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教育学原理 教科院研究生
教育学原理教科院研究生导言一、有关本课程的几个相关概念及其研究范围二、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三、学习本课程的建议四、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五、本课程的参考书目一、有关本课程的几个相关概念及其研究范围教育学——所有教育知识的总称。教育原理、教育概论、教育一般原理——探求教育事理的学科,不同于应用学科。理论教育学,与“实践教育学”相对应。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理论、教育的理论基础——不是一个单独的学科,是有关教育的一些思想、学说。教育学原理——以教育学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元教育学”。本课程兼“教育原理”与“教育学原理”二者有之。二、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及教育信念增强理论思维的能力。奠定学习其他教育学科及研究现实教育问题的基础三、学习本课程的建议阅读第一。主要是阅读教育名著,教育论著及相关著作,教育期刊和浏览教育网站。问题第二。善于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思考第三。养成思考的习惯,多问“为什么”。对教育问题的深入思考是保持学习兴趣的基础。交流第四。交流是重要的学习渠道,是理解问题的关键。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研究第五。学习是为了研究,研究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四、本课程的教学方法讲授为主,讨论和自学为辅。五、本课程的主要参考书目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叶澜:《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十二院校:《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陈桂生:《“元教育学”辩》,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唐莹:《元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美]肯奈斯.T.汉森等著、李长华等译:《教育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德]沃尔夫冈.布列钦卡著、钟启泉等译:《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评和建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美]H.A.奥兹门等著、石中英等译:《教育的哲学基础》,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问题:你所理解的教育学是怎样一门学科?教育学应该或能够为我们提供什么样的指导和帮助?什么是教育?你认为教育对于个人和社会具有什么意义?什么是教师?(职业角色、职能、职业素养等)第一讲何谓教育之学一、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二、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一、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一)“教育学”的由来1、教师的知识1605年,英国学者培根将人类的知识分为九个层次,其中在第九个层次中包含有“教师的知识”(教育知识),主要指知识的分期问题、由简入难和化难为简的问题、因材施教的问题以及练习的安排问题等。虽然教育知识在培根的知识体系中居于最低层次,且处于依附地位,但毕竟第一次被列入学术的殿堂,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此时的“教师的知识”并不是学科意义上的教育知识。2、教的学问古代社会,行重于知,学重于教,关于学习、践行和自我修养的思想比较发达。16世纪后期开始,伴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大和科学知识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教的问题,探索“简易而可靠的”教学方法成为众多学者和教育改革家探索的焦点。因而出现了以“教谕”(didactica,源于希腊文)为名的教的学问,主要指教学方法的知识(在17世纪以前指称全部的教育知识)。3、学科雏形的教育知识——大教学论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年),代表整个教育知识学科化的最初成果。像以往的“教学论一样,目的在于阐明简便而可靠的教学方法,探索教学的艺术。但在论证上却试图摒弃以往失之肤浅的后验方法,运用先验的方法阐明教育人的艺术的学理。而实际探讨的对象,也不囿于教学方法或教学艺术,还包括教育目的、作用、任务等。泛智思想、班级授课制等。“教学论”的含义和用法已约定俗成,不能用以指称整个教育知识。4、独立教育学的出现康德——把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首次在大学讲授(1776年、哥尼斯堡大学),在哲学系开设教育学课程,表明教育学研究开始进入专门的学术领域。赫尔巴特——1806年《普通教育学》,1835年《教育学讲授纲要》。“教育学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前者说明教育的目的,后者说明教育的途径、手段和障碍”。5、由单数教育学到复数教育学传统教育学在寻求其理论基础的合理性的过程中,逐渐演变为哲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学科共同参与的领域,从而由单数教育学演变为复数教育学。单数教育学是指一门独立的教育科学;复数教育学则意味着教育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门学科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是各分支教育学科的总称(“科学”是个集合名词,在大多数场合是没有复数形式的)。6、从pedagogy到education再到educologypedagogy——教仆(教学法、应用的艺术,不具有深奥的科学)education——更强调教育学的学科地位和学术研究。既指教育又指教育学。Educationisanart;educationisascience.Educology——教理学,指称“引发”或“发展一切天然力量”之科学,即整个教育知识体系。汉语“教育学”最初是由德语经由日语“教育学”转译过来的(1901年,立花铣三郎讲述、王国维翻译的《教育学》——日本式的赫尔巴特教育学)。总结:作为一种知识体系,教育学的复杂性——对其内涵不同视角、不同层次的理解。教育学的内涵和外延具有历史性和发展性教育学的复杂性取决于教育活动的复杂性,而教育活动的复杂性取决于人的复杂性。因而,教育学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人学。(二)教育学的形成过程1、形成的条件外部条件:教育实践的需要;教育知识的丰富与积淀;科学发展的奠基;学者和教育家们的努力。内部条件(自身):教育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确立;反映教育本质或规律的概念体系的形成;科学研究方法的出现。2、由教育经验——教育思想——教育科学的过程“经验——思想——科学”是从低到高的升华和抽象过程,是人们对教育问题认识的三个阶段。“教育经验”来自教育实践,最初的教育经验是自发产生的,它常常是一种无意识、也无科学根据的朴素行为,是人类对教育的最初级的认识,具有明显的直观性、表面性、局限性和偶然性。“教育思想”是人们对教育问题认识的较高级阶段。它首先是人们在丰富经验基础上的判断,是思维初步加工的产物;其次它取决于人们依据一定的世界观和教育目标所做出的选择,即价值取向。“教育科学”是人们对教育问题认识得更高级阶段,是人们对各种教育问题加以分析、研究而得出的高度准确性的认识。教育学的形成过程不只是一个历史积累、发展的过程,也是现实教育中人们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教育实践家教育思想家教育科学家(三)教育学的发展1、教育学进程中的各种流派及其主要观点赫尔巴特创造了一个教育时代——传统教育。自《普通教育学》诞生以后,教育学领域便出现了一个批判的时代,从而推动了了教育学的发展。只有理性的批判,才能使知识获得真正的发展。实验教育学——自然科学的教育学文化教育学——精神科学的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实践的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意识形态的教育学批判教育学——社会科学的教育学总结:教育学的发展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的制约;社会改革深入的时期、也是教育学研究最活跃的时期。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教育学传统与风格(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学、德国的文化教育学、前苏联与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等);后来的教育学发展可以批评这个传统,却不能绕过这个传统。教育学的发展得益于不同教育学流派之间的相互批评和借鉴;没有不同教育学流派之间的理论争鸣,就没有现代教育学的发展。2、当代教育学发展的特点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3、中国教育学发展的三大世纪问题政治意识形态与学科发展的关系问题——教育学的发展从一开始就被打上了深深的政治意识形态烙印。教育学发展的“中外”关系问题——教育学的本土化、中国特色问题(缺乏原创性的理论研究)教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尽管教育领域存在很多问题,尽管人们对教育如何改革存在不少争议,但没有人否认教育对人的发展、对国家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的重要性。尽管人们一度对教育学科的前途命运忧心忡忡,但教育学科的不断分化和发展却是不争的事实。二、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一)几种对“教育学”的基本理解1、教育学通常被理解为教的科学和艺术。(美)2、教育学有以下三种不同的意义:(德)作为教育的行为方式和观念的教育学(教育实践智慧)作为教育理论的教育学——旨在表达某种能自圆其说并提出相应教育总体计划的教育观点。其职能在于:对教育实践进行指导、强化教育技能、树立教育者的自我意识,并提供教育活动的内在保证,由此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作为教育科学的教育学——借助于确定的方法,力求做出从主要概念到逻辑体系均能经得起检验的结论。3、教育学是关于专门组织的、有目的的和系统的培养人的活动的科学,关于教育、教养和教学的内容、方式和方法的科学。(苏)(综合性概念)(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教育和教养的手段与途径)4、教育学就是对教育进行学术研究并综合成一个理论体系。(对教育的学术性研究)(日)5、教育学既是教育的科学,又是教育的艺术。但从本质上来说是教育的科学,因为教育学更多的是理论分析,而不是活动过程本身,教育学通过理论分析来发现、评价和协调这些过程。(法)以上观点的概括:理论(科学)教育学——以“事实”为对象科学实践(应用)教育学——以“行为”为对象艺术职业训练的教育学学术研究的教育学(二)教育学的理论性质1、教育学理论的综合性(1)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的综合基础理论是对现象世界(客观事物)的解释或预测。它以解释为功能,以假设与结论间的严密推演为形式。应用理论是关于如何改造现象世界的建议和规定。它以指导和干预时间或者说解决问题为功能,以目标与建议间的密切关联为形式。(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教育学理论是二者的综合(综合理论),即它既要对教育现象或事实做出解释,又要对教育现象的改造提出建议。(人们往往把教育学理论分别与基础理论或应用理论相比较,从而得出教育学理论不科学或不实用的结论,以否定教育学理论)(2)理论结构的综合理论的基本结构——基本原理、具体原理和操作原理基本原理是指关于教育及构成教育的各种实体(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人等)的种种假说,具体表现为教育本质论、教育目的论、教育功能论等。公理具体原理是指关于具体教育问题的解释,其核心是关于教育过程及构成教育过程的各要素的认识。定理操作原理是指关于如何解决具体教育问题的理论,具体表现为教育原则、方法、途径等。解题方法存在的问题:总体结构失衡——片面强调基本原理,相对淡化具体原理,过分忽略操作原理。各原理内部存在问题——基本原理抽象程度较低,概括水平不高;具体原理偏重一般性认识,缺乏具体、深入的元素及结构分析;操作原理关注笼统的原则与方法,忽略教育机智的研究。(3)哲学与科学的“教育”综合(杜威的综合)哲学与科学的“教育”综合——教育学是哲学与科学在教育问题上的综合。哲学——教育科学的假设科学——教育科学的内容“教育科学的最终现实性,不在书本上,不在实验室中,也不在讲授教育科学的教室中,而是在那些从事指导教育活动的人们的心中。”(4)教育学的“实践”综合——理论与实践的综合(教育实践既是教育学的起点,又是教育学的终点)。实践智慧、教育智慧、教师实践性知识实践智慧:是在实践上知道怎么做的知识类型和推理形式,它不等同于任何脱离主体而存在的‘客观知识’,它是人在生活世界中知道怎样做的知识和经验。实践智慧既不等同于教育经验,也不等同于教育理论。实践智慧的基本特征:动态生成、不可言说、独一无二实践智慧的主要表现:就教
本文标题:教育学原理 教科院研究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222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