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二章员工关系管理理论案例
第二章员工关系管理理论学习目标各学派的观点劳动关系调整模式方法论案例2012年8月27日,湖南邵阳,石燕飞,邵阳市自来水公司党委班子成员用汽油瓶泼洒汽油并点火,造成公司党委书记、经理隆新民及两名副经理死亡,另有4人受伤。官方通报石燕飞作案动机为:不满公司未同意招收其第二个子女进入公司工作。据记者调查发现,此案还缘于地方企事业单位职工世袭的传统与外来关系户挤占编制的矛盾。自来水公司超员严重,为空出更多的工作岗位,职工内退成为习惯,男职工内退为50岁,女性为45岁。据估算,目前在职与内退职工总人数可能已高达2000人以上。“如果一个萝卜一个坑的话,公司有700人左右就够了。”第一节各学派观点学派主要观点代表国家新保守派政府坚守税收,强调发挥市场规律对工人收入的调节作用美国管理主义学派政府间接干预经济,重视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用管理手段实现高度认同日本、英国正统多元论学派政府负担更多经济结构和培训责任,工人委员会制度等德国自由改革主义学派强势劳动法,工人代表制度,工会,劳工运动瑞典激进派工会参与社会活动,雇员所有制,企业的雇员控制制度西班牙一、新保守派的观点1、新保守派主要关注经济效率的最大化2、主要研究、分析市场力量的作用,认为市场力量不仅能使企业追求效率最大化,而且也能确保雇员得到公平合理的待遇。3、双方的力量差异不重要,有市场力量救济。双方具有不同的目标和利益。资方获得高利润,雇员获得高工资、福利和工作保障,形成“双赢”格局。4、劳资双方的冲突就显得微不足道。5、工会的作用就不大了,工会对经济和社会产生负面影响。6、减少工会和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在奉行新保守派思想的国家中,以美国模式最为典型。新保守派也被称为,新自由派或新古典派,基本由保守主义经济学家组成。思想渊源:西方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国富论》二、管理主义学派的观点1、该学派更关注就业关系中员工的动机,以及员工对企业的高度认同、忠诚度问题,2、主要研究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政策、策略和实践。3、雇员与企业的利益基本是一致的。4、若企业采取进步的管理策略,冲突就可以避免。5、对工会的态度是模糊的。应尽量避免建立工会。同工会领导人建立合作关系。6、主张采用新的、更加弹性化的工作组织形式,强调员工与管理方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合作。日本劳动关系模式成为该学派主张的典范。近年来英国劳动关系的改革也在向该学派方向发展。与管理主义学派主张比较接近的还有英国模式。英国劳动法的改革,是建立在管理主义“效率和公平完全和谐”的假设基础之上的,其宗旨是在工作场所建立一种新型伙伴关系,鼓励劳资双方进行合作。思想渊源:迪尔凯姆工业主义劳动关系理论。三、正统多元派的观点1、关注经济体系中对效率的需求与雇佣关系中对公平的需求之间的平衡,2、主要研究劳动法律、工会和集体谈判制度。3、雇员对公平和公正待遇的关心,同管理方对经济效率和组织效率的关心是相互冲突的。4、相对于雇主,雇员个人往往要面对劳动力市场的“机会稀缺”——能够选择的工作种类少,如果辞职,很难再有选择机会——所以,在劳动力市场上雇员大多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5、而工会和集体谈判制度则有助于弥补这种不平衡。6、核心假设是:通过劳动法和集体谈判确保公平与效率的和谐发展,是建立最有效的劳动关系的途径。该学派强调弱势群体的工会化。德国是实施正统多元论学派政策最典型的国家,德国模式也是该学派最为推崇的现实模式。思想渊源:迪尔凯姆工业主义劳动关系理论。四、自由改革主义学派的观点1、关注如何减少或消灭工人受到的不平等和不公正待遇。2、认为劳动关系是一种不均衡关系,为确保工人获得公正平等待遇,必须加大政府对经济的干预。3、自由改革主义学派的最大特点是提出了“结构不公平”理论。4、核心部门能够为雇员提供更优厚的劳申条件,采用更进步的管理方式。而周边部门的工作岗位相对“不稳定”,临时性的、非全日制的,易受到裁员政策影响。5、工会的存在和集体谈判的开展是非常必要的。主张强势工会,认为工会应该比以往更加关心更为广泛的社会问题和事务。6、增强政府干预,劳动法改革。瑞典模式是自由改革主义学派观点最具代表性的实例。瑞典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社会福利国家之一。思想渊源:马克斯.韦伯工业资本主义劳动关系理论。五、激进派的观点1、减少体系内的力量不均衡。2、更关注劳动关系中双方的冲突以及对冲突过程的控制。3、双方力量差异非常重要,体现了劳动和资本之间的力量不均衡。4、“和谐的劳动关系”只是一种假象。冲突是基础性的。5、工会效率具有内在的局限性。6、主要倾向是建立雇员集体所有制。主要由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组成。实践:西班牙蒙作根体系,南斯拉夫工人自治制度,瑞典梅德尔计划。思想渊源:马克思资本主义劳动关系理论。第二节劳动关系调整模式一、斗争模式表现形式:雇佣劳动和剩余价值的生产,本质: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因而在劳资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因而以阶级斗争模式解决劳动问题的主张已成为历史。二、多元放任模式工会又倾向于以短期利益换取长期利益,政府对劳动关系的干预较小,因而可归为多元放任模式。认为市场是决定就业状况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三、协约自治模式协约自治模式具体分为两种形式:劳资抗衡和劳资制衡模(一)劳资抗衡以劳资对立抗衡为主轴,完全排除国家干预。双方签订集体协议,以协约自治原则处理劳资事务。以法国、意大利等西欧国家为代表。(二)劳资制衡“制衡”是对“抗衡”模式的修正与超越,是劳动者以劳工的身份参与企业经营,其形式包括从“参与决定”到“共同经营”。即所谓的“产业民主化”。这种工会与企业内利益代表并存的二元架构为德国、奥地利所特有。四、统合模式1、社会统合模式1)特征:劳资双方的关系以整个社会为背景;工会在跨企业的团结权方面具有很强大的力量;集体意识与阶级认同存在于社会阶层;劳工对其他劳动阶层的忠诚高于本身的产业。其劳资事务处理的原则为社会统合模式,2)内容:(1)工会联盟与雇主联盟力量均十分庞大,并共同构成强大的劳动市场组织。(2)劳资双方都愿意保持工业和平,都明确反对国家干预。(3)设立争议处理机构。(4)劳资双方组织的影响扩大。2、经营者统合模式特征:(1)劳资关系主要发生在企业层级;(2)工会在跨企业的团结权方面不具有强大的力量;(3)集体意识与阶级认同只存在于产业阶层;(4)劳动者对本产业的忠诚高于对其他劳动阶层的忠诚。3、国家统合模式1)是指企业与劳工组织在社会结构中所扮演的角色由国家决定。2)特点是:(1)国家对劳资双方采取强而有力的控制手段,对劳动契约采取干预态度,对集体劳动关系予以压缩。(2)以劳动基准法为核心,国家公权力对劳资双方的劳动契约直接介入、干预和管制。(3)在劳动安全卫生与劳动监督检查方面,采取官僚本位主义,缺乏工会与劳动者的参与。(4)劳动力市场政策主要是为了配合国家经济发展计划,而较少从劳动者的立场进行规划,体现劳动者利益。“斗争模式”则以激进派理论为基础。“多元放任模式”秉承新古典学派劳动关系理论。“协约自治模式”则以正统多元论学派理论为基础。“统合模式”则以管理主义学派和自由改革主义学派理论为基础。第三节方法论一、系统论1.系统论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畴)•系统:诸要素按一定的层次结构方式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有机整体•要素:构成系统的不可缺少的成分•联系:要素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结构:系统诸要素统一组合的方式•行为:环境对系统施加影响后系统对环境的反作用•功能:系统所具有的活动能力及其在达到预期目的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功效•环境:系统以外并与系统发生联系、存在着相互作用的事物组成的整体•整体突现性原理•等级层次原理•系统环境互塑共生原理•系统的自组织和他组织原理2.系统论的基本原理•员工关系管理理论应以系统论为基础,员工关系管理实践应以系统论为指导。系统论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各种管理中。任何管理都是对一个系统的管理。管理的客体(对象)是系统,管理的主体(管理组织)也是系统。系统论的基本思想、原理、原则和方法,适用于各种管理。•员工关系管理的系统观念。把握员工关系管理工作的全局性、层次性和协同性。3.系统论在员工关系管理中的应用1.信息对信息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表述•信息:事物不确定性的消除程度•信息:系统组织程度的标记•信息:负熵,系统有序性的信息量的量度•信息:事物运动的状态及其存在方式(本体论)•信息:认识主体所感知(所表述)的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认识主体论)•信息:两个主体之间或主体与客体之间联系的中介二、信息论•一般方法论的功能•综合思维的功能•促进定量化和模拟研究的功能•实现决策和管理科学化的功能2.信息论的方法论功能对员工关系管理的启示•控制:控制者(施控者)对控制对象(受控者)施加的一种主动影响(或作用)控制是一种系统现象,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控制系统:施控系统和受控系统。控制环节•输入和输出•系统行为、行为空间和控制力空间•反馈和信息反馈1.控制论的基本概念三、控制论按控制任务的不同,控制系统可分为:•定值控制,又称镇定控制•稳序控制•随动控制,又称跟踪控制•最优控制2.控制任务•基本控制过程:1.确立目标;2.衡量效果;3.比较效果和目标;4.分析偏差原因;5.制定纠正方案;6.纠正后的效果再与目标比较•计划控制1.计划控制的步骤;2.计划控制的种类•目标控制1.目标控制的涵义与特征;2.目标控制与计划控制的区别;3.目标控制的基本过程3.员工关系管理控制1耗散结构论的基本概念•耗散与耗散结构•孤立系统与开放系统•平衡态与非平衡态•相干效应和临界效应•涨落和突变四、耗散结构论2.耗散结构论的基本原理•系统演化方向的可选择性及不可逆性原理•耗散结构产生和进化的条件原理:(1)系统必须处于开放状态(2)系统必须处于远离平衡状态(3)系统必须具有自组织的内在动力•涨落对有序的作用原理3.耗散结构论对员工关系管理的启示•员工关系管理应当遵循主动性和动态性原则•员工关系管理是一个开放系统•员工关系管理应当正确处理平衡与非平衡的关系1.协同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协同:协同作用产生的结果称协同效应,它指系统中各子系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整体效应•序参量:描述系统宏观有序度的参量•超序参量:在系统演化过程中对系统特性起支配作用的变量。•快变量与慢变量•对称与对称破缺:对称是指系统在空间上的均匀性,在时间上的不变性。对称破缺与对称相反•序参量原理五、协同论2.协同理论观在管理的应用•序参量协调发展原则•适度无序原则•抓主放次原则•善抓参量时机原则1.突变论的基本概念•突变:普通意义下的突变。突变论意义下的突变,“大变”一词,法文原意是“灾变”是强调变化过程的间断或突然转换的意思,揭示了大变现象的规律和特点。•结构稳定性:对系统的微小扰动所产生的活动方式不能成为新的活动方式•形态发生:创造形态或消灭形态的任一过程六、突变论2.突变论的意义•突变论与创造性思维:人脑也存在着突变的问题,人脑产生了质的飞跃,不计其数的发明创造,正是大脑创造性思维的产物,是大脑思维发生突变的结果•突变论发展了事物质变的定量化研究•突变论与员工关系管理七、超循环论1.循环的分类•反应循环:在反应循环中任何一步的某一产物是先前某一步的反应物•催化循环:由多个反应循环相互联系形成的二级循环网络•超循环:由催化循环在功能上耦合起来的构成第三等级的化学反应循环2.超循环理论的系统演化原理•开放性原理•自稳定性原理•突现原理•选择评价原理3.企业系统中的循环•员工关系中的反应循环•员工关系中的催化循环•员工关系中的超循环复习思考题1关键词:新保守派、管理主义学派、正统多元学派、自由改革学派、激进派、劳资抗衡、劳资制衡2思考题:1)描述现代西方劳动关系的主要学派及其观点2)阐述新保守派的劳动关系理论3)阐述管理主义学派的主要思想4)理解正统多元学派的内容5)理解劳动关系调整模式6)比较自由改革学派与激进派的异同7)理解
本文标题:第二章员工关系管理理论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341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