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艺术接受与艺术欣赏目录CONTENTS艺术欣赏的性质与特征一艺术接受与艺术欣赏的过程二艺术欣赏的共鸣现象和共同美感三一、什么是艺术欣赏?艺术欣赏的性质与特征艺术欣赏的性质与特征在艺术欣赏中,感性和理性是统一和互渗的在艺术欣赏中充满着联想和想象在艺术欣赏中始终饱含着感情什么是艺术欣赏?艺术欣赏•在艺术接受活动中,艺术欣赏是一种最主要的艺术接受方式,也是其他一切艺术接受方式,如艺术批评、艺术史研究的基础。同时,在所有艺术活动中,艺术欣赏还是参与人数最多而最具大众性、群众性的艺术活动。•那么什么是艺术欣赏的性质与特征呢?这就是我们即将要探讨的问题。艺术欣赏的性质与特征性质与特征•从性质上看,艺术欣赏首先是一种认识活动。这种认识活动既包含着对艺术作品的形式、风格、艺术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认识与理解;也包含着对作品中的题材意义、主题思想、人生经验、道德判断等的认识与理解;更进一步说,在艺术欣赏中,欣赏者能够通过作品深入认识和理解广大的现实世界。•其次,艺术欣赏作为一种认识活动,与阅读科学、哲学著作时的认识和理解活动不一样,因为艺术欣赏在本质上是一种审美的认识活动,欣赏者是通过感性的形式和形象来理解和把握真理的,而不是通过抽象的概念和范畴。•第三,艺术欣赏的特点还在于它是一种非反思性的审美认识活动:在艺术欣赏过程中,欣赏主体和欣赏客体——艺术作品——总是处在一种直接的、不间断的交流和对话之中。艺术欣赏的性质与特征性质与特征•正是由于艺术欣赏存在着非反思性的审美认识方式的特殊性,使它具有了以下三方面的性质和特征:•(一)在艺术欣赏中,感性和理性是统一和互渗的•(二)在艺术欣赏中充满着联想和想象•(三)在艺术欣赏中始终饱含着感情•这是因为在一方面,艺术欣赏的对象,即艺术作品本身就是以感性和形象的方式呈现给欣赏者的,如美术作品中的线条、色彩和明暗;喜剧和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和生活环境;音乐作品中的节奏和旋律等。•另一方面,艺术做虽然是以感性的方式呈现给欣赏者的,但它又不至于感性,而是在感性的形式和形象中,包含着真理、道德、社会理想等丰富的理性内容。艺术作品的这种理性特征,也就必然需要欣赏者的理性参与,才能真正把握艺术作品的精神内涵。•但必须说明的是,在艺术欣赏中,感性和理性不是分裂的,而是一种感性中有理性、理性中有感性,即两者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关系。这样的结果就是:艺术欣赏中的理性不同与科学著作中的理性,艺术欣赏的感性也不同于一般的感性认识。•那么从理论上这一切是怎么做到的呢?我们认为,是每一门艺术使用的“艺术语言”,把欣赏者在欣赏艺术过程中的感性与理性统一起来的。这也同时意味着,在艺术欣赏中,感性和理性之所以能够和谐地交融互渗,在于艺术家是用“艺术语言”来表达感情。而从艺术欣赏者的角度而言,如果要能够从审美角度全面深刻地理解和体悟艺术的魅力,就必须要对各种艺术门类所使用的不同艺术语言的独特性有所了解。在艺术欣赏中,感性和理性是统一和渗透的•在欣赏艺术时,我们往往会根据艺术作品提供的形式和内容,对其进行想象性的再创造。在联想和想象中,欣赏者把自己的人生体验、生活阅历、价值取向等投入到作品之中,从而使欣赏者与作品、作品与现实生活、历史时空连结起来。这意味着,艺术欣赏中的联想和想象,既是认识理解艺术作品的特殊方式,也是艺术欣赏中审美享受的重要条件。在艺术欣赏中充满着联想和想象•艺术欣赏中的联想和想象,会因不同的艺术门类所采取的不同艺术语言和存在方式而不同。基于这一特点,德国美学家莱辛认为,造型艺术必须选择事物和事物发展过程中最富孕育性的一瞬间来暗示它们的过去和未来。而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看,这一瞬间所暗示的过去和未来则需要欣赏者的联想和想象去丰富、去创造、去确定。•在艺术欣赏中,不仅充满了欣赏者的想象,而且在这种想象中,始终包含着感情。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认为,在艺术欣赏中,没有情感的想象是不可想象的。在艺术欣赏中始终饱含着感情•在所有重要的美学家和艺术家看来,艺术创造和欣赏都需要情感已是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而从艺术欣赏的角度看,对于艺术欣赏中的情感性质和来源则有以下两种观点。•对于浪漫主义和表现主义理论家来说,情感来源于艺术家;在形式主义如结构主义、新批评等理论家看来,艺术中的情感全是艺术语言构建起来的,和艺术家无关;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艺术欣赏中的情感完全来自于欣赏者,和艺术家的情感和艺术创作作品没有关系。•我们认为,在艺术欣赏中,情感是最重要,也是最具普遍意义的。这是因为艺术家通过艺术语言要表达和欣赏者从艺术作品中所体验到的,都已不可能是艺术家和欣赏者个人的私人情感,而是通过艺术语言符号化、客观化、普遍化的人类共同的情感。事实上,正是艺术表达情感这一特征,使艺术欣赏能让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们,超越历史和文化的限制而达到互相了解、互相交流的目的。二、准备阶段艺术接受与艺术欣赏的过程高级阶段初级阶段2、审美态度的形成1、定向与期待准备阶段当接受者有了相应的接受和欣赏艺术作品的心理定向时,他的注意力就有了相应的方向,与此同时,他对将要接受的艺术作品,就会产生相应的期待。从主体内在接受和欣赏的过程看,当主体准备去欣赏某一艺术作品,或在面对艺术作品的时候,同样必须有与艺术作品这一对象性质相符的心理定向,才能进入接受和欣赏的过程之中。定向与期待期待能使接受者处在一种激动而兴奋的状态中。这种期待所带来的激动与物质享受的期待不同,它是对即将得到一次美的享受、心灵的净化和洗礼的向往之情。接受者审美态度的形成,同样需要主客观方面的条件。从客观方面看,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中介体制的文化功能都能唤起接受者的审美态度。从主观方面看,接受者的审美经验以及相关的艺术知识,都对其审美态度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从这种意义上说,审美态度也是接受者审美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接受者心理定向与期待的形成过程,同时也就是他的审美态度的形成过程。在艺术接受的准备阶段,审美态度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接受者能否在具体的接受过程中,从艺术的、审美的角度与艺术作品交流和对话的心理基础。审美态度的形成2、知觉——错觉1、知觉——完形与弥散初级阶段3、知觉——“差异原理”与“陌生化”即使艺术家对作品的形式与结构给予了精心的组织,接受者在接受过程中还必须对作品进行视、听觉的完形。在艺术接受阶段所形成的心理定向、期待、审美态度并不会随着进一步的接受过程的展开而消失,而是会随着接受过程的深入,由新的内容所维持。知觉——完形与弥散一是对于视觉艺术来说,一般接受者对于写实性的作品形式结构的整体把握是相当困难的。二是在对艺术作品视、听觉的接受过程中,与完形相反的另一面,即弥散性,也是完形心理学所忽略的。完形心理学对我们从视、听觉的角度研究艺术作品的接受是很有意义的。但是这并不意味这种理论就是毫无缺陷的。实际上,它具有必须被修正的两点:知觉——完形与弥散空间错觉对视觉艺术而言,接受者对艺术作品的空间错觉,与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或更具体地说,与它占有空间和呈现空间的方式有关。在艺术接受的视、听觉活动中,错觉具有重要意义,并呈现出多种方式,下面我们就分别给予描述。知觉——错觉物象错觉对作品中物象的错觉,更多地体现在对写实性绘画的接受中。通过对物象的错觉,我们才免于只能看到颜料的堆积的现象。对艺术作品的错觉还表现在比例上。六朝时雕刻家戴颙的儿子戴逵在看一个六丈铜像时,发现其面瘦的原因在于肩胛骨太肥,而不是脸真的瘦,改正比例后就正常了。这就是接受的角度造成的比例错觉。其他艺术作品中的错觉还可以表现在运动方面。比如马奈画的马,四腿腾空,给人强烈的运动感,而现实中并非如此。对运动的错觉是艺术接受中审美快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与我们自身生命的运动和生命存在的形式是同构的。知觉——错觉这也构成了艺术作品与接受者之间的矛盾关系:一方面,接受者对与原型有差异的形象特别敏感,它会轻易地被置入前景,引起接受者的注意;另一方面,两者之间的差异又调动了接受者在两者之间填补其空缺和不确定性的欲望。接受者在接受和欣赏过程中对艺术作品是有所期待的,这一期待来源于他自身日常生活和对事物的认识。而艺术作品不论其在形象方面如何接近现实,总会因为艺术种类的问题而对其有所偏离,构成艺术和现实原型之间的差异。知觉——“差异原理”但如果一旦这个陌生感过大,或者当艺术作品的知觉样式与接受者期待水平相差太远,接受者就会失去判断对象的一句而不知所措。有时,甚至会导致接受者拒绝接受这类艺术作品。然而,接受者在审视艺术作品时,他的头脑绝不是一片空白,而是存在着对艺术作品熟悉的基础的。在接受过程中,那些与接受者的期待有差异,从而能产生一定程度“陌生感”的艺术作品更能吸引他的注意。知觉——差异和“陌生化”2、体验1、理解高级阶段3、回味只有当知觉的形态和形象转化为反思的材料;直接性转化为间接性;审美快感转化为反思性的理解愉悦时,接受者才能达到对艺术作品深入全面的把握。艺术作品不仅是视听知觉的对象,而且也是理解的对象。艺术中的音乐、美术、戏剧等作品,既是视听知觉的艺术,又具有超越视听知觉以外的东西需要反思去理解和把握。理解理解的过程分为三个内容:理解和前理解、理解的循环和理解中的还原和误解对艺术作品的前理解,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首先是对艺术作品的类型的熟悉和了解;其次是对艺术的发展历史和当代艺术的状况;最后,接受者对现实生活的经验、感受和理解,同样作为前理解的重要组成部分。接受者对艺术作品的理解总是建立在他过去对艺术作品的理解,甚至包括对人类文化理解的基础上的。接受美学理论称此为“前理解”或“审美的期待视野”。前理解是对艺术作品进行理解的前提条件,没有它,就没有途径和通道进入对艺术作品的理解活动。理解和前理解其次,任何一件艺术作品都是特定历史文化的产物,相对于这样一个广大的历史文化背景来说,艺术作品不过是其中一部分。也就是说,要理解任何一部艺术作品,就需要了解其存在的历史文化背景。首先,对于一部作品的理解,接受者必须从作品的部分才能理解整体。但是,此时的理解是局部和孤立的,因此,接受者在局部理解的基础上,要向整体的理解过渡。在理解部分时,不忘把它们放在整体去把握;把握整体时,不忘整体和部分相互制约的关系。理解的循环第四,在文学理论中,“互文性”指的是历史上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从对艺术作品的理解看,接受者只有在理解人类整体艺术史的基础上,才能理解个别艺术作品。也只有在理解每一件艺术作品的基础上,才能深刻体会到人类的艺术历史和艺术作品的“互文性”关系。第三,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整个人生经历比起来,又仅仅是他的一部分或一个侧面的体现。因此,在理解某位艺术家的作品时,就必须整体上了解这位艺术家的出身、生活经历、思想态度、个性气质等。理解的循环在艺术接受的理解活动中,没有人能够逃避这一循环,我们需要有效地进入并充分利用这一循环,从而真正地、深刻地理解艺术作品的目的。第五,上述对艺术作品理解的四个循环,相对于这四者的总和来说,又都是局部的、部分的,这意味着,在这四者之间同样存在一个理解的循环问题。理解的循环从艺术接受过程的理解看,我们认为还原和误解都是有客观依据,并且都有存在的必然性和价值,代表了接受者在理解艺术作品时的两种不同的努力方向。对于艺术接受过程中能否做到还原作者意图和艺术作品本身愿意,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以赫施为代表的能够对艺术作品含义进行还原的理论,一种是以伽达默尔认为的“偏见”论,即对艺术作品意义的理解,也就是对作品含义的误解。理解中的还原和误解当然,必须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误解都是有价值的。”反误“是我们在理解艺术作品时必须极力加以避免的,特别是当其与政治因素挂钩的时候。体验作为艺术接受活动中的一种方式,它的心理结构并不能用”直觉“、”理性直观“、”想象“等概念来简单地说明。只有通过想象力把多种感性关照因素综合起来,用知解力把多种形象显现统一起来,这种想象力和知解力和谐的运动方式才是体验的心理机制,才能在接受艺术作品时把主体与客体、直觉与理性、直接性与深刻性统一起来。在艺术作品接受过程中,体验既是最高级的阶段,也是最能与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和本质特征相吻合的接受方式
本文标题:艺术接受与艺术欣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217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