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高一历史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8..
第4课深圳市翠园中学孙曙光导言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并非一帆风顺,从西汉到北宋,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一直延续不断。西汉的“七国之乱”、东汉末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唐中叶的“安史之乱”和以后的藩镇割据,都表明了中央集权过程的坎坷。那么,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它给后人留下了什么启示呢?请欣赏早朝请问:中国古代皇帝的这种权威是怎样一步一步确立的?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贾谊和汉文帝谈话,不觉膝之前席,可见都是坐着的。唐初的裴监甚至和高祖共坐御榻,十八学士在唐太宗面前也都还有坐处。可是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三公群卿立而论政了。到明清,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奏事了,清朝大臣上朝得穿特制的护膝,怕跪久了吃不消。请问:君臣关系变化说明了什么?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周世宗改革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一、西汉前期的分权集权二、唐中叶后的割据分裂三、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1、汉高祖巩固政权2、汉景帝平息叛乱3、汉武帝加强皇权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汉高祖刘邦贾谊“欲天下之治安,莫若终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小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辐辏并进而归命于天子”。——《治安策》西汉前期,丞相位尊权重,礼遇殊隆。丞相进见,皇帝要起座;丞相生病,皇帝要亲临问候。皇帝的诏命,丞相认为不妥的,可以据理力争,也可以拒绝执行。吕后曾想封吕氏兄弟为王,丞相王陵就当面抵制,力言“不可”。汉景帝欲封皇后之兄王信为侯,丞相周亚夫坚决反对,说:“高皇帝曰:非刘姓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汉景帝无言以对,只好作罢。刘邦大封同姓王,以为依仗刘氏“天下一家”的格局,就能巩固皇权,稳定天下。“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晁错:《削藩策》汉景帝刘启太尉周亚夫景帝决心平叛,命太尉周亚夫和大将军窦婴率军,以轻兵断绝叛军粮道,三个月后平定叛乱。汉武帝强化皇权的措施①建立中朝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皇帝九卿中朝外朝尚书令侍中常侍丞相御史大夫太尉②设置刺使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郡,各置刺使一人,刺使位卑权重,代表中央监察地方。③推恩王侯子弟汉初至武帝时为鼎盛期。在秦统一中国、实行丞相制度后,相权日强。到西汉初期,宰相的权力更是迅速膨胀,并很快达到鼎盛时期。丞相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无所不管,与当时的皇权基本上处于平等状态。萧何、曹参等一批名相出现,在西汉的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就在君相“坐而论道”之时,相权和皇权之间的矛盾开始暴露出来。由于相权的膨胀使皇权受到威胁,皇帝便想办法制约相权,宰相也就很快迎来厄运。仅西汉初期到汉武帝时期的百余年间,相权虽然很大,但宰相被杀的也达30多人。而且在汉武帝之后,由于加强了皇权,抑制了相权,相权就再也没有翻过身来。可见,宰相制度的萌芽和创立时期虽然很长,但它的鼎盛时期却很短暂,不足百年。在宰相制度走向鼎盛的汉朝,宰相已从一相发展到三公。其演变的特点是:(1)宰相人数多变。从西汉前期1人,到西汉后期和东汉时三公皆为宰相。(2)办事机构庞大。三公并相时期,宰相办公处称为“三府”:改定为太尉府、司徒府和司空府。西汉丞相府属员多达300多人。(3)相权开始受到皇权的制约,其主要措施就是提高尚书台地位。汉武帝刘彻主父偃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看一看,想一想贾谊的《治安策》、晁错的《削藩策》和主父偃的“推恩令”建议,这三者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目的都是为了削弱诸侯国的力量,加强中央集权。强化皇权措施的影响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权力过度集中也带来一些弊端,东汉后期即位的皇帝大多幼小昏弱,“代行天威”的外戚和宦官互相倾轧,导致政局长期动荡。1、盛唐的安史之乱2、藩镇割据的形成3、周世宗改革意义唐玄宗李隆基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白居易《长恨歌》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安禄山在杨贵妃面前最常见的扮相就是襁褓里的婴儿看一看,想一想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等现象出现的本质是什么?仍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郭子仪李光弼在唐朝后期的一百五十年里,河北三镇的五十七个节度使中,真正由唐朝廷任命的只有四人。唐朝内地许多节度使,也效法三镇,各占一方,唐朝的统一局面破坏了,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唐朝的藩镇割据导致五代十国局面的形成。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更迭频繁,人民生活更加痛苦。至五代后期,周世宗进行改革,南征北战,为以后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基础“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周世宗柴荣1、陈桥兵变,黄袍加身2、杯酒释兵权3、“三冗”积重难返宋太祖赵匡胤陈桥驿宋太祖黄袍加身处,及系马的老槐树。宰相赵普赵普回答:“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也?”——《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即位后,有感于自己的经历和五代十国藩镇割据的现实,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消除地方割据。最为有名的就是“杯酒释兵权”,左图就是后人根据当时真实的构图,经过北宋统治者的努力,以后历朝历代地方再无能力反抗中央。中央与地方的斗争在此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既加强了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又避免了因削夺兵权而可能引起的武装反抗。同时,还不会背上杀功臣的骂名。宋太祖的和平夺权要比历代帝王杀功臣的做法高明得多。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后,如何处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就成为了最高统治者政治思考的第一要义。最初的宰相还是有地位的,可以与皇帝“坐而论道”(图左),但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宰相只有和皇帝站着商讨国事了(图中),而当皇帝他老人家自认为“无所不能”的时候,宰相只能“跪奏笔录”了(图右。那么,你猜猜,上面的图片分别反映的是什么朝代的君臣关系呢?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皇帝财政行政军事(三司)宰相枢密院(三衙)侍卫马军司殿前司侍卫步军司度支盐铁户部北宋初分割相权皇帝中书门下: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参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枢密使:最高军事机构,分割宰相军权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财权宋朝正副宰相同设,多相并行,编制也不固定,目的是分散相权。北宋沿袭唐代后期制度,设置中书门下省。在北宋前期,中书门下的长官为正宰相,亦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副宰相称“参知政事”。后来参知政事与正宰相基本无差别,使正宰相事权更为分散。宋太宗后,一相四参或二相二参是常事。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中央:三衙枢密院,兵权互牵制;行政归宰相,财权属三司。地方:州郡属中央,设通判监视;文臣做知州,理财转运使。看一看,想一想①宋太祖从“权”“钱”“兵”三方面着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利与弊?②与历朝开国之初“高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做法相比,宋太祖的举措高明在什么地方?利: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弊:①权力过分集中,导致臣下不负责任;②机构臃肿,形成“冗官”,效率低下;③军制紊乱,形成“冗兵”,战斗力衰退;④财政危机严重,形成“冗费”,造成积贫积弱。合作探究:试分析汉武帝和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各有何特点?利弊如何?参考答案汉武帝通过在中央设立“中朝(内朝)”制度,削弱和遏制相权;在地方上,采取推恩子弟、削弱王国和酎金夺爵等办法,解决诸侯王国的尾大不掉问题。同时设立刺使,加强中央对地方郡国的监控。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发展了大一统局面,但权力的过分集中,导致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的专权。宋太祖采取一系列措施使中央、地方机构的权限大大分化,使所有权力集中于中央和皇帝。至此,基本解决了历史上地方割据势力与中央争权的问题。但也导致地方毫无独立性可言,中央权力则极端集中的后果。最终造成“冗官”“冗兵”“冗费”的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宋代,皇帝直接掌握军队的建置、调动和指挥大权,其下兵权三分:枢密院为最高军政机关,负责战略决策、处理日常事务,招募、调遣军队,长官称枢密使。三衙分掌全国军队的最高指挥权力,其全名是殿前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各设都指挥使为长官,地位低于枢密院。枢密院与三衙分握发兵权和管兵权,互相牵制。帅臣尽管平时有所统辖部队,但战时由皇帝临时派遣,率兵出征,事定之后,兵归三衙。宋人自己说:祖宗制兵之法,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京师之兵总于三帅,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上下相维,不得专制,此所以百三十余年无兵变也。(《宋史·职官二》)这种制度对削弱唐藩镇割据以来的兵祸,保障社会安定确有贡献,但同时也造成了互相掣肘、效率低下的弊端。从元朝开始,宰相制度便进入衰亡期。实行一省制,以中书省总揽政务。元朝中书省宰相职掌全国最高行政,既无隋唐三省制的牵制、分权,又无宋代宰相严格的划分事权,这种对隋唐两宋宰相制的反动不可能持续长久,无怪乎朱元璋非要对中书省进行限制。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尖锐,中央采取一定措施,未能完全解决问题,地方势力的存在影响中央统治。中央采取措施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基本解决地方对中央的威胁。中央集权VS地方分权朝代总结表现原因影响结果西汉初期唐朝中叶唐朝末年七国之乱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分封诸侯尾大不掉节度使权力过重(内轻外重)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发展大一统局面中央集权胜利中央集权胜利地方分权胜利后患无穷由盛而衰唐朝灭亡五代十国地方反抗中央(表现);地方权力过重(原因);中央力量大,皇帝坚决平乱就胜利,相反就失败(结果);中央胜利就会进一步加强集权,巩固发展大一统,相反就导致分裂割据(影响)。必须削弱地方政权的力量强化中央集权(强干弱枝)怎样才能削弱地方、强化中央呢?请看汉武帝与宋太祖的措施,比较一下谁更英明有方汉武帝123VS宋太祖123建中朝设刺史推恩令弊端中枢决策机构,皇帝亲信任职,皇帝直接控制,三公九卿执行全国13州部,每州一刺史,位卑权重,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嫡长子承位,其他分割土地为列候,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弱相权强皇权弱地方强中央弱诸侯强中央作用巩固发展了大一统,促进经济发展当皇帝年幼昏弱时,外戚宦官掌权倾轧,政局动荡不安同:都达到了强干弱枝、强化中央集权的目的。都有弊端。异:汉武帝从“权”着手;宋太祖从“权兵钱”着手,彻底有效。结论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三衙”统兵权,枢密院发兵权,部署兵力原则“守内虚外”收宰相、节度使、州郡长官、武夫悍将之实权州郡财赋,自留小份,大份归上地方经费由中央配给控制军权控制行政权控制财政权加强中央集权改变分裂局面作用弊端造成冗官冗兵冗费积贫积弱政府效能低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汉唐宋元郡国二制并行州郡县行省制路州县道州县中朝外朝三省六部制二府参知政事三司使中书省枢密院特点/趋势: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特点/趋势: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二、明清君主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读史料: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明史纪事本末》1、中央:废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请问:为何“我朝罢相”?材料一:明太祖曰:“……元氏之有天下,固由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明太祖实录》材料二: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
本文标题:高一历史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8..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214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