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解构主义总结——Deconstructionismdesignsummary解构主义的诞生解构主义60年代缘起于法国,雅克·德里达——解构主义领袖——不满于西方几千年来贯穿至今的哲学思想,对那种传统的不容置疑的哲学信念发起挑战,对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大加责难思考:什么是形而上学?“在场的形而上学”意味着在万物背后都有一个根本原则,一个中心语词,一个支配性的力,一个潜在的神或上帝,这种终极的、真理的、第一性的东西构成了一系列的逻各斯(logos),所有的人和物都拜倒在逻各斯门下,遵循逻各斯的运转逻辑,而逻各斯则是永恒不变,它近似于“神的法律”,背离逻各斯就意味着走向谬误。而德里达及其他解构主义者攻击的主要目标正好是这种称之为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思想传统。简言之,解构主义及解构主义者就是打破现有的单元化的秩序。当然这秩序并不仅仅指社会秩序,除了包括既有的社会道德秩序、婚姻秩序、伦理道德规范之外,而且还包括个人意识上的秩序,比如创作习惯、接受习惯、思维习惯和人的内心较抽象的文化底蕴积淀形成的无意识的民族性格。反正是打破秩序然后再创造更为合理的秩序。解构主义的特点•解构主义是对现代主义正统原则和标准批判地加以继承,运用现代主义的语汇,却颠倒、重构各种既有语汇之间的关系,从逻辑上否定传统的基本设计原则(美学、力学、功能),由此产生新的意义。用分解的观念,强调打碎,叠加,重组,重视个体,部件本身,反对总体统一而创造出支离破碎和不确定感。•思考:“饭我吃”与“我吃饭”。“解构一词使人觉得这种批评是把某种整体的东西分解为互不相干的碎片或零件的活动,使人联想到孩子拆卸他父亲的手表,将它还原为一堆无法重新组合的零件。一个解构主义者不是寄生虫,而是叛逆者,他是破坏西方形而上学机制,使之不能再修复的孩子。德里达曾指出,解构主义并不是要取代结构主义或者形而上传统,也取代不了。因此,对待解构主义的最好态度不是把它当作教条,而是把它当作一种反观传统和人类文明的意识。解构主义反对权威,反对对理性的崇拜,反对二元对抗的狭隘思维,认为既然差异无处不在,就应该以多元的开放心态去容纳。在对待传统的问题上,解构主义也并非像一些人认为的那样,是一种砸烂一切的学说。恰恰相反,解构主义相信传统是无法砸烂的,后人应该不断地用新的眼光去解读。而且,即使承认世界上没有真理,也并不妨碍每个人按照自己的阐释确定自己的理想。解构主义在建筑理论中的表现思潮的标志性运动解构主义作为一种思潮的兴起,有两项重要的活动与此密切相关。一是1988年的6月至8月,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一个名为“解构主义建筑”的7人作品展,分别是F·盖里、P·埃森曼、B·曲米、Z·哈迪德、D·李伯斯金、R·库哈斯、奥地利的蓝天设计小组。展览的举办者一位是纽约的建筑评论家M·威格力,另一位曾竭力追随现代建筑、后成为后现代的中坚人物、后又再一次调转方向的美国建筑师P·约翰逊。另一次活动为同年的7月,在伦敦的泰特美术馆举办了一个名为“建筑与艺术中的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inArchitectureAndArt)的国际研讨会议。之后,英国的AD杂志1988年3/4期为专门出版了一个由主要参加者策划组稿的专集,刊名为《建筑中的解构主义》。二者之间的不同,前者声称解构主义建筑与哲学中的解构主义无关,而后者却将解构主义哲学作为这一建筑思潮的直接讨论话题。对解构主义在建筑设计中的理解解构在建筑上:解构主义建筑师设计的共同点是赋予建筑各种各样的意义,而且与现代主义建筑显著的水平、垂直或这种简单集合形体的设计倾向相比,解构主义的建筑却运用相贯、偏心、反转、回转等手法,具有不安定且富有运动感的形态的倾向。解构主义是在现代主义面临危机,而后现代主义一方面被某些设计家所厌恶,另一方面被商业主义滥用,因而没有办法对控制设计三、四十年之久的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起到取而代之的作用时,作为一个后现代时期的设计探索形式之一而产生的。在建筑上最先开始,重要的代表人物有FrankGehry,BernardTschumi,PeterEisenman,ZahaHadid,DanielLiberskind,CoopHimmelblau等人。其中影响最大的是FrankGehry,他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解构主义的建筑设计家。解构主义哲学与解构主义建筑•1·解构主义哲学•解构主义,曾称后结构主义,是对结构主义哲学的反拨。结构主义是认识事物,认为事物存在着一种系统的诸要素组织方式。20世纪60年代晚期,这一观点遭到质疑。•德里达声称:结构主义已经过时,提出“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De-离开、除去、反•2·解构主义建筑与解构主义哲学关系•英国解构主义建筑是解构哲学的试验地。•美国起源仅是借用其名称,与解构主义哲学•并无直接联系。•张永和访问埃森曼:•埃森曼:建筑不是表达哲学思想,在解构的条件•下,建筑就可能表达自身,自己的思想。•张永和:你认为解构是一种意识形态吗?•埃森曼: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解构的问题是它变成一种风格了。换句话说,解构只是一个赋予一些貌似相同的建筑作品名字。和解构哲学毫无关系。法国后结构主义非常有意思,代表人物如德里达、德鲁斯(Deleuse)、瓜塔瑞(Guattary)、拉康(Lacan).我们要做的是寻找建筑中类似的态度。不是画些看上去像解构的东西,而是在建筑中想解构。如果有兴趣的话。蓝天合作社的沃尔夫、普利克斯、伯纳德、屈米、兰姆·库哈斯从来没有读过德里达,……,没准屈米是例外。•约翰逊认为:•它(解构建筑)并不是从当代哲学所称的解构主义模式中得来的。它们并不是解构主义哲学的理论运用,而是从传统中浮现出来的,碰巧显示了某种解构的性质。•国内•汪坦:•“解构主义”不是一种“风格”,而是一种意识形态。“解构主义”思潮是跨哲学引起的。•《世界建筑》8903•薛求理:•解构主义不是一种哲学。•周剑云:•解构主义不是一种哲学,而是一种研究态度和方法,解构主义的研究是形而上学的知识体系、建筑作为文化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构成了解构主义的研究对象。•解构是一种形式“形式游戏”规则,不是一种风格。•——恰恰肯定了解构主义是一种哲学,及其与解构主义建筑的联系。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同质事物集合,形成事·重视异质事物,主张将封闭•物结构,结构本身是封结构变为开放的,通过异质•闭的。事物的引进,创造出更丰富的事物。•强调事物的总体性,普·反对事物的总体性,关注事•遍性的结构。物特殊文本和阅读过程。•崇尚理性,严格追随逻辑·重视非理性和伦理性(人的因素),不相信逻辑。•语言学方面:语言是表达·否定说和写的“出场性”,认•者意识的“出场”为:语言的含义不在符号本身,•/封闭性而在符号之外,通过符号的比较,差异才能看出•文学方面:文学是系统的·文学无中心,作品也没有中心结构,有无穷多解。解构主义建筑与构成主义建筑•约翰逊:惊人的相似。•埃森曼:(问:苏联的构成主义和解构有什么关系?似乎并没有什么内在联系。)我觉得一点关系也没有。毫无疑问,哈迪德、库哈斯很受构成主义的影响。构成主义与解构主义不同,是表现生产方式的造型构思。……所以构成主义建筑反映了一种展现生产过程得以实行,解构主义与此毫无关联。•可见埃森曼并不否认,形式语汇上,解构主义与构成主义的联系。——反构成主义。•莫斯科工人俱乐部解构主义建筑与后现代文艺•解构主义建筑与后现代文艺有很高的相关系数。(不包括后现代主义建筑)•美国美学家伊·哈桑(IhabHassan)将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现代主义文化文化作了比较。解构主义建筑设计的常用手法•解构主义建筑解的不是建筑结构,而是形态构成中用解的方法,所以,有人认为结构主义应译成“反构成建筑”或“动态构成”。•1·解构•(打散、分离形态)•例·拉维莱特公园•屈米1986-1988例·倾倒斯图加特大学太阳能研究所•2·动势•用倾倒、扭转、弯曲、波浪形等富有动态的体型,造成失稳、失重、滑动、滚动、错移、翻倾、坠落等错觉。•例·倾倒•格罗宁根博物馆•荷兰•蓝天社•1995例·倾斜造成失稳失重某工厂蓝天社1988-1989•例倾斜造成失稳、失重迪斯尼集团办公楼例·盖里维特拉家具博物馆倾斜、扭转、弯曲、波浪形等富有动态的体型,造成失稳、失重、滑动、滚动、翻倾的错觉。例·盖里哥根汉姆博物馆扭转、弯曲、波浪形等富有动态的体型,造成失稳、滑动、滚动错觉。3·叠加、并置例维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1989例·维也纳某会议室蓝天社1983-1988•4·不出场法•残缺、破败,构件不完整,留有悬念,以利想象来补充。古根海姆博物馆•5·突变•构件之间连结很突然,没有过渡、生硬。•6·无中心解构主义代表建筑师•伯纳德·屈米•彼得·埃森曼•弗兰克·盖里•扎哈·哈迪德伯纳德·屈米1944年出生于瑞士洛桑1969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工科大学。l970-l980年在伦敦AA建筑学院任教。1976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城市研究所。1980-1983年在Cooperunion任教1988-2003年他一直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建筑规划保护研究院的院长职务。他在纽约和巴黎都设有事务所,经常参加各国设计竞赛并多次获奖,其新鲜的设计理念给世界各地带来强大冲击。1983年赢得的巴黎拉.维莱特公园国际设计竞赛,是他最早实现的作品。另外,屈米有很多的理论著作,评论并举办过多次展览。他鲜明独特的建筑理念对新一代的建筑师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巴黎拉维莱特公园•20世纪80年代兴建•是公认的创新性园林作品•号称要成为21世纪的城市公园模式建设背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初,正值法国园林复兴的初期。城市绿地的概念已经遭到人们的抛弃,传统的城市公园也使人们失去了兴趣。建造于“解构主义”这一艺术流派逐渐被广大设计师认可•公园在建造之初,它的目标就定为:一个属于21世纪的、充满魅力的、独特并且有深刻思想意义的公园。它既要满足人们身体上和精神上的需要,同时又是体育运动、娱乐、自然生态、科学文化与艺术等诸多方面相结合的开放性的绿地,并且,公园还要成为各地游人的交流场所。•纪念法国大革命200周年巴黎建造的九大工程之一实际上,对一个作品的理解,不能停留在布局、要素处理等表象上,而是要了解作品蕴含的本质性内容,从中吸取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屈米提出了“园在城中,城在园中”的城市公园模式。力求创造一种公园与城市完全融合的结构,改变园林和城市分离的传统。简单地说就是采用解析的方法,将传统结构分解成一系列要素并重新组合,组合的原则却不再遵循传统的均衡与稳定,更加强调因地制宜和随机性。建筑师屈米就是从法国传统园林中提取出点、线、面三个体系,并进一步演变成直线和曲线的形式,叠加成拉维莱特公园的布局结构。屈米对建筑批判性的理解至今仍是他设计实践的中心思想。没有事件发生就没有建筑的存在,他的设计永远是提供了充满生命力的场所而不是重复已有的美学形式。这样建筑就成了一个受设计概念、城市地形和规划所界定好了的“情景构造物”。在方格网的交点上26个有些仅作为点的要素存在有些folie作为信息中心、小卖饮食、咖啡吧、手工艺室、医务室之用点线面26个红色的点景物(folie)拉维莱特公园鸟瞰点线面•线的要素有长廊、林荫道和一条贯穿全园的弯弯曲曲的小径,这条小径联系了公园的十个主题园,也是一条公园的最佳游览路线,徜徉其间,公园的几乎所有特色景观与游憩活动都一一网罗点线面空中步道林荫大道蜿蜒小径点线面•面的要素就是十个主题园,包括镜园,风园,水园,葡萄园,竹园,音响圆厅,恐怖童话园,少年园,龙园等•10个主题花园的设计风格迥异,毫不重复,彼此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感和断裂感•总体设计上强调了变化统一的原则源于萤火虫飞舞的照明设计Lightingdesignfromfireflies藤架园竹园水园•“解构意味着对设计任务的根本思想进行挑战,也意味着对建筑旧俗习惯的否定。”——伯纳德•屈米屈米突破传统城市园林和城市绿地观念的局限,把它当作一个综合体来考虑,强调文化的多元性、功能的复合性以及大众的行为方式。屈米认为公园应该是多种文化的汇合点,在设计上要实现三种
本文标题:当代建筑思潮6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152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