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幼儿园环境创设-第二章-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
幼儿园环境创设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课程框架环境的重要性幼儿园环境创设原则幼儿园小班环境创设幼儿园中班环境创设幼儿园大班环境创设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幼儿园节庆活动环境创设123456701020304050607《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框架第二章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1.通过本章学习,能够深入理解幼儿园物质创设与精神环境营造的各项基本原则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或联系。2.能依照这些原则简单分析现实中幼儿园环境的优劣或存在问题;在今后的实践中能用这些原则指导自己的工作。【目标导航】如果您是一名幼儿教师(或即将成为一名幼儿教师),在创设幼儿园、班级环境时是否会遇到以下的问题:【情景】1.班级活动室太过拥挤,自由活动时经常引起幼儿之间的冲突,有时还会造成磕碰等安全事故;2.幼儿园环境创设没有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或个性特点,并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导致有些孩子进园后无所事事,产生厌园情绪;3.幼儿园环境“装饰”多,“实用”少,表面上的“丰富”却造成了实际教育内容的“空洞”,环境设计流于“形式”;4.有的幼儿教师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拥有的资源而设计环境,例如擅长语言教学的教师就会把活动室的设计偏重语言内容或材料,因而影响了幼儿的全面发展;5.有些园把环境布置当作“责任田”分配给不同的教师来完成,致使环境内容之间缺乏联系和整体规划;【情景】6.有些老师“精心设计”的环境,舍不得更换,长期固定不变,不能带给幼儿新的学习经验;7.创设环境时不能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已有资源或本土资源,不仅造成浪费,同时也会产生事倍功半的结果;8.在环境创设时常常由教师包办,即使有幼儿参与,也仅限于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来点缀环境;9.创设的环境更像是“展览馆”,只能看,不能动,或能看得多,能探索的少;10.环境中“知识陈述”多,“问题情境”少,未能有效激发幼儿思考和解决问题;11.还有的幼儿园把自己“封闭”起来,较少与社区交流,或怕有危险不组织幼儿到社区去活动,使孩子的身心都受到一定程度的“禁锢”;12.不少幼儿园越来越像“花园”、“公园”,可就是不像“乐园”,孩子在其中感受不到快乐……【情景】第一节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原则•幼儿园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物化形态的教育条件。•包括:园舍建筑、设施设备、活动场地、教学器材、玩具学具、图书声像资料、环境布置、空间布局以及绿化等有形的东西。什么是幼儿园物质环境幼儿园物质环境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安全性原则•安全性原则是创设环境的首要依据和基本条件。•幼儿园环境安全性的创设应一切以幼儿的安全为依据进行创设,主要将从园舍建筑、设施设备、活动场地、玩教具等方面进行考虑。一、安全性原则(一)园舍建筑1.幼儿园整体建筑的安全•幼儿园整体建筑以平房最佳•建筑物必须坚固、安全,建材必须经久耐用,以达到防风、防震、防火、防水的功能(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执行)•建筑物的楼高、楼梯踏步高度、护栏等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同时应经常检修维护,严重出现危房、围墙的隐患。•2.幼儿活动室的安全一、安全性原则(一)园舍建筑1.幼儿园整体建筑的安全•幼儿园整体建筑以平房最佳•建筑物必须坚固、安全,建材必须经久耐用,以达到防风、防震、防火、防水的功能(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执行)•建筑物的楼高、楼梯踏步高度、护栏等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同时应经常检修维护,严重出现危房、围墙的隐患。一、安全性原则(一)园舍建筑2.幼儿活动室的安全•班额适宜,不宜过大或过小小班(3至4周岁)25人,中班(4至5周岁)30人,大班(5周岁至入小学前)35人,混合班30人。•面积适宜,班级空间密度不宜过大或过小大班教室除去集体活动区域,自由活动区面积狭小一、安全性原则(一)园舍建筑3.走廊、过道及其他辅助设施的安全•活动室至少应有两个出口以供紧急情况使用•楼梯除成人扶手外,还应在靠墙一侧设幼儿扶手•为行动不便的幼儿设置安全通道和相应设施案例:玻璃门伤幼儿一、安全性原则(二)设施设备•设施设备的设计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不同界面相交处应为圆弧形,确保没有会伤害幼儿锐角或突起。一、安全性原则(三)活动场地1.游戏场的安全•室外游戏场应选择安全耐用的器材,器材之间的距离应是安全的•游戏器材应定期检查维护,室外游戏场的铺面应能防止幼儿跌倒或摔伤•在实践中,这些大型设施却常常疏于维护,所以必须提高安全意识,否则一个螺丝钉的松动都可能给幼儿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一、安全性原则(三)活动场地2.幼儿园整体园区安全•幼儿园是幼儿一日生活、学习的场所,因此幼儿园中的每一处环境设计都应为幼儿考虑•幼儿园前门入口不要临街或设计专门车道以便接送幼儿•幼儿园内道路及便道应远离幼儿的游戏区,以防车辆或无关人员靠近•容易翻到的设施应牢牢固定,必要的障碍物也应用明显标志注明•园内应设置多处安全疏散通道以及防滑坡道等设施一、安全性原则(四)玩教具1.玩具、教具应安全、卫生,严禁使用有毒的材料(其各项指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2.玩教具应该及时更换、清理、消毒,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保证。一、安全性原则(四)其他•幼儿园的园舍应给人亲切、愉快并富有艺术性,围墙、大门、房屋造型可富于童话色彩和儿童情趣,这不仅会引起幼儿的兴趣,同时也会消除幼儿进入园舍的陌生感。•室内采光应充足,色彩应多用令人愉快的暖色调,应具备良好的通风设施系统一、安全性原则(四)其他•对噪音要进行一定的控制,在一些干燥的活动场地多使用地毯、壁毯、抱枕靠垫等柔软的器材,不仅让幼儿感到温馨、舒适,同时更具有静音效果•室内的设计应符合幼儿身体特点,一切以幼儿的视野高度和欣赏角度进行设计和规划二、适宜性原则•适合性原则,其基本含义是幼儿园所有物质条件都要从保障与促进幼儿身心顺利和健康发展出发,要与幼儿发展水平、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相互匹配、同步、协调,要能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因为“发展”是幼儿阶段的第一要务,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是幼儿园工作的中心工作。•幼儿园物质环境被赋予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功能,而要发挥此功能,创设环境就必须坚持适合性原则。二、适宜性原则(一)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体现幼儿的年龄差异,满足幼儿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小班环境要结构简单、色彩鲜艳、富有感官刺激等特点;中班环境在小班的基础上突出操作性;大班环境要突出探索性和实验材料的丰富性。•活动区材料数量的投放上,由于小班幼儿倾向于单独游戏或平行游戏,应多投放相同的材料;而大班幼儿更喜欢合作游戏,可以投放较复杂的合作性材料。二、适宜性原则(一)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室外游戏场设计上,器材的结构规格、材料的承受力和耐用度等应随年龄适度增加,幼儿体能和动作技巧的灵活性增强,游戏器材的复杂性、难度也要随之提高。年龄特征不仅具有稳定性,同时也具有可变性。二、适宜性原则(一)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在敏感期内提供相应的环境刺激,如,2~4岁是幼儿个体秩序感发生发展的敏感期,环境材料不应太“多”、太“杂”,尽量让幼儿感到环境中的秩序和合理,满足幼儿对环境控制感的需要大班建构活动场所小班角色扮演区二、适宜性原则(二)适合幼儿的个性特点•环境创设要充分考虑每个幼儿的特点,包括每个幼儿的动机需要、兴趣爱好、学习方式、能力水平、性格特点等,使环境尽量体现个性化。•创设幼儿园环境既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又要兼顾幼儿的个性特点二、适宜性原则(二)适合幼儿的个性特点•做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来创设空间和投放材料随时随地添加或修正环境二、适宜性原则(二)适合幼儿的个性特点1.满足幼儿智能发展的不同需要•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因此要尊重每个幼儿的需要和能力•满足某些幼儿优势智能发展的环境因素也会作为“资源共同体”成为发展其他幼儿劣势智能的教育元素二、适宜性原则(二)适合幼儿的个性特点2.适合幼儿不同的性格特征和性别差异•为气质性格“内敛”幼儿设置专门的安静区或私密区•为气质比较“外向”幼儿设置具有操作性和冒险性的游戏材料•室内外环境场地和器材应兼顾男女幼儿差异,使他们都能成为游戏的主人•为男孩设置室外动态的大型器材、冒险游戏和沙、水等无结构材料•为女孩设置室内较安静的建构材料、桌面游戏和角色扮演等二、适宜性原则(二)适合幼儿的个性特点3.为不同家庭背景的幼儿提供相应材料•如,出生在音乐世家的幼儿在音乐方面的能力较强,这些幼儿在某一方面的较快发展会带动其他幼儿的兴趣与发展•某一年龄班上的幼儿钢琴弹得很好,他(她)在班上的演奏会引起和激发其他幼儿的兴趣•为环境配置钢琴,发挥幼儿的艺术才能,充分发挥这种潜在教育资源的影响和作用三、丰富性原则•依据《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的幼儿发展目标,为全体幼儿提供足够的、多种多样的可供获取丰富的知识信息、情感体验以及活动技能等富含教育价值的物质条件•做到“没有一处无用的环境”,让幼儿生活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其潜能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全面发展•融合生态化取向,“生态化”指充分利用自然之物创设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特征的环境三、丰富性原则幼儿园内设置多个小型沙地沙地旁幼儿“工作”的工具三、丰富性原则(一)活动空间上的丰富丰富的环境应体现在幼儿园室内外三维空间上的设计和利用1.室内活动区的丰富建构区生活体验区三、丰富性原则(一)活动空间上的丰富丰富的环境应体现在幼儿园室内外三维空间上的设计和利用2.室外游戏场的丰富操场·大型器械玩沙地·小木屋三、丰富性原则(一)活动空间上的丰富丰富的环境应体现在幼儿园室内外三维空间上的设计和利用3.所有三维空间的利用活动室的一角卫生间环境三、丰富性原则(二)活动方式上的丰富1.静态活动(如益智区、图书区)和动态活动(如建构区、沙水区);2.用水活动(如科学区、沙水区)和不用水活动(如益智区、电脑区)3.喧闹活动(音乐区、建构区)和安静活动(图书区、私密区)4.团体活动(建构区、娃娃家)和个别活动(电脑区、私密区)5.室内活动区和室外游戏场6.有些活动区是相对固定的(如电脑区),有些则随课程、主题变化而变动三、丰富性原则(二)活动方式上的丰富活动对象上的丰富小木匠孩子们的合作作品三、丰富性原则(三)活动材料上的丰富活动材料的选择和投放应从多种维度进行考量安静舒适的阅读区幼儿最喜欢的低结构材料四、平衡性原则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不仅要考虑内容的丰富多样,更要关注环境中各种内容之间及其各种教育功能之间的相对平衡和全面。四、平衡性原则(一)身体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平衡•幼儿阶段是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的快速期,身心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因此,在环境创设时应注意身体发展与心理发展之间的平衡,不得偏废一方。•身心发展的平衡表现在活动方式和活动内容上的平衡。•例如,在活动方式上要兼顾动态活动和静态活动的平衡,活动内容上要注重语言、运动、操作等方面的平衡。•活动方式和活动内容应动静结合、交替进行。四、平衡性原则(二)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平衡•发展智力因素,例如益智区,语言区,数学区等,其目的都是发展幼儿思维、判断、推理、语言等方面•培养非智力因素,幼儿动作、行为、习惯、态度、情感等,室外体能区的设计,活动区空间的设计均要适合幼儿之间的合作和分享•在创设环境中的教育元素时,要关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之间的平衡。四、平衡性原则(三)各种感官发展的平衡•幼儿期也是感官发展的关键期•环境创设时要注意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官发展的平衡•幼儿园环境应有供幼儿观察、感觉、试闻、倾听或品尝的各种材料四、平衡性原则提供的材料应包含多种感官刺激种类,并且注意发掘材料中所蕴含的潜在教育价值木工区的丰富材料收集的废旧材料四、平衡性原则(四)知识之间的平衡、兼顾知识的系统性•知识种类的平衡•知识领域的平衡•关注知识的系统性五、效用性原则•效用性原则就是指要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此处的“投入”涵盖创设环境所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和精力等资源•一旦创设了环境就要用好、用足,如一物多用、一室多用等,以实现其教育功能的最大化五、效用性原则(一)简易•保持活动室设计简易化,可避免幼儿过于拥挤,幼儿在拥挤、喧闹的环境中会变得不知所措
本文标题:幼儿园环境创设-第二章-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088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