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及扣缴申报有关政策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及扣缴申报有关政策2018年12月28日目录/Contents0102新个人所得税法扣缴申报03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征管服务操作专项附加扣除享受条件与扣除标准01专项附加扣除享受条件与扣除标准大病医疗住房租金住房贷款利息赡养老人子女教育继续教育范围总体情况—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享受条件扣除标准子女教育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1)子女年满3周岁以上至小学前,不论是否在幼儿园学习;(2)子女正在接受小学、初中,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技工教育);(3)子女正在接受高等教育(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上述受教育地点,包括在中国境内和在境外接受教育。每个子女,每月扣除1000元。多个符合扣除条件的子女,每个子女均可享受扣除。扣除人由父母双方选择确定。既可以由父母中的一方全额扣除,也可以父母分别扣除50%。扣除方式确定后,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总体情况—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起止时间备查资料子女教育学前教育:子女年满3周岁的当月至小学入学前一月;全日制学历教育: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的入学当月——教育结束当月特别提示:因病或其他非主观原因休学但学籍继续保留的期间,以及施教机构按规定组织实施的寒暑假等假期,可连续扣除。境内接受教育:不需要特别留存资料;境外接受教育:境外学校录取通知书留学签证等相关教育资料总体情况—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享受条件扣除标准继续教育(1)学历(学位)继续教育(2)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职业资格具体范围,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布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为准。学历(学位)继续教育:每月400元;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例外:如果子女已就业,且正在接受本科以下学历继续教育,可以由父母选择按照子女教育扣除,也可以由子女本人选择按照继续教育扣除。总体情况—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起止时间备查资料继续教育学历(学位)继续教育:入学的当月至教育结束的当月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最长不能超过48个月。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取得相关职业资格继续教育证书上载明的发证(批准)日期的所属年度,即为可以扣除的年度。需要提醒的是,专扣政策从2019年1月1日开始实施,该证书应当为2019年后取得。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技能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等总体情况—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享受条件扣除标准住房贷款利息本人或者配偶,单独或者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而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首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贷款利息支出是否符合政策,可查阅贷款合同(协议),或者向办理贷款的银行、住房公积金中心进行咨询。每月1000元,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扣除人:婚后买房-夫妻双方约定,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扣除。婚前分别购买住房-婚后可以选择其中一套购买的住房,由购买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由夫妻双方对各自购买的住房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确定后,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变总体情况—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起止时间备查资料贷款合同约定开始还款的当月——贷款全部归还或贷款合同终止的当月但扣除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40个月。住房贷款合同贷款还款支出凭证等住房贷款利息总体情况—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享受条件扣除标准住房租金在主要工作城市租房,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1)本人及配偶在主要工作的城市没有自有住房;(2)已经实际发生了住房租金支出;(3)本人及配偶在同一纳税年度内,没有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政策。也就是说,住房贷款利息与住房租金两项扣除政策只能享受其中一项,不能同时享受。(1)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每月1500元;(2)除上述城市以外的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人的城市:每月1100元;(3)除上述城市以外的,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人(含)的城市:每月800元。?谁来扣:(1)如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相同的,只能由一方扣除,且为签订租赁住房合同的承租人来扣除;(2)如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不同,且无房的,可按规定标准分别进行扣除。总体情况—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起止时间备查资料租赁合同(协议)约定的房屋租赁期开始的当月——租赁期结束的当月;提前终止合同(协议)的,以实际租赁行为终止的月份为准。住房租赁合同或协议等住房租金总体情况—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享受条件扣除标准赡养老人被赡养人年满60周岁(含)被赡养人——父母(生父母、继父母、养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纳税人为独生子女:每月2000元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可以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但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具体分摊的方式:均摊、约定、指定分摊约定或指定分摊的,需签订书面分摊协议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确定后,一个纳税年度不变总体情况—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起止时间备查资料被赡养人年满60周岁的当月至赡养义务终止的年末。采取约定或指定分摊的,需留存分摊协议赡养老人总体情况—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享受条件标准方式大病医疗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是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由纳税人在办理年度汇算清缴时,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纳税人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本人或其配偶一方扣除;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其父母一方扣除。纳税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按规定分别计算扣除额。总体情况—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起止时间备查资料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是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且不超过80000元的吩患者医药服务收费及医保报销相关票据原件或复印件或者医疗保障部门出具的医药费用清单等大病医疗02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征管服务操作总体情况—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办理途径日常由单位发工资时按月预扣税款时办理0102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自行汇算清缴申报办理总体情况—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办理途径由单位按月预扣税款时办理除大病医疗以外,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继续教育,纳税人可以选择在单位发放工资薪金时,按月享受专项附加扣除政策。首次享受时,纳税人填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给任职受雇单位,单位在每个月发放工资时,像“三险一金”一样,为大家办理专项附加扣除。01总体情况—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办理途径自行申报办理一般有以下情形之一,可选择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自行向汇缴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汇算清缴申报时扣除:①不愿意将相关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报送给任职受雇单位的;②没有工资、薪金所得,但有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③有大病医疗支出项目的④纳税年度内未足额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其他情形。02总体情况—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办理途径有关补扣措施一个纳税年度内,如果没有及时将扣除信息报送任职受雇单位,以致在单位预扣预缴工资、薪金所得税未享受扣除或未足额享受扣除的,大家可以在当年剩余月份内向单位申请补充扣除,也可以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向汇缴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汇算清缴申报时办理扣除。获取填写提交计算扣缴1234纸质模板远程办税端—APP端远程办税端—WEB端电子模板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操作方法个人所得税扣缴客户端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操作方法——获取电子模板电子模板信息表格电子模板的获取渠道:1.单位发放:扣缴客户端【专项附加扣除信息采集】-选择任一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导入】-【模板下载】2.税务局官方网站下载:下载地址:辽宁省税务局网站()纳税服务下载中心申报纳税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操作方法——获取远程办税端远程办税端2019年1月1日正式发布远程办税端: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手机APP“个人所得税”&各省电子局网站。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操作方法——APP端填写远程办税端——APP端以子女教育为例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操作方法——远程办税端提交远程办税端—单位扣通过远程办税端直接向税务机关提交信息,但仍希望在扣缴单位办理专项附加扣除的也是可以的。这时,税务机关将根据纳税人的选择,把专项附加扣除相关信息全量推送至单位,单位在使用扣缴端软件时,在“专项附加扣除信息采集”模块,选择需要同步的专项扣除项目,点击更新,即可以获取员工已经报送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操作方法——计算扣缴税款并进行申报扣缴单位根据大家提交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按月计算应预扣预缴的税款,向税务机关办理全员全额纳税申报。如果未能及时报送,也可在以后月份补报,由单位在当年剩余月份发放工资时补扣,不影响大家享受专项附加扣除。需要再次提醒大家的是,如果选择在单位按月享受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是不包括大病医疗扣除的。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操作方法——远程办税端提交远程办税端—自行扣通过远程办税端直接向税务机关提交信息,也直接选择在税务机关办理专项附加扣除的,税务机关会在汇算清缴期内,根据已提交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及纳税申报信息,办理专项附加扣除。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操作方法——远程办税端提交资料留存《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操作办法(试行)》第二十三条纳税人应当将《扣除信息表》及相关留存备查资料,自法定汇算清缴期结束后保存五年。纳税人报送给扣缴义务人的《扣除信息表》,扣缴义务人应当自预扣预缴年度的次年起留存五年。03新个人所得税法扣缴申报扣缴义务人扣缴个人所得税流程图扣缴义务人登记纳税人基础信息采集是否为非居民居民非居民专项扣除信息采集其他综合所得其他分类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稿酬所得所得其他分类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稿酬所得所得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实施新税制后扣缴义务的主要变化点0102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稿酬所得所得四项劳动性所得实行综合计税“累计预扣法”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并按月办理扣缴申报可能需要办理5项专项附加扣除子女教育住房租金继续教育赡养老人住房贷款利息对员工选择将专项扣除信息给任职受雇单位的,单位在发工资预扣税款时进行扣除税款计算—需要代扣代缴税款的所得项目需要代扣代缴税款的所得项目扣缴义务人应代扣代缴的应税所得项目包括:①工资、薪金所得;②劳务报酬所得;③稿酬所得;④特许权使用费所得;⑤利息、股息、红利所得;⑥财产租赁所得;⑦财产转让所得;⑧偶然所得。税款计算—居民个人综合所得预扣预缴税款的计算方法工资、薪金所得税款计算方法1.累计预扣法:居民个人具体公式: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其中,本期可扣除的专项附加扣除金额的计算】上述公式中,员工当期可扣除的专项附加扣除金额,为该员工在本单位截至当前月份符合政策条件的扣除金额。税款计算—居民个人综合所得预扣预缴税款的计算方法专项附加扣除的计算方法例1:如老员工2019年3月份向单位首次报送其正在上幼儿园的4岁女儿相关信息。则当3月份该员工可在本单位发工资时扣除子女教育支出3000元(1000元/月×3个月)。例2:如果该员工女儿在2019年3月份刚满3周岁,则可以扣除的子女教育支出支出仅为1000元(1000元/月×1个月)。例3:如某员工2019年3月新入职本单位开始领工资,其5月份才首次向单位报送正在上幼儿园的4岁女儿相关信息。则当5月份该员工可在本单位发工资时扣除的子女教育支出金额为3000元(1000元/月×3个月)。税款计算—居民个人综合所得预扣预缴税款的计算方法工资、薪金所得税款计算方法2.计算本期应预扣
本文标题: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及扣缴申报有关政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128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