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AI人工智能 >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推动高职思政课教学模式变革
龙源期刊网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推动高职思政课教学模式变革作者:宋小花来源:《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2018年第06期[摘要]由于高职学生的特点,使高职思政课的教学模式变革成为是一块异常难啃的“硬骨头”。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通过资源共享、人机互动,突破传统教学主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动性。智能机器人私人订制教学,及时对学生实施评价,为传统思政课教学变革带来机遇,与此同时学校需重构、建设共享资源库、教师素养需提高,否则面对的将是被淘汰。[关键词]高职;思政课;人工智能时代;机器人;大数据[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8)18-0260-02我国高职院校旨在培养适应改革发展浪潮中的技能人员、工匠人才。什么样的教学模式能够让高职学生从手机互联网转移到课堂教学过程中?这就是高校思政课实施与创新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将对我国生活、教育等各个领域带来影响,思政课教学也应该顺应时代潮流,推动教学模式的变革。一、高职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难题当前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很多,学生阅读面窄,学习内容有待更新,目前所使用的网络教学中,学生可以和教师一样不受限制地共享网络信息,通过自行操作电脑,浏览教师精心设计的各种文字、图像、动画和视频,学习抽象的思想政治理论。网络教学平台给了学生一个平等表达自己的机会,可以就某一主题讨论发言,教师再到课堂上对网络平台上的讨论进行分析总结。[1]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难题是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动力不足、兴趣不浓。互联网交互学习、视频授课、自主学习并未全范围推广;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难以推进,教学评价方式单一,依然沿用传统期末卷面考试为主的方式。秉承改革创新的中国精神,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一直寻求突破与改变,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机遇与挑战。二、人工智能给高职教育提供新机遇21世纪初,进步的列车将再次出发,这可能是“智人”这一站发出的末班车。想上车,就必须了解21世纪的科技,特别是计算机算法的力量。[2]那么,无论大学还是高职教育思政课教学如若发展,必须得搭上人工智能这趟车。龙源期刊网(一)改变传统思政课教学模式传统的高职教学模式注重课堂知识的单向传授,在工业时代,可以培养出大规模技能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但人工智能时代,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强烈,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其需求。通过计算机互联网整合大数据,根据教师教学特点与学生的个性特征,针对性推送教学内容与服务,因材施教向社会和企业单位输送相适应的高职技能人才。人机互动可以让学生拓展思维空间,锻炼学生的社交能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可以得到提升。人工智能时代下,人成为数据流的一部分。“个人”正成为一个巨大系统里的微小芯片,而这个巨大系统却没人真正了解。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走向以数据为中心的世界观,这种转变并不只是一场哲学意义上的革命,而是会真真切切地影响我们的生活。所有真正重要的革命,都会有实际的影响。[3](二)促进思政实践教学发展思政课教学改革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是实践教学环节。解决问题的途径基本停留在课堂教学,如课堂播放影片、写观后感等。也有部分教学拓展到校外,但参与的学生很难实现全员。高职思政课在全员化实践教学的探索中,与第二课堂相结合,与专业课相结合,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4]试图去改变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少、学生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状态,但收效甚微。大数据整合的海量信息传输,网络终端的普及,使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不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任何人只要有意愿都可以共享资源。人工智能的引入,打破教育的不公平、师资力量的不平等、知识内容的不适宜,通过科学技术手段促进教育资源的整合,最终受益的是全体受教育者。(三)有效改进教学评价通过大数据与私人个性定制教学,智能试卷题库、物联网与学生评价系统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综合实时评价,智能机器人可及时提醒学生改变学习态度和方式,教师同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人工智能大数据评价更为多元,学习成绩与全方位发展综合评价,评价体系由传统总结性评价转为过程性评价,评价手段由传统问卷、试卷、平时考核转为大数据智能分析。通过对学生成绩、行为等的追踪分析,评价出每位学生的学习优劣。上级部门也能及时评估教学效能。(四)打破传统教学主体龙源期刊网任何形式课堂教学的主导是教师,主体不可改变的是学生。传统的教学是学生听老师讲,即学生读懂老师,智能机器人教学正好相反,是机器人读学生,机器人可以通过传感器同时收集在场每位学生的知识接收状态,随机针对每位学生的不同个性布置课后作业,改进思政课授课内容和加快教学进度。大数据整合的海量信息传输,网络终端的普及,教学的主体的范围不再受局限,人工智能引入思政课教学,打破原有的教学主体模式。期间伴随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在线课程的引入,在校的主体会有更多校外其他人员加入。三、人工智能给高职思政教育带来新挑战人工智能如同一把双刃剑,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诸多挑战。这些挑战最突出的是一所学校的硬件设施与软件实力的变革。(一)教师的素养需要提高科技可以代替很多领域的教师和教授。现在,描述这种现象的流行语叫做“翻转课堂”——学生在家观看讲座,并且在线上学习相关资料,然后在教师和教学助理的帮助下在学校完成相关作业。教师可能不需要再备课和讲课了,他们的工作被缩减成“学习教练”。教师职业技能的减少无疑会改变这个职业,并且这种情况会为已然困难重重的教师带来更多的挑战。[5]人工智能只是辅助教学工具。科技可以替代部分教师的工作,但不能是全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部通过一个云平台展示在一个电脑终端,相关的技术问题直接通过云平台消化掉,帮助教师较少或取消重复劳动。但每个教学环节需要教师的衔接。由于思想政治理论的抽象与深奥,教师可以把语言思维逻辑的作用同情感的力量结合起来,智能机器人可以代替教师进行授课、考试,但不能取代教师角色的作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个人魅力、谈吐气质等的展示,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诸如此类的事情是智能机器人所无法实现的。科技的发展呈指数性迭代,后续发展的机器人或许可以与学生对话、有丰富的表情,甚至可以产生类似人类的情感,但教师的博爱教学境界是人工智能机器人难以企及的。如若不适应新型人工智能教学模式的部分教师可能会面临失业。(二)资源共享成为突破难题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集成于智能机器人。研究者们将机器学习、神经网络、大数据、认知系统或者遗传算法称为“合成智能”。合成智能不是通过传统意义上的编程得到的。你从各种各样的工具和模块中拼凑素材、建立目标,把它们指向一系列实例,然后将其解放。[6]为此要实现高校思政课的资源共享,需加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系统的开发,在创新的基础上,还要紧密结合课程特点,结合时代特征,随时跟进热点问题。(三)学校的硬件需重构龙源期刊网由于教学方式的改变,学校办学环境需重构。教室要建成虚拟教学空间,可以满足思政课远程化教学、个性化学习;教室同时具备智能设计和智能模仿功能,满足学生思政课实践要求的深度探索;教室与图书馆可以远程链接,根据教学和学生的需要,瞬间变为智能数字图书馆。在虚拟教室转换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得到较大的扩展,这种教学形式可以在变幻的不同空间、不同场地,如,图书馆、实验室、操场、公园等整合进行。实现全方位交叉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社会所需与学校所学的完美契合。根据需要学习技能,并进行创造性学习,积极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综上可见,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必然促进思政课的变革。参考文献:[1]卫晓溪“互联网+”思政课: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施与创新倡[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12):187-189.[2]尤瓦尔·赫拉利.未来简史[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246.[3]尤瓦尔·赫拉利.未来简史[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353.[4]宿月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全员化、具体化、全程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8):59.[5]杰瑞·卡普兰.人工智能时代[M].人民出版社,2016:146.[6]杰瑞·卡普兰.人工智能时代[M].人民出版社,2016:3.
本文标题: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推动高职思政课教学模式变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240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