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最新沿线城市道路交通优化工程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可编辑
仅供参考沿线城市道路交通优化工程施工扬尘污染防治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单位:编制日期:仅供参考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实施方案一、工程概况地铁九号线沿线城市道路交通优化工程位于广州市花都区风神大道与荔红中路交叉口,其主要结构为荔红中路车行隧道,沿荔红中路呈南北走向,下穿风神大道,隧道主体为双向四车道,为城市主干路,设计车行速度为40km/h,规划红线宽40m。两侧设有人行过街地下通道,隧道上方两侧设置2条地面辅道和人行道,辅道每侧宽7.5米,为单向双车道,设计车行速度为30km/h。荔红中路隧道全长479m,暗埋段长约116m,宽33.6米,敞口段长约363m,宽27.1m~28.1m不等。隧道起止里程为:敞口段起点:K0+000;暗埋段起点:K0+154;暗埋段止点:K0+270;敞口段止点:K0+479.083。其平面布置为:209.083m(北敞口段)+116m(暗埋段)+154m(南敞口段)。二、主要防治措施根据《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广州市加强建筑工地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穗建质【2014】754号)和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以绿色施工为抓手全面落实创文工作的通知(穗建质【2014】986号)的要求,为切实做好市区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我公司项目部积极响应市政府全市建设工地全面开展创建“绿色环保工地”活动号召,为了本工程能够达到“整洁、规范、安全、文仅供参考明”施工的要求,做到施工利民、便民、不扰民。使工地环境保护做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将对防尘方面采取以下几点措施:1、组建防尘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工程技术负责人任副组长。2、组员定人分工明确,打扫定两人,洒水定两人,清扫尘土、打扫人员全天上班,水车洒水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适时洒水。3、施工现场出入口必须采用砼硬化且与城市道路相连接,砼标号不低于C20,硬化厚度不少于20cm。生活区、加工区可采用砖铺等其他方式硬化。场地要平整、坚实、整洁,尘土不飞扬,且有良好的排水设施,保证排水畅通。4、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洗车池(冲洗槽)和沉淀池,配置高压水枪,对驶出车辆进行冲洗。洗车池应设在工地大门内适当位置。沉淀池不小于80×80×100cm,并与市政管网相通,未经沉淀的污水严禁排入市政管网。工程运输车辆驶出施工现场应冲洗,冲洗车胎应在钢筋网上进行,清洗下的泥土及时用人工铲到手推车内,推到指定地点堆卸。5、加强工程车辆的通行管理,运输土方车辆应加强装车控制,土方装车高度不得超过车厢,土方运送必须采取全覆盖的密封措施,必须装载规范,保持密闭运输和车容整洁,不得沿途飞扬、撒漏和带泥上路。严禁运输过程中掉土,如有掉土情况,清扫人员应及时清理打扫,适时洒水,控制扬尘。仅供参考6、水泥应使用罐装水泥,要有防尘、防潮、防雨措施。施工现场必须使用商品混凝土,禁止现场搅拌。7、堆土区域对于三个月以上的裸土,予以绿化。对于三个月以下的裸土,当天要开挖或者作为临时路面的(当天过车,以后开挖),洒水降尘;其他裸土予以覆盖。8、施工现场裸露地面要进行碾压,及时洒水,确保无扬尘。9、施工现场四周设置畅通的排水沟,设置沉淀池,确保雨期洪水不污染城市道路、堵塞管道。10、所有建筑垃圾禁止高空抛撒,防止尘土飞扬,清理施工现场内废弃物时用集装密闭方式,做到建筑垃圾及时清运,且洒水减少扬尘,并在指定的垃圾处理现场处理,不能及时清运的,在现场应放置临时封闭式垃圾箱存放。11、脚手架拆除时应对密目式安全网、脚手板、竹笆等适量洒水湿润防止扬尘。12、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废弃物。三、防尘小组人员名单姓名职务工作内容范云标组长全面指挥、协调朱华清副组长监督、执行张耀铭组员打扫、清洁吕业成组员打扫、清洁张乾组员洒水何江生组员洒水陈进豪组员设备维护仅供参考一、工程概况地铁九号线沿线城市道路交通优化工程位于广州市花都区风神大道与荔红中路交叉口,其主要结构为荔红中路车行隧道,沿荔红中路呈南北走向,下穿风神大道,隧道主体为双向四车道,为城市主干路,设计车行速度为40km/h,规划红线宽40m。两侧设有人行过街地下通道,隧道上方两侧设置2条地面辅道和人行道,辅道每侧宽7.5米,为单向双车道,设计车行速度为30km/h。荔红中路隧道全长479m,暗埋段长约116m,宽33.6米,敞口段长约363m,宽27.1m~28.1m不等。隧道起止里程为:敞口段起点:K0+000;暗埋段起点:K0+154;暗埋段止点:K0+270;敞口段止点:K0+479.083。其平面布置为:209.083m(北敞口段)+116m(暗埋段)+154m(南敞口段)。二、主要防治措施根据《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广州市加强建筑工地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穗建质【2014】754号)和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以绿色施工为抓手全面落实创文工作的通知(穗建质【2014】986号)的要求,为切实做好市区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我公司项目部积极响应市政府全市建设工地全面开展创建“绿色环保工地”活动号召,为了本工程能够达到“整洁、规范、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做到施工利民、便民、不扰民。使工地环境保护做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将对防尘方面采取以下几点措施:仅供参考1、组建防尘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工程技术负责人任副组长。2、组员定人分工明确,打扫定两人,洒水定两人,清扫尘土、打扫人员全天上班,水车洒水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适时洒水。3、施工现场出入口必须采用砼硬化且与城市道路相连接,砼标号不低于C20,硬化厚度不少于20cm。生活区、加工区可采用砖铺等其他方式硬化。场地要平整、坚实、整洁,尘土不飞扬,且有良好的排水设施,保证排水畅通。4、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洗车池(冲洗槽)和沉淀池,配置高压水枪,对驶出车辆进行冲洗。洗车池应设在工地大门内适当位置。沉淀池不小于80×80×100cm,并与市政管网相通,未经沉淀的污水严禁排入市政管网。工程运输车辆驶出施工现场应冲洗,冲洗车胎应在钢筋网上进行,清洗下的泥土及时用人工铲到手推车内,推到指定地点堆卸。5、加强工程车辆的通行管理,运输土方车辆应加强装车控制,土方装车高度不得超过车厢,土方运送必须采取全覆盖的密封措施,必须装载规范,保持密闭运输和车容整洁,不得沿途飞扬、撒漏和带泥上路。严禁运输过程中掉土,如有掉土情况,清扫人员应及时清理打扫,适时洒水,控制扬尘。6、水泥应使用罐装水泥,要有防尘、防潮、防雨措施。施工现场必须使用商品混凝土,禁止现场搅拌。7、堆土区域对于三个月以上的裸土,予以绿化。对于三个月仅供参考以下的裸土,当天要开挖或者作为临时路面的(当天过车,以后开挖),洒水降尘;其他裸土予以覆盖。8、施工现场裸露地面要进行碾压,及时洒水,确保无扬尘。9、施工现场四周设置畅通的排水沟,设置沉淀池,确保雨期洪水不污染城市道路、堵塞管道。10、所有建筑垃圾禁止高空抛撒,防止尘土飞扬,清理施工现场内废弃物时用集装密闭方式,做到建筑垃圾及时清运,且洒水减少扬尘,并在指定的垃圾处理现场处理,不能及时清运的,在现场应放置临时封闭式垃圾箱存放。11、脚手架拆除时应对密目式安全网、脚手板、竹笆等适量洒水湿润防止扬尘。12、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废弃物。进入施工现场安全注意事项一、建筑施工特点和易发事故类别建筑施工的特点是在有限的场地上,集中大量的操作人员、施工机具、建筑材料等进行的作业。建筑物在建造过程中,施工现场的操作人员随着从基础—主体—屋面等分项工程的施工,要从地面到地下,再回到地面,再上到高空,经常处在露天、高处和交叉作业的环境中。建筑施工的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和触电五个类别的事故多年以来一直居高不下,被称为“五大伤害”。据2010年全国建筑施工伤亡事故分析,高处坠落事故死亡人数占建筑业死亡人数总数的仅供参考45.52%、坍塌占18.61%、物体打击占11.82%、触电占6.54%,机械伤害占5.87%,五中事故类别总计占全部事故死亡人数的88.36%。二、建筑施工中危险源的识别五类事故发生的主要部位就是施工现场的危险源。1高处坠落:人员从临边、洞口(包括屋面边、楼板边、阳台边、基坑边、预留洞口、电梯井口、楼梯口)等处坠落;从脚手架上坠落;龙门架和塔吊在安装、拆除过程坠落;安装、拆除模板时坠落;结构和设备吊装时坠落;2坍塌:现浇混凝土梁、板的模板支撑失稳倒塌;基坑边坡失稳引起土石方坍塌;拆除工程中的坍塌;在建工程围墙及屋面板质量低劣坍落。3物体打击:人员受到同一垂直作业面的交叉作业和通道口等处坠落物体的打击。4触电:经过或靠近缺少防护的电气线路造成触电;搭设钢管架、绑扎钢筋或起重吊装中碰触电气线路造成触电;使用各类电器设备触电;电线破皮老化,又无开关箱防护。5机械伤害:各类起重机械、混凝土机械、钢筋加工机械、木工机械、挖掘机械等。6、其他伤害:各种运输车辆容易造成车辆伤害;氧气、乙炔气瓶容易造成火灾爆炸;地面各种铁钉等容易造成扎伤等。三、进入施工现场安全注意事项1、进入施工现场应遵守乙方安全管理规定;仅供参考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系好下颌带,安全帽完好),不穿宽大服装、拖鞋等不安全装束;3、不进入吊装区域、垂直作业下方等危险区域,防止物体打击;4、注意过往车辆,防止车辆伤害;5、远离各种机械设备、电气线路,防止机械、电气伤害;6、进入基坑、屋面等临边处、各种洞口处,要精力集中,防止高处坠落;7、注意铁钉、钢筋等地面环境状况,防止扎、碰、挂及摔倒等其他伤害。8、施工现场的脚手架、防护设施、安全标志、警告牌、脚手架连接铅丝或连接件不得擅自拆除,需要拆除必须经过加固后经施工负责人同意。9、不准坐在脚手架防护栏杆上休息和在脚手架上睡觉。不准在现场追逐打闹。进入施工现场安全教育要求一、进行现场规章制度和遵章守纪教育,主要内容是:1.本工程施工特点及施工安全基本知识;2.本工程(包括施工生产现场)安全生产制度、规定及安全注意事项;3.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4.高处作业、机械设备、电气安全基础知识;5.防火、防毒、防尘、防爆及紧急情况安全防范自救;6.防护用品发放标准及防护用品、用具使用的基本知识。仅供参考二、进行本工种岗位安全操作及班组安全制度、纪律教育,主要内容是:1.本班组作业特点及安全操作规程;2.班组安全活动制度及纪律;3.爱护和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装置(设施)及个人劳动防护用品;4.本岗位易发生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对策;5.本岗位的作业环境及使用的机械设备、工具的安全要求。附:安全生产须知:一、新工人安全须知1.新工人进入工地前必须认真学习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未经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不得进入施工现场操作。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3.在没有防护设施的二米高处,悬崖和陡坡施工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4.高空作业时,不准往下或向上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5.不懂电器和机械的人员,严禁使用和玩弄机电设备。6.建筑材料和构件要堆放整齐稳妥,不要过高。7.危险区域要有明显标志,要采取防护措施,夜间要设红灯示警。8.在操作中,应坚守工作岗位,严禁酒后操作。9.特殊工种(电工、焊工、司炉工、爆破工、起重及打桩司机和指挥、架子工、各种机动车辆司机等)必须经过有关部门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发给操作证,方准独立操作。仅供参考10.施工现场禁止穿拖鞋、高跟鞋、赤脚和易滑、带钉的鞋和赤膊操作。11.施工现场的脚手架、防护设施、安全标志、警告牌、脚手架连接铅丝或连接件不得擅自拆除,需要拆除必须经过加固后经施工负责人同意。12.施工现场的洞、坑、井架、升降口、漏斗等危险处,应有防护措施并有明显标志。13.任何人不准向下、向上乱丢材、物、垃圾、工具等。不准随意开动一切机械。操作中思想要集中,不准开玩笑,做私活。14.手推车装运物料,应注意平稳,掌握重心,不得猛跑或撒把溜放。15.拆下的脚手架、钢模板、轧头或木模、支撑要及时整理,铁钉要及时拔除。16.砌墙斩砖要朝里斩,不准朝外斩。防止碎砖坠落伤人。17.工具用好后要随时装入工具袋。18.不准在井架内穿行;不准在井架提升后不
本文标题:最新沿线城市道路交通优化工程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可编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35479 .html