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2018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笔试高分攻略(初中学段语文学科)
2018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笔试高分攻略(初中学段-语文学科)第一部分考情分析按照教育部的统一部署,2018年下半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预计为3月11日进行笔试,中公教育教师考试研究院预计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题将与近两年的考题基本保持一致:作答时间依旧为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考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案例分析题和教学设计题;考题题量为单项选择题15道,案例分析题3道、教学设计题3道;根据考试大纲,考题的内容包括四个模块的知识——语文学科知识(中外文学、汉语言基本知识、语文课程标准、中学语文教材)、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现就近两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题分析考情,总结如下:1.试卷结构分析笔试时间总分值考试题型题量和分值试卷分值占比120分钟150分钟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30%案例分析题共3小题,第16题20分,第17题8分,第18题12分,共40分27%教学设计题共3小题,第19题20分,第20题20分,第21题25分,共65分43%小结:2016年上半年至2017年下半年,四次考试的时间、总分值、题型题量固定,各题型所占分值比重无变化。2.各知识模块题型题量分值占比2016、2017年各模块知识点模块年份题型题量知识点分值占比语文学科知识2017年下半年单项选择题10道文本分析,文学主题、体裁、人物形象,修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教材30分39%案例分析题1道字形、病句8分教学设计题1道文本分析20分2017年上半年单项选择题9道中外文学、文本分析、修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教材27分37%案例分析题1道字形、病句8分教学设计题1道文本分析20分2016年下半年单项选择题6道中外文学、文本分析、汉语言基本知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18分31%案例分析题1道字形、病句8分教学设计题1道文本分析20分2016年上半年单项选择题10道中外文学、文本分析、汉语言基本知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30分39%案例分析题1道字形、病句8分教学设计题1道文本分析20分小结:从近两年的考题来看,全国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题对语文学科知识的考查,稳定在37%左右,主要在单项选择题、案例分析题和教学设计题中考查,难度适中,但是难度变化不大。其中在案例分析题和教学设计题中考查的比较稳定:在案例分析题中每年都会在学生作文分析题中考查字形和病句,分值为8分;在教学设计题的第1题会考查考生对所给文本的解读能力,分值为20分。在单项选择题中对语文学科知识的考查,近两年比重有点儿波动,但是变化不是很大,考查的内容都主要包括中外文学、文本分析、汉语言基本知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教材等。2016、2017年各模块知识点模块年份题型题量知识点分值占比教学设计2017年下半年单项选择题1道教学设计方案的依据3分32%教学设计题2道教学目标的设计及依据、片段教学设计45分2017年上半年单项选择题1道教学方法的选择3分32%教学设计题2道教学目标的设计及依据、片段教学设计45分2016年下半年单项选择题5道板书设计、练习题的设计、导入语的设计15分40%教学设计题2道教学目标的设计及依据、片段教学设计45分2016年上半年教学设计题2道教学目标的设计及依据、片段教学设计45分30%小结:从近两年的考题来看,全国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题对教学设计的考查,稳定在32%左右,主要在单项选择题和教学设计题中考查,难度较大,但是难度变化不大。其中在教学设计题中考查的形式和要求基本固定,一是要求根据文本设计教学目标并说明依据,一是要求选择一个教学目标设计具体的教学并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在单项选择题中的考查,不管在题量上,还是在考查内容上,历年变化都比较大,建议考生多方面备考。2016、2017年各模块知识点模块年份题型题量知识点分值占比教学实施2017年下半年单项选择题3道词语教学、综合性学习教学、写作教学9分19%案例分析题1道2小题教师教学行为的实施作用和意图20分2017年上半年单项选择题4道教学组织策略、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性学习12分21%案例分析题1道2小题教师教学行为的实施作用和目的20分2016年下半年单项选择题2道教学组织策略、综合性学习6分11%案例分析题1道每个教学环节的任务10分2016年上半年单项选择题5道实施建议、教学组织策略15分23%案例分析题1道2小题教师教学行为的实施作用和目的20分小结:从近两年的考题来看,全国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题对教学实施的考查,稳定在20%左右,主要在单项选择题和案例分析题中考查,难度适中且变化不大。其中在案例分析题中考查得比较稳定,主要考查案例中教师教学行为的实施作用和目的,分值为20分。在单项选择题中考查的题量每年都有变化,但是考查的内容有重叠的地方,主要是教学组织策略和各类课型的实施要求。2016、2017年各模块知识点模块年份题型题量知识点分值占比教学评价2017年下半年单项选择题1道评价教师教学行为3分10%案例分析题1道学生作文评价12分2017年上半年单项选择题1道语文学业评价3分10%案例分析题1道学生作文评价12分2016年下半年单项选择题2道评价建议、评价教师教学行为6分18%案例分析题2道评价教学设计、学生作文评价22分2016年上半年案例分析题1道学生作文评价12分8%小结:从近两年的考题来看,全国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题对教学评价的考查,稳定在10%左右,主要在单项选择题和案例分析题中考查,难度较大,但是难度变化不大。其中在案例分析题中考查得比较稳定,都会考查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分值为12分。在单项选择题中考查的题量基本在1道题左右,考查的主要是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第二部分备考规划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全国教师资格笔试是一次资格性考试,考查的是申请人是否具备教师职业道德、基本素养、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师专业发展潜质。只有通过这次考试,才能离教师这个岗位更近一步,所以这次考试是所有想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势在必得的。成功从来只眷顾有充分准备的人,在下一次教师资格笔试来临之前,我们需要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为此中公教育教师考试研究院又来给大家支招了。★第一阶段-打牢基础备考时间建议:21天中公名师提点1.复习内容:语文学科知识(中外文学、文本分析、汉语言基本知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教材)、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2.复习方式:第一步,做一套最近的考题,熟悉考情,明确自己的不足;第二步,全面复习理论知识,提炼重要知识点,比如:中外文学部分中国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是重点,文本分析部分文言文是重点等等;第三步,做理论知识对应的历年考题,巩固知识。3.复习技巧:(1)近似归类,主要是在中外文学部分,就考题来看,单独考查某个作家及作品的考题出现很少,一般考查的都是某类的作家作品,所以在复习备考的时候需要把相同或相近体裁、题材、人物形象进行整理。(2)链接教材,尤其是在中外文学和文言文文本分析的学习过程中,要找到初中教材中相应的篇目或者文言句子复习巩固。4.时间规划:模块要点时间学科专业知识中外文学——作家作品对应、作品与主题、体裁、人物形象等之间的对应4天文本分析——诗歌(形象、语言、手法、主题等)、文言文(实词、虚词、句式等)、现代文(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2天汉语言基本知识——字音、字形、病句、修辞、标点等3天写作评语——掌握点评角度1天语文课标——理解课程性质、理念、目标、教材的构成要素等内容2天教学设计掌握教案撰写的结构及各个环节撰写的标准,并尝试进行教案撰写(不同文体)3天教学实施掌握不同课型的教学实施策略3天教学评价掌握评价的方法、标准3天★第二阶段-巩固强化备考时间建议:12天中公名师提点1.复习内容:语文学科知识(中外文学、文本分析、汉语言基本知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教材)、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2.复习方式:第一步,重点巩固复习第一阶段复习中标记的重要知识点;第二步,巩固某个知识点过后,立马做模拟题,加深印象;第三步,整理错题,回顾薄弱的知识点。3.复习技巧:逐个击破,查缺补漏。巩固强化阶段,是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逐个击破各个重要知识点,然后通过做题巩固知识,同时也能查缺补漏。4.时间规划:模块要点时间学科专业知识中外文学——作家作品对应、作品与主题、体裁、人物形象等之间的对应2天文本分析——诗歌(从意象、主题等角度进行归类)、文言文(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常见虚词、四种特殊句式)、现代文(散文、小说等文体的阅读方法及技巧)1天汉语言基本知识——总结易错字形,梳理病句的几种错误类型1天写作评语——掌握点评角度,总结评语撰写的常用语1天语文课标——掌握课程性质、理念、目标、教材的构成要素等内容1天教学设计掌握教案撰写的结构及各个环节撰写的标准,总结不同文体教案撰写的要点2天教学实施掌握不同课型的教学实施策略,能针对不同课型的教学进行分析2天教学评价能依据不同课型的教学内容,选择和使用恰当的评价方法2天★第三阶段-实战演练备考时间建议:7天中公名师提点1.复习内容:语文学科知识(中外文学、文本分析、汉语言基本知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教材)、教学设计2.复习方式:第一步,做专项题,做完整理错题,回顾相应的知识点;第二步,做模拟卷,至少3套。3.复习技巧:以题带点,即通过做题巩固知识点,同时也可以根据错题,发现并回顾掌握不熟练的知识点。4.时间规划:模块要点时间学科专业知识文学、诗歌分析、文言实词及虚词、散文及小说文本分析、写作评语3天教学设计不同文体教学设计(围绕初中语文教材)2天模拟卷训练按照考试时间模拟卷考试,考完进行试卷分析,回顾易错点2天★第四阶段-冲刺突破备考时间建议:5天中公名师提点1.复习内容:教学设计、语文学科知识(中外文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教材)。2.复习方式:第一步,按照所学理论知识,撰写自己的教学设计模板;第二步,重点识记语文学科知识部分中外文学总结归纳的知识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教学总目标、语文教学实施建议和评价建议)、初中语文教材相关知识等;第三步,全真模拟,严格按照考试的时间、时长,至少做2套全真模拟卷。3.复习技巧:抓大放小,在备考的最后阶段,要重点抓考题中经常考的、分值占比较大的知识点(教学设计、中外文学),放弃一些比较庞杂的细小知识点。4.时间规划:模块要点时间学科专业知识中外文学(归类总结)、写作评语常用语总结2天教学设计撰写教学设计模板,并把握不同文体的设计要点2天全真模拟模拟考试,体验考场,总结考场答题经验1天第三部分高频考点考点·修辞1.通感通感又叫“移觉”,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例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花香本是嗅觉,却用听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来描绘它,突出表现了花香的淡、隐隐约约、似有还无的特点,形象生动。)例如:暮色灰黄而凉爽,本来就宁静的黄昏,静止了一般。(陈丹燕《玻璃做的夏天》)(暮色可视不可感,“凉爽”是感觉效果移用于视觉。)通感也不仅仅是感觉器官的沟通,有时也可能用某种感官去感受不属于某种感官范围而本身比较抽象的事物。例如: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刘白羽《长江三峡》)2.拟人拟人指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的。例如: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例如:咱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经典考题】1.【单项选择题】(2017年上)学习鲁彦的《听潮》,教师讲解“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
本文标题:2018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笔试高分攻略(初中学段语文学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345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