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述职报告 > 新版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1本单元以“传统文化”为主题,意在弘扬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神州谣》让我们感悟祖国的伟大,《传统节日》向我们介绍了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贝”的故事》这一课通过讲述“贝”让我们体会到汉字构造的奇妙,《中国美食》则通过讲述我国菜肴来揭示我国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四课分别以壮丽河山、传统节日、汉字、美食为题来展示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通过学习本单元课文,学生将收获更多有关我国文化方面的知识,并体会作为华夏子孙深深的自豪之情。课题内容简说神州谣这是一首歌颂我们伟大祖国的歌谣,以“三字经”的样式让我们体会到祖国的伟大与作者内心的自豪之情。传统节日这是一首描写我国传统节日的诗歌,语言简洁,句型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描绘了我国从春节到重阳节等所有主要节日及习俗。“贝”的故事本课是一节识字课,通过“贝”让我们感受到汉字构造的奇妙,让学生学习生字词的同时,学会在汉字构造规律的基础上举一反三,更加深刻地了解汉字。中国美食这是一篇讲述我国各地美食的课文,通过展示我国各地的美味佳肴,表现了我国美食文化的独具特色和博大精深。从衣食住行着手,使学生更加贴切深刻地体会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1.认识71个字,会写36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传统节日》。23.4.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1.认识71个字,会写362.3.4.加深学生生活常识的积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1.《神州谣》...................................................2课时2.《传统节日》.................................................2课时3.《“贝”的故事》...........................................2课时4.《中国美食》...........................................2课时语文园地三...............................................2课时本单元课文以我国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为主,而基于学生年纪较小的特点,记忆和理解力较弱,因此教学本组课文时,要在课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用多姿多彩的图片和视频与课文相融合,生动形象地向学生讲述我国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丰富课文的同时,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31.神州谣课题神州谣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文是一首赞美祖国的歌谣,浓缩了作者深深的爱国情感,本课的学习以课文为基础,同时突出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作用。通过课件与课文的结合,充分展现我国壮丽的大好山河和灿烂的历史文化,展示宝岛台湾和大陆不可分割的深刻联系,展示我国各民族团结一致等来培养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学前准备1.2.搜集歌颂祖国的诗歌和我国自然文化景观方面的知识。(师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节朗读课文。学习重点1.2.认识我国主要的山河及历史遗迹的位置分布。学前准备1.2.搜集歌颂祖国的诗词歌谣和自然文化景观。(学生)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教师板书“祖国”,引导学生想出祖国有名的山川河流2.出示我国的版图和民族分布,引导3.揭示课题,板书课文题目。1.学生自由发言。2.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版图及长江黄河、长城台湾的分布,以及我国各个民族的地区分布。3.学生齐读课题。1.写出几个你知道的山2.在地图上找出自己的家乡在哪里,长江黄河在哪里,长城珠峰在哪里,台湾在哪里。4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鼓励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主认读生字。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生字词学3.检查自学情(1)指认生字,交流识字方法。(2)用生字组4.指导学生书5.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分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生字,借助拼音读2.小组交流自学生字词情况。3.仔细观察“我会认”中的生字,找出这些字的特点,并组词。4.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出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字。5.教师范写,学生6.小组成员分小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1.指名学生分节2.标出课文自然节,了解课文主要内(1)这篇课文一(2)借助插图,找出课文中出现的各种地点所在的位3.指导学生理清课文。4.请学生朗诵1.2.标出自然段,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1)本文一共有4(2)根据图片引导学生找出文章中出现的黄河、长江、长城等在3.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理清课文内容。4.学生朗诵课前准6.长江(长城(珠峰()5课前准备的歌颂祖国的诗词歌谣。备的诗词歌谣。四、总结,拓展。1.总结本课学习内容。2.布置作业。1.学生畅谈本课学习所得。2.继续描红、临写、抄写词语,进一步巩固生字新词。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2.3.培养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的兴趣。学习重点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并培养他们主动查询答案、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前准备1.2.了解我国台湾和少数民族的知识;搜集《新三字经·立大志》。(学生)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复习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2.请学生复述3.导入新课。1.学生读生字、新2.学生交流课文内容。6二、精读1.阅读课文第2(1)这一小节都描述了哪些景物?(2)各种景物文中写的什么特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课文第3小节讲的是什么?你知道台湾的大致历史吗?3.课文第4小节讲的是什么?你能说出几个你知道的少数民族?说说他们大致4.用自己的话复5.这首歌谣表达6.品读课前搜索到的《新三字经·立大志》。1.学生齐读课文,思(1)有黄河、长(2)黄河“奔”,即奔腾;长江“涌”,即水流湍急;长城“长”,即长;珠峰2.第3小节讲的是台湾和大陆都是一家人。(借助课件多媒体展示台湾的大3.第4小节讲的是我国各个民族团结一致共同为祖国繁荣而奋斗。(借助课件多媒体展示我国的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等知识)4.老师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歌谣的5.这首歌谣作者通过展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宝岛台湾回归祖国的期盼,各民族团结一致共同前进的赞扬,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之情。7.你能想出哪些赞美祖8.((()的珠峰7三、总结课堂,生活感知。1.复习本课生2.学生认读、组词。1.认读要求会写的州湾民谊岛峡族齐2.会用下列生字组涌耸繁荣板书设计教学反思2.传统节日课题传统节日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课主要讲的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通过做课件,在课件中展示我国各个传统节日的图片和视频,带领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增强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在积累字词的基础上,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知识储备,培养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情感。学前准备1.2.制作生字卡和多媒体课件。(教师)8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2.增强学生对各个传统节日的了解。学习重点掌握生字,理解课文,熟知文中出现的传统节日及习俗。学前准备1.2.制作生字卡和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启发谈话,说说对自己知道的我国传统节日及其习俗,2.出示课件上有关节日的图片或视3.揭示课题,板书课文题目。1.学生自由发言自2.学生结合课文和课件上面的图片或视频3.学生齐读题目。1.说出你知道的节日并说出其日期。9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1.鼓励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主认读生字。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生字词学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新字。4.指认生字,交流识字方法。(1)开火车认读生字。(2)用生字组5.指导学生书6.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分层地朗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生字,借助拼音读2.小组交流自学生3.仔细观察“我会认”中的生字,找出这些字的特点,并组词。4.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出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字。5.教师范写,学生6.小组成员分层朗读课文。10三、整体感知,理清层次。1.指名学生朗2.了解课文主要(1)这篇课文一共有几句话(一个句号为一句)?几个(2)课文共讲(3)每个节日都是怎样庆祝的?1.2.根据课文内容回(1)本文一共有8句话,共7(2)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3)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和课文讲述,如春节贴窗花、放鞭炮;元宵节看花灯、吃元宵。四、总结,拓展。1.总结本课学习内容。2.布置作业。1.学生畅谈本课学习所得。2.继续描红、临写、抄写词语,进一步巩固生字新词,并背诵全文。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2.激发学生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学习重点培养学生搜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语言讲好故事的能力;加深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并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学前准备1.2.搜集有关节日的故事,如七夕节的牛郎织女的故事,搜集我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学生)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11一、复习巩固,检查生字听写和背诵。1.听写、回顾上2.组织学生背诵3.导入新课。1.学生听写生字、2.学生背诵课文。3.导入课件。7.贴——(转——(郎——(宵——()二、精读课文,课外拓展。组织学生齐读课(1)请同学讲解各自搜集到的有关传统节日的故事,如端午节——屈原投(2)我国其它少数民族的节日都有哪些,他们都是怎么过他们的节日?学生齐读课文,思考(1)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解自己搜索到的节日故事,锻炼他们讲故事的逻辑能力。之后教师展示准备的多媒体课件,讲解展示文中出现的各个节日的起源(2)学生自由发言,讲述自己课前搜集到的少数民族的节日。之后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讲解几个我国重要的少数民族节日。8.说出下列几个少数民傣族(藏族(回族(维吾尔族()蒙古族(朝鲜族()三、总结课堂,生活感知。1.总结全文。2.总结一下两节课我们学到的知识。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包括生字词,几个传统节日及其习俗起源等。板书设计12教学反思3.“贝”的故事课题“贝”的故事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课主要通过讲“贝”是什么,在甲骨文中是什么样子的以及在古代有什么用途,用“贝”作偏旁的字表示什么等内容让学生认识形声字的规律,感受中国语言文字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学前准备1.2.3.搜索贝类图片、贝类饰品。(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会认16个生字;会写92.3.4.5.了解贝字的起源,贝的作用以及字形字义。学习重点了解贝字的起源和字形字义特点,体会汉字字义与其偏旁的关系特点。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13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启发谈话,说说对贝的了解,引入课题。2.出示贝的图片,指导学生观察其3.揭示课题,板书课文题目。1.学生自由交流对贝的了解。2.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1.鼓励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主认读生字。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生字词学3.检查自学情(1)指认生字,(2)开火车认读生字。(3)用生字组4.指导学生书5.指导学生小组合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汉字的魅力。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生字,借助拼音读2.小组交流自学生字词情况。3.仔细观察“我会认”中的生字,找出这些字的特点,并组词。4.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出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字。5.教师范写,学生6.小组成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4三、整体感知,理清层次。1.鼓励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主认读生字。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生字词学习方法。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新字。(1)指认生字,交流识字方法。(2)开火车认读生(34.5.指导学生小组合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汉字的魅力。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2.小组交流自学生字词情况。3.仔细观察“我会认”中的生字,找出这些字4.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出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字。5.教师范写,学生观察、描6.小组成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总结,拓展。1.总结本课学习内容。2.布置作业。1.学生畅谈本课学习所得。2.继续描红、临写、抄写词语,进一步巩固生字新词。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2.默读课文,了解贝字的起源、贝的作用以及字形字义。学习重点通过学习形声字感受中
本文标题:新版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279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