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曾国藩管理之道(为官从政)
曾国藩学管理之道•TCL集团的老总李东生:曾国藩如何能将一批文雅的书生和务农的乡民练就成一支颇具战斗力的军队?总结其中的成功之道,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扎硬营,打死仗”。在市场残酷的竞争中,我们也需要培养这种“扎硬营,打死仗”的企业精神。•联想集团柳传志——•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主要内容•引言:曾国藩其人其事•一、曾国藩打造团队方略•二、曾国藩用人方略•三、曾国藩决策方略•四、曾国藩修养方略•结语:曾国藩成功的关键因素曾国藩其人其事•曾国藩的故乡曾国藩其人其事•曾国藩家族曾玉屏曾麟书曾国华曾国潢曾国荃曾国葆曾国藩曾国藩其人其事•1833年中秀才,1834年中举人,1837年中第三甲第四十二名进士。•1840年,授翰林院检讨,列二等第一名,进入翰林院深造。此后年年升迁,至1847年升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湖南三十七岁至二品者,本朝尚无一人”——曾国藩曾国藩其人其事•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爆发•1852年,奉旨帮同办理本省团练•1854年,率湘军出征,开始带兵生涯•1857年,被罢免兵权,回籍守制•1858年,咸丰帝被迫命曾国藩复出带兵曾国藩其人其事•复出后领悟为官之道:兄昔年自负本领甚大,……又每见人家不是。自从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后,乃知自己全无本领,凡是都见得人家有几分是处。……与四十岁前迥不相同。大约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立者,发奋图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曾国藩其人其事•1860年,太平军破江南大营,授两江总督•1861年,湘军取得安庆会战的胜利。同治即位后,曾国藩开始节制四省军事•1864年,湘军攻克天京•1868年,调直隶总督,次年回任两江•1871年,曾国藩病逝于两江总督任上曾国藩与中国文化曾国藩一生三变•做京官时以程、朱为依归(儒家)•办理军务一变而为申、韩(法家)•咸丰八年再出而以黄、老处世(道家)——欧阳兆熊曾国藩与中国文化曾国藩与儒家•修、齐、治、平的追求,以天下为己任•文化的自觉性:卫道的狂热•湘军:有理想有主义的部队•儒家社会——宗族、人情•“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一生的道德自律,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尊精神偶像曾国藩与中国文化曾国藩与法家•治乱世用重典:“曾剃头”的由来•人性本恶:清醒冷静理智的态度•功利:“凡利之所在,当与人共分之”曾国藩与中国文化曾国藩与道家•“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事例:“大功不赏”–自古以来,处大位大权而兼享大名,有几人能够得到善终呢?–勇退是吾兄弟一定之理,而退之中次序不可凌乱,痕迹不可大露。曾国藩与中国文化曾国藩与道家•左列钟鸣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低头一拜屠羊乐,万事浮去过太虚。•——曾国藩曾国藩与中国文化曾国藩与墨家•“以老庄为体,以禹墨为用”,“俭以奉身、勤以治事”•勤俭:“勤字为人生第一要义”“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得来,而可大可久者”“居家不可留有余财”•恒心:“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饮食起居,皆有时节,数十年不变”第一讲:成大事需要众人之力——曾国藩打造团队方略•1、用共同的信仰凝聚人•2、用合理的制度规范人•3、用人格的魅力感化人•4、要有一副平和宽容之心呼吸相顾,痛痒相关,赴火同行,蹈汤同往,胜则举杯酒以让功,败则出死力以相救。贼有誓不相弃之死党,吾官兵亦有誓不相弃之死党。——曾国藩1、用共同的信仰凝聚人1、用共同的信仰凝聚人第一要才堪治兵,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急急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大抵有忠义血性,则四者相从以俱重;无忠义血性,则貌似四者,终不可侍。选将标准1、用共同的信仰凝聚人•高举孔孟之道的大旗,以此作为凝聚人心的思想武器!(优秀的企业文化)•把信仰灌输到一般士兵身上:–常教士卒作字读书,书声琅琅,如家塾然。又时以义理反复训谕,若慈父之训其子,听者潸然泪下。1、用共同的信仰凝聚人齐心相顾,不曾轻弃伴侣。有争愤于公庭,而言欢于私室;有交哄于平昔,而救助于疆场。虽平日积怨深仇,临阵仍彼此照顾;虽上午口角相伤,下午仍彼此救援。——曾国藩2、用合理的制度规范人统领统领统领分统分统分统分统分统分统营官营官营官营官营官营官哨长哨长哨长哨长哨长哨长2、用合理的制度规范人其将死,其军散;其将存,其军完。从湘军之制,则上下相维,喻义于利。将卒亲睦,各护其长。或则皖省,或援豫章,先生不出,续宾何敢独行前往?……先生带我出山,仍祈带我归里。——李续宾3、用人格的魅力感化人(曾国藩)每遇一事,尤以畏难取巧为深戒,虽祸患在前,谤议在后,亦毅然赴之而不顾。与人共事,论功则推以让人,任劳则引为己责;盛德所感,始而部曲化之,继而同僚谅之,终则各省从而慕而效之,所以转移风气者在此,所以宏济艰难者亦在此。——李鸿章4、要有一副平和宽容之心如果统将之间有一分矛盾,营官、哨官之间就会有三分矛盾,而士卒之间就会有六七分矛盾。这样的团队,必然就要解体了。所以要想和衷共济,就应该先从统将有一副平和宽容的心开始。——曾国藩第二讲:用人是一门艺术——曾国藩用人方略•1、诚心、智慧、度量:用人者应该具备的三大素养•2、情感、利益、约束:用人者应该把握好的三大手段•3、成功用人的关键环节:充分发挥人才的特长1、诚心、智慧、度量:用人者应该具备的三大素养(1)要有用人的诚意我认为驾驭下属的方法,最重要的推诚布公,而不是玩弄权术。诚心诚意地对待别人,渐渐地就能使他人为我所用。即使不能让他们全心全意地为我效力,也必然不会有先亲近而后疏远的弊端。光用智谋和权术去笼络别人,即使是驾驭自己的同乡都是无法长久的。——曾国藩1、诚心、智慧、度量:用人者应该具备的三大素养(1)要有用人的诚意•凡是正话、实话,多说几句,时间长了人家自然就会了解你的心意的。即使是直率的话,也不妨多说几句。•——曾国藩1、诚心、智慧、度量:用人者应该具备的三大素养(2)要有识人的智慧曾国藩知人之鉴,超轶古今。或邂逅于风尘之中,一见以为伟器;或物色于形迹之表,确然许为异材。平日持议,常谓天下至大,事变至殷,决非一手一足之所能维持。故其振拔幽滞,宏奖人杰,尤属不遗余力。——薛福成1、诚心、智慧、度量:用人者应该具备的三大素养(2)要有识人的智慧大致说来,考察人才之道,应该看他的志向与趣味。志向、趣味低下的人,安于现状,囿于世俗的陋规,因而越来越低贱污劣;志向和趣味高尚的人,向往先贤的辉煌功业,因此也就一天比一天高尚明达。人才的优劣智愚,由志向趣味就可以区别开来。——曾国藩1、诚心、智慧、度量:用人者应该具备的三大素养(2)要有识人的智慧罗泽南刘铭传江忠源1、诚心、智慧、度量:用人者应该具备的三大素养(3)要有容人的度量•左宗棠这个人以德报怨,我心里不可能没有怨意,但是我经常提醒我不要因为这件事和他作对。•——曾国藩•曾国藩在世的时候,我非常瞧不起他。但是他去世以后,我越来越尊重他。•——左宗棠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2、情感、利益、约束:用人者应该把握好的三大手段“湘军之中有父子家人之情”——曾国藩事例1:曾国藩与塔齐布的故事事例2:曾国藩与李续宾、李续宜兄弟的故事(1)注重与人才的感情交流2、情感、利益、约束:用人者应该把握好的三大手段(2)离不开利益的引导凡是勇于做事的人,都是因为心中有大的欲望。营官:每月为白银200两分统、统领:三千人以上每月395两五千人以上每月520两万人以上每月650两2、情感、利益、约束:用人者应该把握好的三大手段(2)离不开利益的引导阁下爱贤好士,这是天下人所都知道的。可是为什么有很多人还是离开您了呢?以前的就不必说了,就说最近一段时间相继离开的那些人,是他们有负于阁下呢,还是阁下以为他们没有用而放弃了他们呢?都不是。来投奔您的人,除了少数以天下为己任的人,大部分是为求利而来的。假如得不到发展的机会,那么他们将都会销声匿迹,又怎么会肯来为我所用呢?所以明智的用人者,一定要满足人才的欲望,这样人才才会认为得到了赏识自己的人,才会竭尽才力来报答您。这样,才能合众人之私,而成一人之公,完成您所从事的事业。——赵烈文2、情感、利益、约束:用人者应该把握好的三大手段(2)离不开利益的引导凡是遇到涉及利益的问题,要注意分配;凡是遇到涉及名声的问题,要注意分享。这样才能成大事。2、情感、利益、约束:用人者应该把握好的三大手段(3)用人之道要宽严结合•多一点约束,少一点放纵,人数虽然少,但也能成功。•在名和利的问题上要宽,在是非问题上要严。故事:1.曾国藩培育李鸿章2.曾国藩谈如何对待湘军将领3、成功用人的关键环节:充分发挥人才的特长(1)考察是用人的基础•事例:曾国藩对鲍超的考察•曾国藩考察人才的诀窍:从小事入手3、成功用人的关键环节:充分发挥人才的特长(2)将人才放在正确的位置上故事: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事例:对李元度的使用3、成功用人的关键环节:充分发挥人才的特长(2)将人才放在正确的位置上虽有良药,苟不当于病,不逮下品;虽有贤才,苟不当于用,不逮庸流。梁丽可以冲城,而不可以窒穴;嫠牛不可以捕鼠;骐骥不可以守闾;千金之剑,以之析薪,则不如斧;三代之鼎,以之垦田,则不如耜。当其时,当其事,则凡材亦奏神奇之效,否则?铻而终无所成。故世不患无才,患用才者不能器使而适用也。3、成功用人的关键环节:充分发挥人才的特长•据统计,当时汇聚到曾国藩大营的人才不下200人(实际400人)。曾国藩将这些人才分为八大类,因材器使,用其所长:•谋略人才:郭嵩涛、左宗棠、陈士杰、李鸿章、李宏裔、薛福成、赵烈文等•作战人才:水上有彭玉麟、杨载福;陆上有唐训方、李榕、吴坤修、黄润昌等•军需人才:李翰章、甘晋、李兴锐、丁日昌、郭昆焘、郭嵩涛、吴坤修等•文书人才:许振袆、罗萱、程鸿诏、俞越、吴汝纶、张裕钊、刘寿曾、唐仁寿等•制造人才:李善兰、徐寿、华衡芳、陈兰彬、容闳、徐建寅等•外交人才:郭嵩涛、薛福成、黎庶昌等(2)将人才放在正确的位置上3、成功用人的关键环节:充分发挥人才的特长(3)任人惟亲是用人的大忌才能低劣的人,即使是至亲密友,也不宜久留,怕的是贤者不愿意与其共事。事例1:江庆才事例2:戚姓同乡事例3:曾国葆第三讲:领导者要有战略头脑——曾国藩决策方略•1、领导者贵在有战略意识•2、要有将战略决策执行到底的决心•3、不贪功之速成,但求事之稳适1、领导者贵在有战略意识战略宏观性、长远性回答:做什么、如何做、用什么做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总体者不足谋一事1、领导者贵在有战略意识“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培养战略头脑,重在有长远的战略视野。领导者只有做到审时度势,深谋远虑,极目放远,才能未雨绸缪,从容应对。“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培养战略头脑,重在能从全局出发。只有做到全局在胸,宏观在握,才能使自己始终处于主动地位,立于不败之地。“不谋总体者不足谋一事”。培养战略头脑,重在能从系统着眼,要着眼于追求整体效益,分清主次、轻重、缓急,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有“谋势重于谋事”的系统观念,才能做到进退有序而攻守有节。1、领导者贵在有战略意识“军中阅历有年,益知天下事当于大处着眼。”“我对于大利大害所在,都能悉心考究。”“用兵以审势为第一要义”“势就是大局大计”“应该从大的地方去分清界限,不要斤斤于小处去剖析微茫。”1、领导者贵在有战略意识从古金陵有事,必注重江汉以制下游之命。论目前的警报,庐州固然是燃眉之急;论长远的发展,则武昌为必争之地。为什么呢?能保住武昌,就能控制金陵的上游,就能巩固湖北的门户,就能打通两广四川的饷道。如果武昌不保,那么就会成割据之势,这是最值得担忧的。———曾国藩,18541、领导者贵在有战略意识第一个原则,论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就全局来看,如果两样都有利,就应当取其大者;如果两样都有害,就应该取轻者。要敢于舍弃小利而图大利,舍弃枝叶而图根本。第二个原则,要分清轻重缓急,在一个时期,只能保持一个主要的战略方向。通筹全局折1、领导者贵在有战略意识《安庆战略》自古办窃号之贼,与办流贼不同。剿办流贼,法当预防以待其至,坚守以挫其锐。剿办窃号之贼,法当翦除枝叶,并捣老巢。今洪秀全据金陵,陈玉成据安庆,私立正朔,伪称王侯,窃号之贼也
本文标题:曾国藩管理之道(为官从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165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