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电子商务 > 电子商务建设方案11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项目建设方案一、专业建设行业背景与定位(一)专业建设行业背景中国自1978年从日本引进物流概念以来,已经走过了30年的旅程。中国的现代物流业经过近20年的准备与起步,从“九五”开始,特别是进入“十五”以后,有了较快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物流业发展逐渐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过去几年相关政策陆续出台。2006年3月,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被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成为中国物流发展的里程碑。2009年3月,国务院出台《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2011年)》,物流行业成为政府2009年列入调整振兴的十大产业中唯一的生产性服务业,中国物流业从此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为了贯彻执行国务院3月份发布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2009-2011年)》,地方政府制订各地的物流业发展规划,部分省市已先行公布了物流业行动计划。其中,重庆市拟订的“三基地四港区”规划在09年8月份已获得国家发改委出文确认的第一个物流布局规划,宜昌也不例外,由国家发改委综合交通运输所编制的《三峡现代物流中心发展规划》提出,要将宜昌建成国家重要的区域性物流枢纽,辐射“一线、两点和三区”,一线即长江黄金水道,两点即三峡航运枢纽过闸点和宜昌城区节点,三区即以宜昌市为节点,为鄂西渝东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区域物流服务。2010年2月2日《三峡现代物流中心发展规划》通过了专家评审。2010年9月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省发展改革委日前批复了《三峡现代物流中心发展规划》,《三峡现代物流中心发展规划》已进入湖北省“十二五”规划。按照该项规划,宜昌近期将新建五大物流园区、六大物流中心和扩建三大物流园区。其中新建五大物流园区为:太平溪物流园区、火车东站物流园区、云池物流园区、火车南站物流园区、红花套物流园区。六大综合物流中心为:龙泉综合物流中心、小溪塔食品物流中心、白洋综合物流中心、猇亭化工产品物流中心、宜昌生物医药物流中心、东山四路公路物流中心。另外将在现有基础上对长江商贸物流中心、东山四路公路物流中心、华祥建材商贸物流中心进行完善建设。由此可见宜昌必将凭借得天独厚的物流运作条件促使物流业进入一个全新的快速发展阶段。宜昌想要快速发展物流业,就需要大量的物流人才,特别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做支撑。(二)宜昌市物流人才需求分析《三峡现代物流中心发展规划》提出发展目标是物流产业成为宜昌市的支柱产业之一,整体发展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到“十二五”末期,物流业增加值达到300亿元,社会物流总成本与GDP的比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按每1亿元国内生产总值需要25人物流从业人员计算,宜昌市十二五期间需要新增物流从业人员7500人,其中45%是具有制定物流解决方案和实施方案能力的高职人才3375人,而宜昌现有的物流从业人员的素质满足不了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据调查:第三方物流企业大专以上学历的物流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例只有19%,具有物流专业教育背景的从业人员比例更低。这种需求为我院物流管理专业新一轮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三)物流管理专业定位依据目前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结合整个物流产业特别是三峡地区物流业发展的要求,本着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及企业的实际需要确定了我院物流管理专业以培养物流管理高技能人才为目标,毕业生主要服务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港口物流企业、流通企业和制造企业,主要从事物流运输、包装、仓储、配送、物流客户服务、物流营销等工作。专业定位见下表物流管理专业定位服务面向三峡地区物流行业、物流企业和其它企业职业面向第三方物流企业、港口物流企业、流通企业、制造企业等培养目标主要面向三峡及周边地区、辐射沿海物流行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现代化运输、仓储、配送及采购等岗位工作能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就业岗位首次就业岗位:仓储管理员、理货员、采购员、运输调度员、单证员、客服人员、配送员等。目标岗位:仓储主管、理货班长、运输主管、采购主管、配送主管、客服主管等。资格证书助理物流师和物流师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群电子商务、市场营销、连锁经营管理二、专业建设基础我院物流管理专业设置于2005年,2007年被确立为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建设,经过三年的试点建设,2010年被学院确定为校级重点专业。(一)课程条件基础几年来,物流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改革中积极进行课程整合。课程建设中吸收物流企业专家参与,使教学贴近企业实际。《配送中心运作与管理》和《企业物流管理实务》为校级精品课程。主编并公开出版了《配送中心运作与管理》、《物流基础》、《采购与供应管理》、《配送管理实务》四本教材,其中《配送中心运作与管理》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07年度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二)师资条件基础本专业现有教师22人,其中专职教师10人,来自企业生产一线的兼职教师12人。专职教师中副教授5人,讲师3人,助教1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6人,“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80%。(三)实验实训条件基础校内现建有物流软件实训室和电子商务实训室,校外先后与宜昌港务集团的限责任公司、宜昌北山有限责任公司、中储粮宜昌直属库、宜昌三峡物流园有限责任公司,三峡全通镀有限责任公司、宜昌安通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宜昌老周物流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协议共建了物流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初步探索了校企合作的机制与形式。(四)社会服务能力基础物流管理专业成立以来,先后为8家物流企业进行物流方面的人才培训,参与宜昌市交通物流发展局一些专题调查,如《宜昌市甩挂运输》、《宜昌市快递市场》、《宜昌市农产品物流》、为宜昌市行业发展献计献策。与宜昌市交通物流发展局工作人员一道到物流企业进行调研,帮助物流企业解决物流技术的难题,帮助企业优化物流运作流程。我院是进行物流师职业资格鉴定的考点,先后共组织社会人员和在校学生共1000多人进行助理物流师培训与鉴定,通过率高达90%以上。(五)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差距1.物流管理专业属新兴专业,建设时间短,建设经验不足。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还不完善,有待进一步完善、创新和提高。3.师资队伍中专职教师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不多,“双师”素质有待加强,“双师”结构有待提高,兼职教师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4.校内实训基地实验实训条件还不够完善,校外实训基地数量还较少,类型还较单一,校企合作不足,校企合作的机制还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三、专业建设目标经过二年的建设,构建和完善“校企交融、学训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成以第三方物流管理工作过程为导向、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核心能力的课程体系;打造一支专兼结合、“双师”素质良好、“双师”结构合理教学团队;校企深度合作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将该专业建设成为三峡地区物流基层管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培训基地;带动专业群内各专业的改革与建设。在湖北省及三峡地区同类专业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为社会培养物流管理领域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具体建设目标:(一).专业规模:本专业在校生人数稳定在450人左右,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社会满意度达到90%以上。(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面向三峡及周边地区、辐射沿海物流行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现代化运输、仓储、配送及采购等岗位工作能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三).课程体系建设目标:与宜昌港务集团、宜昌三峡物流园有限责任公司、宜昌市鸿泰运输有限责任公司等公司深度合作,构建和完善“校企交融,学训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第三方物流管理工作过程为导向、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核心能力的课程体系。按照第三方物流业务流程和合作公司的需求进行课程的整合和课程的开发,进一步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到2013与企业共同制订4门核心课程和一门校企共建设课程的课程标准,编写5本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讲义或者校本实训教材,建成二门校级精品课程。(四).教学团队建设目标:打造一支具有先进高职教育理念、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至2013年,培养专业带头人一名、聘请行业专业带头人1名,引进和培养骨干教师5名,聘请兼职教师11名,专业教师专兼比例达到1:1;80%以上的本专业教师采取脱产或半脱产形式,到合作企业挂职顶岗锻炼不少于2个月;95%以上的中青年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不少于2个半月;专业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85%以上。(五).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目标:在现有实训条件基础上,整合物流软件实训室,新建现代物流供应链职业技能实训中心,中心集教学、科研、实训、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同时满足以物流管理为重点的专业群的教学需要。在现有的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新建8个校外实训基地,满足学生专业实习和顶岗实习的需求。制订校内外实训基地管理的主要规章制度,建立能满足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需要的校内实训运行机制及质量监控体系。(六).专业群建设目标:通过物流专业的建设带动会计电算化、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经济管理、连锁经管管理等相关专业的协调发展,物流管理专业在建设中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可供会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各专业借鉴;专业群各专业共享物流管理专业市场调研的结果,结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本专业的特点,创新各自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课程体系;此外,专业平台课程的建设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供各专业共享,从而带动整个专业群的发展,提升专业群的整体水平。(七).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目标:组织老师参与宜昌市物流交通发展局各类专项调研,共同来制订本地物流行业发展规划,依托学校现有教学和研究资源,为物流企业改造升级提供企业内训、咨询及物流解决方案等服务;与宜昌港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宜昌鸿泰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宜昌三峡物流园有限责任公司等公司合作,开展物流业务运作专题培训,发挥产学研社会效益。充分发挥现代物流供应链职业技能实训中心的共享性,面向社会开展岗前培训、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技能鉴定等工作;将该专业建设成为三峡地区物流基层管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培训基地。(八).教学质量目标:培养学生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评价满意度达90%以上,学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专业对口率达到80%以上,就业岗位和就业待遇有明显的提升。四、专业建设内容与措施(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1.构建和完善“校企交融、学训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构建“校企交融,学训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工学结合,让学生在职业训练中学习,在学习中进行职业训练,强化职业技能,提升职业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第一阶段(第一学年):校内为主,校外为辅。培养学生物流管理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物流企业的类型、组织机构、运作流程等,采取到企业参观、企业兼职教师现场讲解、学生交流感受并进行总结分析等方式进行,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基本素质。第二阶段(第二学年):由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学习掌握物流各流程的管理要求及相应技能的熟练训练,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对学生进行训练,让学生掌握物流工作岗位操作技能和作业层管理技能。通过本阶段的学习,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及熟练的物流岗文化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技能课程专业技能训练专业素质拓展职业规划135专业认知实训物流公司专业综合实训毕业论文顶岗实训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246位技能。第三阶段(第三学年):到物流企业顶岗实习及实习总结的撰写。本阶段以职业素质训练为主,包括社会实践、就业指导、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各类选修课,以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提升就业竞争力。2.创新管理机制,调整教学计划建立并完善工学结合的教育管理机制,与企业共同组建实践教学管理队伍,制订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原有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学安排,适应工学交替的需要,调整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为保证工学交替的顺利开展,根据企业的要求确定工学交替的时间,理论教学随之进行调整,确保学生分学期、多时段、多形式进企
本文标题:电子商务建设方案1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298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