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本讲分为四个部分一、中国周边概况二、中日关系三、中印关系四、东北亚国际局势一、中国周边概况•同14个国家接壤,陆地边界22000多公里,是世界上陆地边界线最长和邻国最多的国家,也是边界情况最复杂的国家之一•新中国成立之际,我与陆上邻国的12条边界,有的没划定,有的虽划定但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而形成一些争议•截至2004年底,已与12个邻国签订了边界条约或协定,划定的边界约占中国陆地边界线总长度的90%中国周边国家二、中国与转型中的日本(一)转型中的日本•1、经济大国•2、“政治大国”战略•3、“军事大国”重建•4、(二)中日关系症结•1、靖国神社问题(中日历史问题)•2、钓鱼岛问题•3、东海油气田之争•4、日美安全合作问题、•5、战争赔偿问题、•6、遗弃在华化学武器问题、•7、政治经济问题(输石油管道、光华寮等)•实质——中日大国地位之争1、靖国神社问题•1978年14名甲级战犯花名册被搬进去•昭和天皇1978年前一直参拜•中曾根康弘1985年参拜,我抗议后不再去•小泉2001年8月13日参拜•2002年又拜,没资格访华•2005年多边场合也不见小泉•2、钓鱼岛问题3、东海资源之争•2004年6月,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中川昭一乘专机对中国的“天外天”、“平湖”、“春晓”三大天然气田进行视察后,指责中国企图独占东海海底资源•日本政界中的右翼势力加入这一合唱,要求政府采取行动,“维护本国海洋权益”•2005年7月日授予帝国石油东海油气试采权•中主张:“大陆架自然延伸”原则•日主张:“中间线”划分法•两者相差约30万平方公里•自2004年10月开始中日就东海问题进行磋商•中国提议两国联合在东海开发天然气田4、日美安全合作问题1951年9月8日,美日安全保障条约1996年克林顿访日。1997年9月23日,新的《日美防卫合作指针》,明确将台湾海峡未来战事包括在其范围内。2005年2月19日,美日安全磋商委员会会议,双方发表共同声明,首次将台海问题列入共同战略目标。美日发表涉台联合声明(三)中日关系的突破•1、安倍晋三的破冰之旅•小泉2006年9月20日下台•9月26日经选举,提名,天皇认证安倍当上首相•54年出生•外祖父是岸信介,后任首相(57)•老安倍当过外相中日关系突破的原因•国内压力•经济:中日经济合作不断扩大,中国发展对日有利•政治:众议院议长河野洋平与众多前首相反对参拜•民间:小泉下台前民意调查显示,有百分之五十的人认为日本应改变与周边的关系•国际压力•我与韩共同对日施压•国际上美欧要日改善同邻国的关系安倍的考虑•与中国建立互信关系,建立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他看到:中国与其他大国关系不错,发展没有出现中断的前景•安倍的考虑:摆平中日、中韩关系,巩固国内地位•07年7月参院选举,自民党内攻击日的亚洲外交•将中国作为第一个外访的国家,8号到,9号下午去韩国,当日返回访华成果:中日双方8日发表联合新闻公报•在历史问题上,对历史表示深刻反省(过去只说道歉)•在和平发展道路上,要求中国呼应•“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日方改为“正视历史,面向未来”,写入共同声明•中方提出的“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也写入•日方:以战略互惠规划中日关系从“政经分离”到“政治与经济是中日关系的两个轮子”•加快东海磋商•中方原则同意回访2、温家宝的融冰之旅•温家宝总理访问日本•4月10日至11日在韩国访问11日至13日在日本访问11日同安倍晋三举行会谈12日会见日本天皇•成果主要是软性成果,使中日关系整体氛围更趋和谐。可以说是打破僵局展示温情,化戾气为和气。打破坚冰?(四)中日关系的最新走向•破冰之旅,到融冰之旅,这半年时间,中日关系在不少方面取得了进展:•政治关系逐步走上正轨,受双方恢复首脑互访的带动,中日高层的互访相当频繁;•关键问题对话已经展开;•民间交流有所推进;•经贸依存进一步加深。三、中印关系•(一)、现代中印关系史•(二)、中印之间的主要问题•(三)、中印关系的未来(一)中印关系史•1954年:两国总理(周恩来和尼赫鲁)实现互访,共同倡导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9年:印支持和收容西藏叛乱分子并在中印边境制造流血事件•1962年10月:边界战争,中印关系降至冰点•1976年:两国恢复互派大使后,关系逐渐改善•1979年2月:印外长瓦杰帕伊访华,标志着两国高层往来开始恢复•1988年12月:印总理拉·甘地访华,结束了中印关系长期停滞的局面•1991年12月:李鹏总理访印•1993年9月:印总理拉奥访华,签署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保持和平与安宁的协定等文件•1996年11月:江泽民主席访印,这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印,双方确立了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核试冲击波•1998年5月:印以“中国威胁”为借口进行核试验,使中印关系严重受挫近年来互动频繁•1999年:印外长辛格访华,双方确认中印关系发展的前提是“互不视对方为威胁”,关系步入改善和发展进程•2000年5月:印总统纳拉亚南访华•2002年1月:朱镕基总理访印,签署了在旅游、和平利用外层空间、水利、人才交流、科技和植物检疫合作等6个方面的文件•2003年6月:印总理瓦杰帕伊访华,印方明确承认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2004年6月: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分别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创立50周年,与印总统卡拉姆和总理辛格互致贺电•2006年12月胡访印(二)中印边界争端•有争议地区总面积为12.5万平方公里,东段约9万平方公里,中段约2000平方公里,西段约3.3万平方公里•东段实控线大致和“麦克马洪线”差不多,印在这段印方实控区设立了“阿鲁纳恰尔邦”,并向该地区迁入了700多万人•中段的问题少,双方已交换了实控区地图,边境问题已经得到初步解决等待缝合的伤口•20世纪80年代中印关系正常化后,开始讨论边界问题。于1993年9月和1996年11月签订了《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保持和平与安宁的协定》和《关于在中印边境实控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协定》•2003年,两国总理任命特别代表,探讨解决边界问题的框架。经过5轮会晤,就《解决边界问题政治指导原则的协定》达成一致乃堆拉:“风雪最大的地方”•乃堆拉山口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亚东县与印度锡金段的交界处,海拔4545米,距拉萨460公里,距印度加尔各答约550公里,曾是中印之间主要的陆路贸易通道,但自1962年其该通道因故一直关闭。•据了解,此次重新开放的乃堆拉山口还属临时边贸市场,不久前曾到亚东考察的巨建华表示,这一边贸市场规模约800平方米,全在中国境内。边民须持边民证方可进入。据悉,该边贸通道重新开通后,中国的丝绸、牦牛尾、羊皮、羊毛、羊绒、家电、中药材有望通过乃堆拉山口进入印度市场,而印度的铁矿石、农畜产品等也有望进入中国市场。(三)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受国际因素影响:•中印巴关系•中美印关系•2、经贸关系:•1977年两国恢复直接贸易,当年为2500万美元,1991年为2.64亿美元,2004年136亿,06年200亿美元,经济社会领域合作不断扩大•3、政治上•核武器、入常、南亚霸主梦想三、朝鲜半岛核危机和六方会谈•(一)事实经过•1991年朝鲜南北双方发表共同宣言,承诺无核化•1998年后就轻水反应堆问题与美国政府谈判•2005年六方会谈第二次声明,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2006年10月9日试验核武器。2004年2月25日上午九时,朝核问题北京第二轮六方会谈在钓鱼台国宾馆开幕。(二)朝核危机的实质:东北亚安全困局(二)为什么必须推动朝鲜半岛无核化?•第一、既是为了朝鲜本国利益,也是为了中国利益。如果美国因为朝鲜有了核武器,继续对朝鲜动武,东北亚局势必将恶化。•第二、是为了防止东北亚地区一场可怕的核军备竞赛。•第三、朝鲜在无核化问题上,毫无信誉,必须受到惩罚。•第四、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世界范围内的扩散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指南。必须反对朝鲜违背核不扩散条约的行为。•第五、为了防止中朝边境可能发生的核生态污染。朝鲜军队金正日视察朝鲜军队朝轻水反应堆朝鲜“大浦洞”导弹(三)六方会谈与中国新安全观的树立1、新安全观主张树立共同安全或普遍安全思想,强调国家之间的安全是相互的,在维护本国安全的同时,必须尊重他国安全,而冷战思维则片面追求本国或本集团的绝对安全,为此不惜损害、威胁他国安全甚至国际社会整体安全。2、新安全观主张树立综合安全的思想,反对片面追求军事安全和军备竞赛,而冷战思维则强调军事安全至上,强调以军事实力求和平,片面追求军备优势。3、新安全观强调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来寻求安全,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反对冷战思维非友即敌的原则4、新安全观强调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而冷战思维则奉行炮舰政策,肆意干涉别国内政,践踏别国主权,动辄进行军事打击。5、新安全观和冷战思维的本质差别在于新安全观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而冷战思维以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为基础。五、建立稳定和谐的周边环境•和谐世界成主旋律•周边外交丰收年•中国东盟对话伙伴关系15周年和谐世界与和谐周边•1、和谐世界的提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理念,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目标的新概括,是指导我国对外工作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新方针。•2、和谐世界该是民主的世界、和睦的世界、公正的世界、包容的世界。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要坚持民主平等、实现协调合作,坚持和睦互信、实现共同安全,坚持公正互利、实现共同发展,坚持包容开放、实现文明对话。应该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保障各国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利,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3、对周边环境来说,我们外交工作的目标是用以上原则为指导,建立一个和谐周边.
本文标题: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314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