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章鸦片战争和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开始第一节战前的世界与中国第二节罪恶的鸦片贸易与正义的禁烟斗争第三节鸦片战争的经过及中国失败的原因第四节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五节战后的中国社会重点难点:1、西方殖民者东来和英国的鸦片政策2、清政府的闭关政策与禁烟政策3、鸦片战争时期的“和”、“战”之争4、鸦片战争的性质与中国失败的原因5、不平等条约制度与如何理解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问题一、鸦片战争前的世界二、战前的中国三、中西的接触与冲突四、“闭关”政策第一节战前的世界与中国一、鸦片战争前的世界二、战前的中国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对外关系上社会上思想文化上中国邻国多被殖民主义者染指,缓冲地带越来越少三、中西的接触与冲突(一)政治上(二)文化上(三)经济贸易上四、“闭关”政策(一)闭关政策的起源和演变(二)闭关政策的主要表现(三)如何看待和评价清朝的闭关政策海禁;防范外国人;限制对外贸易;商业和文化的限制政策;产生的原因:自然经济是它的基础;统治者妄自尊大的心理;后果: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使中国真正落伍;助长了妄自尊大、盲目排外的心理,拉大了与世界的距离。第二节罪恶的鸦片贸易与正义的禁烟斗争一、罪恶的鸦片贸易(一)英国对华大量输入鸦片的原因(二)鸦片贸易概况(三)鸦片贸易对中国的危害二、正义的禁烟斗争(一)严禁派与驰禁派(二)林则徐禁烟与相关活动(三)禁烟运动的意义从根本上说是为了适应其殖民侵略的需要,其直接原因就是为了扭转它在对华贸易中的不利地位。东方茶文化的内蕴“廉美和静”。宋诗“茶话略无尘土杂,荷香剩有水风兼”,概括了品茗交友的文化神蕴。还有人把茶道比作人道,即通过煮茶品茗来淘冶情操,净化道德。马基雅维里《君王论》一个君王如果做好人就必死无疑,他必须狡黠如狐,凶狠如狮,将狡狐和雄狮的品质集于一身,必要时既残忍又吝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家们继承了马基雅维里关于着重探索政治权力的思考方式,在最终目标的追求中排斥道德标准上善和恶的约束。(三)鸦片贸易对中国的危害1、改变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长期优势,使得白银大量外流2、鸦片使清朝统治者更加腐化,更加剧了国家危机3、鸦片毒害了国人的身心健康,摧残了社会生产力。材料11831年刑部奏称:“现今直省地方,俱有食鸦片烟之人,而各衙门尤甚,约计督抚以下,文武衙门上下人等,绝无食鸦片烟者,甚属寥寥。”——《鸦片战争》资料材料21840年1月18日,澳门新闻报纸报道:“议定规银每箱若干,这些规银,系与总督衙门,以及水路文武官员。唯口所得最多……或在船上来取,或在省城交收,然亦有将鸦片准折,每次自一箱以至一百五十箱为止,却无定数。”《鸦片战争》资料(1)材料1、2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2)材料1和材料2是何关系?材料3“中国人在道义上抵制的直接后果是英国人腐蚀中国当局、海关职员和一般的官员。渗透了天朝的整个官僚体系和破坏了宗法制度支柱的营私舞弊行为,同鸦片箱一起从停泊在黄浦的英国趸船上偷偷运进了天朝。”——马克思《鸦片贸易史》回答:(3)材料3反映了什么问题?(4)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二、正义的禁烟斗争(一)严禁派与驰禁派(二)林则徐禁烟与相关活动(三)禁烟运动的意义(一)严禁派与驰禁派及其评价1、严禁派代表人物及其意见黄爵滋、林则徐2、弛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意见穆彰阿、琦善、许乃济3、关于林则徐和琦善的评价(二)林则徐禁烟与相关活动1、缴烟与销烟2、坚持具结,处理林维喜事件3、了解夷情4、整顿海防5、禁烟运动的意义第三节鸦片战争的经过及中国失败的原因教训一、鸦片战争的经过二、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订立一、鸦片战争的经过(一)先按时间顺序着眼,勾勒出其纵向脉络战争三阶段第一阶段:从1840年6月战争正式爆发到1841年1月下旬英方提出所谓《穿鼻草约》为止,历时约七个月,大致过程可以概括为:英军至粤,挑起战争→进犯厦门,被击退走→沿海北犯,攻占定海→直逼天津,清廷妥协→林遭革职,琦善挂帅→英军返粤,“穿鼻草约”。2、战争三阶段第二阶段:自《穿鼻草约》提出后1841年1月27日清政府对英宣战,到同年5月27日《广州和约》订立,历时整四个月,大致过程可以概括为:清廷宣战,易帅奕山→虎门之战,关天培殉国→清军连败,《广州和约》。第三阶段:从1841年8月《广州和约》订立以后到1842年8月29日《南京条约》签定。大致过程可以概括为:民众激愤,三元里抗英→英方易帅,扩大战争→中方失利,折将陷城→奕经“丧威”,敌犯长江→《南京条约》,战争结束。2、清政府方面的人物在战争中的表现侵略的路线---先到广东,然后北上攻厦门、陷定海、直逼天津海口,清政府妥协后回广东,先后攻占诸炮台,直逼广州城下。其后璞鼎查来华,扩大战争,再攻厦门,陷之(前次未攻下),继续北犯,占领定海、镇海,后又攻占慈溪,并不罢休,又沿长江西上,入侵腹地,直至南京江面。获取的侵略权益--除在战争过程中一度占领数地,进行劫掠之外,不满足《广州和约》最后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所以其侵略权益,最终体现了《南京条约》上。(二)从横的方面把握这样的几条线索:所派的官员——开始懿律为总头目,义律副之;1840年冬后一段时间义律主理——1841年8月改换璞鼎查为侵华头目至终。投入的兵力---开始船舰40余艘,全部海陆军人数四五千人,战争后期增加了兵力,其有兵船25艘,轮船14艘,共载炮700多门,除炮兵外,有步兵一万余人1、英国是如何进行侵略战争的抵抗派的人物:林则徐,邓廷桢,关天培,江继芸,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裕谦陈化成、海龄等人。投降派人物:琦善、奕山、奕经、耆英、伊里布等人。这群人物的共同特点是昏庸无知,腐败无能,敌视人民群众,对侵略者则奴颜媚骨。3、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二、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一)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二)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历史教训(一)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1、思想观念一是传统的天朝意识;二是华尊夷卑;三是迷信观念;2、经济、科技的落后;3、统治集团昏庸腐败,采取投降主义政策。(二)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历史教训第一,落后就要挨打,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得发愤自强。第二,腐败的清政府是不能领导中华民族在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取得胜利的第三,广大人民群众是反侵略斗争的主力军,只有坚决地依靠他们,才能在反对外国侵略斗争取胜。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订立中英《南京条约》、《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1844年7月签订。中法《黄埔条约》,1844年10月签订。中俄《伊宁条约》,1851年8月签订(一)中英《南京条约》1、割香港给英国;2、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3、中国赔偿英国2100万元(鸦片费600万元,商欠300万元,军费1200万元)4、协定关税。英国对华进口货物纳税,由中英双方议定;5、取消公行制度。英商可与中国商人自由贸易。(二)《虎门条约》1、领事裁判权:帝国主义国家侨民不受居留国管辖的非法特权。2、片面最惠国待遇:缔约国甲方给予乙方享受甲方给予任何第三国现行或将来的条约权利的同等待遇,叫“最惠国待遇”。“片面”:仅缔约国一方得以均沾对方给予第三国的一切条约权益,但并不给予对方对等利益,那么这就是片面的最惠国待遇。3、英国人可以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4、收海关税率大大降低(三)《南京条约》和《虎门条约》对中国的危害:①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割香港);②从多方面严重侵害中国主权,如协定关税和税则;领事裁判权;开五口自由通商,废除公行制度;片面最惠国待遇。③中国被勒索巨额赔款。它开启了用不平等条约形式使资本帝国主义对华侵略“合法化”的先例,使中国面临着列强共同侵略的恶潮。第五节第二次鸦片战争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一)修约的缘起(二)修约与遭拒二、战争的经过(一)战争的借口(二)战争的大致过程三、战争的结果(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大致过程1、从广州到大沽口2、《天津条约》3、战争再起与《北京条约》4、俄、美的趁火打劫一是中俄《瑷珲条约》二是中俄《北京条约》三是《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美《天津条约》从头到尾都贯彻了美国所谓“利益均沾”的侵华政策,即规定凡中国如有允许外国公使驻京,允增开口岸,以及允诺通商贸易、居住游历等等特权时,美国均应无例外地一体均沾。中俄《天津条约》,攫取了沿海通商、内地传教、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一系列特权,并特别规定,两国派员查勘“以前未经订明边办”,“务将边界清理补入此次和约之内”,为其进一步侵占中国领土埋下了伏笔。《天津条约》中英、中法《天津条约》分别有五十六条、四十二款,主要内容:一是英、法公使驻京;二是开放牛庄(后为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湾(台南)、淡水、潮州(后改汕头)、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三是英法人可到处游历、通商、自由传教;四是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五是修改税则;六是培款,英400万两,法200万两。条约批准书一年以后在京换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国同英、法分别签订,其主要条约有:鸦片贸易合法化;海关对进出口货物照时价值百抽五征税;洋货运销内地,加征百分之二点五的子口税(所谓子口税是旧中国对进出口货物征收的一种子国内税。凡进口洋货运销内地,或出口土货从内地运销国外,除定纳值百抽五的进出口关税外,进口货物在海关,出口货物在运输的第一个关卡,须另缴百分之二点五的税捐,称为子口税。因为海关称为“母口”,内地常关、厘卡称为“子口”),邀请英人“帮办税务”。《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新增如下内容:开放天津商埠,准许华式出国,割让九龙司给英国,英法赠款增至800万两。《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第五章半殖民地半封建化——两次鸦片战争给中国的影响一、不平等条约制度。二、理解西方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三、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列入条约1182件。《中国对外条约辞典(1689——1949)》(1994年吉林教育出版社),补充了王书所遗漏的,新增了174个,总数1356件,但未说明有多少是不平等的。不平等条约的标准:条约内容侵犯了、损害了我国主权和国家民族的具体权益。一、不平等条约制度有学者估计:历届政府于22个国家签定了745个不平等条约,其中清政府从1841年5月——1912年2月共70年,签定411个;北洋政府1912年3月——1927年5月,签定243个;南京国民政府1927年9月——1949年6月,签定91个。“不平等条约制度”是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提出来的,也就是把不平等条约作为一个体系来研究。之所以称“制度”,包括二层含义:①这些条约所提供的法规和各项权利,使列强在华特权得到了保护;②它打破了“天朝体制”,通过它,列强在中国建立了皇权之外的“准统治权”。一、不平等条约制度不平等条约制度形成于19世纪40——60年代,第一次鸦片战争是开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真正形成。第一次鸦片战争签定了一批不平等条约,确定了后来整个条约制度的基本内容:割地、赔款、通商、关税协定、领事裁判权、租地造屋、五口通商地传教等,这些内容为后来的种种延伸准备了前提。一、不平等条约制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通过《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定,列强的特权得到扩大,并增加的新的特权:外人管理中国海关权、内河航运权、鸦片贸易权、苦力贸易权、内地传教等。不平等条约的适用范围扩展到内地、北方,意味着列强消除了对华进行殖民侵略的障碍,中国则被全面地置于条约制度的约束范围之内。不平等条约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的标志。一、不平等条约制度“英国在印度斯坦造成社会革命完全是被极卑鄙的利益驱使的,在谋取这些利益的方式上也很愚钝。但是问题不在这里,问题在于,如果亚洲的社会状况没有一个根本的革命。如果不能,那么,英国不管是干出了多大的罪行,它在造成这个革命的时候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二、如何
本文标题:第一章鸦片战争 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97-2003 演示文稿 (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255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