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高考原子物理历年真题-汇编
选修3—5波粒二象性1、(2011新课标卷35题(1))在光电效应试验中,某金属的截止频率相应的波长为λ0,该金属的逸出功为______。若用波长为λ(λλ0)单色光做实验,则其截止电压为______。已知电子的电荷量,真空中的光速和布朗克常量分别为e,c和h。7答案:hc/λ000hce解析:金属的逸出功等于W=hc/λ0.若用波长为λ(λλ0)单色光做实验,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hc/λ-W,而Ek=eU,联立解得其截止电压为U=00hce。6.(2010天津理综物理)用同一光电管研究a、b两种单色光产生的光电效应,得到光电流I与光电管两极间所加电压U的关系如图。则这两种光A.照射该光电管时a光使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B.从同种玻璃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时,a光的临界角大C.通过同一装置发生双缝干涉,a光的相邻条纹间距大D.通过同一玻璃三棱镜时,a光的偏折程度大【解析】由光电流I与光电管两极间所加电压U的关系图象可知,a光的截止电压小于b光,a光的饱和电流大于b光,说明a光光子能量小于b光,照射该光电管时a光使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小,选项A错误;根据a光光子能量小于b光,a光频率小于b光,在玻璃中a光的折射率小于b光,通过同一玻璃三棱镜时,a光的偏折程度小,选项D错误;根据全反射临界角公式可知,从同种玻璃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时,a光的临界角大,选项B正确;根据a光频率小于b光,由频率与波长关系,a光波长大于b光,通过同一装置发生双缝干涉,a光的相邻条纹间距大,选项C正确。【答案】BC5(2012·海南物理)产生光电效应时,关于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于同种金属,Ek与照射光的强度无关B.对于同种金属,Ek与照射光的波长成反比C.对于同种金属,Ek与光照射的时间成正比D.对于同种金属,Ek与照射光的频率成线性关系E.对于不同种金属,若照射光频率不变,Ek与金属的逸出功成线性关系【答案】ADE4.(2012·上海物理)根据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可知(B)(A)“光子说”本质就是牛顿的“微粒说”(B)光的波长越大,光子的能量越小(C)一束单色光的能量可以连续变化(D)只有光子数很多时,光才具有粒子性3.(2011广东理综卷第18题)光电效应实验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BDA.光照时间越长光电流越大B.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C.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D.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子1.(2012·上海物理)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单色光照时某种金属表面,有光电子逸出,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取决于入射光的()(A)频率(B)强度(C)照射时间(D)光子数目【答案】:A【解析】: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单色光照时某种金属表面,有光电子逸出,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取决于入射光的频率,选项A正确。18(2011广东).光电效应实验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光照时间越长光电流越大B.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C.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D.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子解析:光电流的大小只与到达阳极的光电子个数有关,A错。由hv=W+Ek和Uq=Ek知,CD正确。选CD2.(2011江苏物理)下列描绘两种温度下黑体辐射强度与波长关系的图中,符合黑体辐射规律的是答案:A解析:黑体辐射的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一方面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增加,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着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所以选项A正确。例5、03上海15.(5分)在右图所示的光电管的实验中,发现用一定频率的A单色光照射光电管式,电流表指针会发生偏转,而用另一频率的B单色光照射时不发生光电效应,那么()A.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B.B光的频率大于A光的频率C.用A光照射光电管时流过电流表G的电流方向是a流向bD.用A光照射光电管时流过电流表G的电流方向是b流向a例4.(2010江苏物理卷第12C题)研究光电效应电路如图所示,用频率相同、强度不同的光分别照射密封真空管的钠极板(阴极K),钠极板发射出的光电子被阳极A吸收,在电路中形成光电流。下列光电流I与A、K之间的电压akU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光电管电源Gab例8.(2011上海物理第17题).用极微弱的可见光做双缝干涉实验,随着时间的增加,在屏上先后出现如图(a)、(b)、(c)所示的图像,则(A)图像(a)表明光具有粒子性(B)图像(c)表明光具有波动性(C)用紫外光观察不到类似的图像(D)实验表明光是一种概率波【解析】图像(a)只有分散的亮点,表明光具有粒子性;图像(c)呈现干涉条纹,表明光具有波动性;用紫外光也可以观察到类似的图像,实验表明光是一种概率波,选项ABD正确。【答案】ABD7.(2011年高考·福建理综卷)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概念并成功地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而获得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某种金属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m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ν0为极限频率。从图中可以确定的是__D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A.逸出功与ν有关B.Ekm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C.νν0时,会逸出光电子D.图中直线的斜率与普朗克常量有关(1)在光电效应试验中,某金属的截止频率相应的波长为0,该金属的逸出功为______。若用波长为(0)单色光做实验,则其截止电压为______。已知电子的电荷量,真空中的光速和布朗克常量分别为e,c和h(1)由极限逸hw和c得0chw逸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逸wchEk和UeEk得00ehcU截止原子结构与原子核Oνν0Ekm1.(2011年高考·上海卷)卢瑟福利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研究原子结构,正确反映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是DA.B.C.D.3.(2011年高考·上海卷)在存放放射性元素时,若把放射性元素①置于大量水中;②密封于铅盒中;③与轻核元素结合成化合物。则()A.措施①可减缓放射性元素衰变B.措施②可减缓放射性元素衰变C.措施③可减缓放射性元素衰变D.上述措施均无法减缓放射性元素衰变3.D6.(2011年高考·重庆理综卷)核电站核泄漏的污染物中含有碘131和铯137。碘131的半衰期约为8天,会释放β射线;铯137是铯133的同位素,半衰期约为30年,发生衰变期时会辐射γ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来源:学科网]A.碘131释放的β射线由氦核组成B.铯137衰变时辐射出的γ光子能量小于可见光光子能量C.与铯137相比,碘131衰变更慢D.铯133和铯137含有相同的质子数6.D解析:β射线是高速电子流,α射线才是由氦核组成,A错误;γ光子在所有电磁波中频率最高,能量最大,B错误;半衰期越小衰变越快,应该是碘131衰变更快,C错误;与铯133和铯137是同位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D正确。(全国卷1)14.原子核23892U经放射性衰变①变为原子核23490Th,继而经放射性衰变②变为原子核23491Pa,再经放射性衰变③变为原子核23492U。放射性衰变①、②和③依次为A.α衰变、β衰变和β衰变B.β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C.β衰变、α衰变和β衰变D.α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答案】A(1)(5分)用频率为0v的光照射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所发射的光谱中仅能观测到频率分别为123vvv、、的三条谱线,且321vvv>>,则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01vv<B、321vvvC、0123vvvvD、123111vvv答案:B解析:大量氢原子跃迁时只有三个频率的光谱,这说明是从n=3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根据能量守恒有,123hhh,解得:321vvv,选项B正确。(天津卷)2.下列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A.β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B.波尔理论的假设之一是原子能量的量子化C.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的升高而变短D.比结合能越小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答案:B4.(2008·全国Ⅱ理综·20)中子和质子结合成氘核时,质量亏损为m,相应的能量2mcE=2.2MeV是氘核的结合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A.用能量小于2.2MeV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时,氘核不能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B.用能量等于2.2MeV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时,氘核可能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它们的动能之和为零C.用能量大于2.2MeV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时,氘核可能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它们的动能之和为零D.用能量大于2.2MeV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时,氘核可能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它们的动能之和不为零(上海物理)4.现已建成的核电站的能量来自于(A)天然放射性元素衰变放出的能量(B)人工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的能量(C)重核裂变放出的能量(D)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答案:C9.(2011年高考·天津理综卷)下列能揭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实验是CA.光电效应实验B.伦琴射线的发现C.α粒子散射实验D.氢原子光谱的发现(广东卷)18.关于核衰变和核反应的类型,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HeThU422349023892是α衰变B.HOHeN1117842147是β衰变C.nHeHH10423121是轻核聚变D.eHeKrSe0142823682342是重核裂变答案:AC解析:B为人工核转变,D为衰变,选AC。5.(2008·四川理综·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γ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都不会发生偏转B.β射线比α射线更容易使气体电离C.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重核裂变D.核反应堆产生的能量来自轻核聚变7.(2008·广东物理·6)有关氢原子光谱的说法正确的是(BC)A.氢原子的发射光谱是连续谱B.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只发出特点频率的光C.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D.氢原子光谱线的频率与氢原子能级的能量差无关11.(2011年高考·浙江理综卷)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α射线是由氦原子核衰变产生B.β射线是由原子核外电子电离产生C.γ射线是由原子核外的内层电子跃迁产生D.通过化学反应不能改变物质的放射性12.(2011年高考·上海卷)天然放射性元素放出的三种射线的穿透能力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可推知A.②来自于原子核外的电子B.①的电离作用最强,是一种电磁波C.③的电离作用较强,是一种电磁波D.③的电离作用最弱,属于原子核内释放的光子(09年北京卷)14.下列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是A.粒子散射现象B.天然放射现象C.光电效应现象D.原子发光现象答案:B5.(09·广东物理·2)科学家发现在月球上含有丰富的32He(氦3)。它是一种高效、清洁、安全的核聚变燃料其参与的一种核聚变反应的方程式为331422122HeHeHHe。关于32He聚变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聚变反应不会释放能量B.聚变反应产生了新的原子核C.聚变反应没有质量亏损D.目前核电站都采用32He聚变反应发电解析:聚变反应时将质量较小的轻核聚变成质量较大的核,聚变过程会有质量亏损,要放出大量的能量。但目前核电站都采用采用铀核的裂变反应。因此B正确。1、(09年全国卷Ⅰ)氦氖激光器能产生三种波长的激光,其中两种波长分别为1=0.6328µm,2=3.39µm,已知波长为1的激光是氖原子在能级间隔为1E=1.96eV的两个能级之间跃迁纸铝铅三种射线①②③产生的。用2E表示产生波长为2的激光所对应的跃迁的能级间隔,则2E的近似值为A.10.50eVB.0.98eVC.0.53eVD.0.36eV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波尔的原子跃迁理论.根据chE,,可知当,6328.0,196mevE当m39.3时,连立可知evE36.02。2、(09年全国卷Ⅱ)氢原子的部分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在1.62eV到3.11eV之间。由此可推知,氢原子A.从高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了出的光的波长比可见光的短B.从高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均为可见光C.从高能级向n
本文标题:高考原子物理历年真题-汇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149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