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诗歌散文 > 2019年高考复习之--送别怀人诗鉴赏
——送别诗词的鉴赏写情李益(唐)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送别诗的常识,把握送别诗常用意象及表现手法。•2.过程与方法:总结送别诗鉴赏的的思路、技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送别诗中所表达的作者的的情感。送别诗基本知识•①送别诗标题常含“送”、“别”或“送别”等字词。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陈子昂的《春夜别友人》、韩琮的《暮春浐水送别》。题目往往是“送××(多写其名,也有官职加人名的)归(之、使、还、入、赴、迁等)某地”“留别(别)××”“赠××”•②送别习俗:唱歌送别,喝酒送别,折柳送别。风格和抒情方式•从风格上来看,送别诗分两类:伤感型和豪迈型•古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戎、乡旅、归隐等。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或折柳送别,或摆酒饯行,或写诗相送,其间充满了殷殷的叮嘱和深深的情谊。•这类诗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明确送别诗鉴赏方法抓意象析手法品情感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注:觚(gū)古代一种用于盛酒的容器,也用作礼器。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早期。听歌找意象: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对坐、古道相送、芳草离情、晚风吹拂、折柳赠别、笛声幽怨、劝君更尽一杯酒,夕阳下挥手、从此山外山天各一方。请指出诗中的意象: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柳“柳”者,“留”也,二者谐音,因而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之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王之涣《送别》问人间,谁管别离愁?杯中物。——辛弃疾《满江红》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酒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相看不忍别,更进手中杯。——李白《送殷溆》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许浑《谢亭送别》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范仲淹《御街行》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长亭(南浦)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古时在城外路旁每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和送别。后来“长亭”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南浦”即南面的水滨,是著名的水滨送别地。当然,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有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听得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王实甫《长亭送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白居易《南浦别》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屈原《九歌河伯》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芳草在唐宋诗词中,漫漫无边际的离离芳草寄托了多少文人的别情离绪、思旧念旧之情。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喻离别的愁绪,让人看到离情的生生不息。“一年一度春草绿”,草随时序而流转,易于触动久别的忧思。在空间的展布上,碧草连天,似将人的思念引向远方,遥无涯际。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江淹《别赋》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夕阳(斜阳、落日)—凄凉失落,苍茫沉郁。唐·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夕阳则多给人予凄凉、沮丧和失落之感。古代游子思妇们就特别善用夕阳来抒发他们的情思。送别诗中常出现傍晚、月夜等时间意象。傍晚飞鸟归林、鱼沉潭底,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征夫来说,更能勾起漂泊之人的离情别绪(反衬)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朦胧、迷离、苍凉,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别绪是一致的(情景交融)月亮含有思乡、思亲的象征义,因而古人常借月抒怀(烘托)暮色朦胧中的苍茫感与别离这种忧伤的情感相协调(情景交融)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山中送别》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除了上面几种还有: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思妇、好友相别杨花,暮春时节,漫天飞舞,飘飘洒洒,给人一种飘忽不定、漂泊不归的感觉,最容易勾起离别者的愁绪。•鸿雁(雁、飞鸿)——雁姿雄壮,春秋迁徙,鸿雁传书——雄浑悲壮,思乡之情,书信来往——壮士、游子、怀人。•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鸿雁传书。我国古代有“鸿雁传书”的故事,故鸿雁在古代诗文中常代指书信。•杜鹃(杜宇、布谷、子规)——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羁旅思归•(1)杜鹃花则传为杜鹃血染成。后世即以杜鹃啼血来喻悲苦之情,或多用作离愁的寄托。中国几千年一代代文人墨客,已经把杜鹃鸟定位为一种悲鸟,一种悲愁的象征物。•(2)由于其叫声古人认为有“不如归去”的意象,又与思乡念家的情感相连。•秋:秋——万物凋零——英雄美人迟暮——英雄、美人•秋——满目苍凉——思乡怀人——游子、思妇•秋——天高云淡一心胸壮阔——壮士、良臣•(1)秋天万物凋零,似乎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古人常借秋悲叹英雄迟暮,人生苦短。•(2)满目苍凉的秋色:秋风、秋月、秋花、秋天的梧桐、雁声乃至夕阳的楼台常常勾起游子思乡、闺妇怀人的情思,故古人常借秋抒发离别之苦、思乡之情。•月: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游子思妇•月——连结古今,连结异地——感叹时光流逝,追思历史——豪放洒脱者•游子思妇,彻夜难眠,惟有天上的明月相伴,此时,月亮的清清冷冷跟游子思妇内心的寂寞冷清揉和到一块。再加上在自然界中,月明月阴,月圆月缺与圆满、欠缺相关联。因而诗人笔下的月便常常与悲欢离合的情感相联系了。若见天涯思故人,浣溪石上窥明月。——李白唱歌送别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李白)(骊歌是一首离别时唱的歌)“劳歌一曲解行舟”(许浑)(劳歌原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后遂成送别歌的代称)《阳关曲》又名《阳关三叠》、《渭城曲》,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谱写的一首著名的艺术歌曲。目前所见的是一首汉族古琴歌曲。送别诗中常提到的乐曲有:骊歌、劳歌、阳关曲送别诗常见意象•⑴时间意象:日暮、月夜、清晨、秋•⑵空间意象:长亭、南浦、渡口、古道•⑶具体物象:杨柳、柳絮、杨花,孤帆、流水、寒蝉、船(舟)、西风、美酒、春草、残笛、烟波、浮云鸿雁(4)乐曲:《阳关曲》、《骊歌》“长亭”、“南浦”、“柳”、“芳草”、“酒”等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意象,往往被作家们交织在同一首作品中,共同负起烘托、渲染或写照、象征离愁别恨的使命。芳草长亭柳酒夕阳送别古道笛声山风方法一:抓意象,抓住典型意象,感受送别意境。小结:送别诗常用的艺术手法之直抒胸臆(直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衢洲别李秀才方干千山红树万山红,把酒相看日又曛,一曲离别两行泪,不知何地再逢君?送别诗常用的艺术手法之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寄寓在景物中。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送别诗常用的艺术手法之托物寓情:借助外界事物抒发或表达自己的情感。赠别二首(其二)杜牧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炬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送别诗常用的艺术手法之虚实结合: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小结:送别诗常用艺术手法有:•(1)寓情于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2)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别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人的伤离之深。•(3)以乐景衬哀情(也叫乐景写哀或反衬)。•(4)想象(也叫虚拟或虚实结合)。送别诗常借助想象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还有比喻、拟人、夸张等方法二:析手法,分析艺术手法,把握情感手段。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情感1:友人离去后的茫然、怅然若失。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情感2:对朋友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宽慰。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情感3:情深意长的勉励,劝慰中带着难分难舍。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情感4:表明志节,坦陈心志的告白。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情感5:别后情境的想象、对友人的担忧与思念。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情感6:表明朋友间的友谊深厚。小结送别诗表达的情感常见有:•①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②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③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④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态。•⑤抒发对人生的感慨。要注意,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情感交杂在一起的集合体,它丰富复杂却不杂乱无章。方法三:品情感,根据关键词句,体会离情别绪。三、鉴赏示例1、第一句景物描写有何作用?2、三四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从“闻、左迁、寄”、可看出属送别诗。选取的景物是漂泊不定的杨花、叫声凄婉哀愁的子规和寄寓相思的明月。一二句表达因友人王昌龄左迁偏远之地的忧伤之情。三四句将自己心中的愁思寄托给明月,满含深情的明月照耀友人,一直陪伴他到偏远的夜郎。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最后,析手法首句寄情于景,三四句拟人。1、鉴赏步骤指导: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首先,辨题目其次,抓意象再次,品情感1、首句选取的景物是漂泊不定的杨花和叫声凄婉哀愁的子规,暗含了因友人王昌龄左迁偏远之地的忧伤之情。(景+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第一句景物描写有何作用?2、三四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2、运用了拟人修辞方法,将自己心中的愁思寄托给明月,满含深情的明月照耀友人,一直陪伴他到偏远的夜郎。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手法+分析+情感)2、答案示例:沙场演兵: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望江怨送别[清]万树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①。愁云清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注]①杪miǎo:树梢。(1)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3分)沙场演兵(14广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望江怨送别[清]万树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①。愁云清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注]①杪:树梢。(1)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3分)答:前四句描写了一幅缠绵婉恻又悲凉寂寥的送别场景(1
本文标题:2019年高考复习之--送别怀人诗鉴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109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