4车床顶尖高度尺寸链3.画尺寸链图、判断增减环(1)画尺寸链图为清楚表达尺寸链的组成,通常不需要画出零件或部件的具体结构,也不必按照严格的比例,只需将链中各尺寸依次画出,形成封闭的图形即可,这样的图形称为尺寸链图,如图11-4b所示。(2)判断增环、减环对于简单的尺寸链,可根据增、减环的定义直接判断。二、分析计算尺寸链的任务和方法1.正计算2.反计算3.中间计算第三节完全互换法计算直线尺寸链一、基本公式二、校核计算(正计算)三、设计计算(反计算)二、校核计算(正计算)例11-1如图11-5a所示的结构,已知各零件的尺寸:A1=3mm,A2=A5=mm,A3=43+0.18mm,A4=mm,设计要求间隙A0为0.1~0.45mm,试作校核计算。解(1)确定封闭环及其技术要求(2)寻找全部组成环,画尺寸链图,并判断增、减环。(3)按式(11-3)计算(校核)封闭环的基本尺寸(4)按式(11-6)、式(11-7)计算(校核)封闭环的极限偏差(5)按式(11-8)计算(校核)封闭环的公差图11-5齿轮部件尺寸链图图11-6圆筒尺寸链三、设计计算(反计算)例11-3在如图11-5a所示中,已知各零件的基本尺寸为:A1=30mm,A2=A5=5mm,A3=43mm,弹簧卡环A4=mm(标准件),设计要求间隙A0为0.1~0.35mm,试用“等精度法”确定各有关零件的轴向尺寸的公差和极限偏差。解(1)确定封闭环及其技术要求(2)寻找全部组成环,画尺寸链图,并判断增、减环。(3)校核封闭环的基本尺寸(4)计算各组成环的公差(5)校核封闭环公差(6)确定各组成环的极限偏差第五节解装配尺寸链的其他方法一、分组互换法二、修配法三、调整法三、调整法1.尺寸链的基本概念、特点及组成2.封闭环的确定3.尺寸链图的画法及增、减环的判断4.分析计算尺寸链的任务有正计算(校核计算,参见例11-1、例11-2)、反计算(参见例11-3)和中间计算(参见习题11-5)(后两者通常称设计计算)。图11-7习题11-5图图11-8习题11-6图
本文标题:机械检测技术第十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036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