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货币银行学教材配套PPT
Page2参考文献1、黄达.货币银行学.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02.012、易纲,吴有昌.货币银行学.格致出版社,2014.01.01.3、【美】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七版).经济科学译,2016.4、【美】博迪.金融学.2016.参阅期刊:《中国金融》、《金融研究》、《金融与保险》、《金融信息与参考》、《金融时报》。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网站Page3第一篇货币与信用现代货币体系与制度的基础Page4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弄清货币的本质与货币制度的构成Page5第一节货币的起源与形态变迁从表象与接触最多的、容易引起兴趣的现实开始Page6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第一、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态(一对一的交换)第二、扩大的价值形态(一对n的交换)第三、一般价值形态(n对一的交换,一般等价物)第四、货币Page7贝币1Page8贝币2Page9中国货币发展简史贝币、珠玉、金、刀布(帛)多姿多彩的春秋战国货币铜钱(秦汉):孔方兄,半两,珠锱书生浪漫的货币改革者:王莽陏唐:通宝(重量单位不再)宋、元:纸币出现明清:银、钱并用民国:银本位、银元制、法币改革新中国:人民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Page10周代刀布Page11西汉五铢Page12汉五铢(王莽)Page13交子(宋)Page14银锭(五十两)Page15银元(墨西哥,鹰洋)Page16鹰洋Page17银元(清,龙洋)Page18银元(光绪元宝)Page19光绪元宝Page20银元(袁大头)Page21银元(孙小头)Page22美元Page23开国银元(正面)Page24开国银元(背面)Page25第一套人民币(100元)Page26第一套人民币(200元)Page27第一套人民币(5000元)Page28第二套人民币(纸分币)2007年4月1日停止使用Page29第二套人民币(角票)1999年1月1日停止使用Page30第二套人民币(1元)Page31第二套人民币(2元)Page32第二套人民币(5元)Page33第二套人民币(10元)Page34第三套人民币2000年7月1日停止使用Page35第四套人民币全套图Page36第五套人民币Page37一、货币的起源货币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货币是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结果。Page38二、货币形态的变迁人类最早使用的货币与当下使用的货币完全不一样越早,越接近真相和本质Page39第二节货币的本质与职能深化对货币的认识,消除货币的神秘感和对货币的盲目崇拜。Page40一、货币的本质货币是一种被普遍接受的一般等价物、用来衡量一切商品与劳务价值的特殊商品。Page41二、货币的职能货币有五大职能(马克思)“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Page421、价值尺度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充当价值尺度的货币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Page432、流通手段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实现商品的价值时,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可以是不足值的货币。我国的人民币可发挥流通手段职能。Page44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商品价格×带流通商品数量/货币流通速度Page453、贮藏手段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持有者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化身而保存起来时,执行贮藏手段职能。充当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足值货币,必须是处于静止状态的货币。人民币能否发挥贮藏手段职能?两种不同的观点:其一、不能其二、能Page464、支付手段货币作为价值运动的独立形态,进行价值的单方面转移时,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支付手段职能是在存在债权债务关系的条件下发挥作用,加大了发生危机的可能性。人民币可发挥支付手段职能Page475、世界货币当货币走出一国的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作用时,执行世界货币职能。世界货币可作为国际间的一般购买手段;一般支付手段;财富的一般转移手段。我国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的条件Page48币材的历史历史上的币材:贝、龟(甲骨,西周)、铅(五代、楚)珠玉、金(商、西汉)、白金(银锡合金,西汉)、白鹿皮(西汉)、银(明清)、铜(西周后)、铁(南唐、宋)、谷帛(曹魏)、盐(唐四川)、丝麻(唐关中)、绫罗绢(唐)币材的选择条件:价值高、易分割、易保存、易携带、技术条件、资源条件、交易规模、外来影响。Page49第三节货币制度货币发行权通常是一国主权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货币制度是一个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Page50一、货币制度及其构成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本国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它由国家有关货币方面的法令、条例等综合构成,它使货币流通的各个要素结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简称为币制。Page51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1、规定货币材料与货币单位:货币材料是规定用何种材料制成货币,它是整个货币制度的基础。货币单位是指规定货币的名称及所含货币金属重量。2、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铸币)本位币:自由铸造、无限法偿、磨损公差辅币:限制铸造、有限法偿、与本位币自由兑换3、规定银行券、纸币的发行与流通程序4、准备金制度(黄金储备制度:足额制度对应信用制度)Page52人民币发行程序(1)提出人民币的发行计划,确定年度货币供应量。每年由人民银行总行根据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出货币发行和回笼计划,报国务院审批后,具体组织实施。包括负责票币设计、印制和储备。(2)国务院批准。(3)进行发行基金的调拨。发行基金是中央银行为国家保管的待发行的货币。它是货币发行的准备基金,不具备货币的性质,由设置发行库的各级人民银行保管,总行统一掌管,发行基金的动用权属于总库。(4)普通银行业务库日常现金收付。Page53人民币发行机制中国实行的是人民币发行与外汇储备关联的货币发行机制。其基本做法是:央行(人民银行)按照出口企业在中国银行兑换的美元数额,发行对应数量的人民币(给这些企业)。Page54二、货币制度的演变人类历史上的四种货币制度的演进银本位金银复本位金本位不兑现的信用货币Page551、银本位以白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银两本位制银币本位制Page562、金银复本位金、银两种金属同时作为货币金属,金币、银币都可以自由铸造的货币制度。平行本位制:金币和银币按各自的实际价值流通。双本位制:金币与银币的比例关系由国家用法律确定。跛行本位制:以金、银同为本位币,但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银币不能自由铸造Page573、金本位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金币(铸币)本位制:以金铸币为本位币,1880—1914年。特征是: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及黄金自由输出入。金块本位制:也称为生金本位制。是国内不铸造、不流通金币,只发行代表一定重量黄金的银行券(或纸币)供流通使用。银行券(纸币)只能有条件(数额限制)地向发行银行兑换金块(非自由兑换),1918—1930年。金汇兑本位制:也称为虚金本位制。规定货币单位的含金量,国内不铸造也不使用金币,而是流通银币或银行券。银币或银行券不能在国内兑换黄金,只能兑换外汇,然后用外汇在外国兑换成黄金,1935—1941年。Page584、不兑现的信用货币第一、国家授权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第二、货币通过银行信贷渠道投放。第三、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实施管理。第四、货币供应量具有一定的伸缩弹性。Page595、我国的货币制度:(1)人民币是唯一合法的通货。(2)人民币的发行坚持集中统一管理,坚持计划发行和经济发行。(3)中央银行对货币流通实行有效的管理。(4)建立必要的金银、外汇储备。Page60保持货币制度稳定的条件一、稳定的政治环境二、经济运行相对稳定,经济总量不断增长三、法制保障四、没有重大的政策失误(如过多的货币供给)五、货币当局守信,无私利Page61小结货币不神秘Page62知识掌握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货币制度的概念及其演变过程Page63习题(1)1、为什么说货币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的产物?2、怎样理解货币的本质。3、货币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4、人民币的发行程序、机制。5、如何理解“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6、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有哪些?7、为什么说金银复本位制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8、保持货币制度的稳定性需要哪些条件?Page64第二章信用与金融工具信用是现代货币体系与制度的基础Page65第一节信用形式信用的含义、职能或作用以及主要形式Page66一、信用的含义未来偿还(商品价值或货币)的承诺(支付的承诺)。于债权和债务关系的建立与约定。借出叫授信,接受叫受信,债务人依诺还债叫守信。Page67信用对现代金融与货币的意义现代金融体系,完全建立在信用的基础上所有的现代货币,都是信用货币所以说,信用是现代金融和货币的基础Page68二、信用的职能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三大职能或三大作用媒介职能(在货币资本、商业资本与产业资本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流通职能(替代与放大货币的作用、缩短货币流通所占用的时间)降低交易费用职能()Page69三、信用形式1、商业信用企业之间;以赊销和预付为主要形式;是商品交易的延伸2、银行信用由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向企业和个人提供;以借贷为主要形式;是货币行为的延伸3、国家信用国家直接充当一方的信用活动;以债券为主要形式;是货币行为的延伸4、消费者个人信用企业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用;以延期支付或分期付款为主要形式;是消费行为的扩展5、民间个人信用居民之间;以个人借贷、标会、典当为主要形式;既有货币性质,也有消费性质Page70第二节信用工具信用工具是实现信用的基本手段与条件有长期、短期之分。本章重点Page71一、信用工具概述信用工具是信用存在的基础,没有信用工具,信用活动就无法进行信用工具按其时间长短,分为长期和短期两大类短期信用工具通常所提供的信用不超过12个月长期信用工具提供的信用,通常大于12个月Page72二、短期信用工具短期信用工具以商业票据为主商业票据可由不同的主体签发,具有完全不同的作用按用途与签发主体不同可分为四种,即:支票、汇票、本票、期票Page73支票支票是一种特殊的汇票,因此在许多方面与汇票相似。如都是无条件的付款命令,都有三个基本关系人(出票人、持票人、付款人),主要条款的规定也较类似。但与汇票比,其特点是:1、支票的出票人必须具备一定条件(账户的余额必须大于出票金额)。2、支票为见票即付。3、支票的付款人仅限于银行,而汇票的付款人可以是银行、企业或个人。4、通常情况下,支票的出票人是主债务人(保付支票除外,它的主债务人为保付银行)。5、支票上一般不附带利息条款,即便有关于利息的记载,该记载也无效,付款时无需支付。6、对于超过法定或合理的流通期限,晚提示付款的支票,付款人可以拒绝支付,但出票人并不因此解除对持票人的票据责任,除非晚提示对出票人造成损失。7、支票只开立一张,不能像汇票那样可以开成一式多份。Page74汇票汇票(BillofExchange,Draft)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三个当事人:出票人、付款人和收款人。按出票人不同,可分成银行汇票(Bank'sDraft)和商业汇票(CornercialDraft)。银行汇票,出票人、付款人都是银行。商业汇票,出票人是企业或个人,付款人可以是企业、个人或银行。按是否附有商业单据(如发票、运输单据),可分为光票(CleanDraft)和跟单汇票(DocumentaryDraft)。跟单汇票多是商业汇票。Page75汇票(续)按付款日期不同,汇票可分为即期汇票和远期汇票。汇票上付款日期有四种记载方式:见票即付(atsight);见票后若干天付款(atdaysaftersight);出票后若干天付款(atdaysafterdate);定日付款(
本文标题:货币银行学教材配套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181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