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会议纪要 > 第四次全国殡葬工作会议
3月27日上午9点,民政部将召开贯彻两办意见、推进殡葬改革暨第四次全国殡葬工作会议。本站将对部分会议内容进行直播,[民政部网站]现在会议正式开始,会议由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主持。稍后本站将对李立国部长所作工作报告进行直播。[03-2709:00][民政部网站]现在开始直播李立国部长工作报告。[03-2710:24][李立国]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贯彻两办意见、推进殡葬改革暨第四次全国殡葬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两办《意见》精神,回顾分析第三次全国殡葬工作会议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殡葬事业发展情况,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殡葬工作的目标任务,坚定不移地深化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03-2710:27][李立国]中央高度重视殡葬改革和两办《意见》贯彻落实工作。昨天下午,王勇国务委员出席贯彻两办意见、推进殡葬改革座谈会,听取了民政部和河北、浙江、福建、河南省民政厅负责同志以及殡葬职工代表的汇报,并做了重要讲话,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刚才,与会同志观看了殡葬改革视频片,北京市民政局等8家单位分别介绍了殡葬改革经验,值得各地学习借鉴。同时,我们还对全国殡葬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在此,我代表民政部,向受到表彰的全国殡葬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再接再厉,在深化殡葬改革、做好殡葬管理服务工作中创造更多新成绩!下面,我讲四点意见。[03-2710:28][李立国]一、第三次全国殡葬工作会议以来殡葬改革取得明显成效自1997年召开第三次全国殡葬工作会议以来,民政系统围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殡葬改革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核心理念,不断加强和改进殡葬管理与服务,取得了明显成效。[03-2710:29][李立国]一是丧葬方式改革取得重要进展。火化率显著提高,中西部许多地方根据客观条件变化,调整扩大了火葬区,加大了宣传引导力度,提高了群众参与殡葬改革的积极性。东中部一些省份火化率持续攀升,有十多个省份连续多年火化率保持在90%以上,有的已达到100%。全国年均火化率从1997年的36%提高到2012年的49.5%。丧葬方式更加多元生态,各地普遍推行集中规范安葬,积极推广骨灰存放、树葬、花葬、深埋等多种节地生态葬法。江苏、浙江等地大力支持乡镇公益性骨灰堂建设,引导骨灰由“入土”向“入室”、“上墙”转变。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积极组织骨灰撒海,实施奖补政策,参与人数逐年增加。一些农村地区开展散坟平迁整治和生态化改造,乱埋乱葬现象得到遏制。[03-2710:32][李立国]二是文明节俭治丧渐成主流。各地不断加大丧俗改革力度,持续深入宣传殡葬新理念,推广治丧新礼仪,加强对乱搭灵棚、治丧扰民等不文明行为的治理,引导群众摒弃丧葬陋俗。江西省南昌市等地专门成立整治丧葬陋俗领导小组,强化了日常监管。河北、山东等地蓬勃发展的红白理事会已成为引导和服务当地群众文明简办丧事的重要力量。目前,厚养薄葬、生前尽孝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在殡仪馆等合适场所集中办理丧事活动逐步普及,佩戴黑纱白花、播放哀乐、发放生平等哀悼逝者的方式得到广泛认可。在大中城市和一些先进农村地区,已基本消除重殓厚葬、大操大办、愚昧低俗等现象,文明节俭、移风易俗新风尚成为治丧活动主流。[03-2710:33][李立国]三是文明低碳祭扫蔚然成风。近年来特别是自2008年清明节被纳入国家法定假日以来,各地建立了清明节文明祭扫服务保障机制,纷纷组织开展以“文明祭扫、平安清明”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大力倡导文明祭扫新风尚。天津推行文明祭扫网格化管理,连续八年开展“都市文明、集体共祭”活动。吉林省长春市大力开展禁止生产、销售和在公共场所焚烧纸扎祭品的“三禁”活动。[03-2710:34][李立国]目前,敬献鲜花、植树绿化、踏青遥祭等新型环保祭奠方式得到越来越多认可。建立祭奠网页、发表感怀寄语、敬献网络鲜花蜡烛等富有现代科技特色的祭奠方式快速发展。许多地方积极组织社区公祭、海葬公祭、公祭烈士等活动,打造文明现代的祭扫服务载体和平台,弘扬烈士精神,引导群众逐步从注重实地实物祭扫转移到对逝者精神的传承上来。祭奠方式逐步去除迷信愚昧、污染浪费等落后因素,在传播优秀文化、凝聚社会情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08年来每年清明节约4亿人次集中祭扫安全、文明、有序。[03-2710:36][李立国]四是殡葬服务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各地不断加大投入,建成了一批设施先进、功能齐全、服务便捷的殡葬服务设施。城乡公益性安葬设施建设试点从陕西、辽宁逐步扩展到全国近1/3的省份。截至2012年,全国殡仪馆从1997年的1289家增至1782家、公墓从359家增至1597家,殡葬业职工从近3万人增至7.7万人。各地殡葬服务单位以创建示范单位、开展优质服务月、行风建设月等活动为抓手,不断创新服务形式,规范服务流程,优化服务内容,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不断加强殡葬人才队伍建设,广泛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提升了从业人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03-2710:37][李立国]五是惠民殡葬政策效果显著。积极推广河北迁安等地减免城乡居民基本殡葬服务费用的先进经验,全国30个省份实施了全省性的惠民殡葬政策,对低保对象、五保对象等困难群体和优抚对象减免遗体接运、冷藏、火化和骨灰安放等费用。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四省市将政策范围扩大到了辖区所有居民,有的地方还延伸到对节地生态安葬的补贴奖励。一些殡葬服务单位积极履行公益职能和社会责任,提供低价服务“菜单”,开辟公益生态墓区,为困难群众提供治丧优惠,得到社会好评。[03-2710:38][李立国]六是殡葬管理工作不断加强。政策措施更加完善,1997年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后,民政部先后出台了行业监管、惠民殡葬、服务收费、公墓管理、祭扫管理、殡葬科技等政策措施,取消了生产销售丧葬用品等行政审批项目。29个省份相继出台了地方性殡葬管理法规或政府规章。[03-2710:39][李立国]工作机制更加健全,一些省、市、县、区成立了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把殡葬改革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考核,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和文明城市创建考评体系,广东、福建等省就殡葬公共服务、墓地生态整治等专项工作建立了领导协调机制,推动形成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03-2710:39][李立国]行业管理工作加强,深入开展了公墓清理整顿、殡葬价格专项督查整治,上海、吉林、贵州等地在规范殡葬中介服务、太平间殡仪服务、加强骨灰跟踪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创新;殡葬行业组织开展的行业培训、技术推广和国际交流日益增多,有效发挥了行业自律和服务作用。[03-2710:40][李立国]七是科技人文殡葬加快发展。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殡葬领域污染物减排、遗体无害化处理等支撑项目取得重大进展,殡葬产品科技含量明显提升,殡葬产品与服务日益适应生态环保要求。发布实施多项国家或行业殡葬设施设备、管理服务标准,提升了殡葬设施、殡葬管理与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打造殡葬绿皮书、清明论坛、龙华论坛等殡葬理论研究品牌,推出一批地方殡葬研究专刊,宣传了慎终追远、文明殡葬理念,推动创新了丧葬、祭扫方式,殡葬设施与服务更加充满个性、人本和文化特色。[03-2710:42][李立国]过去十多年来殡葬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支持配合的结果,是各级民政部门和所有殡葬业干部职工艰苦奋斗的结果。广大殡葬工作者不畏世俗偏见,无怨无悔奉献,展现出克己奉公的精神风貌和精通娴熟的业务能力。在此,我代表民政部,向长期坚守在殡葬管理服务岗位上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03-2710:43][李立国]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近年来,一些丧葬陋俗死灰复燃,封建迷信活动重新活跃,殡葬工作中反映出一些问题:一是传统丧葬陋俗的顽固性、反复性对殡葬改革的阻力和干扰短期内难以消除,一些地方对殡葬改革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长期没有把殡葬工作摆上应有的位置;二是有些火葬区遗体火化率下降,骨灰装棺再葬问题突出,土葬改革区乱埋乱葬、滥占耕地现象严重,浪费了大量自然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三是有些地方重殓厚葬之风抬头,盲目攀比、奢侈浪费现象滋生,加重了群众负担;[03-2710:44][李立国]四是少数党员、干部甚至个别领导干部利用丧事活动大操大办、借机敛财,热衷风水迷信,修建大墓豪华墓,败坏了社会风气;五是一些地方殡葬公共服务投入不足,殡葬服务设施落后,形成对市场化运作的过度依赖,加之对选择性殡葬服务监管不够,造成殡葬商品和服务价格虚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六是殡葬法制建设滞后,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尚不健全,特别是行政强制法颁布实施后,取消了民政部门对违法殡葬行为可以强制执行的规定,殡葬执法遇到新的情况和问题,基层对违法殡葬行为不敢管、不愿管的畏难情绪开始蔓延。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严肃对待,在深化殡葬改革中加以解决。[03-2710:46][李立国]二、科学把握深化殡葬改革的规律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人口老龄化加速,殡葬改革在保障基本民生、推进生态文明、促进精神文明、维护社会和谐等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两办《意见》充分肯定了一以贯之的殡葬改革方针,对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保障殡葬改革顺利推进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是我国殡葬事业发展的新的里程碑,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殡葬改革的纲领性文件。[03-2710:47][李立国]殡葬改革是破千年旧俗、树一代新风的重大社会改革,事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大局,事关移风易俗、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局,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广泛关注。同时,由于殡葬涉及生死大事,关乎人际情感,与个人信仰、民族习惯、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密切相关,殡葬活动面临个体选择,殡葬改革难免众说纷纭,必然具有系统性、复杂性、艰巨性特征。任何事物,包括殡葬改革这一复杂事物,都有其规律性。只要我们以贯彻落实两办《意见》为动力,注意认识和把握殡葬改革的规律性,我们就能明确方向、坚定信心、攻坚克难。[03-2710:49][李立国](一)人多地少是我国基本国情之一,必须遵循节地生态葬法的客观要求。1956年,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倡导殡葬改革的初衷主要是通过实行火葬、不建坟墓,达到不占用耕地的目的。人多地少状况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东部和中部地区人口稠密,可用土地更为紧张。殡葬行为、安葬方式和地点不能远离亲友,没有远距离调剂使用土地可能。面对新时期我国生态环境的严峻形势,殡葬改革必须坚持节约土地、保护环境的宗旨,坚持节地生态这一客观要求,把推行少占或不占地的骨灰、遗体处理方式作为殡葬改革的重中之重。[03-2710:52][李立国]要坚决治理骨灰装棺再葬、乱埋乱葬和建造大墓豪华墓行为。要大力推行骨灰存放,推广江苏省连云港市公益性骨灰堂优良适用、管理规范、群众认可的成功经验,提高骨灰堂建设标准,加强管理维护,增强群众接受程度。同时,大力倡导树葬、花葬、深埋、海葬等其他节地生态安葬方式。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传统上以墓穴式安葬为主要特征的公墓不是殡葬改革的发展方向,只是在一定时期内的过渡方式。目前陕西、辽宁等地推行的城乡公益性公墓建设,坚持节地生态的葬式葬法,着力推行骨灰堂(塔、墙)和树葬、花葬,不仅有助于减轻群众丧葬负担,也对殡葬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03-2710:53][李立国](二)殡葬要素具有内在关联,必须坚持统筹协调推进殡葬改革。殡葬活动包括殡、葬、祭三个基本要素,重点涉及葬礼与葬法两个方面。无论从治丧程序还是基本功能看,殡、葬、祭都是紧密衔接、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我国的殡葬改革从葬法入手,紧紧抓住遗体由土葬到火葬这一关键性变革,逐步革除附着其上的陈规陋俗,应用了循序渐进推行习俗改革的基本方法。随着殡葬改革进入新阶段和攻坚期,必须更
本文标题:第四次全国殡葬工作会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202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